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吃多了会的糖尿病吗?每天吃多少才算...【即问即答】
-
吃甜食和糖尿病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肥胖,而肥胖又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所以,吃甜食的量,要以不长胖为宜。
1个回复 2017/7/7 18:28:45
为何腹部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即问即答】
-
腹部肥胖人士易患糖尿病,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胰岛素抵抗、脂肪分布异常、炎症反应、激素失衡及生活方式。腹部肥胖者应重视,必要时就医检查。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1.胰岛素抵抗:腹部脂肪细胞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糖升高。2.脂肪分布异常:腹部脂肪更易释放脂肪酸,干扰糖代谢。3.炎症反应:肥胖引发的慢性炎症,损害胰岛细胞功能。4.激素失衡:如瘦素抵抗、脂联素...
1个回复 2024/7/26 17:42:17
糖尿病产生原因【即问即答】
-
常见的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1、肥胖因素:2型糖尿病发病率与肥胖成正比,据统计,身体肥胖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28.2%,非肥胖者仅为2.6%。2、感染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任何感染皆可使胰岛素需要量增加,使隐性糖尿病得以外显,化学性糖尿病转化为临床糖尿病,并使原有症状加重,病情恶化。3、妊娠因素:育龄妇女多次妊娠后有时可诱发2型糖尿病,尤其中年以上妇女多次妊娠后进食多,活动少,身体肥胖,更易诱...
5个回复 2017/7/6 23:25:12
32岁女体重85KG,肥胖会引发糖尿病吗?【即问即答】
-
你好,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肥胖患者平时要注意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控制饮食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平时的饮食要采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不吃动物内脏,肥腻性食物,含糖量高的食物,多吃鱼类,洋葱,大蒜,苦瓜,黄瓜,木耳,菌类等可以降脂的食物.食用植物油.戒烟酒
5个回复 2025/1/26 9:46:00
吃糖多是否会引发糖尿病?【即问即答】
-
吃糖多不一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存在多种相关因素影响。长期大量吃糖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应警惕。如有疑虑,建议就医。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糖的摄入量: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会加重胰岛负担,影响胰岛素功能。2.个体差异:部分人存在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吃糖多更易患病。3.肥胖关联:高糖饮食易致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4.胰岛素抵抗:过多糖分可诱发胰岛素...
1个回复 2024/7/28 22:18:48
糖尿病人要重视肥胖的危害【资讯】
对于2型糖尿病病友来说,如果因为肥胖而导致内脏脂肪堆积,危害是十分明显的:脂肪越多,胰岛素的敏感性就越低,所以,控制体重对2型糖尿病病友尤为重要。 正常人每日胰岛素的总需要量为40~50单位,而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友往往超过100单位。而胰岛负担加重,最终会导致胰岛功能衰竭。如果您是2型糖尿病病友,体重又已经超过标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改变观念,重视肥胖的危害 要记住:减轻体重5%~10%可...
糖尿病护理2012-12-08
为什么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四川肥胖糖尿病患【即问即答】
-
你好人体血糖正常浓度为:空腹静脉血浆血糖3.9~6.0mmol/L,餐后静脉血浆血糖<7.8mmol/L。血糖不高,可能和天气或者误食了食物,建议到医院检查
2个回复 2017/7/6 0:36:12
造成二型糖尿病发的因素都有哪些【资讯】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糖尿病的第一大国,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糖尿病的高发病率。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都比较的关注糖尿病的致病原因问题,那么,引起二型糖尿病生活中存在什么因素?2型糖尿病是复杂的,经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其特点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肥胖:2...
2型糖尿病2014-01-09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过度肥胖可以减肥吗?【资讯】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门诊环境中进行常规评估是可行的。由于葡萄糖耐受不良或任何相关疾病导致急性失代偿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标是血糖控制。得了糖尿病怎么办?一、药物治疗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均为胰岛素依赖型。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急性失代偿期间治疗严重的高血糖可以逆转葡萄糖毒性的状态,进一步改善胰腺中β细胞的分泌功能。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口服降糖药有效治疗,无论是否加入胰岛素。2型...
