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四个证型【资讯】
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1)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2)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
痛经2016-11-21
带下病的诊断要点【资讯】
带下病是属于中医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在西医上一般叫做白带异常,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赤带、黄带、黑带等等临床类型,由于白带是女性本来就有的胜利现象,所以在临床诊断时要注意。1、脓浊带下质黏如脓样,且有臭味,为热毒损伤任、带二脉血气所致,但与阴疮排出的脓液有别,阴疮则为妇人阴户生疮,初起阴户一侧或双侧肿胀疼痛,继则化脓溃疡,脓液量多,臭秽而稠,两者可通过妇科检查而鉴别。2、妇女阴道内流出的带下...
其他疾病2017-04-27
女性痛经有哪些类型【资讯】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1)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2)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
痛经2016-11-10
治疗痛经饮食十二疗法【资讯】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1、玄胡益母草煮鸡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2、乌豆蛋酒汤: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
痛经2016-11-16
治疗痛经的12种妙方【资讯】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1、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2、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3、玄胡益母草煮鸡蛋...
痛经2016-11-28
痛经的四个证型【资讯】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1)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2)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
痛经2016-11-14
痛经的几个证型【资讯】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1)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2)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
痛经2016-11-22
中医如何治疗瘀滞性皮炎?【资讯】
专家介绍,临床上中医治疗瘀滞性皮炎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医如何治疗瘀滞性皮炎?一、辨证施治:①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革解渗湿汤加减;②湿热瘀阻证: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二妙丸加减;③血虚毒滞证,治以养血活血,桂枝当归汤加减。二、中成药:①龙胆泻肝九9克,口服,每天3次;②消解片5片,口服,每天2次;③地龙片5片,口服,每天2次。三、外治疗法:①青黛散或皮肥膏外涂,...
皮炎2017-02-20
中医如何治疗瘀滞性皮炎?【资讯】
专家介绍,临床上中医治疗瘀滞性皮炎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医如何治疗瘀滞性皮炎?一、辨证施治:①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革解渗湿汤加减;②湿热瘀阻证: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二妙丸加减;③血虚毒滞证,治以养血活血,桂枝当归汤加减。二、中成药:①龙胆泻肝九9克,口服,每天3次;②消解片5片,口服,每天2次;③地龙片5片,口服,每天2次。三、外治疗法:①青黛散或皮肥膏外涂,...
皮炎2017-02-24
痛经的原因有哪些?【资讯】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1)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2)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
痛经2016-11-21
分析痛经类型【资讯】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1)气血虚弱型,症见经后一二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止痛。(2)湿热下注型,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
痛经2016-11-15
湿热体质该怎么诊断【资讯】
1、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2、型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3、面部,发黄发暗,面部油腻。4、唇红齿黄、牙齿黄、牙龈红、口唇红。5、皮肤易生痤疮,发红、脓疱。6、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体味大。7、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异味特别大,臭秽难闻。小便黄赤、颜色很深。8、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白带多,色黄,外阴经常瘙痒。9、舌像:舌红苔黄。舌质红,舌苔...
体质养生2017-06-02
中医体质辨识,找出尿不出的根源!【资讯】
尿不出可能由湿热下注、肝郁气滞、中气下陷、肾阳不足、尿路瘀阻等因素引起。1.湿热下注:中医认为,若体内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湿热之邪就像一团黏腻的物质,阻碍了尿液的正常通行,导致尿不出。常见于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外感湿热之邪的人群。此类体质者常伴有口苦、口黏、舌苔黄腻等症状。治疗可选用八正散、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药物,以清热利湿通淋,但需遵医嘱。2.肝郁气滞:肝主疏泄,调畅气...
健康科普2025-03-04
中医如何治疗瘀滞性皮炎?【资讯】
专家介绍,临床上中医治疗瘀滞性皮炎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医如何治疗瘀滞性皮炎?一、辨证施治:①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革解渗湿汤加减;②湿热瘀阻证: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二妙丸加减;③血虚毒滞证,治以养血活血,桂枝当归汤加减。二、中成药:①龙胆泻肝九9克,口服,每天3次;②消解片5片,口服,每天2次;③地龙片5片,口服,每天2次。三、外治疗法:①青黛散或皮肥膏外涂,...
