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是什么样的?【资讯】
糖尿病患者对于胰岛素的感觉,恐怕是“既爱又恨”。的确,胰岛素用得好,糖尿病就变成了一个纸老虎,通过自如的调节胰岛素用量,糖尿病患者可以想正常人一样生活;但胰岛素用不好,不但血糖无法控制,甚至会导致低血糖产生并发症。那么,如何应用胰岛素才算最理想的呢?哪些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呢?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该是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理想的基...
胰岛素2017-01-16
常用胰岛素种类有哪些【资讯】
常用胰岛素的种类主要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预混、长效胰岛素,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减轻血糖水平不稳定对机体造成的影响。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刺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外源性胰岛素能够较好的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适用于Ⅰ型糖尿病和口服药物不能控制的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建议机体存在血糖水平不稳定情况时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1、速效胰岛素:更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
精编文章2023-11-27
便宜胰岛素和贵胰岛素效果差距大吗【即问即答】
-
便宜胰岛素和贵胰岛素效果有一定差异,受药物类型、纯度、起效时间、作用时长、个体反应等因素影响。 1.药物类型:便宜的常是动物胰岛素,如普通胰岛素;贵的多为人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结构更接近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效果可能更好。 2.纯度:便宜胰岛素纯度相对低,杂质多,可能增加过敏等不良反应风险;贵胰岛素纯度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更有保障。 3.起效时间:便宜胰...
1个回复 2025/4/9 10:28:03
全面解密胰岛素的“家族谱”【资讯】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因注射给药让许多患者产生畏惧心理,使其作用发挥受到限制。为了减少不便和疼痛,医药界正在全力以赴投入研究,开发更新的胰岛素剂型及给药方式。目前有关新式胰岛素产品的研究方向,可归纳为3类:1、新的给药方式,例如:口服、吸入;2、改变药物代谢机制;3、改进注射手段,让使用者无痛;这是国际国内胰岛素类药物研究发展的前沿和趋势。非注射型胰岛素让胰岛素和其他药物...
胰岛素2017-01-16
II型糖尿病在诊断【资讯】
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一般发病比较迟缓,多见于成人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又可以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肥胖型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一般采用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非肥胖型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
糖尿病诊断2017-02-13
胰岛素的种类【即问即答】
-
胰岛素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疗效,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
5个回复 2024/1/31 21:51:23
糖耐量胰岛素参考范围是多少【资讯】
一般成年人的糖耐量胰岛素参考范围需要根据检查的时间具体判断。在空腹状态下是5~20μIU/mL。但在5分钟内服用75g葡萄糖以后,体内胰岛素水平会在120分钟内达到空腹状态下的5~10倍,且会在30~60分钟左右达到顶峰,到3~4小时左右体内胰岛素会逐渐恢复。空腹血糖稍偏高、频繁有尿频尿急、身体出现严重消瘦的患者,需要考虑做糖耐量试验,可以排除糖尿病。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说明人体处...
精编文章2022-01-05
胰岛素中西医治疗【资讯】
”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亚细胞、细胞、组织或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是”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指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生物学效应以满足外周组织(肝脏、肌肉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引起”血糖升高”,胰岛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出现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是胰...
胰岛素2017-04-25
餐后三小时胰岛素水平比空腹高吗【资讯】
餐后三小时胰岛素水平通常不会比空腹高。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葡萄糖、乳糖、核糖等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可以有效地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通过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等作用降低血糖。但血糖高患者还需及时就医检查。胰岛素分泌受血糖的调节,即血糖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降低血糖。对于健康人而言,在没有进食的时候,血糖较低,胰岛素的分泌也会是低水平的,在进食之后会出现血糖升高...
