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养生食谱贝母甲鱼【资讯】

贝母甲鱼原料:活甲鱼1只(约500~1000克),川贝母5克,料酒、细葱、花椒粉、味精、精盐各适量。制作:先将甲鱼放人温热水中,使其排尽尿,然后剁去头,剖除内脏,清洗干净。将甲鱼放入蒸钵中,加水适量,放人贝母、料酒、花椒粉、细葱、味精、精盐,以武火蒸熟即成。用法:佐餐食用,适量。功效:滋阴补肺、化痰止咳。应用:阴虚所致久咳痰多、短喘促、夜卧盗汗、心烦口渴、低热不退等。

食材档案2017-08-21

雨水节气养生食谱【资讯】

1、砂仁鲫鱼汤配方: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做法: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有醒脾开胃利湿的功效。2、玫瑰花糕配方:糯米粉1500克,黏米粉3500克,核桃肉250克,大枣500克,白糖300克,玫瑰花60克。做法:将大枣、核桃肉洗净,切成小丁备用。...

四季养生2017-06-14

雨水节气吃什么【资讯】

雨水节气吃什么食疗一:桂圆阿胶红枣粥[原料]粳米100克、桂圆肉20克、阿胶10克、枣10克。[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涨,沥干水;取一只大杯,倒入开水,将阿胶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将小杯子坐于开水中直至阿胶溶解;桂圆肉去杂质,洗净,红枣洗净去核;锅内加入约2000毫升冷水和桂圆、红枣,用中火煮至水剩余三之一;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叙慢煮成粥;加入融化的阿胶搅匀即可。[功效]补血益...

食材档案2017-11-20

大寒节气简制养生粥【资讯】

一、羊肉萝卜粥原料:精羊肉100~150克,粳米150克,萝卜1个,葱白、精盐各少许。制法:1、羊肉洗净,切成小块;萝卜洗净,切成两大块。2、将羊肉和萝卜入锅,加清水同炖,除去膻味,待羊肉将熟时,取出萝卜不要。3、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羊肉锅里,加进葱白煮成稀粥。加盐调味。供早、晚餐温热服食。功效:此粥具有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之功效。适用:适用于肾虚劳损、腰背酸痛、足膝萎弱、形瘦怕冷的虚寒症。注意...

食谱推介2017-07-07

小满节气养生的三大原则【资讯】

原则一:清热利湿、生津止渴。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

四季养生2017-06-19

霜降节气至保胃行动起来【资讯】

根据《2012年中国天文年历》,10月23日8时14将迎来今年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专家提醒说,霜降时节天更加寒冷,公众在生活起居上要特别注意护“胃”。 霜降时节,正值秋冬过渡之际,天更加寒冷。因为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那么,“霜降”节气中,应该怎么护“胃”呢? 1、霜降吃丁柿不宜过多 老人们常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但专家提醒,柿子虽...

日常护理2012-10-23

闰月怎么算【即问即答】

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

1个回复 2018/6/20 10:51:37

惊蛰节气祛湿健脾吃什么鲜土茯苓煲猪月展【资讯】

鲜土茯苓煲猪月展功效:祛湿健脾。材料:新鲜土茯苓25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3片。干品的土茯苓煲龟等已为人所知,采用鲜土茯苓煲猪月展,其味更鲜美醇和可口。鲜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具利水渗湿、健脾调中之功,如《本草纲目》说它能“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烹制: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猪月展洗净,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即可。...

养生常识2017-11-02

小雪节气白雪皑皑宜吃点黑色食物【资讯】

一、黑豆南瓜汤原料:黑豆50克,南瓜200克,冰糖适量。做法:1、黑豆洗净,提前用水泡发一天。2、南瓜去皮,切成小丁备用。3、将黑豆连同泡豆的水一起入锅,大火煮开转中火,煮至豆子熟软。4、将南瓜放入锅中,煮沸后转小火微煮15钟。5、根据各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二、芝麻黑豆粥原料:粳米100克,黑芝麻50克,黑豆50克,白砂糖15克。做法:1、黑豆、粳米别淘洗干净。2、黑豆用冷水浸泡3小...

食材档案2017-11-09

谷雨适合吃维生素B族食物调节情绪【资讯】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此时雨量开始增多,特别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所谓“谷雨”就是“雨水生百谷”的意思。 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里,人们除了通过精神养生保健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外,还可以食用一些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的食物。 近年来的营养学与心理生理学研究表明,饮食对人体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喜欢吃甜食的人性情比较温柔,有些食物中含...

四季养生2012-04-20

夏至养生:食苦助心,晚睡早起【资讯】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夏至说: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夏至后,温逐渐升高,炎热天持续时间较长。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的候特点,达到阴阳平衡、身心健康的目的。食疗要点:食苦助心,避免贪凉夏至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味苦...

医院动态2024-06-24

秋分养生菜谱海米炝竹笋的做法【资讯】

秋分养生菜谱海米炝竹笋的做法[配料]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盐、味精、高汤、植物油各适量。[做法]竹笋洗净,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长段,再切成一字条,放入沸水锅中焯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油。锅内留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汤少许,加味精,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功效]清热消痰,祛...

食材档案2017-08-09

"立冬"时节专家教您360°全方位如何养生【资讯】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温低于10度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潜藏,阴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那么,立冬如何养生呢?小编告诉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四季养生2013-11-07

大雪节气五类人要懂得“吃”和“藏”【资讯】

五类人要懂得“吃” 大雪节气,阴已盛,阳衰微,大雪养生在饮食调理方面宜增苦味忌咸味,补理肺胃。 木形人 多吃灵芝、北芪健脾益 木形人特点:典型的木形人有三“长”的特征,脸长、身材四肢长、手指长。木形人皮肤青白(肤色稍欠光泽度),头小,长脸居多,身材挺拔,肩背宽大,手足细长多青筋,穿衣服特别有型,是天生的衣服架子。    饮食调养:可多吃灵芝、北芪、瘦肉...

