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即问即答】
-
朋友你好!脾虚是中医的术语,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鉴于你的情况,考虑是结肠炎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到医院做肠镜检查确诊
4个回复 2017/7/7 1:16:39
脸色蜡黄且食欲不振应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
脸色蜡黄、食欲不振可能由脾胃虚弱、贫血、肝胆疾病、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引起。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1.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可通过饮食调理,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2.贫血:体内血红蛋白不足,影响氧气供应和代谢,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3.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影响胆汁分泌和消化功能,要进行保肝利胆治疗。4.营...
6个回复 2024/8/26 16:35:13
萎缩性胃炎在中医里有哪些分型?【即问即答】
-
萎缩性胃炎在中医范畴通常分为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等。 1.脾胃虚弱型: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少纳呆等。治疗常以健脾益气为主,如选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 2.胃阴不足型:症状有胃脘灼痛、口干咽燥等。可用一贯煎、养胃舒颗粒等滋阴养胃。 3.肝胃不和型:常见胃脘胀痛、嗳气频繁。治疗宜疏肝和胃,如柴胡疏肝散。 4.脾胃湿热型:多有胃脘痞满、口苦口臭。可使用...
2个回复 2024/11/25 12:15:51
如何判断是否脾胃虚弱?【即问即答】
-
脾胃虚弱是中医常见的病症,可从饮食、消化、精神状态、大便、舌苔等方面判断。常见表现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疲乏力、大便溏稀、舌苔白腻等。 1.饮食:脾胃虚弱者常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后易有饱胀感。 2.消化:出现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 3.精神状态:容易感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气短懒言。 4.大便: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或有腹泻。 5.舌苔:舌苔白腻...
5个回复 2024/10/22 15:17:49
运动与脾胃健康:对比不运动,动起来好处惊人【即问即答】
-
运动对脾胃健康好处众多,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调节脾胃气机、改善血液循环、提升脾胃免疫力等。 1.促进胃肠蠕动:运动可使胃肠的蠕动频率加快,帮助食物更快地通过胃肠道,减少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利于消化。 2.增强消化功能:适度运动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如唾液、胃液、胰液等,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整体消化功能。 3.调节脾胃气机:中医认为,运动有助于调节脾胃的气机,使脾胃的升降功能恢复正常,...
1个回复 2025/5/18 21:06:59
中医如何看待双黄连口服液的体质适用性【即问即答】
-
中医看待双黄连口服液的体质适用性,会考虑体质类型、热证程度、脾胃功能、过敏情况、虚实状态等因素。 1.体质类型:双黄连口服液主要适用于热性体质人群,这类人体质偏热,易上火。而寒性体质者服用可能加重寒症。 2.热证程度:若有明显发热、咽痛、咳嗽黄痰等热证表现,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较合适。若热证轻微,可能无需使用。 3.脾胃功能:脾胃虚弱者,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可能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因为其药性寒凉,会损伤...
1个回复 2025/4/28 11:47:17
生姜红糖水在中医体质辨识中有何应用?【即问即答】
-
生姜红糖水在中医体质辨识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辨识虚寒体质、风寒感冒倾向体质、气血不足体质、脾胃虚寒体质、湿寒体质等。 1.虚寒体质:此类体质人群常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饮用生姜红糖水可借助其温热之性,温煦身体,改善虚寒症状。 2.风寒感冒倾向体质:生姜有解表散寒功效,红糖能补充能量,对于容易受风寒侵袭的体质,适当饮用可预防和缓解初期风寒感冒症状。 3.气血不足体质:红糖有一定的补血作用,与生姜搭配,...
1个回复 2025/3/25 13:35:48
中医视角看胃部彩超,能否辅助中医诊断胃病【资讯】
从中医视角看,胃部彩超能辅助诊断胃病,可通过观察胃壁形态、胃蠕动情况、胃内液体状态、胃部周围组织状况以及排查胃部占位性病变等方面来辅助。1.观察胃壁形态:中医诊断胃病注重整体和脏腑状态,胃部彩超可清晰显示胃壁厚度、层次结构等。若胃壁增厚、层次紊乱,可能提示胃部有实证,如食积、痰饮等阻滞胃络,影响胃的正常功能,这与中医对脾胃运化失常的认识相呼应,能为中医判断病情虚实提供依据。2.查看胃蠕动情况:胃的...
