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作用机理【资讯】

1、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2、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beta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beta-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

其他疾病2017-08-21

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理【资讯】

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3、第三类抗...

疾病症状2017-04-07

什么是肌肉松弛药,有哪些类型和作用?【资讯】

肌肉松弛药是一类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使骨骼肌松弛的药物,主要包括去极化型、非去极化型等类型,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等是常见药物,其作用涉及麻醉辅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方面,使用时也有一定注意事项。1.定义:肌肉松弛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干扰神经冲动传导,让骨骼肌松弛。它不产生麻醉作用,也不减轻疼痛,常配合全麻药使用。2.类型:去极化型肌肉松弛药,以琥珀胆碱为代表,与运动终板膜上的N?胆碱受...

健康科普2025-02-27

琥珀胆碱是一种怎样的药物【资讯】

琥珀胆碱是一种去极化型肌松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用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等,但其使用也存在一定风险和注意事项,如过敏反应、高钾血症等。1.作用机制:琥珀胆碱通过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产生去极化作用,导致肌肉松弛。2.临床应用:常用于麻醉诱导,便于气管插管操作;也用于手术中维持肌肉松弛状态,利于手术进行。3.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心律失常;部分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

养生2025-02-22

介绍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资讯】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中包括了多种类型,其发生机制包括冲动形成障碍、冲动传导障碍和冲动传导异常。由于控制心脏的神经冲动不能规律产生且释放,或不能正常的传导而导致心脏的节律异常。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介绍冲动形成障碍可见于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和后除极和触发自律性。正常时窦房结自律性最高,窦房结释放的神经冲动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递到整个心脏,全面控制心脏的活动。这些心脏传导系统神经细胞、房室结及心...

疾病症状2017-03-30

介绍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资讯】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中包括了多种类型,其发生机制包括冲动形成障碍、冲动传导障碍和冲动传导异常。由于控制心脏的神经冲动不能规律产生且释放,或不能正常的传导而导致心脏的节律异常。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介绍冲动形成障碍可见于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和后除极和触发自律性。正常时窦房结自律性最高,窦房结释放的神经冲动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递到整个心脏,全面控制心脏的活动。这些心脏传导系统神经细胞、房室结及心...

其他疾病2017-08-21

心律不齐疾病的发病机制【资讯】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中包括了多种类型,其发生机制包括冲动形成障碍、冲动传导障碍和冲动传导异常。由于控制心脏的神经冲动不能规律产生且释放,或不能正常的传导而导致心脏的节律异常。冲动形成障碍可见于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和后除极和触发自律性。正常时窦房结自律性最高,窦房结释放的神经冲动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递到整个心脏,全面控制心脏的活动。这些心脏传导系统神经细胞、房室结及心肌细胞等都具有一定的自...

疾病症状2017-06-01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资讯】

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时多采用下列药物,只是要知道的是,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一般情况下只应用于心脏病发作的病人,也就是说,例如冠心病发作之后,心律失常,可能就需要下列几种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1、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2、钙通道阻滞剂...

心律失常2017-02-10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资讯】

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时多采用下列药物,只是要知道的是,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一般情况下只应用于心脏病发作的病人,也就是说,例如冠心病发作之后,心律失常,可能就需要下列几种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1、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2、钙通道阻滞剂...

疾病症状2017-06-09

皓齿美白告别黄牙还你自信【资讯】

很多人在生活中会发现自己牙齿变黄了,牙齿没有以前那么漂亮了,造成牙齿发黄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生活因素,也有可能是药物导致的。那么牙齿发黄后怎么变白呢?黄牙用皓齿美白的优势:一、安全,没有副作用皓齿美白技术中的硝酸钾,可防止神经细胞在疼痛中去极化的复极来止痛。对牙龈牙体均无伤害,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张口是长,舒适无痛,在轻松的音乐中完成。二、效果好,理想又有效皓齿美白的效果比传统方法效果更显着,能立...

牙齿美容2016-12-14

各种吸脂术的不同特点【资讯】

注射器法吸脂术:是由一位意大利整形外科医生于1974年创始,上世纪80年代末得以发展和推广,到目前结合肿胀技术被国际整形外科界称为“黄金组合”。其原理是以注射器回抽产生的负压进行吸脂。此方法有众多优点:①损伤小,失血量少,手术恢复快,符合外科无创原则及发展趋势,②抽吸效率高,时间短,无死腔形成,③抽吸定位精确,抽吸量可控制,术后形态好,④注射器一次性应用,针管可高温高压消毒灭菌,绝对杜绝病毒性肝炎...

