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会导致双向情感障碍吗? 【即问即答】

失眠有可能发展为双向情感障碍。评估失眠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危险因素、自身特征、对患者的影响等。 1.危险因素:如躯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精神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当前用药情况、个人家族史及性格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熬夜、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 2.自身特征:就寝及睡眠时段的行为(入睡困难、易醒等)、睡眠期间的各种现象(多梦、梦游等)、对睡眠的态度(过分担忧、不重视等)。 3.对患者的影响:...

1个回复 2024/10/8 18:11:13

抽血后采血处淤青怎么回事?【即问即答】

,根据您的描述在抽血以后出现采血处的淤青,这一般是因为抽血后没有压导致的,这样可以引起血管穿刺部位的渗血,这些血液到皮下就会表现为皮下的淤青。这过几天就能自己吸收了,不用过于担心,当然你也可以做局部的热敷处理,这样能够起到改善循环,活血化淤的作用,对于促进吸收也有帮助。

4个回复 2021/9/7 14:11:36

双相障碍1型还是2型严重【资讯】

双向障碍1型相对来说更加严重。双向情感障碍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它是属于精神病的一种,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可以分为双向障碍1型和双向障碍2型。双向障碍1型一般是比较典型的重燥症和重抑郁症交替发作,而双向障碍2型一般是轻燥狂重抑郁,因此相对来说双向障碍1型比较严重。临床上出现双向障碍1型或2型后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锂、双丙戊酸盐等药物治疗,能...

精编文章2022-01-05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功效主治有哪些?【即问即答】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癫痫类型,还对躁狂症等精神疾病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发挥作用。 1.癫痫治疗:对全身性癫痫发作,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等,以及部分性癫痫发作都有较的控制效果。 2.躁狂症改善:能缓解躁狂症患者的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等症状。 3.双向情感障碍:在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中,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 4.偏头...

1个回复 2024/11/1 15:06:29

丙戊酸钠缓释片的作用是什么【即问即答】

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躁狂症等。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来发挥疗效。 1.治疗癫痫:丙戊酸钠缓释片是全面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常用药物,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2.控制躁狂症:对躁狂发作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帮助稳定患者的情绪。 3.偏头痛预防:在偏头痛的预防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4.双向情感障碍...

1个回复 2024/11/1 16:59:22

生物反馈治疗中患双向情感障碍,用药后病情反复怎么办【即问即答】

服用中药治疗逐渐减掉西药。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中药没有依赖性,而且可以对抗西药的副作用,调理长期服用西药后的身体状况,调理脏腑机能,固本培元,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

3个回复 2025/2/7 10:57:16

怎样准确判断是否患上双向情感障碍【即问即答】

判断是否患上双向情感障碍,需综合观察情绪状态、行为表现、社会功能、病程时长、家族病史等。 1.情绪状态:患者情绪在高涨和低落之间频繁且剧烈地转换。高涨时兴奋、话多、活动增多;低落时则抑郁、消极、少言寡语。 2.行为表现:可能出现冲动消费、冒险行为、过度社交或自我封闭等极端行为。 3.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受损,难以正常履行职责和维持关系。 4.病程时长: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反复发作...

1个回复 2024/11/22 13:49:20

双向情感障碍是什么及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心理疾病,病因复杂,受遗传、环境、神经生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其亲属患病风险增加。 2.神经生化因素: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可能引发。 3.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事件、长期压力等可成为诱因。 4.心理社会因素:性格特点、应对方式等对发病有影响。 5.大脑结构和功...

1个回复 2024/10/30 15:33:25

双向情感障碍的复发率究竟高不高【即问即答】

请问是在医院诊断这个病的吗?你之前治疗过的吗?用的是什么药物呢?这个要正规用药的,不然并很容易复发的。

2个回复 2025/1/14 14:09:18

躁狂抑郁双向情感障碍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躁狂抑郁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碳酸锂、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这些药物可以稳定患者情绪,减少症状发作。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2.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和社会节律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思维和行为模式,改善人际关系和生活节律。 3.物理治疗:在病情严重时,可...

