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即问即答】
-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您的房颤临床分类为长期持续性房颤,房颤患者的栓塞发生率较高,对于合并瓣膜病患者,需要用华法林抗凝;非瓣膜病患者,需要进行CHADS2评分进行危险分层,CHADS2评分=0的患者可不需抗凝治疗;CHADS2评分=1的患者可考虑华法林或者阿司匹林治疗;CHADS2评分≧2,应该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口服抗凝药治疗期间监测凝血功能;也可以选用导管消融,但不推荐;建议至心血管专科就诊,在医...
5个回复 2023/4/18 15:33:11
缓慢型房颤是否必须进行抗凝治疗【即问即答】
-
缓慢型房颤是否需要抗凝,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栓塞风险评分、出血风险评分、房颤持续时间等。 1.年龄:年龄较大的患者,栓塞风险相对较高,可能更需要抗凝。 2.基础疾病:若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会增加栓塞风险,可能倾向于抗凝。 3.栓塞风险评分:常用的如CHA?DS?-VASc评分,得分高则栓塞风险大,可能需抗凝。 4.出血风险评分:如HAS-BLED评分,若评分高,抗凝需...
1个回复 2024/11/11 16:00:48
心房颤动应该怎样治疗?【即问即答】
-
房颤患者的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转复为窦律并维持、抗凝、射频消融术。控制心室率的目标值为安静状态60-80次/分,中度活动时90-110次/分,可口服药物因为我静脉给药。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转复,小于48小时的房颤可能立即转复,大于48小时需要抗凝,可选择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根据房颤的评分标准来确定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抗凝出血风险来确定抗凝方案。
1个回复 2021/12/17 18:04:29
心房颤动应该怎样治疗?【即问即答】
-
房颤患者的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转复为窦律并维持、抗凝、射频消融术。控制心室率的目标值为安静状态60-80次/分,中度活动时90-110次/分,可口服药物因为我静脉给药。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转复,小于48小时的房颤可能立即转复,大于48小时需要抗凝,可选择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根据房颤的评分标准来确定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抗凝出血风险来确定抗凝方案。
1个回复 2023/2/14 17:32:20
心房颤动应该怎样治疗?【即问即答】
-
房颤患者的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转复为窦律并维持、抗凝、射频消融术。控制心室率的目标值为安静状态60-80次/分,中度活动时90-110次/分,可口服药物因为我静脉给药。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转复,小于48小时的房颤可能立即转复,大于48小时需要抗凝,可选择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根据房颤的评分标准来确定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抗凝出血风险来确定抗凝方案。
1个回复 2018/8/16 17:01:54
心房颤动是否都要长期抗凝治疗【即问即答】
-
心房颤动患者是否长期抗凝治疗,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心衰、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年龄、血管因素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1.心衰:若存在心衰,心房颤动发生血栓风险增加,可能需长期抗凝。2.高血压:高血压会加大房颤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影响抗凝决策。3.脑卒中病史:有脑卒中病史者,通常要长期抗凝预防再次发作。4.糖尿病:糖尿病可使房颤患者的血管损伤,增加...
3个回复 2024/9/2 13:58:41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效果怎么样?【即问即答】
-
你好,慢性房颤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因此,如果过去有栓塞病史,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均应长期抗凝治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到3之间,能有效安全的预防猝中的发生,因此效果还是得到肯定的,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如果剂量掌握不好,出血风险也大
1个回复 2018/8/16 17:01:54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效果怎么样?【即问即答】
-
你好,慢性房颤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因此,如果过去有栓塞病史,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均应长期抗凝治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到3之间,能有效安全的预防猝中的发生,因此效果还是得到肯定的,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如果剂量掌握不好,出血风险也大
1个回复 2023/2/14 17:32:20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效果怎么样?【即问即答】
-
慢性房颤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因此,如果过去有栓塞病史,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均应长期抗凝治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到3之间,能有效安全的预防猝中的发生,因此效果还是得到肯定的,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如果剂量掌握不好,出血风险也大
1个回复 2021/12/17 17:48:26
房颤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手段,包括控制心室率、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形成等。常用的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 1.胺碘酮:能有效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肺毒性等不良反应。 2.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 3.美托洛尔:主要用于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 4.华...
