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抗凝药物如何选择?心内科医生来教你【资讯】

出现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和死亡风险较高,而通过口服抗凝药物,可以大大降低这种风险。抗凝药物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血栓脱落栓塞的必要手段,可以说是房颤患者的“常备药”了。不过,抗凝药物种类繁多,房颤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抗凝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梁少兰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抗凝药物的治疗,需要通过CHA2DS2-VASC评分来决定。C...

专家访谈2019-12-27

吴书林:用好抗凝“保护伞”,避免房颤引发中风【资讯】

中国房颤日前夕,来自专家的忠告——警惕房颤引发的中风当陈先生在病床上醒来的时候,太太喜极而泣。46岁的陈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不幸最近突发中风,幸好发现的及时,避免了严重的后遗症。原来陈先生去年体检的心电图报告显示他患有心房颤动这种疾病,发作时心脏失去了节律性收缩而开始“乱颤”,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医生提醒他这病很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顺着血管流向大脑就会导致中风。陈先生在医...

权威发布2017-06-03

中国房颤日专家提醒:房颤患者需警惕卒中风险【资讯】

今年的6月6日是第三个中国房颤日,主题是:“关注房颤,远离卒中”,旨在让公众关注房颤卒中的危险和抗凝的重要性。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吴书林教授介绍,房颤(心房颤动)已成为一种心血管流行病,并导致多种不良后果,最严重的是房颤引发的卒中。世界心脏联盟理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有效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卒中及其血栓栓塞事件发病率的关键。目前除了传统抗...

健康新闻2015-05-30

为什么建议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房颤如果吃不了抗凝药怎么办?【资讯】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每种方法均有其相应的适应症。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治疗房颤的药物主要包括抗凝药以及控制心室率的药,其中抗凝药一般可用华法林,那么为什么建议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以及房颤患者如果吃不了抗凝药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小明为我们作相关方面的详细解答。为什么建议房...

心律失常2020-08-13

新型抗凝药物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资讯】

解放军总医院的王玉堂教授就新型抗凝药物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目前新型抗凝药物的上市,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给我国的医生和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同华法林相比,新型抗凝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相对较短。王教授详细解读了有关新型抗凝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RE-LY试验(达比加群)、ARISTOTLE试验(阿哌沙班)及ROCKET.AF试验(利伐沙班)。三种新型抗凝药在预防卒中方面不劣于...

专家访谈2013-05-25

治疗房颤患者的3个饮食偏方【资讯】

1、不能贪杯:房颤者可以少量饮酒,酒类中以干红葡萄酒最好,白酒次之,每日饮酒以不超过二两为宜,不能贪杯。过度饮酒会刺激并损伤胃粘膜,损害肝功能,容易发生脑出血。酒精的刺激,会使本就紊乱的心跳加快,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心慌不适。阵发性房颤者,更会因酒精的刺激诱发房颤发作,并使房颤持续时间延长。2、清淡为宜:大多数房颤是因高血压、冠心病引起,对这些患者而言,保持清淡饮食,无疑是最佳的辅助治疗。水果、蔬菜不...

疾病症状2017-06-21

房颤患者突发意外怎么办?用它紧急按下抗凝“暂停键”【资讯】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我国房颤患病率为0.77%,约有超过1000万房颤患者。房颤患者由于症状并不明显,多数仅表现为胸闷、心悸等,因此病情常常被忽略。中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邓志华教授提醒,房颤患者应重视这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作出正确的处理。中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邓志华教授房颤的高危因素有哪些?这些人群要当心据邓志华教授介绍,房颤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75-...

专家访谈2020-09-18

“6问”认清心房颤动真面目【资讯】

广东省心研所所长吴书林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抗凝治疗远离脑中风威胁中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与房颤患者对所患疾病了解有限,尤其对潜伏在房颤背后危害性极大的脑卒中这只“猛虎”,存在认知盲点。2015年6月6日是第三个“中国房颤日”,专家指出,可以通过“6问”来认清房颤真面目,提高房颤患者对于脑卒中的预防意识。“抗凝治疗是降低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死亡率的直接措施,也是房颤患者的...

疾病访谈2015-05-29

房颤抗凝评分是怎样的?【资讯】

房颤抗凝评分常用的有CHA?DS?-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涉及的因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等。1.CHA?DS?-VASc评分:该评分系统用于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其中,C代表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计1分;H代表高血压,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计1分;A?代表年龄≥75岁,符合此条...

养生2025-03-17

房颤引起中风致死致残率高达70%预防中风需坚持抗凝治疗【资讯】

心跳太快,心跳不齐,胸闷,心慌……这些平时你不在意的症状,有可能是房颤发出的危险讯号!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房颤的发病率为0.77%,按照我国总人口数推算,全国约有800万的房颤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简单来说是心房处于快速、无规律的波动中,属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表现为心动过速而且节律不整齐,发作时心悸、体乏、眩晕、胸闷气短,自觉心脏跳得时快时慢。在"世界心脏日"到来之际,我们采访到广东省...