糖尿病新知2018-07-19
糖尿病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呢?【资讯】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长非常恐怖,让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这种疾病。了解糖尿病这种疾病,首先应该了解糖尿病病因有哪些,从病因入手,积极的做好防治,减少糖尿病发病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同时,了解糖尿病病因也有利于患者做好治疗的工作。那么,糖尿病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呢?肥胖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约有60%~80%成年糖尿病病人在发病前为肥胖者,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2014-01-09
儿童患上糖尿病是为何四种病因家长早知道【资讯】
儿童糖尿病的危害非常大,儿童患糖尿病主要是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肥胖儿童更易患糖尿病,因此,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孩子身体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并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那么,儿童患上糖尿病是为何?儿童患上糖尿病是为何1、自身的免疫系统:孩子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发内分泌代谢疾病,内分泌代谢容易导致糖尿病发病,患儿会出现多饮、多尿、身体消瘦等症状,同时,还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现...
糖尿病类型2018-07-23
28岁体重238斤算胖吗【即问即答】
-
太需要减肥了,肥胖会导致很多疾病的,赶快减吧
2个回复 2025/3/3 13:54:31
减肥能降低患糖尿病风险减多少斤才有效?【资讯】
众所周知,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几率较高,原因在于肥胖往往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这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似,也就是说肥胖与糖尿病有一个共同病因,故肥胖患者更易患上糖尿病。因此,减肥降患病风险意义重大,但是,减到什么体重才真正能起到降患病风险的作用呢?减肥目标是按照BMI指数走吗?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王燕教授曾在家庭医生在线“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答疑平台上解答过相关问题,一起看看专家...
糖尿病预防2017-09-18
糖友饮食控制:肉可以代替主食吗【资讯】
我们都知道,肥胖是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也是由于肥胖引起的,不过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体重不需要控制,只要饮食控制的好就行,毕竟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在饮食上,糖尿病人要控制主食的量,也就是说一天不能超过5两主食,而且主食多选为大米粥,粗杂粮,这些主食不易升糖。还有就是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等。水果应该选择血糖指数低的,比如苹果,柚子,樱桃等,而且*好实在两餐之间食用。主食可用肉...
糖尿病误区2013-11-06
糖尿病诱因看这里你知道如何预防糖尿病吗【资讯】
糖尿病发生与饮食因素和肥胖因素有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诱发糖尿病,经常吃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容易诱发糖尿病,身体肥胖的人群更易患糖尿病,因此要控制好体重,避免身体肥胖,怀孕期间的女性更易患糖尿病,下面我们来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1、饮食因素:糖尿病主要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尽量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及热量的摄入量,避免吃高糖食物,否则容易诱发糖尿病,甚至会诱发严重的...
糖尿病病因2018-08-07
你还在减肥?当心减出糖尿病【资讯】
众所周知,肥胖可引发糖尿病。而已患有糖尿病且应用胰岛素的肥胖患者,若减掉10%的体重,就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改用口服降糖药。现在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可分为3类,而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约占该病患者总数的60-70%。减肥就不会得糖尿病?既然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元凶,那么许多人认为只要减肥就一定不会得糖尿病。其实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之所以减肥反而患上糖尿...
糖尿病知识2017-08-25
身体肥胖是否易患糖尿病?【即问即答】
-
身体肥胖确实更容易患糖尿病。肥胖会引发一系列身体变化,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需重视,必要时就医。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胰岛素抵抗:肥胖者体内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作用减弱。2.细胞受体异常: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功能下降。3.信号传导障碍:受体被激活后向细胞深处传导信号的功能受损。4.葡萄糖转运问题:葡萄糖转运子数目减少,功能减弱。5.代谢...
1个回复 2024/7/26 16:05:52
肥胖合并维生素D缺乏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资讯】
美国德雷赛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ShaumKabadi最近在《糖尿病护理》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最新研究显示,肥胖合并维生素D缺乏可能比其中任何单一危险因子缺乏胰岛素抵抗发生风险更高。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该情况影响了2560万成人,处于美国死亡原因的第七位。 本文的作者德雷赛尔大学的博士研究生ShaumKabadi说:“维生素D缺乏和肥胖是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我们的研...
