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回事啊?【即问即答】
-
双向性室速常可能发生于洋地黄中毒,或严重心肌病变及较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脏扩大。目前这种室速的治疗基本跟一般室速治疗一致。首先要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一般都能有效的减少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完全有可能不发作,同时在室速发作时也需要控制和就诊室速。
3个回复 2017/7/6 12:54:12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怎样预防?【即问即答】
-
你好,预防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根本措施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掌握好适应证,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药浓度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个回复 2024/1/31 20:41:39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如何有效治疗【即问即答】
-
你好,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洋地黄中毒,所以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掌握好适应证,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药浓度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个回复 2025/2/19 9:48:59
室速的心电图表现有哪些?【即问即答】
-
室速的心电图表现主要包括心率、节律、QRS波群、房室分离及室性融合波等方面的特征。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1.心率异常:室速时心率通常在100-250次/分。2.节律改变:多数室速节律略不规则。3.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常超过0.12秒。4.房室分离:心房独立活动,与心室无关。5.室性融合波:部分可见。6.胸导联QRS波的同向性:同向正向或负向。综合以上表现...
1个回复 2024/7/29 16:24:30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速的病因【即问即答】
-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速的病因常见的为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其次是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其他病因包括代谢障碍、药物中毒、长Q-T综合征等。分类与发生机制:。室速的命名与分类室速的命名和分类多种多样,如根据起源部位(右室流出的室速、左室流出的室速、分支性室速)、室速的形态(单性型、多形性、尖端扭转性室速)、对药物的敏感性(维拉帕米性室速、腺苷敏感性室速)、发生机制(束支折返性室速、自律性增高...
1个回复 2023/2/14 17:32:20
引起面肌痉挛的五大诱发原因?【即问即答】
-
面肌痉挛主要有可能会出现了面部的肌肉抽搐,并且还会出现有感觉麻木,严重有可能会影响睡眠,同时有可能还会放射到眼睛周围都有这种感觉,这个疾病的主要诱发原因是休息不好,精神压力过大,饮食的原因经常喝酒,同时和遗传都有关系,也有可能是大脑的一些疾病引起。
3个回复 2024/1/31 18:49:27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即问即答】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不明。曾对IVT患者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发现部分患儿有轻微的心肌炎或心肌病改变,认为是亚临床型心肌炎。部分IVT患者的VT发作由于精神因素或运动诱发,可能因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平衡失调引起。有报告IVT呈家族性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电生理研究其发病机制可能为浦肯野纤维网微折返或触发活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最为常用的是根据室速的起源部位进行分类。特发性室速经...
1个回复 2023/2/14 17:32:20
室速的含义是什么【资讯】
室速即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心肌传导纤维、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危害等是了解室速的重要方面。1.病因:室速常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此外,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长QT综合征等也可能诱发室速。2.症状:部分患者发作时可能无明显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黑矇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低血压、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健康科普2025-03-23
室速与室上速的区别有哪些【即问即答】
-
室速与室上速的区别主要是心脏激动的部位不同,室上速是房室间有异常的通道,室速发生异常的部位在心室的起搏点。两种心律失常都可以引起心肌缺血、血压下降,后者比较严重些,严重时可引起猝死,不论是那种心律失常都要及时治疗,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服药,平时不要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2个回复 2023/4/18 15:40:59
室速导致的消化问题,如何缓解【资讯】
室速即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影响胃肠道血液供应,进而引发消化问题。缓解室速导致的消化问题,可通过治疗室速、调整饮食、使用促胃肠动力药、使用消化酶制剂、改善肠道菌群等方式。1.治疗室速:室速是导致消化问题的根源,因此积极治疗室速至关重要。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控制室速发作,恢复正常心律,从而改善胃肠道的血液灌注,缓解...