专家访谈2017-09-30

房颤抗凝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资讯】

房颤患者对抗凝治疗的需求众所周知,但其中的“前三后四”原则你又了解多少呢?这一原则关乎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不容忽视。一、房颤抗凝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房颤抗凝“前三后四”是指针对房颤患者在进行电复律或药物控制房颤治疗时,一个特定的抗凝治疗方案。具体可以分点归纳如下:1.复律前抗凝三周:在房颤患者准备进行电复律或药物复律前,需要先进行至少三周的抗凝治疗。这是为了降低房颤出现动脉栓塞的风险,因为房颤会导...

健康笔记2024-06-30

房颤患者用药误区多【资讯】

我国是房颤发病大国,且患病人数日趋增加。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减少由房颤引起的卒中,必须从源头抓起,即对于有中、高卒中危险性的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也就是服用抗凝药物。这个观点已在国内和国际上达成共识,但我国房颤患者抗凝药的使用还不尽如人意,并且存在一些误区。首先,许多面临卒中威胁的中危、高危房颤患者仍在使用阿司匹林抗凝,但其抗凝疗效不明确,而且预防卒中发生的效果有限。因为阿司匹林是通过减少血...

心脑血管2017-07-04

房颤动为什么会形成血栓?房颤抗凝药物如何选择?【资讯】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房颤的发生可能多与患者的基础性疾病有关,尤其是心脏疾病,也有一定的遗传性,且发病率与年龄呈正比例增长,其主要症状主要是心悸、气促、眩晕、胸部不适等,较为严重的是形成血栓导致的部分血管的堵塞。那么关于心房颤动形成血栓的原因及房颤抗凝药物的选择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就有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梁少兰给我们做出解答。心房颤动为什么会形成血栓...

心率异常2020-06-16

抗凝治疗远离脑中风威胁【资讯】

在中国房颤日到来前夕,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心内一区主任薛玉梅主任医师,请她就房颤问题为网友作解读。心悸心慌是病吗?心慌、心悸是不是房颤?如果你觉得心慌、心悸至少应该去做心律筛查,比如你不舒服的时候做份心电图。现在也有一些简单的手段可以检测,我们有单导联心电远程监测系统。有些病人如果反复发生心慌,又抓不到心电图,我们有个东西给他戴在手上,像个小手表一样,我们...

健康讲座2015-06-02

左心耳封堵后一直房颤还需吃抗凝药吗【资讯】

左心耳封堵后一直房颤通常还需要吃抗凝药,建议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判断。左心耳封堵后通常是指进行了左心耳封堵术,这种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房颤。如果在手术后依然出现一直房颤的现象,临床上建议患者遵医嘱通过吃抗凝药进行辅助治疗,常见的有华法林钠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其药物成分作用于机体,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可以发挥抗凝的作用,对房颤恢复有帮助,同时还可以预防患者出现脑卒中。一...

精编文章2023-12-21

新型抗凝血剂获孤儿药资格【资讯】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tecarfarin预防同时患有终末期肾病(ESRD)和心房颤动(AFib)患者心源性系统性血栓栓塞的孤儿药资格。孤儿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而罕见病是一类发病率极低的疾病的总称,又称“孤儿病”。在美国,罕见病是指患病人群少于20万的疾病类型。开发罕见病药物的制药公司将获得相关激励措施,包括各种临床开发激励措施,如临床试验费用相关的税收抵免...

药企风云2019-03-18

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在中国获批【资讯】

 (中国上海,2013年3月4日)日前,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Pradaxa®,商品名:泰毕全)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被批准用于成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预防,将为近千万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在预防卒中和全身性栓塞,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新选择。   中国顶级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

健康资讯2013-03-06

房颤最大危害是脑中风发生率较常人增加近5倍【资讯】

做好三件事,让房颤患者远离中风昨天是“世界心脏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霍英东心脏大楼办公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吴书林教授。吴书林教授指出:“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但房颤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卒中危险风险测评、坚持正确用药、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就能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在此,我们听闻一个许多人都因不了...

权威发布2016-09-26

房颤增5倍脑卒中风险多数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资讯】

长期以来房颤卒中抗凝治疗不足的现状有望得以突破。6月15日,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宣布,由其研制的新一代抗凝药物泰毕全®(通用名:甲磺酸达比加群酯)正式在中国上市,它克服了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的诸多缺点,为房颤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的新选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指出,泰毕全®是首个在中...

