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也会引起糖尿病【资讯】

研究发现慢性丙型肝炎可能会影响糖尿病,因为患上慢性丙型肝炎的人最容易患上糖尿病,而且患上糖尿病的人也更易患上慢性丙型肝炎,由此可见慢性丙型肝炎也会引起糖尿病。慢性丙型肝炎也会引起糖尿病一:丙型肝炎患者更易患糖尿病肝脏在血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导致慢性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均可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减退或糖尿病,约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糖耐异常。近年来有很多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慢性...

糖尿病知识2017-05-05

怎样诊断丙型肝炎【资讯】

肝脏损害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B超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检查。丙肝病毒指标阳性加上肝功能损害的指标,明确诊断为丙型肝炎。如果只有丙肝病毒指标阳性,而未发现任何肝脏功能损害肝炎病毒,不一丙型肝炎,因为丙型肝炎也存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他们一般没有的肝脏损害。诊断丙型肝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是否为阳性,二是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抗丙型肝炎病...

其他肝病2017-01-10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病毒类型【资讯】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指由特异的嗜肝细胞病毒引起的广泛的肝脏炎症性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呈弥漫性肝细胞肿大,使肝脏体积变大,包膜紧张,引起肝区疼痛。肝细胞变质性改变,造成肝细胞内酶释放入血,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同时还可引起多种肝功能异常,病变严重者出现黄疸。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以下便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毒种类。至少有6种不同的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肝脏感...

其他肝病2014-05-17

丙肝抗体三个月阴性可以排除吗【资讯】

丙肝抗体三个月阴性一般是可以排除病变的,但也有个别人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排除。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血液、性生活的方式进行传播。如果有不洁的性生活或者被丙肝病毒污染的尖锐物刺伤皮肤,有可能会发生感染,一般接触丙型肝炎病毒之后,需要尽快检查丙肝抗体以及丙肝RNA,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如果连续检查三个月丙肝抗体为阴性,一般是可以排除病变的。但是对于免疫力低...

精编文章2022-03-18

病毒性丙型肝炎【资讯】

丙型肝炎由HCV感染所致,HCV是1989年由美国Choo等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从100万克隆中仅找到一个阳性克隆,由此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主要由血液/体液传播,占输血后肝炎的70%。HCV携带者在我国较HBV携带者为少,在健康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0.7%-3.1%,本病特点:1)急性肝炎症状较轻,常无黄疸或黄疸较轻,黄疸患者仅占25%。2)慢性化程度高,50%的急性肝炎易发展为...

其他肝病2017-01-16

认识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案【资讯】

丙型肝炎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炎类型。这种病毒存在于体液当中,接触传播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特别是经过输血或者接触病人的血液。检测的方法检查丙型肝炎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验血,而检测的类型有很多种。医生往往只会根据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常见的有:(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检测这是最基础的免疫学检测,也是比较便宜的一种。但是该方法无法说明感染是新发的(处于急性期)还是长期的(慢性的),...

其他肝病2017-01-20

HCV是什么意思【资讯】

HCV是丙型肝炎病毒的英文缩写,与丙型肝炎的发生、传播、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密切相关。1.病毒本质: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其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性,这使得病毒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增加了治疗和疫苗研发的难度。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不安全的输血和血制品等;也可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通常不会传播HC...

肝病频道2025-02-24

蚊子可以传播丙性肝炎吗?【资讯】

一些无法解释的丙型肝炎感染病例可能是由于蚊子叮咬引起的吗?研究者发现病毒可以在蚊子的细胞中结合并进行复制,为这一可能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证据。但是,许多专家不同意蚊子可以传播丙肝病毒的观点。全世界大约有17000万人被丙性肝炎病毒感染,这种病毒导致患者的肝脏炎症,从而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病毒是通过感染的血液制品和污染的针头传播的,但是在大约20%的感染者中不存在这样的危险因素。...

其他肝病2017-01-16

丙型肝炎皮肤表现【资讯】

丙型肝炎皮肤表现,丙肝早期隐匿性强,症状不明显,加上丙肝不是临床体检项目因此容易忽视。近年一些科学家发现:丙肝患者一旦出现某些皮肤病,则意味着病情在进展;如果过去未曾发现患有丙肝,那么这些皮肤病出现提示,必须尽快检查与丙肝有关的化验(如抗丙肝病毒抗体,丙肝病毒核糖核酸等),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虽非特异性诊断方法,但有较大参考价值。反复出现荨麻疹:丙肝患者反复发生荨麻疹,意味着病毒在体,人复制...