健康科普2025-04-11
室速引发的睡眠问题,这样解决!【资讯】
室速即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引发睡眠问题可通过治疗室速、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生活方式、心理调节、药物辅助等方式解决。1.治疗室速:室速是引发睡眠问题的根源,需积极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控制室速发作,但使用时必须遵医嘱。若室速频繁发作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导管消融术等手术治疗方法,从根本上改善心律失常状况,进而缓解因室速导致的睡眠问题。2...
健康科普2025-03-26
右室流出道室速体表心电图如何鉴别【即问即答】
-
绝大多数右室流出道室速为腺苷敏感性的,其发病机制为儿茶酚胺介导的延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此种类型的触发活动是由环磷酸腺苷(CAMP)的刺激所介导的,使细胞内钙增加和从肌浆网释放.Na+-Ca2+交换产生一过性的内向电流(ITi)及相应延迟后除极.对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触发活动.对于一些维拉帕米不敏感,β阻滞剂敏感,不能被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的流出道室...
3个回复 2017/7/6 21:03:43
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室速的好帮手【资讯】
可穿戴设备能实时监测室速,具有便捷性、连续性、数据记录、预警功能、远程医疗支持等优势,为室速的监测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1.便捷性:可穿戴设备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佩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需频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极大地提高了监测的便利性。2.连续性:能够对患者的心脏活动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监测,捕捉到室速发作的瞬间,避免了传统心电图检查只能记录短时间内心电情况而可能遗漏...
健康科普2025-04-06
前天,邻居王大叔的儿子出现反复晕厥和抽搐...【即问即答】
-
你好,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态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两种情况:一为尖端扭转型室速并Q-T间期延长,其中少部分尖端扭转型室速形态可不典型;二为尖端扭转型室速不并Q-T间期延长。
1个回复 2017/7/6 0:39:21
中医体质辨识:不同体质如何应对室速【资讯】
室速即室性心动过速,是常见心律失常。不同中医体质应对室速方法有别,平和质注重日常保健,气虚质需补气调养,阴虚质要滋阴降火,阳虚质应温阳散寒,痰湿质要化痰祛湿。1.平和质:平和质人群身体相对健康,应对室速主要是做好日常保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充足睡眠。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心肺功能。饮食上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摄入。定期体检,监测心脏状况...
健康科普2025-04-04
室速和房颤存在哪些区别?【即问即答】
-
室速和房颤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心电图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区别。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发病机制:室速多因心室异常兴奋,房颤常因心房电活动紊乱。2.症状表现:室速常有心悸、头晕,严重时可致晕厥;房颤多感心慌、气短。3.心电图特征:室速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房颤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4.治疗方法:室速常用药物有胺碘酮、利多卡因...
1个回复 2024/8/30 15:29:10
室速与室上速有何区别【即问即答】
-
室速与室上速在发病机制、心电图表现、症状、病因、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1.发病机制:室速通常源于心室的异位兴奋灶,室上速则多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 2.心电图表现:室速的QRS波宽大畸形,室上速的QRS波形态通常正常。 3.症状:室速症状较重,常有心悸、头晕甚至昏厥;室上速症状相对较轻,多为突发突止的心悸。 4.病因:室速常见...
1个回复 2024/12/5 15:02:43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怎样进行诊断检查【即问即答】
-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检查通常包括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 1.心电图检查:这是诊断的关键,可观察到特征性的双向性QRS波群形态和节律变化。 2.动态心电图监测:能长时间记录心电活动,有助于发现隐匿性或阵发性的双向性室速。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等,以了解是否存在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肌损伤等情况。 4.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声,可评估心...
1个回复 2024/11/6 15:30:26
室速早筛的3个关键指标,你知道吗【资讯】
室速即室性心动过速,早筛的3个关键指标分别是心电图特征、临床症状、心脏基础疾病情况等。1.心电图特征:心电图是诊断室速的重要工具。室速发作时,心电图会出现一系列特征性表现。比如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秒,这是由于心室除极顺序改变所致。还会出现房室分离现象,即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有时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心室夺获是指窦性激动偶尔下传心室,产生正...
