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睾丸癌?【即问即答】
-
睾丸癌通常是指发生于睾丸的生殖细胞肿瘤。95%的生殖细胞肿瘤发生于睾丸,但在睾丸以外的区域也可出现,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有着一致的治疗方式。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相对少见,仅占人类肿瘤约2%。但它却是15-34岁之间男性最常见的实体肿瘤。近40年来,全世界范围内这类肿瘤发生率已经翻倍。
2个回复 2017/9/20 19:19:23
肿瘤是否具有遗传性?【即问即答】
-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免疫状态和感染等。遗传因素在某些肿瘤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所有肿瘤都会遗传。 1.遗传因素:部分肿瘤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如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此类肿瘤,其亲属患癌风险可能增加。 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辐射、化学毒物等环境中,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3.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
2个回复 2024/10/16 13:53:31
肿瘤是什么病哦?【即问即答】
-
您好,我可以给您一些资料哦!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肿瘤发生是由于细胞电子平衡失调所致。
2个回复 2024/1/31 21:48:48
先天性肿瘤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先天性肿瘤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孕期感染、环境因素和基因突变等。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病史增加患病风险,如视网膜母细胞瘤。2.胚胎发育异常:胚胎时期细胞分化和增殖失调。3.孕期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4.环境因素:孕妇接触化学物质、辐射等。5.基因突变:部分基因自发突变导致肿瘤...
1个回复 2024/9/3 13:57:21
纵隔肿瘤都是先天性的吗?【即问即答】
-
纵隔肿瘤的形成原因复杂,包括先天性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生活方式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先天性因素:胚胎发育异常可能导致纵隔肿瘤。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辐射、化学物质等环境中增加患病风险。3.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可能引发纵隔肿瘤。4.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促使肿瘤发生。5.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长期压力大...
1个回复 2024/8/19 17:04:20
骨肿瘤的5大癌基因【资讯】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控制细胞正常生长和分化的基因受到损伤而变异有关,这种损伤积累导致了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抑癌基因的丢失和癌基因的表达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骨肿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进展较快,方法先进、精确,包括癌基因的扩增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等。专家介绍其癌基因如下:1、SAS(sarcomaamplifiedse...
其他疾病2017-08-30
职业性皮肤癌有什么体征?【即问即答】
-
皮肤癌早期最显著的征兆就是皮肤上出现的变化,如皮肤上长包包或者无法治愈的溃疡。不同种皮肤癌的皮肤癌的癌前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皮肤癌开始的病症可能是平滑、苍白或蜡状的小肿块。有时候肿块会出血或长痂。而有的时候皮肤癌开始时是粗糙、干燥或鳞片状的红点。皮肤癌的早期症状还是比较好发现的,在发现了之后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服用具有抗癌功效的单方含量16%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能够帮助顺利的完...
3个回复 2017/7/10 13:29:40
五款好汤食疗帮助预防癌症【资讯】
俗话说:“病从口入”,癌症也是如此。近年癌症病患者明显增多,还有年轻化的趋势。除了环境因素致癌之外,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摄入高油高脂高蛋白在日常膳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是肿瘤发生率增加的原因。肿瘤专家提醒,“合理膳食可预防癌症的发生”。癌症与饮食息息相关21世纪,太空的探索对于人类来说已不再神秘,但是对于癌症的治愈,人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几乎在每次医院举行的防癌宣传活动中,都会有市民咨询医...
化学治疗2016-10-21
艾滋病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及如何应对?【资讯】
艾滋病淋巴结肿大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机会性感染、肿瘤发生、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1.病毒感染: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在淋巴结内大量复制,刺激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结肿大。这是艾滋病早期常见的表现之一,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2-4周。2.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到HIV后,会启动免疫应答。淋巴细胞会增生,以对抗病毒,从而使淋巴结出现肿大。这种免疫反应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
健康科普2025-02-28
什么是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即问即答】
-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是卵巢肿瘤的一种,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激素影响、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细胞恶变等。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增加了患病风险。2.激素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过高,可能促使肿瘤发生。3.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制剂、放射性物质等。4.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无法有效...
2个回复 2024/9/10 16:36:06
腹壁硬纤维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即问即答】
-
腹壁硬纤维瘤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损伤、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1.遗传:部分患者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增加患病风险。2.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可能参与发病。3.损伤:腹壁创伤或手术创伤可能诱导肿瘤发生。4.感染: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刺激细胞异常增生。5.免疫:免疫系统异常,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总之,腹壁硬纤...
