气虚体质养生喝黄芪茶【资讯】
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
养生常识2017-11-02
玉屏风散功效作用是什么【资讯】
在中医上,把慢性疾病的虚弱称为虚证。虚证一般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而通常体虚患者中也存在两虚患者,两虚患者可以分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虚两虚。那么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好的药物治疗呢?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玉屏风散是表虚不固患者的一道良方。表虚不固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卫气不能固表而致的病理性汗出,即是卫气虚。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面色晄白、体虚易感风邪。玉屏风散由元代医家危亦林所创制,记录在...
中药2014-12-12
气虚体质养生之黄芪茶【资讯】
气虚体质养生之黄芪茶的功效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
养生常识2017-11-02
玉屏风颗粒的药理作用是什么【资讯】
玉屏风颗粒属于补益类中药制剂,味涩而后甘,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中医理论中,人体有营卫二气。卫气和营气一样皆生于水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行于脉外,敷布全身,内至脏腑,外至皮毛,有温暖和保卫的作用,是阳气的一部分,能使毛孔开合抵抗外邪。所以“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虚则易汗、易感冒。若卫气不能固表而致的病理性汗出...
用药指南2016-01-27
一到夏天就很容易出汗怎么办?【资讯】
健康时尚柯大夫2014-05-15
玉屏风颗粒可以防感冒【资讯】
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主要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而且在预防感冒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其实,在预防流感时,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会选择板蓝根冲剂,但实际上,玉屏风颗粒是个很好的选择。玉屏风是中医“扶正祛邪”的经典名方,而玉屏风颗粒犹如人体抵抗外邪入侵的一个屏障,它的主要功能是益气固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流感的功效。传统医学认为,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
药品频道2014-06-11
玉屏风散的功效是什么【资讯】
玉屏风散属于中药方剂名,具有治疗表虚不固、自汗、恶风、气短、乏力等症状的功效。1、治疗表虚不固:玉屏风散属于补益剂,起到益气固表的作用。2、治疗自汗:应用玉屏风散,可以改善气虚胃气不足所引起的自汗。3、治疗恶风:若出现汗出恶风、面色苍白等症状时,也可遵医嘱应用玉屏风散,可以益气固表帮助身体恢复。4、治疗气短:玉屏风散中含有的黄芪、白术、黄芪中药成分,可以有效缓解气短现象。5、治疗乏力:若因表虚不固...
精编文章2023-10-26
糖尿病人的喝什么汤最好【资讯】
1、豆麦汤原料: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莲子12克。做法:1、先将所有材料洗净,浸泡。2、浸泡好以后加入适量水,一起煮熟以汤代茶。功能:补益心肾,固摄敛汗。用于糖尿病心肾两虚,肌表不固症见心烦失眠,健忘多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神疲乏力者。2、双耳汤原料:黑木耳15克、白木耳各l5克做法:1、黑木耳和白木耳洗净,择去蒂后用水泡发。2、充分泡发后的黑白木耳加入适量清水。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木耳...
糖尿病饮食2017-02-13
气虚体质养生喝黄芪茶【资讯】
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
养生常识2017-11-03
糖尿病人的喝什么汤最好【资讯】
1、豆麦汤原料: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莲子12克做法:1、先将所有材料洗净,浸泡。2、浸泡好以后加入适量水,一起煮熟以汤代茶。功能:补益心肾,固摄敛汗。用于糖尿病心肾两虚,肌表不固症见心烦失眠,健忘多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神疲乏力者。2、双耳汤原料:黑木耳15克、白木耳各l5克做法:1、黑木耳和白木耳洗净,择去蒂后用水泡发。2、充分泡发后的黑白木耳加入适量清水。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木耳熟...
糖尿病饮食2017-02-13
脾气虚可以吃什么药【资讯】
1、黄芪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2、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3、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
养生常识2017-11-06
冬季喝什么汤?黄芪白术炖鸡【资讯】
秋末冬初气候的变化常致人鼻鼽发作、喷嚏频作、清涕不止,甚至形寒畏冷。调理此症的药膳与春夏时出现此症的不一样。中药黄芪性温味甘,能提气固表;白术性温味甘、苦,能益气健脾燥湿;防风性温味辛、甘,能发表散风、胜湿解痉。合而炖鸡,不但为美味汤饮,且有补气固表之功,适用于肺脾气虚型鼻鼽的辅助调理。材料:黄芪60克,白术、防风各20克,光鸡1只,生姜3片。烹制:药材稍浸泡、洗净。光鸡去脏杂、尾部。把药材切碎,...
冬季靓汤2013-12-10
止汗中成药【资讯】
止汗中成药有玉屏风口服液、虚汗停颗粒、复芪止汗颗粒等。1、玉屏风口服液:玉屏风口服液属于一种中成药物,主要是由白术(炒)、防风、黄芪等药物所组成,具有止汗、固表、益气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自汗恶风、表虚不固等。2、虚汗停颗粒:虚汗停颗粒也是止汗常用的中成药物,主要是由牡砺(煅)、糯稻根、浮小麦、黄芪、大枣等组成,具有固表敛汗、益气养阴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盗汗或者是气阴不足引起的自汗。3、复芪...