专家访谈2013-06-18

房颤使脑卒中风险增5倍房颤患者抗凝药应该怎么选?【资讯】

房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房颤的患病率为0.77%,全国现有房颤患者近千万。房颤可引起心衰、中风等疾病,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但房颤的知晓率缺很低,不少患者因为中风才被发现患有房颤。为了提升民众对房颤疾病的重视程度,家庭医生在线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薛玉梅主任医师,一同了解房颤的防治知识。这些人群需当心房颤发生该如何及早发现房颤,又称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主...

专家访谈2020-06-06

房颤使脑卒中风险增5倍专家:房颤抗凝治疗莫乱服中成药【资讯】

我国房颤患者超过800万人,房颤可以引起脑梗死,致残甚至致死,长期发展下去还会导致心功能不全。6月6日是全国房颤日,由广东省人民医院主办、强生医疗支持的“关注房颤,及时就诊”房颤患者教育活动上,心脏专家们指出,目前我国治疗房颤包括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治疗两种方式,其中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无需麻醉无需开刀,被多个指南定为房颤首选治疗方式。房颤使脑卒中风险增5倍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心律失常2018-06-06

夏季脑血栓多发房颤增加5倍脑卒中风险【资讯】

炎炎夏日,又进入一个心脑血栓病的高发期,医院急诊室多了好些突发卒中(中风)的房颤病人。心脑血管专家告诫:我国房颤病人众多,但病人对中风预防重视不足。专家强调,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中风发病的关键。2013年7月3日,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宣布,由其研制的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泰毕全®(通用名: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在中国正式上市,它克服了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的诸多缺点,为房颤患者提供了更有效...

健康新闻2013-07-04

房颤患者的用药误区【资讯】

概述:我国是房颤发病大国,且患病人数日趋增加。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调查发现,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如果不采取预防治疗措施,每年每20名房颤患者中就会有近1名(5%)发生卒中,并且房颤导致的卒中具有高致残性、高致死性、高复发性的特点。减少由房颤引起的卒中,必须从源头抓起,即对于有中、高卒中危险性的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也就是服用抗凝药物。但我国房颤患者抗凝药的使用还不尽如...

疾病症状2017-06-13

房颤容易形成血栓怎么办?“一站式”手术解决两大难题【资讯】

房颤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最大的危害是形成血栓,导致脑卒中、肾动脉栓塞等栓塞性疾病。为此,房颤患者须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以降低出血风险,预防血栓形成。增城街坊左先生(化名)就因房颤没有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导致左肾动脉栓塞并左肾梗死。王月刚教授、刘庭辉主治医师手术过程(医院供图)房颤患者不规律服药致左肾动脉栓塞并左肾梗死据了解,家住增城新塘的左先生一年前开始出现心悸,伴胸闷、气短,多于休息欠佳或劳...

心率异常2024-01-09

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前注意事项【资讯】

房颤是心房颤抖的简称,是一种极为通常的迅速心律失常。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房颤抗凝主要应用华法林。药物治疗的胜利率至多在50%左右。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电复律治疗、外科手术和导管射频消融术。电复律治疗是通过直流电电击的方法,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优点是转复胜利率高,但不具有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外科手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治疗效果好,但是...

疾病症状2017-06-23

新型口服抗凝药泰毕全上市南方媒体沟通会【资讯】

炎炎夏日,又进入一个心脑血栓病的高发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引发脑血栓从而引起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脑血管专家告诫:我国至少有数百万患者,但目前多种原因造成我国房颤病人所接受的预防中风的治疗严重不足。专家强调,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性中风发病的关键。近日,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新型口服抗凝药——泰毕全®(通用名: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上市,它克服了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

医药行业2013-07-02

心脏房颤怎么治疗效果好【资讯】

心脏房颤怎么治疗:1、治疗原则(1)恢复窦性心律: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

疾病症状2017-06-21

房颤患者最后中风,就是因为有这些误区!【资讯】

70岁的李女士平时偶尔会有心慌、心跳不规律,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房颤,医生提醒她要接受正规抗凝治疗。但由于症状时有时无,李阿姨一直没有把治疗放在心上,最近竟脑中风住院了。“没想到脑中风会发生在自己母亲身上,平时看着她身体挺好的。”李女士的儿子懊悔地说。房颤的症状总是因人而异,像李阿姨这样心慌和不规律的心跳是最常见的,也有些人会感到胸闷、气短或出汗,有些人甚至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它最可怕之处是“刺杀”...

权威发布2020-04-01

王景峰:房颤引发的中风异常凶险正规抗凝治疗可预防【资讯】

提起中风,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高血压,然而,还有一种疾病引发的中风却令患者猝不及防,危害更大,那就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月6日第四个“中国房颤日”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时表示,为帮助更多的患者认清房颤可导致的危害,提高对中风的长期防范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减少房颤导致中风的事件发生。中山大学孙逸仙...

心脑血管疾病2016-06-06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