其他肝病2017-01-11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又何异同?【资讯】

(1)临床表现;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相似,但与乙型肝炎比较。无症状及无黄疸病例较多,有些患者不易被发现,除非期检查肝功能,才能作出诊断。(2)传播方式;与乙型肝炎相似,两者均可通过输血、血制品、血液透析及静脉内滥用药物等途径传播。丙型肝炎也可能有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但不如乙型肝炎发生机率(3)慢性病毒携带者;丙型肿大与乙型肝炎—样,也有无症状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研究表明,无症状带病毒供血者,能传...

其他肝病2017-01-12

丙肝为什么没有疫苗【资讯】

丙肝指的是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之所以没有疫苗,主要是即使注射疫苗,也不能够达到预防疾病效果。丙型病毒性肝炎通常是受到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到肝脏健康,建议患者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可以根据肝脏具体病变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丙型肝炎病毒本身是RNA病毒,这种病毒比较容易出现变异现象,在研制疫苗的时候不一能够有效预防所有丙型肝炎病毒,因此没有预...

精编文章2024-01-30

丙型肝炎的传播和危害有哪些【资讯】

丙型肝炎是一种非常容易传染他人的疾病,潜伏期比较长。在发病早期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是丙型肝炎的病症持续时间却非常长,最常能达到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丙肝的传播和危害。丙肝的传染源是丙型肝炎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携带HCV的供血人员的传染源作用尤其严重,其传播途径最主要是经输血或血浆等血制品而感染,以及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具。通过性接触及围产期传播也是有可能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

丙肝2017-03-31

丙型肝炎是怎么感染上的【资讯】

丙型肝炎主要是经过以下四种方式经血或血制品传播的:(1)经血传播:国外报告输IX因子或纤维蛋白原可发生丙型肝炎,在输血后肝炎中丙肝占95%以上;我国曾因在单采血浆回输红细胞过程中血液交叉污染而造成丙型肝炎暴发;我国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中约53%HCVRNA阳性。输血越大,感染机会越多,输入IIU、2~3IU、6—15IU血液者,丙型肝炎发病率依次为6.9%,10.3%,12%。(2)性接触传播:...

其他肝病2017-01-11

解读:什么是丙型肝炎【资讯】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肝细胞坏死后,组织进行不断修复,修复的过程就是肝脏纤维化的过程,好像一个伤口,创伤愈合后形成疤痕,而这个疤痕已经成为纤维组织。肝细胞经过多次的损伤-坏死-修复,渐渐形成肝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肝炎三部曲”。丙肝和常见的甲肝...

其他肝病2017-01-11

警惕特殊的丙型肝炎【资讯】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病症,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的早期发现与规范治疗,不仅有赖于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也需要广大患者的配合,特别是要走出以下认识误区:一、误认为没有症状就不要紧。很多人以为,丙肝像乙肝一样,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就是病毒健康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正因为丙肝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

其他肝病2017-01-11

哪些途径可以传播丙型肝炎病毒【资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姜荣龙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是HCV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有:(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

原创2012-03-31

丙型肝炎的预后如何【资讯】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肝细胞坏死后,组织进行不断修复,修复的过程就是肝脏纤维化的过程,好像一个伤口,创伤愈合后形成疤痕,而这个疤痕已经成为纤维组织。肝细胞经过多次的损伤-坏死-修复,渐渐形成肝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肝炎三部曲”。丙型肝炎的预后有...

其他肝病2017-01-11

丙型肝炎分类治疗方法介绍【资讯】

(一)一般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 1.急性丙型肝炎: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疗程为12-24周。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最终确,但早期治疗对于基因1型高病毒载(>800000logIU/ml)的患者更为有效。 2.慢性丙型肝炎: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

丙肝2012-06-27

丙型肝炎的治疗【资讯】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治疗丙型肝炎的特效药,只有α-干扰素(IFNα)有一疗效。干扰素能抑制病毒蛋白合成,增强细胞免疫力,产生抗病毒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丙型肝炎的疗效分三种情况。最好的效果是治疗结束时病人血清转氨酶(ALT)恢复正常,病毒消失,HCVRNA(丙肝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持续阴性。停药6至12个月后复查,如果ALT仍保持正常,HCVRNA也保持阴性,那么疗效便很理想。但有的病人治疗结束...