1个回复 2024/11/11 16:32:03
房颤抗凝为何是前3后4【即问即答】
-
房颤抗凝采用前3后4的方案,主要是基于房颤发作的特点、血栓形成风险、抗凝药物起效时间、出血风险以及临床实践经验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1.房颤发作特点:房颤发作时心房收缩功能紊乱,血液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 2.血栓形成风险:房颤持续48小时以上,心房内就可能形成血栓,所以需要提前抗凝。 3.抗凝药物起效时间:常用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1个回复 2024/12/3 8:31:41
中医如何治房颤【即问即答】
-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成功案例很多。它们通常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阵发性房颤,可由中医药控制。房颤患者以心慌为主,可治疗为心悸;以胸闷为主,可治疗为胸闷,气短为主,可治疗为哮喘综合征,可取得较好疗效。心房颤动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其治疗是心血管疾病。西医射频手术成功率不高达70%,但由于诸多因素,药物抗凝治疗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西医对房颤的治愈率整体不高。
1个回复 2021/12/3 16:50:19
中医如何治房颤【即问即答】
-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成功案例很多。它们通常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阵发性房颤,可由中医药控制。房颤患者以心慌为主,可治疗为心悸;以胸闷为主,可治疗为胸闷,气短为主,可治疗为哮喘综合征,可取得较好疗效。心房颤动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其治疗是心血管疾病。西医射频手术成功率不高达70%,但由于诸多因素,药物抗凝治疗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西医对房颤的治愈率整体不高。
1个回复 2023/2/27 19:39:18
阵发性房颤有轻微脑梗塞到哪个医院治疗好呢【即问即答】
-
1你好一般的三甲医院都是可以治疗的房颤和脑梗都是很常见的疾病1阵发性房颤需要抗凝预防房颤发作治疗脑梗的话也是需要同时抗凝治疗其他的对症治疗就可以了
4个回复 2017/7/10 19:09:32
做了支架手术后得了房颤该怎么办?【即问即答】
-
颤的话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手段。1,控制心室率,就是通过药物使心室率降低,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太快容易诱发心衰。2.预防血栓,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3,药物不能降低心室率的情况下可以电转律,前提是心房不能有血栓。4,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也是唯一有根治可能的办法。如果之前有过心脏支架,需要长期抗血小板,房颤的话需要长期抗凝,有些病人抗凝就可以替代抗血小板了,但是药具体评估。
1个回复 2018/8/16 17:01:54
房颤患者适宜使用哪些药物治疗【即问即答】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房颤的药物主要有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等。常见的有胺碘酮、普罗帕酮、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 1.胺碘酮:能有效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但其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 2.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但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3.华法林:是经典的抗凝药物,使用时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调整剂量。 4.利伐沙班:新型口服抗凝药,无...
1个回复 2024/11/13 16:21:49
如何预防房颤病人的血栓栓塞?【即问即答】
-
预防房颤病人的血栓栓塞,目前主要还是抗拴治疗,目前抗凝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还有比较常用的、一直在用的抗凝药物华法林,现在有3、4种在国内上市新的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酯(泰毕全)等。
2个回复 2017/9/20 19:19:29
房颤出现栓子致四肢有知觉但不能说话进食怎么办【即问即答】
-
有专门使栓子散开的药物,只是价格可能偏贵.
5个回复 2025/1/15 10:20:31
房颤抗凝前三后四的含义是什么?【即问即答】
-
房颤抗凝前三后四指的是在进行某些心脏相关的操作,如射频消融术等前后的抗凝时间安排,旨在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具体包括操作前的三天和操作后的四天。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1.房颤患者易形成血栓:房颤时心房收缩不规则,血液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 2.操作前抗凝的重要性:提前三天抗凝可降低术中血栓脱落风险,减少栓塞事件发生。 3.操作后抗凝的意义...
1个回复 2024/12/3 8:05:16
左心房增大阵发性房颤的用药选择有哪些?【即问即答】
-
左心房增大阵发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等。常见的有胺碘酮、普罗帕酮、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 1.胺碘酮:能有效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肺毒性等不良反应。 2.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但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3.华法林:经典的抗凝药物,使用时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以调整剂量。 4.利伐沙班:新型口服抗凝药,出血风险相对...