糖尿病病因2012-12-19
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即问即答】
-
糖尿病现在是比较普遍的疾病,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糖尿病病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后天因素等因素有关。有遗传因素的人注意改变后天的不良因素可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平时科学饮食,控制进食量,进食少而精,并多运动,预防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
2个回复 2023/2/28 10:54:49
孩子过胖警惕儿童糖尿病如何预防才有效【资讯】
儿童肥胖容易患糖尿病,儿童肥胖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因此父母要注意控制孩子的体重,过度肥胖会影响心血管的健康,也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孩子过胖更易患糖尿病,家长尽量控制孩子吃零食,不要让孩子吃太多甜食,孩子过胖要警惕儿童糖尿病。孩子过胖警惕儿童糖尿病1、糖尿病的发生与肥胖有密切关系,孩子过度肥胖容易出现糖尿病,因此家长要格外注意戒,尽量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并且要加强身体锻炼,少让孩子吃精细的食物,否则容易导...
糖尿病类型2018-08-21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患脑部疾病的风险更高【资讯】
糖尿病、超重和大脑2型糖尿病可增加一系列器官的健康风险,包括大脑。2型糖尿病可加速认知障碍、增加痴呆风险。一些代谢因素(如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和炎症)可能起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最初超重,而超重也与代谢问题相关。上述这些均与脑部病变相关,包括痴呆。不过,人员对超重或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如何影响大脑功能知之甚少。糖尿病患者要怎么控制体重控制饮食(1)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包括...
减肥2017-08-25
肥胖如何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即问即答】
-
这两者的关系是肥胖的人相对来说易患2型糖尿病。当糖尿病发生之后,体重会减轻。肥胖与长期的高热量饮食及锻炼缺乏相关,要注意减肥,少吃高热量食物。加强锻炼,防止过于肥胖。
2个回复 2025/1/10 16:01:11
高血压会引发糖尿病吗?【即问即答】
-
高血压与糖尿病存在一定关联,主要包括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血管损伤、肥胖影响、生活方式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代谢紊乱:高血压可能导致体内代谢失衡,影响血糖调节。2.胰岛素抵抗:长期高血压会使胰岛素作用减弱,增加糖尿病风险。3.血管损伤:高血压损伤血管,影响胰岛细胞功能,易引发糖尿病。4.肥胖影响: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5....
1个回复 2024/9/3 13:58:29
糖尿病ED患者的保健方法有哪些【资讯】
1、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和超重,肥胖和超重是导致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专家解析要从体重指数和腰围来衡量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干预糖尿病的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要控制体重,要做到既要关注血糖,也要关注病人在治疗过程当中体重的变化。2、饮食控制:糖尿病人应尽量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3、适当运动:在糖尿病ED早期治疗方法中还包括了适当的运动,...
糖尿病知识2017-05-05
身体肥胖是否易患糖尿病?【即问即答】
-
身体肥胖的确更容易患糖尿病。肥胖会引发一系列身体变化,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肥胖者定期检查,关注血糖变化。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1.胰岛素抵抗:肥胖者体内常出现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作用效果减弱。2.脂肪细胞影响:脂肪细胞分泌的物质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3.炎症反应:肥胖易引发慢性炎症,影响胰岛素功能和血糖调节。4.代谢紊乱:肥胖导致身体代谢失衡,糖...
1个回复 2024/7/26 16:06:09
肉不可代替主食糖尿病人饮食4原则【资讯】
我们都知道,肥胖是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也是由于肥胖引起的,不过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体重不需要控制,只要饮食控制的好就行,毕竟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糖尿病饮食。主食可用肉和干果代替吗?有的患者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的习惯,认为花生、瓜子等食品不含糖,吃点没关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花生、瓜子这些干果类本身对病情并无威胁,主要危害在于患者...
糖尿病饮食2016-06-23
糖尿病患者运动可分年龄进行推荐五种运动【资讯】
控制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糖友运动需注意糖尿病人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糖尿病人体育锻炼须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时间,体育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过度疲劳会使血糖升高,病情恶化。体育锻炼须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有机地结合。再者,糖尿病并发心脏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时,体...
糖尿病运动2017-06-09
肉不能代替主食糖尿病患者饮食有四规则【资讯】
我们都知道,肥胖是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也是由于肥胖引起的,不过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体重不需要控制,只要饮食控制的好就行,毕竟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糖尿病饮食。主食可用肉和干果代替吗?有的患者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的习惯,认为花生、瓜子等食品不含糖,吃点没关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花生、瓜子这些干果类本身对病情并无威胁,主要危害在于患者...
糖尿病饮食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