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前兆有哪些?引起猝死的诱因有哪些?【资讯】

猝死在我国属于发病率比较高,危害比较大的疾病类型,突出的发病群体是非常广泛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根据最新的临床数据统计,我国青少年以及中青年群体的发病率在逐年提升,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针对猝死前的症状以及引起猝死的诱因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陆华为我们做专项解读。猝死的前兆有哪些?猝死顾名思义指的是突然间亡,所以猝死通常无前兆,但需要掌握抢...

疾病百科2021-06-30

我国猝死发病人数超54万/年但抢救成功率(通讯员:王海芳、李宝珠)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10万人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SCD)发病人数超过54万/年,相当于每分钟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约1500人/天因心脏性猝死离世——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因此心脏性猝死需要得到社会更多关注。另外,由于国民普遍缺乏猝死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大多数人没等送到医院就已经亡。心脏性猝死88%由心律失常导致  但心律失常并不受重视缺乏控制在广州,一份针对广州市越秀区149222名居民的大型监测显示,在各种原因亡共计821例中,8.5%于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最大原因。据统计,心脏性猝死88%由心律失常导致。然而“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常预防和诊治的主要问题,公众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控制率和治疗率更低,鉴于此,普及公众教育、加强诊断预防、推广先进疗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猝死预防知识巡讲活动启动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分会牵头 猝死预防知识巡讲将走遍广东为更好的提升公众对于心脏性猝死的危害的认识,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分会(一下简称“分会”)发起的“关爱心脏,预防猝死猝死预防知识巡讲走遍广东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心律失常的自我防治意识,减少心脏猝死发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据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向家庭医生在线介绍:巡讲活动计划由分会委员分别就近负责广东省内辖19个地级市及2个副省级市的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公众教育。公众教育可通过电台宣传、当地卫计局健教所、科协等多层面、多渠道展开,可采用印制宣教手册、讲课、咨询等多种形式普及,内容包括如何预防、怎样自诊、正确就医、快速急救等实用而易学的健康知识,以提升全社会对心律失常的认知,提高心律失常的自我防治意识,掌握病发后的急救方法,减少心脏猝死亡率。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平珍教授高压力、吸烟、肥胖 均为心脏性猝死诱因高危人群需时刻预防心脏猝死的悲剧近年来常常发生,受害者包括演艺界名人、成功的商界精英和年轻的知识分子等。这类人往往没有自觉症状,猝死突然发生,此时生命往往无可挽回。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平珍教授向家庭医生在线解释,家庭成员中有过心脏骤停者,也是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建议主动前往医院做相关医学检查,向医生寻求帮助,防止悲剧的发生。而有心脏病发作史、心脏猝死的幸存者等人群则更是高危人群。而烟酒、肥胖、心理压力等皆为诱发心脏猝死的因素,需要极力避免。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彭健主任植入式心脏监测器可及时捕捉到心脏猝死的潜在风险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通过植入式心脏监测器连续、准确的进行心脏监测,及时捕捉到心脏猝死的潜在风险,为患者赢得宝贵的就医时间;心律失常人群中的一个高危人群是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经有过心肌梗和心脏骤停经历的患者,这样的高危人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患者应崇尚科学治疗勇敢不回避据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彭健主任介绍,有部分年轻的心律失常患者,往往因为社会歧视等原因,往往隐瞒病史,拒绝治疗或者避免治疗。讳疾忌医的结果便是选择亡,心律失常患者无论年纪老幼,都应崇尚科学治疗,勇敢不回避。一旦心律失常诊断成立,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体内除颤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方法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多项研究表明,适应证患者尽早寻求起搏器和除颤器等科学治疗手段,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等。【资讯】

2015-11-11

做好这五点让你远离脱阳猝死症【资讯】

医学专家指出,脱阳猝死症是指人在性交时突然亡,容易脱阳的人常因性生活频繁过多,多伴有精液倾泄不止,手足劂冷,或大汗淋漓,甚至神志昏迷直至亡,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据医学研究数据统计显示,美国每年约有500~1000人于性交脱阳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脱阳猝死症。我国虽无精确统计,但也存在不少脱阳猝死症的病例,而且脱阳猝死症的者多为男性,年轻人、老年人均有,酒后性交、婚外性交、男女年龄差异过大等情...

