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建立档案管理有必要吗?有什么用?【即问即答】
-
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立完善乙肝患者的档案管理,每个阳性患者建立一个档案,按照一定的程度和步骤定期检查,发现病情活动的就要及时治疗。如果得肝癌的危险因素增多,能干预的就马上干预,这样病人会有保障。这种长效的管理机制,比病人经常换药换医生作用大。在这种管理的过程中,有的病人甚至一生都不需要吃药,但是定期的健康评估很重要。肝脏是沉默的器官,病毒是沉默的杀手,肝病是一种沉默的疾病,肝病患者是一群沉...
2个回复 2017/10/23 18:54:55
脑动脉血管瘤夹闭手术后偏瘫失语【即问即答】
-
脑动脉血管瘤夹闭手术后偏瘫失语病情指导:需要继续治疗,应该是伤及神经了,脑血管瘤的治疗:全切除肿瘤可治愈此病,但由于脑血管瘤的位置,瘤体的大小往往使瘤体不能完全切除,术中瘤结节的遗漏亦是肿瘤复发的一个因素。中医治疗:服用单方含量16%以上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三七,虫草等具有抗肿瘤功效的药物,特别是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是现代化中药分子药物,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肿瘤的双重功效,是小分子结构...
5个回复 2017/7/11 20:42:10
紧急警示!不婚检可能让你错过基因编辑干预的最佳时机【资讯】
婚检可筛查遗传性疾病、发现基因缺陷、评估生育风险、提供生育指导、助力早期干预,不进行婚检可能错过基因编辑干预的时机。1.筛查遗传性疾病:婚检通过一系列检查,能够筛查出多种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等。这些疾病由特定基因异常导致,通过婚检可发现潜在致病基因,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2.发现基因缺陷:先进检测技术可在婚检时发现一些隐匿的基因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在当下不表现出症状,但会增加后代患病几率。...
健康科普2025-04-20
控制糖尿病为何还要干预血脂和血压?【资讯】
不少糖尿病人不仅有高血糖的情况,往往还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暨南大学附属一院内分泌科主任冯烈教授,他表示糖尿病人不仅要控血糖,还应该把血压、血脂等各种代谢紊乱都严格控制,才能获得更好的预后。冯烈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家庭医生在线:控制糖尿病为何还要干预血脂和血压?冯烈教授:代谢综合征是同一个患者出现多种代谢紊乱,比如一个糖尿病病人他...
其他科普视频2017-01-10
为什么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需要进行心电监护?【即问即答】
-
心电监护时,电极黏着在胸前部位,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不习惯和心前区不适不愿进行心电监护,其实,密切的心电监护对及时发现急性心梗的并发症并进行相应治疗,减少心源性死亡十分重要。心肌梗死急性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头3天。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的1小时内,约65%的死亡病例来源于室颤。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及时进行机械和药物干预,挽救病人的生命。
2个回复 2017/9/20 17:19:42
糖尿病前期也需要治疗【资讯】
中国糖尿病学会研究显示,采用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未来14年的2型糖尿病累计发生风险下降43%,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科学的生活行为干预可使其糖尿病患病几率下降60%。1986年,我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运用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大庆研究。随访6年的结果显示,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组比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减少了30%至50%。14年后的追访结果显示,曾经6年的干预在14年后依然有效,干预队列糖尿病发病风险明显降低...
糖尿病前期2015-02-01
专家提醒:八成糖尿病人须启动他汀治疗防“动粥”【资讯】
糖尿病人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下称“动粥),糖尿病患者要主动了解动粥疾病特有的危险因素,识别自身的血管健康风险。尤其对高危人群,要及早实施干预,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两手抓,避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多数糖友不知自己是“动粥”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在我国,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而与严...
糖尿病新知2015-05-22
脑出血,脑创伤,被人殴打。【即问即答】
-
脑出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情况严重的话,建议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采取科学的方法治疗才是恢复健康的根本。
5个回复 2017/7/6 3:33:23
正确与错误心理干预对右腋窝下肋骨疼痛影响有何不同?【即问即答】
-
正确和错误的心理干预对右腋窝下肋骨疼痛影响体现在疼痛感知、病情发展、治疗配合度、情绪状态和康复进程等方面。 1.疼痛感知:正确心理干预可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错误心理干预则会放大疼痛感受。 2.病情发展:正确心理干预利于缓解病情,错误心理干预可能使病情加重。 3.治疗配合度:正确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错误心理干预会导致患者抗拒治疗。 4.情绪状态:正确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情绪,错误心理干预会使...
1个回复 2025/3/2 23:23:51
被艾滋病人抓破皮肤出血是否会感染艾滋病【即问即答】
-
被艾滋病人抓破皮肤出血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但具体是否感染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抓破的程度、艾滋病人的病毒载量、接触到的血液量、自身的免疫状态以及事后的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 1.抓破程度:如果抓破的伤口较深、面积较大,接触到的艾滋病人血液较多,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2.病毒载量:艾滋病人的病毒载量越高,其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就越多,感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接触血液量:接触到的血液量越多,感染的风险相应增...