精编文章2023-11-27
细数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资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常见方法中就属降糖药和胰岛素了。而胰岛素是挽救糖尿病人的稻草,只要合理使用胰岛素的话,是可以成功稳定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当然,是药三分毒,这胰岛素的成功难免让人家担心这种药物背后的“副作用”。那么,胰岛素有副作用吗?答案是:是的,使用胰岛素需要格外注意,胰岛素是会出现一些副作用的。胰岛素副作用一一细数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1、疼痛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轻微的。...
胰岛素2014-06-09
一旦注射胰岛素就停不下来?【资讯】
糖尿病病人有一部分对口服降糖药等,“原发”或“继发”失效的病人测得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很低者并非真正发生了胰岛细胞的衰竭,而是长期高血糖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使胰岛细胞对高血糖刺激不敏感。用强化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把血糖控制下来,并且又开始对口服降糖药有反应了。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不能或分泌极少胰岛素,所以需终生使用胰岛素,不可随意停用,否则有危险。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把血糖控制下...
胰岛素2017-01-18
长期注射胰岛素有什么危害?【资讯】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已经使用多种降糖药,血糖仍然是居高不下,或者合并有酮症,这种情况就该启用胰岛素治疗。打胰岛素虽然能帮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可是长期打胰岛素还会有一定的危害。那么,长期注射胰岛素有什么危害?导致肥胖长期打胰岛素会让人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腹部肥胖。这种状况在二型糖尿病人中多见。在注射胰岛素后引起腹部肥胖,为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可以改用纯化胰岛素或加服口服降糖药,用来削减胰...
日常保健2017-09-03
北京怎么治一型糖尿病【即问即答】
-
你好,胰岛素治疗一型糖尿病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方法,基本上无副作用,胰岛素分人胰岛素(利用基因技术生产)、动物胰岛素(动物胰岛素基本处于淘汰阶段),建议用人胰岛素治疗。
3个回复 2017/8/2 11:06:42
五行化糖胶囊是药吗,糖尿病人能用吗【即问即答】
-
五行化糖胶囊不是正规药品,糖尿病人不能使用。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治疗糖尿病通常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 1.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妊娠糖尿病发生于孕期;特殊类型糖尿病病因各异...
1个回复 2024/12/6 11:23:26
糖尿病能否被彻底治愈?【即问即答】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饮食控制: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等。 2.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 3.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二...
1个回复 2024/12/6 10:00:01
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怎么选择【资讯】
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大体有以下几种:餐前注射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胰岛素是一种六聚体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后,需分离成单体后才能吸收入血,起效需时约30分钟。为了使胰岛素与血糖高峰同步,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餐前应监测血糖,按照餐前血糖值来决定胰岛素注射时间。但医学界对于餐前血糖值与注射时间的关系文献介绍并不一致。一般认为,在住院期间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要求需严格些,具体为:餐前血糖在3.9~6.7m...
胰岛素2017-04-25
胰岛素、饮食、运动的关系【资讯】
一端是胰岛素,另一端是饮食与运动,这两者需保持平衡。在注射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进食过少或运动过多,胰岛素的作用就过强,容易发生低血糖;进食过多或运动过少,胰岛素作用就不够,又会发生高血糖。所以,在注射胰岛素后,如果您的运动量比平时大,或者进餐过少,就应该注意及时加餐。加餐的量不宜过多,如半两或四分之一两馒头。加餐的时间,最好在胰岛素的作用达到高峰时。反之,如果您进餐过多,而胰岛素用量没变,就应...
胰岛素2017-01-16
胰岛素多高才是糖尿病【资讯】
胰岛素高并不代表受检者患有糖尿病。血浆葡萄糖水平检测才是诊断糖尿病的常用诊断标准。Ⅱ型糖尿病患者处于早、中期时,部分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迹象,继而导致体内胰岛素出现阶段性升高的症状表现。但是胰岛素升高只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辅助性参考标准之一。目前医学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诊断标准为血浆葡萄糖水平测定。若受检者存在多尿、多饮、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当中,餐后2小时血...
