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如何预防中风的发生?【即问即答】

你好,不要让心跳轻易“失控”,日常饮食要清淡、低盐,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避免过饥过饱、贪多求快、大喜大悲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或加重心律失常。

1个回复 2018/7/30 16:14:38

我国房颤千万患者,及时关“心”“早诊早治”【资讯】

我国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致残率很高的房颤病率约10%,中国作为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房颤患病人数超1000万,且新患者不断增多,严重危害公众的健康和命安全。“十三五”规划中,国务院和卫计委都出台了关于加强慢病管理,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死亡率的相关政策。2018年6月6日,为了配合全国房颤日活动,提升公众对房颤疾病的重视程度,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强医疗支持的“关注房颤,及时就诊“房颤...

权威发布2018-06-06

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房颤【即问即答】

你好,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目前的这种情况,手术后,可能是有房颤的。你好,多注意休息,不要过于疲劳,以及定期的做好检查等对症处理。

5个回复 2017/7/6 4:18:29

08年房颤后相继发生轻度脑栓塞。超声显像【即问即答】

房颤容易产血栓子,所以容易造成脑梗塞。房颤的多数原因是心脏病造成的。所以要进行心脏病的治疗,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治疗计划,改善患者症状。

1个回复 2017/7/6 4:37:04

房颤有可能转变为室颤吗?【即问即答】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情况下,如果病情控制不佳或存在某些严重的诱因,房颤是有可能转变为室颤的。这主要与心脏的电理异常、基础心脏疾病的进展、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相关。 1.心脏电理异常:心房颤动时,心脏的电活动紊乱,如果这种紊乱进一步加重,可能影响到心室,导致室颤。 2.基础心脏疾病进展: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病情恶化时会增加房颤转变为室颤的风险。 3.药物影响:某些抗心律...

1个回复 2024/11/11 15:45:31

二尖瓣手术之后发生房颤手术后一年【即问即答】

病情分析:你好.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紊乱,近年来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同时也进一步意识到房颤是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种病例75%患者并脑血管意外.虽然房颤常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但约30%患者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房颤时出现症状,血流动力学受到损害,致残,寿命缩短!建

5个回复 2017/7/6 1:31:43

高血压引的肾病并症?【即问即答】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可导致肾病,肾病又会加重高血压。高血压与肾脏病的联系非常紧密。高血压可以导致肾病,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 对策:降压护肾,从确诊为高血压的第一天起。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和肾功能(血肌酐),以便早期现病变,尽早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护肾的关键在于降压。普通高血压患者,没有心、脑、肾器官损害,也没有除高血压外的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等),应将血压...

3个回复 2018/12/25 10:22:12

房颤动的危害【资讯】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的发生率约为1%,其中7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高达10%。由于心脏搏动失去协调性和节律,使患者感到心慌和胸部不适;心房内的血液进入心室受阻,可以使心室的血液排出量减少25-30%,劳动能力下降,而影响工作、学习和活;另一方面血液在心房淤滞,容易形成血栓,血栓的脱落可以引起脑、肾、肝等组织器官栓塞,导致中风昏迷、瘫痪、黄胆、血尿等,甚至突然死亡。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无房颤患者...

疾病症状2017-06-21

房颤的概述【资讯】

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目前认为大部分的阵性心房颤动及部分持续性或慢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皆属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而部分的阵性及部分持续...

疾病症状2017-06-23

房颤和室颤的引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房颤和室颤的发生通常与心脏疾病、理因素、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1.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会导致心肌受损,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增加房颤和室颤的风险。 2.理因素:年龄增长、长期酗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可能引起心脏电理改变,诱心律失常。 3.药物影响: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 4.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

1个回复 2024/11/12 15:45:41

房颤相关知识【资讯】

房颤的基本概念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发生率大于5%。房颤不仅使患者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精神不振明显影响其正常工作和活,而且还会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症状加重,长期房颤还会导致中风,造成偏瘫。房颤患者中,每年有4~5%的患者会发生中风,而曾经有过中风病史的患者就更容易复。在1/4~1/3偏瘫患者中,房颤造成的脑血栓是罪魁祸首。房颤的主要危害...