1个回复 2024/12/6 10:29:39
命名性失语能否被治愈?【即问即答】
-
命名性失语能否治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患者配合度、康复训练效果、基础健康状况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病情严重程度:轻度患者通过治疗和训练可能恢复较好;严重者恢复难度较大。2.治疗及时性:早期干预能提高治愈机会。3.患者配合度:积极配合治疗和训练的患者恢复相对较好。4.康复训练效果: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改善症状。5.基...
1个回复 2024/9/3 13:56:27
糖尿病人肾病并发症怎么治疗【资讯】
糖尿病病人肾病并发症是指肾功能严重受损引起的一种病理性改变,需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血液透析等方法治疗。1、生活方式干预:首先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如避免吃高蛋白饮食,以免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2、药物:一般需要积极配合医生选择降糖类的药物,将血糖数值控制稳定,常见的有氯沙坦钾片、卡托普利片等。3、血液透析:属于一种人工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废物和水分,继而缓解临床不...
精编文章2023-07-28
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昏迷不醒,治愈后老是喜欢【即问即答】
-
你好,像这种病就是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一定要要积极控制血压,并且长期监测血压,饮食上要清淡,不要抽烟喝酒。平时除了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吃降压药最好是在清晨服用,或者是在睡觉前服用。一定要按规律服用降压药,一定要积极的坚持吃药。
3个回复 2023/4/18 15:33:11
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达1亿!糖尿病前期如何逆转?【资讯】
录入中
健康资讯2021-02-16
糖调节受损人群若不干预有何危害?【即问即答】
-
糖调节受损人群若不进行干预,可能会面临多种健康风险,如血糖进一步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肾脏损伤、神经病变、视力受损等。 1.血糖进一步升高: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如果不加以干预,很可能进展为糖尿病,导致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 2.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血糖异常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 3.肾脏损伤:长期的血糖不稳定会对肾脏的微血管造成...
2个回复 2024/10/24 9:30:49
掌握抑郁症检查流程,有效进行心理干预【即问即答】
-
掌握抑郁症检查流程并有效进行心理干预,需了解初筛评估、专业检查、制定干预方案、实施干预措施、效果评估调整等方面。 1.初筛评估:通过抑郁自评量表等工具进行初步筛查,了解抑郁症状表现。 2.专业检查:包括精神状态检查、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抑郁症状。 3.制定干预方案: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 4.实施干预措施:按照干预方案...
1个回复 2025/4/28 11:50:20
肿瘤患者存在哪些营养问题?【即问即答】
-
很多肿瘤病人都存在着营养问题,比如营养不良的问题。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较高。所以营养科医生的工作就是要致力于临床病人营养的干预。在术前与术后以及放化疗的时候都要进行干预,这样的干预之后能促使肿瘤病人有一个很好的预后效果。
2个回复 2024/1/31 15:33:52
情绪调节:心内科和心外科患者的心理干预差异【资讯】
心内科和心外科患者在心理干预上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病情特点、治疗方式、心理压力来源、康复周期以及干预侧重点等方面。1.病情特点:心内科患者多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疾病,病情反复且病程较长;心外科患者常因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病情相对急性。不同的病情特点使得患者心理状态不同,心内科患者易因病情反复而焦虑、抑郁;心外科患者则更多对手术产生恐惧。2.治疗方式:心内科以药物治疗为...
健康科普2025-03-14
脑梗是否会导致死亡?【即问即答】
-
脑梗有可能导致死亡,这取决于梗阻部位、治疗时机等。包括血管大小、症状表现、诊断准确性、治疗及时性和后续康复。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1.梗阻部位:大血管梗阻更危险,易致昏迷。2.症状表现:轻重程度不同,影响预后。3.诊断准确:区分脑梗与脑出血,治疗不同。4.治疗及时:及时溶栓,降低死亡风险。5.后续康复:影响恢复效果和生存质量。总之,脑梗病情复杂,尽早诊...
2个回复 2024/8/14 16:02:44
手足徐动型脑瘫有何症状表现?【即问即答】
-
手足徐动型脑瘫的症状多样,包括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运动障碍:如挤眉弄眼、颈部不稳、摄食困难、肌张力降低。2.不自主运动:动作不完整、灵活性差、手指脚趾过度扭转屈伸。3.语言障碍:构音困难、吐字不清、语言表达及失语障碍。4.吞咽障碍:咀嚼与吞咽困难、流涎。5.其他:可能伴有智力障碍、视力听力异常等。...