吸脂塑身2017-06-22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资讯】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也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迷走神经抑制药物或碱化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点: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

心脑血管疾病2014-02-12

震惊!你知道麻醉药品竟有这么多种快了解一下【资讯】

麻醉药品有多种类型,包括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局部麻醉药、肌肉松弛药、麻醉辅助用药等。1.吸入麻醉药:是一类挥发性液体或气体的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吸入产生麻醉作用。常见的有七氟烷、异氟烷、地氟烷等。七氟烷具有诱导迅速、苏醒快等特点,在小儿麻醉中应用较为广泛;异氟烷麻醉效能高,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地氟烷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深度易于调节。2.静脉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发挥麻醉作用。如丙泊酚,起...

健康科普2025-05-10

结合热点:最新研究揭示麻醉药品种类,你不能错过【资讯】

最新研究揭示的麻醉药品种类多样,包括局部麻醉药、吸入全身麻醉药、静脉全身麻醉药、肌肉松弛药、麻醉辅助用药等。1.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导的药物,使局部组织痛觉暂时消失。常用的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等特点,常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等;布比卡因的麻醉作用和持续时间均较利多卡因长,适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

健康科普2025-05-15

糖尿病的常用口服降糖药物【资讯】

降糖西药大致分为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其中目前国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以非胰岛素类药物为主,分为非胰岛素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胰岛素增敏剂类。其中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又分为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1、糖尿病用磺脲类降糖药磺脲类的药理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抑制细胞膜上ATP-敏感的钾通道,抑制钾外流,造成细胞的去极化...

降糖药2017-02-09

化学降糖药种类【资讯】

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

降糖药2017-03-28

琥珀胆碱的使用方法是什么【资讯】

琥珀胆碱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琥珀胆碱是一种药物,又称为司可林,专家表示琥珀胆碱过量中毒会导致呼吸麻痹。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琥珀胆碱,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琥珀胆碱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科学讲解如下:1)去极化型肌松药如琥珀胆碱禁止使用抗胆碱酯酶药,而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如筒箭毒碱、三碘季铵酚、潘库溴铵、美维松、万可松等可用抗胆碱酯酶药对抗,如甲基硫酸新斯的明1mg的皮下注射。...

其它疾病2014-05-30

心跳快吃什么水果降心率【资讯】

心跳快一般可以吃一些富含钾元素的水果,例如香蕉、葡萄、樱桃、草莓、榴莲等水果辅助降低心率。1、香蕉:香蕉中的钾含量比较高,出现心跳快以后适当的吃一些可以辅助维持正常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使人保持平静,帮助稳定心率。2、葡萄:葡萄中的钾元素含量较高,有助于维持心肌细胞的极化去极化,辅助维持心脏的电活动和心跳。3、樱桃:钾对维持心肌正常功能,以及增加心肌传导性和兴奋性有比较好的作用,出现心跳增快以后,...

精编文章2023-10-07

窦性心律VI呈QS型,是什么意思?【资讯】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时常忽视身体发出的微妙信号。而心电图作为检测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的每一个波形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心电图中窦性心律VI呈QS型这一现象,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健康启示。一、窦性心律VI呈QS型的解释1、窦性心律:这是指心跳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因此,窦性心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2、VI导联:这是心电图检查中的一个导联,反映了心脏下壁和侧...

健康笔记2024-06-30

为什么癫痫发作多在睡眠中?【资讯】

癫痫是由于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引起的,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那么,为什么癫痫发作多在睡眠中?为了帮助更多人加深对癫痫这一疾病的了解,家庭医生在线特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老年神经专科副主任杨炼红教授,一起来谈谈癫痫的相关知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老年神经专科副主任杨炼红教授家庭医生在线:为什么癫痫发作多在睡眠中?杨炼红教授:癫痫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起的。患者在睡眠...

其他科普视频2017-02-16

周期性麻痹预防要注意什么?【资讯】

周期性麻痹可与肌细胞膜功能异常有关。发作时细胞膜的Na+-K+泵兴奋性增加,使大量K+离子内移至细胞内引起细胞膜的去极化和对电刺激的无反应性,导致瘫痪发作。甲状腺机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等均通过钠通道机制引起本病发作。家族发病的周期性麻痹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由1q31-32部位的二氢吡啶受体,钙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骨骼肌肉中L-型钙通道的-亚单位异常所引起。我国十分罕见。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甲亢常...