1个回复 2024/9/5 17:43:14
附睾肿瘤的发病率处于怎样的水平?【即问即答】
-
附睾肿瘤的发病率非常低,不必过度担忧罹患附睾肿瘤。附睾肿瘤的发病率据有关数据显示大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有良性和恶性之分。隐睾症的未降睾丸易恶变成附睾肿瘤,隐睾发生恶变要比正常睾丸恶变机会至少多上10倍,隐睾患者应注意预防和及时检查。
2个回复 2024/9/18 16:52:22
阑尾肿瘤的病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阑尾肿瘤的病因主要有阑尾腔阻塞、慢性炎症刺激、黏膜功能异常、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阑尾腔阻塞:阑尾腔堵塞影响分泌物排出和引发感染,增加肿瘤风险。2.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炎症刺激使阑尾肿胀、积脓,治疗不当易致肿瘤。3.黏膜功能异常:阑尾黏膜分泌黏液排出不畅,在腔内潴留形成肿瘤。4.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易感性可能导致阑尾肿瘤...
1个回复 2024/9/5 17:51:30
肿瘤的发病情况常见吗【即问即答】
-
肿瘤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等。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 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如苯、石棉)、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环境污染物可能诱发肿瘤。 3.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缺乏运动等...
1个回复 2024/11/12 15:50:44
疾病百科卵巢肿瘤的症状【资讯】
一、卵巢肿瘤病因卵巢肿瘤的发病因素不清,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肿瘤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1、环境因素: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另外,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会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诱发卵巢肿瘤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与发病有关。2、内分泌因素:卵巢肿瘤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生育妇,妊娠对卵巢肿瘤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层上皮细胞反复破...
卵巢囊肿2017-05-18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遗传情况【即问即答】
-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并非所有病例都由遗传因素导致。其发病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1.遗传因素: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等。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辐射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3.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吸烟酗酒等也有影响。4.激素水平:体内某些激素的异常分...
1个回复 2024/8/5 18:25:25
肿瘤的定义是什么【即问即答】
-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其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致瘤因素有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 1.遗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可能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如乳腺癌相关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 2.环境: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如石棉、苯)、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肿...
1个回复 2024/11/13 15:03:49
手上长肿瘤半年未消,原因及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手上长肿瘤且长时间未消退,可能由遗传因素、感染、环境影响、慢性刺激、细胞异常增生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药物治疗、放疗等。 1.遗传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基因的缺陷或突变,导致细胞生长调控失衡,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2.感染: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3.环境影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辐射等有害环境因素,可能损伤细胞,引发肿瘤。 4.慢性刺激:反复的外伤、摩擦、炎...
1个回复 2025/1/6 12:09:56
肿瘤是否存在遗传的可能性【即问即答】
-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所有肿瘤都会遗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免疫系统以及基因突变等都可能影响肿瘤的发生。 1.遗传因素:部分肿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遗传性乳腺癌、遗传性结直肠癌等。家族中存在此类肿瘤患者,其亲属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化学致癌物(如石棉、苯)、物理致癌物(如紫外线、电离辐射)等环境中,增加患癌风险。 3.生活方...
1个回复 2024/11/13 16:21:20
肝脏良性肿瘤是否存在家族遗传性?【即问即答】
-
肝脏良性肿瘤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激素水平、感染以及生活方式等。其中,遗传因素在部分肝脏良性肿瘤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所有肝脏良性肿瘤都具有家族遗传性。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综合征可能增加肝脏良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如家族性肝血管瘤病。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辐射等环境污染物,可能影响肝脏细胞,增加良性肿瘤发生的几率...
1个回复 2024/11/22 14:32:33
腿上长肿瘤的成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腿上长肿瘤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生活方式等所致。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增加肿瘤发生风险。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辐射等可能诱发。3.感染因素:如病毒、细菌感染,影响细胞正常功能。4.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失衡,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5.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习...
6个回复 2024/8/28 16:37:00
25岁男性长期焦虑担心患病,肿瘤几率大吗?【即问即答】
-
长期焦虑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但不一定就会导致肿瘤。肿瘤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慢性炎症刺激等。 1.遗传因素:某些肿瘤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同一种肿瘤,个体患病风险会增加。 2.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高油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都可能增加肿瘤发生的几率。 3.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辐射、化学污染、空气污染严重的...