1个回复 2025/1/6 12:25:20

双向情感障碍十年,痛苦不堪,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疾病不易治愈且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去除心理因素,因此建议最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

3个回复 2025/1/10 12:03:18

双向情感障碍想改服中药,如何获取?【即问即答】

需要按医嘱进行药物的该换。

2个回复 2025/2/6 11:13:33

我患有双向情感障碍,我想问问我一直是一个人生活,孤独会不会让【即问即答】

现在主要是双向情感障碍,属于心理疾病的类型,可能与精神受到不良刺激有关系,如果一个人生活的话,孤独有可能会加重病情的,所以建议在平时找个伴侣,多和朋友们沟通,可以减轻病情,双向情感障碍经常出现了情绪低落,有时出现脾气暴躁,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建议配合药物治疗,一般常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相对效果比较一些

1个回复 2019/8/6 14:38:35

睡眠差、不愿担责、注意力记忆力差,是双向情感复发吗?【即问即答】

根据症状分析目前的状况是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状目前所知精神分裂症不是单一病因引起可能有许多因素如遗传、行为和环境等在发病中均起作用本病的治疗病程在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多数患者病程迁延趋慢性或精神衰退,但如早期发现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则可增加预后乐观的机会,由于病因不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复杂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包括临床研究性治疗和经验性治疗总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具体应该怎么治疗呢去专科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3个回复 2025/1/6 11:58:19

请问出现抑郁和暴躁,就代表一个人患上双相情感障碍吗?【即问即答】

并不是所有出现这两种情绪的人都属于双相情感障碍,它们需同时达到某一特定标准,方能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2个回复 2017/10/23 18:18:39

双向情感障碍出现幻听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出现幻听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等。 1.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失衡,可能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导致幻听。 2.心理因素:长期的压力、焦虑、创伤等心理问题,可能引发精神障碍,出现幻听症状。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环境刺激:重大生活事件、不良...

2个回复 2024/11/28 10:28:35

怎样准确判断是否患上双向情感障碍?【即问即答】

双向情感障碍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表现、病程时长、家族病史、心理测评以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等。 1.症状表现:患者会交替出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时,可能有情绪高涨、活动增多、言语增多、睡眠需求减少等;抑郁发作时,则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思维迟缓等。 2.病程时长: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反复发作。 3.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双向情感障碍,患病风险会增加。 4.心理测评:通过专业的...

2个回复 2024/10/21 17:20:07

如何判断自身是否为疤痕体质?【即问即答】

判断是否为疤痕体质,可从受伤后的疤痕表现、家族遗传、肤色特点、皮肤张力及伤口深度等方面考虑。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受伤后的疤痕表现:若轻微受伤就出现明显增生、肥厚、持续增大的疤痕,可能是疤痕体质。2.家族遗传:家族中有多人是疤痕体质,自身可能性较大。3.肤色特点:肤色较深的人相对更易形成疤痕。4.皮肤张力:皮肤张力大的部位,如胸前、肩部,受伤...

6个回复 2024/8/28 16:37:19

我想问下医师您心境障碍是什么样的得了这病...【即问即答】

心境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也称之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分为双向情感障碍及单项情感障碍双向是指有躁狂及抑郁两种障碍交替在一个人的身上同时存在的症状表现;单项是只有抑郁的心境障碍表现主要是指情绪的表现过于低落、或高涨的表现过于强烈甚至是超出了合理的正常表现时并且持续时间过长通常六个月以上仍然无法平复呈现出病态心理状态反应而言的严重的抑郁情感障碍表现会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而严重躁狂的症状不仅仅会伤害到自身对身...

1个回复 2017/7/5 22:37:13

BN脑神经介入平衡疗法能否治愈双向情感障碍【即问即答】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目前尚未有充分科学证据表明BN脑神经介入平衡疗法能有效治愈该疾病。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疾病原理: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与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心理社会因素等相关。2.常见症状: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言语增多等;抑郁发作时则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3.诊...