疾病症状2017-06-21

房颤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脏疾病、年龄增长、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良活习惯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1.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可导致心肌损伤和心电活动异常,引房颤。 2.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心脏结构和功能逐渐改变,房颤发生风险上升。 3.高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房压力,影响心电传导,诱房颤。...

1个回复 2024/12/3 10:38:00

房颤治疗【即问即答】

您好,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产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绝大多数发生于有心脏病的患者如风心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等。一般情况来说,是没有什么危险性的,不过不能够根治,药物可以选择心律平,养心通脉丸,复方丹参滴丸等进行治疗。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6个回复 2021/9/7 14:11:36

预防房颤导致的脑梗阿司匹林到底管不管用?【资讯】

6月6日是第六个“中国房颤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据2008年表数据显示,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中有800万房颤(AF)患者,房颤患病率达0.77%,随着老龄化加剧,AF患者将进一步增加,我国60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生率为10%。另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在一中会罹患AF(男性:26%,女性23%)。“房颤发生...

心律失常2018-06-06

窦性心律T波改变【即问即答】

您好,正常的心率应该是窦性心律.所谓窦性心律即从窦房结出,经房室束到房室结,然后再传到心室.正常人的心率应该在60?100次/分钟.房性心律指心率不是窦房结传出,而是由心房传出和控制.房性心律可见于正常人.若没有明显症状,可以观察一段时间,注意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保暖.预防房扑和房颤发生.

1个回复 2023/4/17 18:02:16

正常心率情况下会出现房颤吗?【即问即答】

正常心率一般指每分钟60-100次,而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正常心率范围内,通常不会出现房颤,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比如存在心脏基础疾病、内分泌疾病、电解质紊乱、某些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 1.心脏基础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房颤发生风险。 2.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影响心脏节律,可能引房颤。 3.电解质...

1个回复 2024/11/11 16:39:46

房颤作时自我急救方法是什么【即问即答】

房颤作时自我急救方法必须坐着,这样可以减少心脏内的回血量,去按压穴位最好是连续的用力气进行刺激,在按压穴位的时候力度一定要正确,一旦出现房颤现象将会有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不适现象,保持平稳的跳动节奏,防止心脏病房颤现象的进一步加重,同时需要注意调养,避免情绪的起伏过大。

2个回复 2021/9/29 21:11:32

什么是心房颤动【即问即答】

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脏基础疾病、年龄增长、不良活习惯、内分泌疾病、遗传因素等。 1.心脏基础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可导致心房结构和功能异常,引房颤。 2.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心脏的理功能逐渐衰退,房颤发生率也会上升。 3.不良活习惯:长期大量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都可能增加房颤病风险...

1个回复 2024/11/13 16:31:19

房颤的产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房颤发生通常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不良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1.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脏的心房扩大、心肌病变等可导致心房电理特性改变,引房颤。比如心房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会增加房颤发生风险。高血压使心房压力增高,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影响心电活动。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心率,增...

2个回复 2024/10/11 18:36:52

高血压引房颤的原因是什么【即问即答】

高血压引房颤,主要与左心房结构改变、神经内分泌激活、心肌缺血、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有关。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左心房结构改变:高血压导致左心房压力增加,心肌重构,心房扩大,易引房颤。2.神经内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活跃,增加房颤风险。3.心肌缺血:高血压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影响心电活动。4.内皮功能障碍:血管...

2个回复 2024/8/31 21:21:41

高血压引的肾病并症?【即问即答】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可导致肾病,肾病又会加重高血压。高血压与肾脏病的联系非常紧密。高血压可以导致肾病,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 对策:降压护肾,从确诊为高血压的第一天起。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和肾功能(血肌酐),以便早期现病变,尽早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护肾的关键在于降压。普通高血压患者,没有心、脑、肾器官损害,也没有除高血压外的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等),应将血压控制在14...