健康科普2025-05-22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治脾胃虚弱3便方【资讯】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有受纳食物、消化和运输水谷,化出五味营养,以养全身和统摄血液等功能。如果出现脾胃虚寒,则受纳运输水谷功能失效,人体所需营养不足,以至身体赢弱,疾病丛生,影响健康和长寿。脾胃虚寒的病因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
养胃方法2014-06-09
肝肾脾胃虚易招白内障中医支招饮食治疗白内障【资讯】
白内障是我国的致盲第一眼疾,发病范围广、数量多是它的显著特点。中医认为,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与患者年老肝肾不足,脾胃气虚,气血虚损等有关。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早发现早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延长失明时间,可提高视力。老友记应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白内障,及早对白内障进行治疗干预。肝肾脾胃虚易招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由于晶体的代谢障碍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皮质型与核型两大类,而以晶体皮质的混浊多见...
白内障保健2015-03-07
中医教你判断早上手肿胀属哪种体质问题【即问即答】
-
早上手肿胀可能与气虚、阳虚、痰湿、湿热、血瘀等体质问题相关。 1.气虚体质:气具有推动作用,气虚则推动无力,水液代谢失常,易聚于手部导致肿胀,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等表现。 2.阳虚体质:阳气有温煦和气化作用,阳虚则温煦不足,水液不能正常气化,可出现手部肿胀,还会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 3.痰湿体质:此类体质者脾胃运化功能较弱,水湿代谢障碍,聚而成痰湿,阻滞经络,引起手部肿胀,身体常感沉重困倦...
1个回复 2025/4/28 11:47:58
为什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调理脾胃关键在于3点【资讯】
大家可能只知道胃是身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而对脾器官则重视比较少。因为脾是身体上一个比较小的器官之一,而且一般情况下,也都是默默无闻的,不痒不痛。但是,中医则不这么认为,中医特别重视人的脾器官和胃部的健康,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身体健康的一切根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有人说“脾胃是后天之本”?为什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所谓“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因为当一个人以胎儿的形式存在于母体的时候,是不...
泛健康文章2022-03-03
脾胃虚选健脾丸还是启脾丸更合适【即问即答】
-
脾胃虚是中医常见的病症,健脾丸和启脾丸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选择哪种需综合考虑症状、体质、病因等因素。如脾胃虚弱的程度、有无其他兼证、药物成分的适应性等。 1.症状表现:若以食少便溏、胃脘胀满为主,可能健脾丸更合适;若兼见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启脾丸可能更优。 2.药物成分:健脾丸含党参、白术等,侧重于健脾益气;启脾丸含人参、茯苓等,更注重和胃止泻。 3.体质差异:体质偏寒者,可能对启脾丸耐受性较...
1个回复 2024/10/25 15:52:59
脾胃虚寒能喝清热祛湿颗粒吗【资讯】
一般脾胃虚寒的患者能喝清热祛湿颗粒。但是具体服用的药量,还要到当地正规医院向医生详细咨询,然后由医生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在临床上中医一般认为脾胃虚寒是因为湿气淤积所导致,可能与生活压力过大、饮食不规律、先天因素等有关。此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热祛湿颗粒后,一般可以缓解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此药物属于中成药,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祛湿等功效,可以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四肢疲倦等。另外,...
精编文章2024-01-10
从中医养生看乳钙和碳酸钙哪个更契合体质【即问即答】
-
从中医养生角度看,乳钙和碳酸钙哪个更契合体质,可从成分来源、脾胃影响、吸收难易、适用人群、性味特点等方面判断。 1.成分来源:乳钙从牛奶中提取,属天然营养;碳酸钙多为矿石加工,是化学合成钙。 2.脾胃影响:中医重视脾胃,乳钙温和,对脾胃刺激小;碳酸钙碱性强,可能影响脾胃运化。 3.吸收难易:乳钙含乳糖、蛋白等促进吸收的因子,易被人体吸收;碳酸钙需胃酸解离,吸收受胃酸分泌影响。 4.适用人群:乳钙适...