1个回复 2024/9/5 17:43:24
3岁女童生活用语不说但唱歌好,应挂什么科?【即问即答】
-
3岁女童语言表达异常,可能与语言环境、心理因素、听力问题、脑部发育、语言障碍等有关。 1.语言环境:家庭语言环境复杂,或与孩子交流少,影响语言学习。 2.心理因素:孩子可能因紧张、焦虑等心理,不愿表达日常用语。 3.听力问题:听力障碍会导致孩子接收语言信息困难,影响表达。 4.脑部发育:大脑发育迟缓或异常,影响语言中枢功能。 5.语言障碍:如失语症、构音障碍等,导致语言表达困难。 建议家长及时带孩...
1个回复 2024/9/30 16:28:39
预防艾滋病的具体措施【即问即答】
-
你好,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告诉公众艾滋病的严重性。高危人群要使用避孕套,严格筛查血液以及血制品,必须使用时需要在正规的医院以及医生的指导下才能进行。避免与他人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以及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严禁任何形式的吸毒。规范性的治疗性病,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可以采用产科的干预、抗病毒药物的干预以及人工喂养等措施,防止艾滋病毒传染给婴儿。平时要注意个人...
1个回复 2021/11/26 12:30:40
4岁孩子交流少不理人,若为自闭症能治愈吗?【即问即答】
-
儿童自闭症的发病几率非常高,可见儿童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得到高度的重视。自闭症能治好吗,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心声。微微健康网小编就来告诉你儿童自闭症的治愈几率究竟有多高吧。自闭症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有的人说之前治疗过自闭症,医生却说治疗不好了,那是因为那个医生用的方法不对,导致病情加重,所以才说自闭症治不好了,那么,自闭症能治好吗?由于儿童自闭症的病因和生化异常改变及其复杂,至今还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方面...
6个回复 2025/1/27 10:33:02
老二对视差,是对人兴趣差吗,如何干预【即问即答】
-
自闭症是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此症患病时间越短,智能低下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这种情况可到儿童心理科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及早正规科学的治疗有利于孩子的康复。
4个回复 2025/2/5 9:13:38
心理干预缓解压力,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资讯】
心理干预缓解压力需知道心理干预的方式、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常见技术以及效果评估等。1.心理干预的方式:心理干预方式多样,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不合理认知和行为模式;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可缓解身体紧张。2.适用人群:心理干预适用于因生活事件、工作压力等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的人群;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人群;遭遇重大创伤事件,如亲人离世、...
健康科普2025-03-13
未来预测:针对不同人群睾丸差异的干预措施【资讯】
针对不同人群睾丸差异的干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干预、激素替代治疗等。1.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睾丸功能差异的人群,如长期熬夜、酗酒、吸烟、缺乏运动等,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干预。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戒烟限酒,减少有害物质对睾丸的损害;适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能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对睾丸健康有益。2.药物治疗:对于患有睾丸炎...
健康科普2025-05-06
4种心理干预,让胸小的你重获自信【资讯】
胸小可能会让部分人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可通过认知重构、积极自我暗示、社交支持和专业心理咨询等心理干预方式重获自信。1.认知重构:要认识到胸部大小并非衡量女性魅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社会文化中存在对胸部大小的过度关注,但实际上,女性的魅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智慧、善良、才华等。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特的,胸部大小受到遗传、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是自然的生理特征。通过学习相关的生理知识,了解胸部大小的形成机...
健康科普2025-03-12
别让腰痛压垮老人的生活,心理干预来帮忙【资讯】
腰痛在老人群体中较为常见,会影响老人生活质量,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1.心理干预:老人因腰痛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又会加重疼痛感。心理干预可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缓解不良情绪。比如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老人对腰痛的错误认知和应对方式;也可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老人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2.药物治疗:药物能缓解腰痛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布...
健康科普2025-03-16
心理干预:应对脑梗病人死亡前恐惧情绪的方法【资讯】
应对脑梗病人死亡前恐惧情绪的方法有建立信任关系、给予情感支持、进行认知疏导、组织病友交流、配合药物辅助等。1.建立信任关系:医护人员要以温和、耐心、专业的态度与脑梗病人接触,用亲切的语言和恰当的肢体动作,如微笑、点头、轻拍肩膀等,让病人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基础。这样病人更愿意表达内心的恐惧和担忧。2.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家属多陪伴在病人身边,握住病人的手,给予温暖的拥抱,让病人感...
健康科普2025-03-04
心理干预如何助力糖尿病人正确对待阿胶糕【即问即答】
-
心理干预助力糖尿病人正确对待阿胶糕,可通过知识科普、情绪疏导、目标设定、榜样激励、社交支持等方式实现。 1.知识科普:向糖尿病人详细讲解阿胶糕的成分、功效及对血糖的影响,让其了解食用阿胶糕的利弊,从而理性对待。 2.情绪疏导:帮助糖尿病人缓解对疾病的焦虑和对饮食的担忧情绪,使其以平和心态看待阿胶糕,避免因过度紧张而盲目拒绝或过度食用。 3.目标设定:协助糖尿病人制定合理的饮食目标,包括阿胶糕的食用...
1个回复 2025/4/16 9: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