3个回复 2018/7/25 10:57:18

怎摸治疗房颤【即问即答】

房颤动使心输出量降低30%,常可发生心功能不全.慢性心房颤动时房内常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可口服中成药通脉养心丸,心肌通来治疗.

2个回复 2017/7/7 22:56:51

50岁男性房颤能吃阿莫西林吗【即问即答】

根据心率,心功能等参考使用胺碘酮,心律平等治疗。

4个回复 2025/2/27 9:52:40

房颤会带来哪些严重危害?【即问即答】

房颤的危害较多,包括影响心功能、增加血栓风险、引脑卒中、导致心肌缺血、影响活质量等。 1.影响心功能: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室充盈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可引起心力衰竭。 2.增加血栓风险:心房颤动时血液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重要脏器栓塞,如脑栓塞引起脑卒中。 3.引脑卒中:房颤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4.导致心肌缺血:长期房颤可导致心肌供血...

1个回复 2024/10/9 17:44:46

心房纤颤初期用什么药?【即问即答】

您好:首先,心房纤颤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单纯就本身来说只是一种症状,并不一定代表就一定患有心脏病.只有当一个人患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或患有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器质性疾病,如果同时伴有心律失常时,比如心房纤颤,才提示有更大危险,才应该在治疗原病的同时积极控制心律失常.在治疗上,如果心室率慢于90—100次/分钟,又无任何不适感,可以不用药.由于心率过快可以使心脏排血量相应...

5个回复 2017/7/5 20:41:17

首次房颤已纠正,后续要如何处理【即问即答】

首次发生房颤经治疗纠正后,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如房颤风险、基础疾病、症状严重程度、患者意愿、经济状况等。 1.房颤风险: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或者有房颤家族史,复的风险可能较高。 2.基础疾病:若有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会增加房颤几率。 3.症状严重程度:若房颤作时症状明显,如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影响活...

1个回复 2025/2/14 10:49:59

房颤动有哪些临床并症?【即问即答】

房颤动的临床并症主要有脑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心力衰竭、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1.脑动脉栓塞:是房颤常见并症,栓子多来自左心房,易导致脑卒中。2.周围动脉栓塞:患者多有心房颤动,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可致体循环远端栓塞。3.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可使心脏功能受损,增加心衰风险。4.心房附壁血栓形成:房颤时心房收缩异常,...

1个回复 2024/9/1 15:55:16

甲亢和房颤有怎样的关联?【即问即答】

甲亢和房颤关系密切,主要有甲状腺激素作用、心脏负荷、自主神经失调、炎症因子影响、遗传因素等。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1.甲状腺激素作用: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增多,直接作用于心肌,影响心肌电理,增加房颤发生风险。2.心脏负荷加重:甲亢会导致心动过速、心输出量增加,长期使心脏负担过重,易引房颤。3.自主神经失调:甲亢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迷走...

2个回复 2024/7/22 18:14:16

房颤的引原因都有哪些【即问即答】

房颤的引原因较多,包括心脏疾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年龄增长、酗酒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1.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会影响心脏正常节律。2.高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增加心脏负担,易引房颤。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心跳加快,可能诱房颤。4.年龄增长:心脏老化,心肌细胞功能减退,房颤发生率升高。5.酗酒:大量...

1个回复 2024/8/29 15:43:26

如何预防房颤病人发生血栓栓塞?【即问即答】

房颤患者预防血栓的发生要进行抗拴治疗,目前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华法林以及刚在国内上市的最新的抗凝药物达比加群(泰毕全)等。临床上究竟采用哪种治疗方式,要根据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评分标准为病人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危险评分<1的患者,就不用考虑抗凝或者用阿司匹林;如果≥1分以上特别是2分,应该用抗凝治疗。通过很多的临床试验,单纯的抗血小板治疗都可以降低范围血栓栓塞一定的病率30%左...

2个回复 2017/9/20 16:58:32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