皮炎2017-02-28
女性带下病治法温经止带【资讯】
女性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正常带下乃为肾气充盛,脾气健运,有任、带所约束而润泽于阴户的一种无色、质粘、无臭的液体,其量不多。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此病,治法井然,用药灵活,兹举例如下。孙某,女,47岁,2014年5月31日初诊:患者于4~5年前开始白带色黄有味,月经先期,一般提前1周左右,量色正常,伴全身畏寒,四肢不温,夜寐梦多,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畏光恐声,...
其他疾病2017-04-27
妇炎洁和洁尔阴对应成分的药物哪个止痒效果好【资讯】
具有止痒效果的药物有复方苦参洗剂、黄柏洗液、红核妇洁洗液、百艾洗液、川百止痒洗剂等,不同药物成分和适用情况有差异。1.复方苦参洗剂:由苦参、黄柏、蛇床子、百部等组成。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功效,黄柏可清热燥湿解毒,蛇床子能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百部可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常用于改善妇女带下过多、外阴瘙痒等症状,对湿热下注导致的阴部瘙痒有较好止痒作用。2.黄柏洗液:主要成分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
女人2025-02-25
怀孕7个月有外阴瘙痒要用什么药?【资讯】
生儿育女柯大夫2013-07-06
刺苋根配什么可以治痔疮【资讯】
刺苋根配伍菊花、蒲公英、黄连、黄柏、鱼腥草等药物可以治疗痔疮。刺苋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对于痔疮有缓解的作用,但是单纯使用刺苋根并不能治愈痔疮,即便配伍上述的药物彻底治愈痔疮的可能性也不大。想要彻底治愈痔疮应该选择手术的方式,比使用刺苋根效果更好。刺苋菜配伍菊花等药物主要治疗因湿热下注导致的痔疮,湿热下注蕴结下腹,气滞血瘀,筋脉阻隔导致痔疮,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湿热下注导致的...
精编文章2022-05-09
阴道炎简单疗法有哪些呢?【资讯】
相信很多的阴道炎的患者朋友都想着最好是可以在不太麻烦的情况之下治疗疾病吧?如果您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一定要继续往下看了,现在就来为您解决以下问题:阴道炎简单疗法有哪些呢? 阴道炎简单疗法之一就是使用以下的药品来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硝酸咪康唑栓: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应慎用,并监测抗凝效应。苦参碱栓:经药效学实验证明,对正常兔能够升高白细胞总数,加强机体免疫力,对痢疾杆菌、皮肤真菌、阿米巴原虫...
阴道炎2016-11-16
阴道炎简单疗法有哪些【资讯】
相信很多的阴道炎的患者朋友都想着最好是可以在不太麻烦的情况之下治疗疾病吧?如果您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一定要继续往下看了,现在就来为您解决以下问题:阴道炎简单疗法有哪些呢? 阴道炎简单疗法之一就是使用以下的药品来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硝酸咪康唑栓: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应慎用,并监测抗凝效应。苦参碱栓:经药效学实验证明,对正常兔能够升高白细胞总数,加强机体免疫力,对痢疾杆菌、皮肤真菌、阿米巴原虫...
阴道炎2016-11-15
治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哪种好具体效果怎样【资讯】
霉菌性阴道炎是阴道炎中比较高发的一种,一不小心很容易就会患上霉菌性阴道炎,很多人使用中药治疗阴道炎,那么,究竟治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哪种好?具体效果怎样?治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首选消糜栓,消糜栓是如今比较常用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大家可以考虑选择使用。消糜栓的主要成分是人参茎叶皂苷、紫草、黄柏、苦参、枯矾、冰片、儿茶等中药,其中,人参茎叶皂苷能起到健脾益气的功效,紫草能起到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的...
霉菌性阴道炎2016-12-05
宫颈糜烂严重吗分多少种程度【资讯】
宫颈糜烂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疾病,它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宫颈糜烂也是慢性宫颈糜烂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宫颈糜烂严重吗?分多少种程度?宫颈糜烂会引起不孕,尤其是中度、重度宫颈糜烂时,宫颈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质地粘稠,并有大量白细胞,这对精子的活动度会产生不利影响,妨碍精子进入宫腔,影响受孕。宫颈糜烂也是流产的一个病因,宫颈糜烂会使组织变化,弹性下降,会使产程不顺利;严重的宫颈炎...