疾病百科2014-05-28

电烧伤是怎么引起的?【资讯】

电烧伤是怎么引起的?发生电烧伤主要是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电线不按规程操作,电线上挂吊衣物,高温、高湿和出汗使皮肤表面电阻降低,容易引起电损伤,意外事故中电线折断落到人体以及雷雨时大树下躲雨或用铁柄伞而被闪电击中,都可引起电损伤。人体作为导电体,在接触电流时,即成为电路中的一部分,对人体损伤的轻重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弱,直流和交流电,频率高低,通电时间,接触部位,电流方向和所在环境的气象...

皮肤病百科2017-06-16

小儿心律失常有哪些特点如何治疗小儿心律失常【资讯】

小儿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有些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有些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因此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生心律失常有以下几个特点:1、初生时易发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症候群等,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发育日臻而自行消失。2、新生儿期窦性心律极不稳定,婴儿期易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3、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与成人不同之处主要是心房颤动较成人显...

心律失常2015-02-08

引起心律不齐的原因是什么?【资讯】

引起心律不齐的原因是什么?心律不齐病因1、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窦性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变化与呼吸周期有密切关系。在呼吸过程中,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发生变化,窦房结的自律性也因此发生与其相适应的周期性改变。吸气时,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增多,使窦性P-P周期逐渐缩短、心率加快;呼气时,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产生乙酰胆碱,引起窦房...

疾病症状2017-06-01

“洛尔”类降压药常用于哪些高血压?【资讯】

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发现不少降压药的药名会含有“洛尔”两字,其实这类降压药通常属于β受体阻滞剂。目前降压药的种类较多,β受体阻滞剂是其中很常用的一种,这些“洛尔”类降压药一般适用于哪些类型的高血压?使用时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要多加注意?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窦房结去极化电流而使心跳减慢,而且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舒张速率减慢,从而降低了心肌耗氧量...

用药指南2017-10-10

乙酰胆碱的化学本质是什么【资讯】

乙酰胆碱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乙酰胆碱属于一种有机械并不是蛋白质、脂质或糖类,很多人对此不够了解,其实与它有关的胆碱是卵磷脂的组成部分。卵磷脂的化学本质是磷脂酰胆碱。乙酰胆碱在人体内是由胆碱经过乙酰辅酶A的乙酰化后产生的。那么,乙酰胆碱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吧!乙酰胆碱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科学解析如下:在神经细胞中,乙酰胆碱是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移位酶(胆碱乙酰化酶)的催...

其它疾病2014-05-30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是什么?【资讯】

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系窦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各年龄组均有发生,最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也可见于老年人,为一种生理表现,绝大多数窦性心律失常者的心脏功能正常,也可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或吗啡注射后及心脏瓣膜病患者。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窦性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变化与呼吸周期有密切关系,在呼吸过程中,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发生变化,窦房结的自律性也因此发生与其相适应的周期性改变。吸气时,颈...

心律失常2017-09-06

右室高电压:心电图变化、病症诊断与日常注意【资讯】

在诊室中,一位中年男士焦急地拿着心电图报告找到我,他说:“医生,我心脏不舒服,心电图显示右室高电压,这是怎么回事?”我仔细查看了他的心电图,发现确实存在右室高电压的迹象,但不必过于紧张,接下来我将为他详细解释这一现象,并给出相应的日常注意事项。一、心电图变化1.P波变化:P波代表心房的去极化过程。P波异常可能意味着心房扩大、心房传导阻滞或心房颤动等。2.QRS波群变化:QRS波群代表心室的去极化过...

健康笔记2024-04-08

相性窦性心律失常的病因是什么?【资讯】

相性窦性心律失常的病因是什么?1、心室收缩时可牵拉窦房结而增高其自律性,使P-P间期缩短。2、窦房结动脉从窦房结中穿过,当心室收缩时可引起窦房结动脉的扩张和收缩,窦房结动脉收缩则窦房结的自律性增高,窦房结动脉舒张,则窦房结的自律性减低。3、心室的机械性收缩可反射性地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使P-P间期缩短。这是因为心室收缩时引起主动脉弓反射,下一次窦性冲动的加快或减慢决定于心室收缩时与其前的P波之间的...

疾病症状2017-06-0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预防方法【资讯】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退行性病变或纤维化所致,应积极查找病因并除病因,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对心率过于缓慢者可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生活及工作。本病在预防方面,应做到以下这些事项: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积极治疗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恢复电解质平衡。2、慎用或停用各种抑制窦房结功能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洋地黄类制剂等以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3、改变生活习惯...

心脑血管疾病2013-11-2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