精编文章2022-10-28
能有效治疗虚汗的饮食【资讯】
(1)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汗症效好;(2)黄芪猪瘦肉汤: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对表虚自汗效佳;(3)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
望闻问切2017-05-25
阴虚肺气虚吃什么药【资讯】
阴虚肺气虚一般可以吃百合固金丸、养阴清肺口服液、益肺清化颗粒、丹溪玉屏风颗粒、玉露保肺丸等药物。但临床上不建议患者随意用药,一定要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选择。1、百合固金丸:为补益剂,通常可以起到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2、养阴清肺口服液:可以起到清热利咽、养阴润肺的作用,有利于改善阴虚肺气虚引起的喉咙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3、益肺清化颗粒:由黄芪、党参、北沙参、麦冬等成分组成,具有益...
精编文章2024-05-27
出虚汗的调理方法有哪些【资讯】
1、补气药膳:党参乌鸡汤原料: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大枣2枚,生姜少许。制作方法:乌鸡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2次。这道药膳可以补气固表,同时补中和胃,对于气虚者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对于产后虚胖多汗的妇女以及体弱的老人尤其适用。2、推荐运动:散步、踮脚早晚时间,饭后尽量多散步,随着运动量的加强,身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就会充分...
养生常识2017-10-18
出虚汗怎么调理?【资讯】
1、补气药膳:党参乌鸡汤原料: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大枣2枚,生姜少许。制作方法:乌鸡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2次。这道药膳可以补气固表,同时补中和胃,对于气虚者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对于产后虚胖多汗的妇女以及体弱的老人尤其适用。2、推荐运动:散步、踮脚早晚时间,饭后尽量多散步,随着运动量的加强,身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就会充分...
养生常识2017-10-10
出虚汗怎么调理【资讯】
1、补气药膳:党参乌鸡汤原料: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大枣2枚,生姜少许。制作方法:乌鸡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2次。这道药膳可以补气固表,同时补中和胃,对于气虚者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对于产后虚胖多汗的妇女以及体弱的老人尤其适用。2、推荐运动:散步、踮脚早晚时间,饭后尽量多散步,随着运动量的加强,身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就会充分...
养生常识2017-10-12
针灸能治阳痿针灸有四个好处【资讯】
阳痿的针灸疗法:1、电针:关元、三阴交。交替使用,用低频脉冲电流,通电3~5分钟。2、灸:在体针中可在膏盲穴或大敦穴、神厥穴,温灸1~2次均有强壮作用。3、体针: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一般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4、耳针:精宫,外生殖器睾丸、内分泌。针灸的常见好处1、溫通经脉行气血《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溺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运行循经脉流行,方可营运周身,濡养机体...
特色疗法2017-06-19
女人气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资讯】
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1、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
养生常识2017-08-18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资讯】
气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那么气虚的症状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气虚的症状。气虚的症状有哪些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
养生常识2017-11-06
虚汗停颗粒与玉屏风用药上有区别【资讯】
虚汗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见于儿童。儿童盗汗、虚汗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常出虚汗极易导致脱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微量元素丧失等,应当及时治疗。虚汗停和玉屏风是消费者比较熟悉的两种治疗小儿虚汗的药物,那么这两种药物有什么区别呢?虚汗停颗粒的药方是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牡蛎散为底,具有敛阴止汗、益气固表。虚汗停颗粒主要成份为黄芪、牡蛎(煅)、浮小麦、糯稻根、大枣。颗粒性状为黄棕色...
用药指南2015-01-06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资讯】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1、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
养生常识2017-11-08
脾气虚弱吃什么食物好【资讯】
1、大枣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2、粳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3、狗肉性温,味...
养生常识2017-11-02
脾气虚弱吃什么食物好【资讯】
1、大枣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2、粳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3、狗肉性温,味...
养生常识2017-11-06
女性气虚有哪些症状【资讯】
女人气虚的症状是什么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气虚阳虚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
养生常识2017-11-14
气虚体质养生之黄芪茶的功效【资讯】
气虚体质养生之黄芪茶的功效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以上是对气虚体质养生茶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进行气虚体质养生一定要注意茶饮的选择,但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及痈疽初起不宜使用...
养生常识2017-11-14
小儿盗汗虚汗的病因可能是什么【资讯】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心主血,汗为心之液,阳为卫气,阴为营血,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津液内敛。反之,若阴阳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腠理开阖不利,则汗液外泄。小儿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其主要病因为禀赋不足,调护失宜。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所以容易出汗。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肺气虚弱,均可自汗或盗汗。...
养生常识2017-10-10
秋季喝什么?白术四皮猪腱汤【资讯】
白术为补气类中药,性温味甘、苦,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及安胎的功效。中医常用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水湿停留、痰饮、自汗及胎气不安等症。所谓“四皮”,即利水消肿的云苓皮,下气宽中的大腹皮,祛风湿、补肝肾的五加皮,燥湿化气的陈皮。各物合而煲猪腱为汤,有健脾燥湿、固表止汗、化气利水的功效,尤宜中老年人之用。材料:白术、云苓皮各12克,五加皮、大腹皮各10克,陈皮5克(中药店有售),猪腱200克,...
秋季靓汤2014-09-18
白术和黄芪的区别有哪些【资讯】
白术和黄芪都属于比较常见的药材,主要区别有性味归经不同、功效不同、适应症不同等。1、性味归经不同: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胃经、脾经。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2、功效不同:白术的功效为安胎、补气健脾、止汗、燥湿利水等。黄芪的主要功效为益卫固表、健脾补中、托毒生肌、升阳举陷。3、适应症不同:白术主要用于脾虚引起的身体虚弱、不思饮食、餐后食物积滞,以及肌表不固而汗等情况。黄芪既可以治疗脾气虚症、...
精编文章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