中医频道2015-07-09

熬夜增加猝死风险【资讯】

熬夜增加猝死风险持续熬夜不眠不休的确是一些人猝死的诱因。因熬夜猝死的人大多数于突发性心脏病。因为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速,引发室速、室颤,造成心源性猝死。还有一些人于脑中风,其原因是血压过高使脑血管破裂。但是熬夜并非猝死的根源所在,只有那些已经表现出心血管症状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熬夜才容易引起猝死。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更是熬夜猝死的高危人群。大多数猝死的年轻人患有心...

养生常识2017-06-30

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表现【资讯】

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呼吸困难是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吗,猝死型冠心病会引起呼吸困难吗,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吗,那么,下面就来看看专家解析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猝死型冠心病指平时没有心脏病史或仅有轻微心脏病症状的人,病情基本稳定,无明显外因、非创伤亦非自伤,由于心电衰竭或机械性衰竭使心脏失去了有效收缩而突然亡。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表现有:1、乏力、软弱在许多研究...

冠心病2017-05-10

睡觉猝死是怎么回事?不能忽略这4大原因!【资讯】

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睡眠质量好坏和身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新闻上不乏有睡觉猝死的病例,这让我们看了很痛心,到底是什么引起的睡觉猝死呢。睡觉猝死是怎么回事?1、精神压力太大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情绪太激动等会增加心脏室颤。特别是睡觉时做噩梦,易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这是引起睡眠猝死的高危因素。2、打呼噜对于患有冠心病和心肌缺血症的患者,打呼噜时全身肌肉处于...

心理睡眠2020-05-18

吸烟老熬夜年轻猝死有六大原因【资讯】

年轻人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离开年轻人可以说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存在的活力,年轻人的重要性不仅仅针对社会而言,对于家庭来讲,更是如此。年轻人是家庭的支柱,是社会的基石。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的年轻人猝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猝死的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猝死猝死是指原本健康的人突然间发生的亡,通常是指从发症开始的24小时以内的亡。在猝死之中,因为心筋梗塞、心脏辨膜症、心肌症等原因亡的占整体的6...

疾病养生2017-10-30

台25岁记者猝死6招舒压让我们对猝死说NO【资讯】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军陆军下士洪仲丘进行告别式当天,台湾一名“洪案”采访记者被发现猝死家中。台当局“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发言人虞孝成7日表示遗憾,同时呼吁媒体经营者对第一线工作者,要有合理的负担与期望。该名新闻记者名叫蔡铭玮,8月4日在洪仲丘出殡当天,未到公司上班,主管发现异状后,上午9时多紧急报警前往蔡男在台中的租屋,发现蔡已无生命迹象,疑似因心脏疾病发作,紧急送医却仍不治身亡,年...

白领2013-08-08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容易猝死?【资讯】

经常会看到很多新闻,新闻中关于猝死的也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之前的猝死群体都出现在中老年人中,但是近些年,猝死人群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关于这个,不免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都想知道关于猝死的原因,然后从病因中寻找预防办法。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将十小时小时内发生的意外亡定为猝死,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六小时内亡的就是猝死。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一小时内。猝死的特点是...

日常保健2018-09-08

男性更容易在运动中猝死?心脑血管患者要防猝死【资讯】

男性普遍是喜欢运动的,因为运动可以在挥发多余精力的同时,让身体变的更健康,身体线条变得更优美。然而,运动的不恰当的话,却容易导致运动猝死。如果在运动方式不正确,运动量又过大的话,很容易导致运动猝死。下面看看如何正确的运动。男性更容易在运动中猝死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运动猝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法国研究人员发现,相比女性,男性更容易出现运动性猝死。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的研究者,研究了2005至2010年发...

运动健身2016-05-13

心脏猝死前有这6个明显症状!及时发现可以避免【资讯】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心脏猝死的发生是没有预兆性的,在发生的时候是不会有任何症状。而有专业的医生指出,心脏猝死在发生前如果仔细观察,是可以发现这些明显的症状的。心脏猝死前有哪6个明显症状?一、胸闷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出现问题的时胸闷是第一个报警的信号,患者会常常发现自己有胸闷的现象,而在深呼吸后却有所缓解,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要及时让自己休息,并且严重的时候要到医院咨询。二、心慌一般心慌的主要表现为心...