1个回复 2024/7/26 17:42:43

2015年被确诊抑郁症,后期复发医生诊断双向情感障碍,201【即问即答】

确诊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精神类疾病多数和心理因素有关,如抗压能力弱、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等影响,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不严重的自我调节,放松心情多休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运动是最的解压方式,每天坚持有氧运动,多参加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不要长时间一个人胡思乱想。必要的结合中药温和调理下气血,中药相对副作用较小。

1个回复 2019/7/25 17:32:37

双向情感障碍,睡醒之后烦躁心慌喘上不来气,很小事都能引的更烦【即问即答】

现在认为是双向情感障碍合并有焦虑症,认为是与精神受到不良刺激,学习或工作压力过大有很大关系的,引起了本病的发生,会出现了心慌,喘不上气来,胸闷,脾气暴躁,情绪容易激动等,对于本病,可以选择用多塞平片,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这样就可以改善症状的,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2个回复 2023/2/26 6:55:53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吗?【即问即答】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有可能发展为精神分裂症,但并非必然。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遗传因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以及环境因素等。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遗传史,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可能增加。 2.病情严重程度:双向情感障碍症状频繁发作、严重且难以控制时,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 3.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未得到及时、规范和有效的治疗,...

1个回复 2024/11/11 14:05:50

磁共振显示有血管异常。这个会导致双相情感障碍吗?【即问即答】

核磁共振检查血管有异常,有可能是先天性的血管畸形或者血管瘤,这个不会引起双向情感障碍的,是两回事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如果发生了双向情感障碍,建议去医院的心理科就诊,需要用心理治疗比较,药物可以服用盐酸帕罗西丁片,对于血管有异常,需要根据检查的情况来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1个回复 2019/6/27 20:06:37

双向情感障碍的三高三低是什么【即问即答】

急性重症躁狂发作、伴有严重消极的情感障碍发作或难治性双相障碍可采用改良电抽搐

5个回复 2017/7/6 0:09:37

双向情感障碍很郁闷、自我意识丧失怎么办?【即问即答】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持续的情感高涨(躁狂)和低落(抑郁)交替出现的精神病.这种病比较容易复发,复发的危险性在治愈以后的一二年内最高,而且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越困难.双向情感精神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快更,单纯药物治疗一般不能调整改变其心理层次上的障碍.病情治愈后还要维持用药2年.但是请不用担心,它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发作之后就完全了,不会引起大脑退化,间歇期完全可以像病前一样...

5个回复 2017/7/7 4:58:00

抑郁症加重是否会转为双向情感障碍?【即问即答】

抑郁症加重有可能会发展为双向情感障碍。这涉及多种因素,如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病情发展特点以及治疗干预情况等。 1.遗传因素:遗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抑郁症患者发展为双向情感障碍的风险可能增加。 2.神经生化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失衡,可能影响情绪调节,增加病情转变的可能性。 3.心理社会因素:长期的高...

1个回复 2024/11/26 16:16:22

脾气暴躁,易怒,正常的时候跟普通人差不多,生气的时候不想要别【即问即答】

你的情况看,经常有脾气暴躁,易怒,自残,想轻生,情绪容易失控,认为是有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了,由于学习压力过大,精神受到不良刺激,引起了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会出现了这个情况,建议去医院心理科就诊,如果是有双向情感障碍,可以选择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样才能恢复的。

2个回复 2023/4/18 16:07:31

担心双向情感障碍遗传,怎样检测与应对【即问即答】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其遗传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可通过基因检测、家族病史评估等方式进行初步了解,但不能完全确诊。应对方法包括早期监测、心理调适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疾病原理:双向情感障碍受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因素等综合影响,遗传因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2.检测方法:基因检测能提供一定参考,但准确性有限。家族...

2个回复 2024/8/8 10:11:27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