宫颈糜烂2016-11-07
宫炎平胶囊主要治什么妇科病【资讯】
宫炎平胶囊主要治湿热瘀阻所导致的妇科病,具有清热除湿和祛瘀止带等功效和作用,建议患者就诊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药物。宫炎平胶囊是常见中成药,药物成分由五指毛桃、当归、穿破石等中药组成,用于湿热下注,瘀阻胞宫所导致的急慢性腹腔炎,症见腹胀痛、腰痛带下增多、月经不调。也可以调理阴道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疾病,在使用药物之前。最好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用药不建议私自的使用,以免...
精编文章2024-01-30
子宫肥大的治疗方法【资讯】
子宫肥大指的是女性的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厘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那么,临床上子宫肥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临床将子宫肥大分为湿热下注和脾肾两虚分别给予药物治疗。1、湿热下注:临床主要表现为带下量多,质稠如脓,臭秽,色黄或夹血丝,小便短黄,舌质红、阴中灼痛肿胀,苔黄腻,脉滑数等。可以选择清热利湿止带的药物进行治疗。中成药可以选择抗宫炎片。中药方剂用赤芍、...
其他疾病2017-07-10
治疗妇科炎症用什么药效果较好【资讯】
治疗妇科炎症常用药物有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中成药、外用洗剂等。1.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发的妇科炎症,抗生素是常用药物。如甲硝唑,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常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头孢曲松钠,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可用于盆腔炎等疾病的治疗;阿奇霉素,对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等。2.抗真菌药:当妇科炎症是...
妇产2025-02-23
阴道炎简单疗法有哪些【资讯】
相信很多的阴道炎的患者朋友都想着最好是可以在不太麻烦的情况之下治疗疾病吧?如果您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一定要继续往下看了,现在就来为您解决以下问题:阴道炎简单疗法有哪些呢? 阴道炎简单疗法之一就是使用以下的药品来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硝酸咪康唑栓: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应慎用,并监测抗凝效应。苦参碱栓:经药效学实验证明,对正常兔能够升高白细胞总数,加强机体免疫力,对痢疾杆菌、皮肤真菌、阿米巴原虫...
阴道炎2016-11-07
中药如何治疗慢性宫颈炎【资讯】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该病的发生严重的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很多女性都选择中药进行治疗。那么中药如何治疗慢性宫颈炎呢?中医将慢性宫颈炎分湿热下注、脾肾亏虚两型对症治疗。不同的类型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下面具体介绍一下:1、脾肾亏虚:一般表现为带下量多清稀,绵绵不断,食少神疲,腰膝酸软,面色无华,或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或腻,脉濡缓。止带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
宫颈炎2016-11-21
中医如何看待同房后瘙痒问题【资讯】
中医认为同房后瘙痒问题可能与湿热下注、肝郁化火、肝肾阴虚、脾虚湿盛、虫毒感染等因素有关。1.湿热下注: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下注阴器。湿热之邪蕴结,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瘙痒症状。此类患者常伴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等表现。2.肝郁化火: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循经下注,影响到阴器部位的气血正常运行,从而引发瘙痒。患者可能还会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胀痛等...
健康科普2025-03-09
脚热让我苦不堪言,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了!【资讯】
脚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阴虚内热、湿热下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1.阴虚内热: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阴液不足,阳气相对偏亢,就会产生内热。阴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脚热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表现。治疗上可选用滋阴清热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需遵医嘱使用。2.湿热下注: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也会导致脚热。常伴有下肢沉重...
中医频道2025-03-19
夏季,谨防湿热带下【资讯】
立夏之后。岭南已进入炎热的夏天,由于沿海地区雷雨、台风频繁,气温偏高,湿热较盛,病菌、虫蚁滋生,因此,华南地区漫长的夏季,正是湿热交错,外邪为患的季节。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加上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比较容易受外邪的侵袭,尤其是在经期、产后,若经期较长,或产后恶露未净,阴道里的血液正是病菌最佳的培养基,若不注意及时清洁,或房事不节,则容易感染外邪,导致带下过多,甚至邪毒直中胞中,热入血室,引起盆...
专家访谈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