1个回复 2024/12/5 16:09:47
专业治疗肺癌应如何选择医院【即问即答】
-
专业治疗肺癌选择医院时,需考虑医院的综合实力、专家团队、医疗设备、治疗技术、患者口碑等。 1.综合实力:包括医院的规模、科室设置、医疗资源整合能力等。规模较大的医院通常能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2.专家团队:拥有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肿瘤专家,能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3.医疗设备: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如PET-CT、高精度放疗设备等,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4.治疗技术:具备多种肺癌治疗手段,如...
3个回复 2024/10/14 11:53:58
肿瘤是否属于肉的范畴【即问即答】
-
肿瘤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肉,它是由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的形成涉及细胞的基因突变、免疫系统失衡、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等。 1.基因突变: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形成肿瘤。 2.免疫系统失衡: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使得肿瘤细胞得以存活和增殖。 3.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辐射、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4.生活方式:不良的饮...
1个回复 2024/11/15 10:33:17
结肠癌预防方!【资讯】
结肠癌预防方在肿瘤发生之前,消除或减少大肠黏膜对致癌剂的暴露,抑制或阻断上皮细胞的癌变过程,从而防止肿瘤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饮食干预、化学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类型有关。特别是移民流行病学显示,结肠癌的发病与能量摄入过多、肥胖、过多饱和脂肪酸摄入、体力活动减少,膳食纤维和微营养素(维生素A、E、C,微量元素硒和钙)摄入不足有关。在饮食干预方面,对膳食纤维的最多。早在20世纪六、七...
肛肠2017-08-24
肿瘤的症状是什么【即问即答】
-
:皮肤癌早期最显著的征兆就是皮肤上出现的变化,如皮肤上长包包或者无法治愈的溃疡。不同种皮肤癌的皮肤癌的癌前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皮肤癌开始的病症可能是平滑、苍白或蜡状的小肿块。有时候肿块会出血或长痂。而有的时候皮肤癌开始时是粗糙、干燥或鳞片状的红点。
5个回复 2024/1/31 22:10:30
空气水质与腹膜后肿瘤治愈率的潜在关联【资讯】
空气水质与腹膜后肿瘤***存在潜在关联,主要通过影响肿瘤发生发展、患者身体抵抗力、治疗耐受性、并发症发生几率、治疗环境等方面体现。1.影响肿瘤发生发展:恶劣的空气和水质中可能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空气中的苯并芘、多环芳烃,水中的重金属(铅、汞、镉等)和有机污染物。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细胞的DNA可能会受到损伤,增加腹膜后肿瘤的发病风险,且可能促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影响***。2.降低...
健康科普2025-04-05
腹膜假黏液瘤的病因及应对方法是什么?【即问即答】
-
腹膜假黏液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阑尾黏液性肿瘤、卵巢黏液性肿瘤、其他腹腔黏液性肿瘤、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有关。 1.阑尾黏液性肿瘤:阑尾的黏液性肿瘤破裂,黏液细胞可在腹腔内种植并形成腹膜假黏液瘤。 2.卵巢黏液性肿瘤:部分卵巢黏液性肿瘤发生恶变或破裂,其黏液成分可能引发腹膜假黏液瘤。 3.其他腹腔黏液性肿瘤:如胃肠道、胆囊等部位的黏液性肿瘤,也有一定几率导致本病。 4.炎症刺激:长期的腹腔...
1个回复 2025/3/6 10:32:25
睾丸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资讯】
睾丸肿瘤的发病率极低,约为1/5万。在发生的睾丸恶性肿瘤中,对侧睾丸肿瘤的发生率为1.2%~5.8%。有人认为,由于近10年来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的应用使睾丸肿瘤治愈率提高,生存期延长,导致第二原发睾丸肿瘤发生率有增高的倾向。在同时或非同时发生的双侧睾丸肿瘤中,病理类型以精原细胞类占多数,其他生殖细胞瘤则少见。非同时发生的双侧睾丸肿瘤发病年龄均较大,1.8%的患者发生于45岁以上,这可能与精原细胞瘤...
其他肿瘤2017-08-04
二甲双胍抗肿瘤的作用【资讯】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缺乏力证、有待探索增龄是肿瘤患病风险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通常较年轻、病程短且合并症少见,可能会对该药肿瘤防治作用产生影响。当前断言二甲双胍能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和死亡还缺乏有力证据,尚待设计严谨的前瞻性研究加以明确。增龄:肿瘤患病风险及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虽然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与肿瘤患病率和死亡率相关,横断面及回顾性研究也提示,...
降糖药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