1个回复 2025/4/21 9:38:48
脾胃不和有哪些症状?中医四招教你健脾【资讯】
众所周知,脾胃不好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那么脾胃不和有哪些症状?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脾胃不和的症状。脾胃不和有哪些症状1、食欲减退、烦躁哭闹,易感冒发烧。2、脾系症状,有口气、腹胀、大便或干或稀。3、面色萎黄发花、眼白有蓝斑。4、夜眠欠安、脑袋出汗,爱趴着睡、睡时眼睛漏缝。5、舌质偏红、舌苔白厚或厚腻,还可长时间地表现为地图舌。6、皮肤粗糙、干燥、黯淡、皱纹、色素沉积甚至出现斑丘疹。一旦出现...
体质养生2017-12-28
湿寒体质调理:理中丸适用与禁忌【即问即答】
-
湿气重且脾胃寒是常见的中医体质状态。理中丸对此有一定作用,但使用需谨慎,还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1.疾病原理:湿气重脾胃寒多因饮食不节、外感寒邪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胃脘冷痛、腹泻等症状。2.理中丸成分:主要含党参、白术、炙甘草、炮姜等。3.药物效用: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功效,可改善脾胃虚寒症状。4.适用情况: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
1个回复 2024/8/1 13:43:24
脸色老是黄黄的。是怎么回事?吃东西都有吃...【即问即答】
-
脸黄是脾虚的表现,不知道你有脾虚的其他症状吗?肠胃有什么不良的反应?如;脾虚泄泻、腹痛等症状?中医是讲整体观念的,所以不能单凭脸黄来做判断,愿你健康,愿上帝赐福给你。
1个回复 2017/7/7 0:30:11
脾胃阳虚的小孩能否吃人参归脾丸【即问即答】
-
脾胃阳虚的小孩一般不建议吃人参归脾丸。因为小孩的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且人参归脾丸的药物成分和作用机制对小孩有一定特殊性。同时,小孩用药需谨慎,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症状表现、体质特点、药物安全性等。 1.小孩脾胃特点:小孩脾胃稚嫩,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如成人。 2.药物成分影响:人参归脾丸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小孩的身体产生过度刺激。 3.症状判断:需准确判断小孩是否真为脾胃阳虚,...
1个回复 2024/11/28 10:38:23
孩子脾胃虚寒能否用四磨汤口服液【即问即答】
-
孩子脾胃虚寒是否可用四磨汤口服液,需综合判断。包括症状、年龄、体质、用药史、饮食情况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1.症状:观察孩子有无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表现。2.年龄:不同年龄段孩子对药物的反应和适用情况不同。3.体质:偏瘦或肥胖等不同体质影响用药选择。4.用药史:是否用过类似药物及效果如何。5.饮食情况:饮食规律与否,是否偏好生冷食物。孩子脾胃虚寒...
2个回复 2024/8/26 16:03:47
喝什么茶能增强脾胃肾我脾胃肾虚【即问即答】
-
你好你的症状不建议喝茶,建议中医调理一下,祝你健康
2个回复 2017/7/7 1:45:39
不想这么瘦求高人指点【即问即答】
-
健康指导:建议日常充足的优质蛋白类食物食用,补充合成、修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减少由于缺乏对食欲的干扰。同时为增加日常能量的摄入,建议每天坚持20克油脂类坚果的食用,如花生、瓜子、腰果、核桃等。
3个回复 2017/7/10 18:28:08
脾胃虚寒致胃脘灼热能吃消痞和胃胶囊吗?【即问即答】
-
脾胃虚寒引起胃脘灼热较为常见,能否服用消痞和胃胶囊不能一概而论,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如病情严重程度、个体体质差异、有无合并其他病症、药物成分及禁忌等。 1.病情严重程度:若胃脘灼热症状较轻,脾胃虚寒为主要病因,可能适用。但病情严重时,单一用药可能效果不佳。 2.个体体质差异:不同人的体质对药物反应不同。有的可能对消痞和胃胶囊中的成分敏感,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 3.合并病症: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
1个回复 2024/10/30 14:51:27
中医教你5种有效的健脾胃方法,赶紧收藏!【资讯】
中医健脾胃的有效方法有饮食调节、中药调理、按摩推拿、艾灸疗法、运动锻炼等。1.饮食调节:遵循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原则。多吃健脾益胃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山药富含淀粉酶等物质,能促进消化吸收;薏米有健脾渗湿功效;芡实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脾胃负担。2.中药调理: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健脾和胃的中药。如人参健脾丸,能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参苓白术散,有补脾...