其他肝病2017-01-11

干扰素适用于哪些类型的肝炎?【资讯】

干扰素适用于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 1、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水平感染的时间少于两年者,用干扰素制剂HBsAg、HBeAg及HBV一DNA的消失比较容易;患者肝脏活检病理改变轻者,没有或稍有肝脏纤维化者的效果较好;青壮年的疗效优于老年人。还有较多资料表明,对慢性肝炎早期采用干扰素制剂治疗半年以上,并取得临床效果者,有利于防止肝脏纤维化,并能阻断向肝硬化发展。 2、丙型肝炎:...

其他肝病2013-01-05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资讯】

   丙肝的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但由于体液中HCV含较少,且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传染力也较乙肝病毒为弱。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 (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输血后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随着筛查方法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得到明显控制,但抗HCV阴性的HCV携带供血员尚不...

肝病预防2012-08-09

丙型肝炎与肝硬化【资讯】

丙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过程,而这种类型的丙型肝炎常常是经血液途径感染,其中约有50%逐步发展成肝硬化。而经其他途径感染的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只占5%左右。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较差,因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多不能有效地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使丙型肝炎病毒大繁殖,造成对肝组织的持续损害,使肝细胞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越来越重,肝脏最后便缩小、硬化,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展至肝硬化大...

肝硬化2017-01-09

丙型肝炎与肝硬化【资讯】

丙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过程,而这种类型的丙型肝炎常常是经血液途径感染,其中约有50%逐步发展成肝硬化。而经其他途径感染的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只占5%左右。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较差,因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多不能有效地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使丙型肝炎病毒大繁殖,造成对肝组织的持续损害,使肝细胞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越来越重,肝脏最后便缩小、硬化,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展至肝硬化大...

肝硬化2017-01-17

人是怎样患丙型肝炎的?【资讯】

丙型肝炎是因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简称丙肝病毒hcv)所致。以前它属非甲非乙型肝炎范畴,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9月东京会议将肠道外传播的甲非乙型肝炎正式命名为丙型肝炎。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丙型肝炎病人和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对丙肝病毒普遍易感,以成人感染为主。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1、经血传播:是目前所知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输血、血制品(如血液成分、凝血因子、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可能感染...

其他肝病2017-01-17

丙肝检查前要禁食某些食物丙肝的检查方法【资讯】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不同丙肝患者检查方法不同丙肝往往依靠实验室及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特别是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异常、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或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最常用的标记物检...

丙肝检查2015-09-18

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是哪些【资讯】

丙肝是很常见的疾病,但是有些人对这种疾病还是不清楚,就算知道也感觉这种疾病不如乙肝严重,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疾病在严重的时候是会导致死亡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疾病。现在让我们看看哪些是丙肝的高发人群。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丙肝的高危人群(1)输血和血液制品的患者和供血员、静脉毒瘾者均可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和血制品感染丙型肝炎;采血和血球回输的交叉污染;共用不洁注射器而造成丙型肝炎病毒感...

丙肝2017-03-31

丙型肝炎能发展成肝硬化吗【资讯】

丙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过程,而这种类型的丙型肝炎常常是经血液途径感染,其中约有50%逐步发展成肝硬化。而经其他途径感染的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只占5%左右。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较差,因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多不能有效地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使丙型肝炎病毒大繁殖,造成对肝组织的持续损害,使肝细胞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越来越重,肝脏最后便缩小、硬化,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展至肝硬化大...

肝硬化2017-01-23

丙型肝炎患者应少吃高铁食物【资讯】

一般如果丙肝合并肝硬化、脂肪肝、糖尿病、心脏病、胆道感染、HIV感染等,都难以治疗。此时对于合并症也应适当治疗,否则不会收到满意效果。研究发现,许多难治性丙肝病人的血清中铁的含较高,肝细胞内含铁也多,是影响疗效的原因之一。 铁是人体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人们若摄入铁质不足、多次出血或胃酸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过之不及的,铁质也并非多多益善。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由尿、粪、汗等...

丙肝饮食2012-09-21

丙肝不能当作乙肝治丙肝孕妇可以生孩子吗?【资讯】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丙型肝炎还是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的,事实上,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另外,大家目前对丙型肝炎的治疗方式仍存在多种误区,例如很多人不知道丙型肝炎可以治愈,有些丙型肝炎患者甚至一直被误诊为乙肝,接受不正确的治疗。误区一:错把丙型肝炎当乙肝治来自湖北某县城的王先生最近总觉得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当地小医院的医生诊断他感染了乙肝病毒,并让他服用...

肝病误区2015-06-02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特征【资讯】

①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7-33天,平均19天。②丙肝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③丙肝常见单项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④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

其他肝病2017-01-22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