疾病百科2018-09-30

心脏性猝死的高发人群有哪些【资讯】

对于猝死的高危人群,其中62%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比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冠心病患者尤其应当高度警惕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十有八九是急性心梗导致的,而急性心梗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冠心病的高发阶段,因此,由此所造成的猝死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急性心梗都会导致心脏性猝死,一般的急性心梗不至于让人一下子亡,只有那些伴有室颤、室速等症状的急性心梗才会致人突然亡。即便...

疾病百科2017-07-03

猝死多因心脏疾病导致【资讯】

其实,猝死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因心脏原因而引发的猝死,是心脏性猝死,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心肌梗等都可能造成心脏性猝死。而因为心脏以外的原因导致的猝死,被称为是非心脏型猝死,如支气管哮喘、脑出血等引起的猝死。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心脏性猝死就是因心肌梗引起的,和心肌梗是一回事。其实,猝死和心肌梗是不同的,心肌梗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类型。心肌梗可以导致猝死,其他的心脏疾病也能导致猝死,但...

疾病百科2017-06-13

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表现【资讯】

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呼吸困难是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吗,猝死型冠心病会引起呼吸困难吗,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吗,那么,下面就来看看专家解析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猝死型冠心病指平时没有心脏病史或仅有轻微心脏病症状的人,病情基本稳定,无明显外因、非创伤亦非自伤,由于心电衰竭或机械性衰竭使心脏失去了有效收缩而突然亡。猝死型冠心病的症状表现有:1、乏力、软弱在许多研究...

冠心病2017-02-08

心律失常与猝死【资讯】

猝死,通常指非预料中的天然亡。有些平素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以及一些尽管有明确的心脏病史,但临床上没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律失常等合并症的患者,突然发生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等临床表现经抢救或来不及抢救而亡者,均为猝死。现在一些心脏病专家主张发病后1小时内亡作为猝死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发病6小时内亡为计算标准。根据经验,发生猝死患者最多的原因是...

疾病症状2017-06-09

心脏病患者预防猝死应配合医生做这些心电检查【资讯】

我们常常看到有人猝死的新闻,猝死多发生在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群身上。但是如果你已经是有心脏疾病的人群,担心发生猝死,这时可以做哪些相关的检查或监测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的周淑娴教授将为我们解答相关问题。周淑娴教授表示,往往反复发生晕厥的病人是要高度重视猝死的风险,对这种晕厥的病人,临床医生通常除了为他们做基础心脏病检查之外,还需要做心电方面的检查。心电图:心电图可以发现很多关于病人心脏的...

疾病诊断2016-12-31

脑源性猝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区别是什么【即问即答】

脑源性猝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区别:首先,二者发病的部位是不同的。脑源性猝死,多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比如大面积脑梗、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心源性猝死,多由于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梗等。无论是哪种猝死,发病的多数都比较急,病情豆比较严重,甚至亡率还是比较高的,都需要及时的进行抢救。

1个回复 2022/4/12 13:26:29

心源性猝死的易发人群科普【资讯】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亡,它在所有猝死中占比极高,且来势凶猛,抢救成功率较低。了解哪些人更容易遭遇心源性猝死,对于预防这一悲剧的发生至关重要。一、高危人群特征概述1.年龄与性别:虽然心源性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中老年人由于心血管功能的自然衰退,其发病率相对较高。此外,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这可能与男性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关。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源性猝死或某...

疾病百科2024-04-24

运动后忌喝冷饮猝死的预防方法【资讯】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亡,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脏疾病表现,但猝死的发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相当数量的心脏病患者可能会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有些人血压不稳,夏天血压波动尤其大;进行户外活动时,因为活动量过大,体内代谢加快,导致心脏负荷加大等,都是造成夏季心源性猝死高发的重要原因。医生特别提醒人们,炎热天气下进行...

养生常识2017-09-27

昆山一男子熬夜上网猝死盘点夏季猝死的因素【资讯】

从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获悉,30岁男子张某在昆山市一网吧上网,因长时间熬夜上网导致身体突发不适,后因抢救无效亡。者家属认为该网吧存在违规经营,是导致张某亡的原因之一,于是将该网吧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近日,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了该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判处被告网吧赔偿原告张某损失153111.9元。在夏季很多人会出现猝死的情况,那么夏季猝死都有哪些诱发因素?夏季猝死有哪些诱发因...