健康科普2025-03-05
如何判断宝宝需醒脾还是健脾【即问即答】
-
判断宝宝是需要醒脾还是健脾,可从宝宝的食欲、消化情况、精神状态、舌苔、大便等方面来综合考量。比如食欲不佳、经常腹胀、精神萎靡、舌苔厚腻、大便异常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1.食欲:宝宝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可能需要醒脾或健脾。 2.消化情况:频繁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是判断的重要依据。 3.精神状态:精神差,容易疲倦,可能提示脾...
1个回复 2024/11/19 15:10:26
脾胃虚寒的症状【资讯】
脾胃虚寒是中医学的一个专业术语,主要描述的是脾胃的阳气不足,阴寒过盛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产生气血的重要器官。因此,脾胃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态。脾胃虚寒的发生通常是由于饮食不规律、过度食用生冷食物、过度劳累或者长期患病等因素导致的。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损伤脾胃,导致阳气不足,阴寒过盛。脾胃虚寒的症状多种多样,具体表...
消化科2023-10-16
脾胃虚可以直接吃香砂养胃丸吗?【即问即答】
-
脾胃虚是常见的中医病症,表现多样,不能简单地自行用药。脾胃虚可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严重时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1.脾胃虚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胃脘胀满、大便稀溏、乏力等。2.常见病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3.诊断方法:需要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综合判断。4.治...
1个回复 2024/7/26 16:05:26
中医教你根据体质判断藿香正气水饭前饭后喝【即问即答】
-
根据体质判断藿香正气水饭前饭后喝,需考虑脾胃强弱、湿气轻重、有无肠胃疾病、体质寒热、对药物耐受性等因素。 1.脾胃强弱:脾胃较强者,饭前喝利于药物吸收;脾胃较弱者,饭后喝可减少对肠胃刺激。 2.湿气轻重:湿气重者,饭前空腹喝能使药物快速起效;湿气轻者,饭后喝可避免不适。 3.有无肠胃疾病:有肠胃疾病者,饭后喝可降低药物对病变部位刺激;无肠胃疾病者,饭前饭后均可。 4.体质寒热:寒性体质者,饭前喝可...
1个回复 2025/4/14 11:01:43
不做胃镜查胃病,中医有什么独特方法【资讯】
不做胃镜查胃病,中医有独特方法,包括望闻问切、腹诊、经络检测、耳穴诊断、五运六气分析等。1.望闻问切: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如面色是否萎黄、有无黑眼圈等,还会看舌苔,比如舌苔厚腻可能提示脾胃有湿浊;闻诊听患者说话声音的强弱、呼吸的长短等,若声音低微可能脾胃气虚;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喜好、胃脘疼痛的性质(刺痛、胀痛、隐痛等)、发作时间、伴随症状等;切诊通过按触患者脉搏,不同的脉象对应不同的病...
消化科2025-04-08
中医如何治疗黄褐斑【即问即答】
-
黄褐斑是面部色素沉着病,中医认为其成因多样,包括肝郁气滞、气血不足等。治疗需辩证,常见方法有中药调理、针灸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1.肝郁气滞:患者常情绪不佳,可用逍遥丸等。2.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可用归脾丸等。3.肝肾阴虚:有腰膝酸软症状,可用左归丸等。4.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可用参苓白术散等。5.血瘀内阻:面色晦暗,可用血府逐瘀丸等。中医治疗...
1个回复 2024/9/5 17: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