1个回复 2024/11/12 15:20:37
我瓣膜手术后房颤吃啥药【即问即答】
-
长期吃的是华法林抗凝,要让INR指标在2到3之间。还有就是控制心室率的药物,维持心室率在安静状态下60到70就可以了。
2个回复 2017/7/12 16:29:40
有心脏房颤的能不能喝枸杞和菟丝子泡的茶【即问即答】
-
可以适当喝,但不建议在晚上喝,睡前尽量不要喝太多水,房颤需要长期服用抗凝剂,以防止血栓形成,然后脱落引起四肢及脑部血管堵塞梗死,但是服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尤其是国际化标准比值,一般INR应当控制在2.0-3.0范围内,平时注意皮肤是否有淤青或者紫癜,尽量避免出血!
3个回复 2023/4/17 17:54:07
初发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即问即答】
-
初发房颤患者是否抗凝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血栓卒中危险、基础疾病等。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1.血栓卒中危险:采用chads-vasc评分系统,2分以上血栓风险大,应抗凝;0分及1分,风险低,可暂不抗凝。2.有无栓塞病史:已发生静脉或动脉栓塞,凝血异常致出血,需抗凝;无症状性脑梗死,凝血障碍非出血重要因素,可不抗凝。3.基础疾病:并发高血压、...
1个回复 2024/9/11 11:26:24
心房颤治疗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
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若复律失败或不宜进行,尤其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存在时,应进行抗凝治疗。阵发性房颤进行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应基于有无基础心脏病及其类型,以及有无其他血栓栓塞促发因素存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但其出血性事件的危险应予注意,对每例患者应当评估风险/效益比。综合国内、外资料,建议中国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目标INR在2.0~3.0
1个回复 2023/4/17 18:02:16
房颤吃什么中药效果最好【即问即答】
-
房颤一般是由冠心病或者是心肌炎引起的。常见的症状有胸闷、气短、胸痛,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在临床治疗中,房颤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但是房颤不建议服用中成药,因为房颤很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并发症,所以有必要服用西药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中成药虽然副作用小,但起效慢,抗凝效果不稳定,故不推荐使用。
1个回复 2020/1/10 12:01:00
房颤抗凝“前三后四”是何意?怎样守护心脏健康?【即问即答】
-
房颤抗凝“前三后四”是指房颤患者在进行复律治疗(如电复律、药物复律)前3周和复律后4周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守护心脏健康。这涉及房颤的发病机制、抗凝药物的选择、抗凝治疗的监测、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定期复查等。自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1.房颤发病机制:心房失去正常节律,导致血流紊乱,易形成血栓。 2.抗凝药物选择:常见的有华法林、利伐沙班、...
1个回复 2024/12/3 8:27:20
房颤的治疗方法?【即问即答】
-
1.病因治疗房颤的病因治疗至关重要,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才容易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并使之转复后长期维持,即使不能治愈病因,能解除血流动力学异常也很重要。在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所致房颤者,当心肌缺血改善,心衰纠正,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房颤转复的机会增加,并能长时间维持窦性心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房颤患者,实行手术去除病因后许多患者能在复律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2.药物治疗包...
1个回复 2023/4/17 18:02:16
我妈妈76岁,去年12月份因为房颤住院【即问即答】
-
您好这种情况需要抗凝治疗及控制心室率,功能锻练很重要,防治各种并发症
2个回复 2017/7/10 19:45:33
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即问即答】
-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室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室附壁血栓形成是主要特点。治疗主要是抗凝治疗,因为房颤患者的栓塞发生率较高,对于合并瓣膜病的患者,需应用华法林抗凝,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使用CHADS评分。对于CHADS评分超过2分的必须要抗凝治疗,标准包括年龄大于75岁,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有血栓病史等。
2个回复 2023/4/18 15:40:59
房颤抗凝为何有前3后4的说法【即问即答】
-
房颤抗凝的前3后4是基于房颤发作特点、血栓形成风险、抗凝药物起效时间、出血风险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综合考量的。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1.房颤发作特点:房颤发作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血液易在心房内瘀滞,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2.血栓形成风险:房颤持续48小时以上,心房内可能已形成附壁血栓。 3.抗凝药物起效时间:常用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
1个回复 2024/12/3 8: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