健康新闻2016-07-25

心肌炎反复发作会引发猝死吗? 【即问即答】

心肌炎反复发作可能引发猝死,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个人体质、生活习惯、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 1.病情严重程度:严重心肌炎易导致猝死,轻症相对风险低。 2.治疗情况:规范治疗能控制病情,降低猝死风险;反之则增加风险。 3.个人体质:体质差、免疫力低者猝死几率可能升高。 4.生活习惯:长期劳累、作息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会加大猝死可能性。 5.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使猝死风险上升。 ...

1个回复 2024/10/8 18:16:05

5种食物,助长期失眠者降低猝死风险【资讯】

长期失眠会增加猝死风险,而牛奶、香蕉、燕麦、菠菜、鱼类等食物有助于长期失眠者降低猝死风险。1.牛奶:富含色氨酸,色氨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血清素和褪黑素。血清素能调节情绪,使人心情愉悦、放松;褪黑素则可调节睡眠节律,帮助改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稳定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因长期失眠导致的心律失常等问题,从而降低猝死风险。2.香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和维生素B6。镁元素具有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能缓解身...

健康科普2025-03-15

怎样预防心脏性猝死【资讯】

心脏性猝死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猝死事件一旦发生,存活机会很低,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或抢救无效,病人将很快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亡。因此,猝死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对于心脏病猝死的情况,我们最好要做好预防工作。1、控制体重控制体重,防止肥胖。2、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3、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

疾病百科2017-07-03

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什么【资讯】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变高了,患心律失常的也越来越多了,患了心律失常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它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很多危险,因此做好平时的预防就必不可少,患了该病就要及早治疗,那么,心律失常治疗目的是什么呢?1、预防猝死:心源性猝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亡形式,在心脏病人中,发生猝死率最高的当属冠心病了,占心源性猝死率的80%。据统计,美国每年有30~60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占全部心脏病亡人数的40%~50%。...

疾病症状2017-05-23

恶性心律失常可引发猝死怎么预防心律失常发作【资讯】

心律失常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一些症状会影响生活质量,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使人的生命处于危急状态,甚至即刻置人地。这一类心律失常不仅出现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生命的临终时刻,而且也可出现在一般情况下,或偶然发生在健康者身上。这类心律失常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病人的昏厥、抽搐猝死,常与这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恶性心律失常可引发猝死心律失常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包括...

心律失常2017-04-21

猝死的诊断方法【资讯】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亡,也叫急,即看来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主张为1小时。许多疾病、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造成猝死,其中多数是心源性猝死。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诊断猝死这种症状呢?体格检查猝死发生后血液循环立即停止,查体可发现。已音消失、意识丧失、瞳孔散...

疾病诊断2013-11-16

心肌梗猝死有哪些本质区别?【即问即答】

心肌梗猝死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救治难度、预后情况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存在区别。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1.发病机制:心肌梗是心肌缺血坏猝死多为心脏骤停。2.症状表现:心肌梗常有胸痛等,猝死常突然丧失意识。3.救治难度:心肌梗及时治疗预后较好,猝死抢救成功率低。4.预后情况:心肌梗可康复但易复发,猝死多直接亡。5.预防措施:心肌梗可通过控制危险...

3个回复 2024/8/31 21:34:12

广东一名年轻医生猝死常见的四种猝死原因【资讯】

悲哀啊!又一名年轻的医生猝死了。据报道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金丹6月30日晨被发现在医院宿舍逝世,年仅45岁。据同事称,金医生离世前两天,仍从清早一直工作到深夜10时许,后因身体不适在宿舍休息。猝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导致了猝死呢?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是由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亡。心脏性猝死最可能的原因是心血管功能...

健康新闻2016-07-04

心性猝死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即问即答】

心性猝死综合征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跳骤停、抽搐、瞳孔散大等。 1.突然意识丧失:患者瞬间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2.呼吸停止:呼吸动作完全停止,无法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 3.心跳骤停: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失去泵血功能。 4.抽搐:可能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的肌肉抽搐。 5.瞳孔散大:瞳孔较正常状态明显扩大。 总之,心性猝死综合征的症状通常突然且严重,一旦出现需要立即进行心肺...

1个回复 2024/10/8 13:56:0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