精编文章2022-02-23
糖友使用胰岛素泵前需做哪些准备?【资讯】
近年来,胰岛素泵已变得越来越普及。它们的正式名称是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泵。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腺,每数分钟就自动释放微量短效胰岛素(1/10或1/100单位),使血糖在餐间及夜间睡眠期间保持平稳。在你决定使用胰岛素泵之前,让编辑带你了解使用胰岛素泵的一些相关知识。胰岛素泵长什么样?胰岛素泵大小如BB机,可以挂在腰间,通过一个细细的小软管将胰岛素输注到你腹部的皮下。它可以每次输注很微小的剂量,24小时...
胰岛素泵2014-11-08
有二型糖尿病,又有关节炎能使用氨糖吗?【即问即答】
-
糖尿病可以用二甲双胍治疗,同时需要饮食控制,减少含糖量高的食物,及时测量血糖,定期到医院让医生给调整用药和饮食方案。增加运动,降低体重指数,如果口服药物控制不好,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3个回复 2017/7/6 3:56:46
胰岛素瘤是怎么回事【即问即答】
-
胰岛素瘤引起的临床症状与血中胰岛素的水平升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胰岛素的分泌缺乏正常的生理反馈调节,而不单纯是胰岛素分泌过多。在生理条件下,正常的血糖浓度是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维持的。胰岛素瘤的诊断一经明确,均应及早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因为长期共存反复发作低血糖昏迷,可使脑组织,尤其是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祝你健康!
4个回复 2024/1/31 18:19:50
2型糖尿病的注射治疗【资讯】
2型糖尿病的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的状态。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关于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需要记住以下几点。一、注射前的准备:1、确定吃饭时间,肯定在30-45分钟内吃饭。2、准备好酒精...
糖尿病类型2017-05-03
职场人士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能否改善?【即问即答】
-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职场人士因不良生活方式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通常能改善这种情况。常见胰岛素增敏剂有盐酸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1.盐酸二甲双胍: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2.吡格列酮: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增加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罗格列酮:...
1个回复 2025/3/10 10:01:34
维骨力(氨基葡萄糖)对糖尿病人适用吗【即问即答】
-
可以用的,不会影响的。也可以用乐力或钙尔奇D。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askPNLST:谢谢
5个回复 2017/7/10 12:08:32
介绍一下胰岛素抵抗的病因有哪些【资讯】
血浆胰岛素较高的人对胰岛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概念。胰岛素抵抗就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包括遗传性因素或称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的基因突变(如Glut4基因突变、葡萄糖激酶...
其他糖尿病2014-02-21
打胰岛素时刚推药时皮肤就起硬块【即问即答】
-
这种情况考虑与进针的深度以及角度有关。
3个回复 2017/7/5 23:08:45
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理【资讯】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我们会遇到很多的疾病,这些疾病有的很有危害,有的危害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我们自己患上疾病,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理。1、遗传因素人类的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亦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尚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胰岛素反应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
减肥2017-05-11
胰岛素益用衍生物的目标【资讯】
在糖尿病的治疗观念上,目前最大的进步是强调个体化的达标治疗。要想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标,就需要更多样化的胰岛素品种和剂型。传统短效胰岛素起效慢,作用时间又稍嫌长。这样患者就不得不在饭前20~30分钟提前注射,由于吸收后形成的浓度高峰不够高,餐后血糖的控制往往不好。传统的中效胰岛素虽然吸收较短,缓慢平稳,但有一个短时段的浓度峰,长时间空腹状态容易低血糖。胰岛素类似物(也称胰岛素衍生物)是利用人工方法...
胰岛素2017-04-19
糖尿病能否被彻底治好?【即问即答】
-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饮食控制: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2.运动治疗: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二甲双胍、...
1个回复 2024/11/15 9:27:57
糖尿病有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即问即答】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 1.饮食控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运动疗法: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3.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二甲双胍可...
1个回复 2024/12/6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