健康科普2025-04-09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即问即答】
-
您好,小孩做心电图结果为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这种结果是心电图一种比较危险的心律失常。需要看小孩心脏有没有其他疾病。可以带小孩去医院做一个心脏彩超看看心脏瓣膜有没有问题,另外还需要做一个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项目,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经常一着急就会马上昏倒。
2个回复 2023/2/27 19:39:18
室速和室上速有哪些区别【即问即答】
-
室速和室上速在发病机制、心电图表现、症状、病因、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1.发病机制:室速是心室异位激动,室上速则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 2.心电图表现:室速的QRS波宽大畸形,室上速QRS波形态正常。 3.症状:室速症状较重,常有心悸、晕厥,室上速症状相对较轻,多为心慌。 4.病因:室速常见于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室上速可因预...
1个回复 2024/12/5 15:02:40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并发症是怎么啊?【即问即答】
-
双向性室心动过速并发症的患者会经常出现一些疲劳的症状,不喜欢运动。你好,双向性室心动过速并发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一些心跳加速,运动时会经常感到疲惫,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3个回复 2017/7/10 13:23:59
如何鉴别诊断室速与室上速【即问即答】
-
室速与室上速的鉴别诊断可从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基础疾病、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治疗反应等方面进行,包括QRS波形态、心率快慢、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血压变化、药物效果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1.心电图特征:室速的QRS波通常宽大畸形,时限多大于0.12秒;室上速的QRS波形态一般正常,时限小于0.12秒。 2.临床表现:室速患者常有心悸、头晕甚至晕厥;室...
1个回复 2024/12/5 15:02:41
前天邻居王大叔的儿子出现反复晕厥和抽搐常...【即问即答】
-
你好,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态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两种情况:一为尖端扭转型室速并Q-T间期延长其中少部分尖端扭转型室速形态可不典型;二为尖端扭转型室速不并Q-T间期延长
2个回复 2017/7/10 21:15:07
室性心动过速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您好,根据临床经验来看一般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可以通过导管的治疗,另外也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如果情况比较轻微的话,最好可以服用药物来控制治疗,服用药物来进行保守治疗,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病情严重的话可以通过导管消融来治疗,平时需要适当的服一些药物治疗原发病,彻底消除隐患。
5个回复 2021/9/7 14:11:36
姐姐家的儿子是个人家人爱的小家伙看到人嘴...【即问即答】
-
你好,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态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两种情况:一为尖端扭转型室速并Q-T间期延长其中少部分尖端扭转型室速形态可不典型;二为尖端扭转型室速不并Q-T间期延长
2个回复 2017/7/5 14:11:13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什么病【即问即答】
-
你好,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VT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同一导联出现两种形态相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按顺序交替出现。
1个回复 2023/2/14 17:32:20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即问即答】
-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黑蒙、晕厥。具有较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基础者,在心动过速发作后可因心肌收缩减弱,心室和心房的收缩时间不同步,心室的充盈和排出量明显减少,病人可迅速发展成为心衰竭、肺水肿或休克等严重后果。有的甚至可发展为心室颤动而致心脏性猝死。
1个回复 2021/12/28 16:14:59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即问即答】
-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黑蒙、晕厥。具有较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基础者,在心动过速发作后可因心肌收缩减弱,心室和心房的收缩时间不同步,心室的充盈和排出量明显减少,病人可迅速发展成为心衰竭、肺水肿或休克等严重后果。有的甚至可发展为心室颤动而致心脏性猝死。
1个回复 2023/2/14 17:32:20
儿童患室速,家长必知的5点护理要点【资讯】
儿童患室速,家长必知的护理要点包括密切监测病情、**休息与活动适度、合理安排饮食、严格遵医嘱用药、做好心理护理等。1.密切监测病情:需要对患儿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可使用家用的电子血压计、心率监测设备等定期测量,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心悸、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或者心率、心律出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2.**休息与活动适度:让患儿**充足的休息,休息环境要安静、舒...
健康科普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