中医养生2012-12-04

惊蛰养生吃梨可润燥不同体质的不同养生法【资讯】

一、阴虚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烦闷,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主要是因为阴虚火旺。平时应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并节制性生活。2.环境调养。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所以有条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到海边、林区去休假,选择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3.饮食调养。原则是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

四季养生2013-03-04

冬至是哪天?【资讯】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在一年里又为十二节与十二,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

四季饮食2011-12-19

秋季养生有三注意天凉别急着添衣【资讯】

秋分已经过去,秋天也正是来临,那么这个季节应该如何养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秋季养生有三注意静情绪秋风萧瑟,天地间万物皆由盛转衰,草木也由荣转为枯竭,这无一不体现了萧条颓废的景象。秋天自然界的萧瑟,使人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此时情绪调养应保持安宁平静,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对人心理上的影响。精神调节顺应秋的特性,保持宁而不躁...

中医养生2017-10-09

小雪节气关键在温热进补【资讯】

小雪节气后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情绪也容易低落抑郁,应多注意调节情绪,多听音乐,会会朋友。 进入小雪后,饮食以清淡为主,进补以温热为主,如羊肉、狗肉、火锅等可以增加身体热量。一些老年人和身体虚弱、易发冷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比如人参、鹿茸等,或者适当喝一点白酒、黄酒,以促进体内血液的循环。还可多吃一点儿降血脂的食品,如玉米、荞麦、胡萝卜等。 人们之所以感觉身...

四季养生2011-11-22

立春饮食养生牢记5原则推荐3款保健养生汤【资讯】

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故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说。节气变换,饮食规律有变,养生汤所注重的养生功效也要随之调整。立春饮食养生牢记5原则万物复苏,阳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转暖,人体水大量流失,天又阴晴不定,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1、饮食清淡——消春火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

中医养生2015-02-04

雨水节气吃什么养生好【资讯】

仙人粥配方: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做法:将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或冰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会儿,沸即可。此粥有补血、益肝肾之功效。通用于肝肾亏损、发须早白、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大便于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银耳粥配方:银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做法...

四季养生2017-06-19

大暑节气“冬病夏治”教你健康一夏【资讯】

大相传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的热千万不可小觑。那么,大暑节气最容易引发哪些疾病?一、中暑大暑天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应对: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水,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预防: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2、保证充足...

四季养生2015-07-23

小暑节气到养生需吃四味过五关【资讯】

暑,热也,小暑即为小热。但"小暑过,每日热三",今年7月17日开始入伏,热在三伏,小暑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大暑在后面摩拳擦掌呢。此时,初伏前后,空湿度逐渐加大,天由干热转为闷热,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你准备好了吗?【小暑三侯】一候,温风至:凉风已尽,空变成扑面热浪二候,蟋蟀居壁:蟋蟀躲进墙角避暑热,等待秋凉出穴三候,鹰始鸷:老鹰因地面温太高而在高空中活动小暑养生过五关第一关:养阳关...

四季养生2017-06-14

白露防秋燥多吃4种水果【资讯】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传统上说白露过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昼夜温差加大,秋意渐浓。白露来了,秋燥之也愈来愈明显。秋天要防秋燥,养生更主张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以下4样:1、梨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的作用。对肺、支管及上呼吸道有相当好的滋润功效,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

营养饮食2015-09-08

大暑天老人需警惕热中风推荐6款祛暑食谱【资讯】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犹大也。"中医表示,大暑节气,天甚烈於小暑,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应警惕患上热中风。大暑节气中老年人警惕热中风热中风易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夏天由于室内与室外温相差太大,若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就可能引发此症。症状: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般性的头痛、头晕...

四季养生2016-07-22

专家:春前后,减衣还要悠着点【资讯】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春时节,天忽冷忽热,很容易给人造成夏天来了的错觉。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农历二八月乱穿衣”的说法。 据医生介绍,春时节,是传染病多发期,如果过早地穿上夏天的服装,危害很大,很容易让身体受风生病。同时,春前后,人体血液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高血压、心脏病、月经失调、眩晕、失眠及过敏性疾病。

健康新闻2011-03-21

秋季如何预防肾结石【资讯】

1、多喝水秋分过后,天越来越冷,没有夏天的大汗淋漓,人们的饮水量也随之减少。但是人体中的水随汗液蒸发量却没有减少,因此还是要及时补充水,增加排尿量。除了喝水之外,还可以多喝些菊花茶、绿豆汤,水果蔬菜等,都能减少肾结石的发生。2、锻炼身体秋天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减少尿液中钙的含量,以减少结石形成的概率。3、饮食均衡日常饮食要在保证身体机能的情况下,少吃高钙、高糖、高嘌呤食物...

肾结石2017-09-04

雨水后五大疾病不容忽视中医专家教您应对策略【资讯】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传统疗法室主任医师刘媛媛雨水过后天逐渐变得潮湿闷热,较往年早了许多。随之而来的春时节,温可能不断升高,万物复苏,各种病邪也随之滋生。较其他时期而言,人们更容易发生感冒流感及过敏性疾病等;或者还有可能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候变化幅度大是重要原因,所以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胃肠道问题,以及失眠、焦虑等情志疾病都不容忽视。向大家介绍几种在春时节易发生的病症及简易...

中医养生2015-06-2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