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到昏迷!高温天气,这份中暑急救指南请收好【资讯】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缓解中暑症状、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中暑急救的初步措施、快速应对方法以及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一、中暑急救初步措施1.识别中暑症状:中暑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2.迅速转...
急救2024-07-26
夏季一热就中暑该如何应对及防暑降温【即问即答】
-
夏季易中暑,平时要注意好预防工作,一般是可以避免中暑的,不要受热,避免高温环境,不要在太阳下暴晒,多喝开水,可以经常戴着仁丹,或者藿香正气水,或者克痢痧胶囊。平时只要多休息,避免高温环境,多喝开水,经常吃绿豆粥,一般是可以避免中暑的。
5个回复 2025/1/20 11:21:43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这5种水果很消暑!【资讯】
在炽热的夏季里,大量出汗会导致人们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矿物质,便很容易出现中暑的征兆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等,如果不及时处理,症状还会进一步加重,出现面色惨白、血压下降,心跳加快等,严重者会出现抽搐等重度中暑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夏季中暑改如何预防?家医君来为大家分享。夏季如何预防中暑?夏季高温酷暑时,首先要做好防晒工作,而且尽量不要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到户外活动。...
健康新闻2020-07-26
怎样治疗中暑【即问即答】
-
中暑发生后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当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地方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民间常用的利痧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2、昏倒的患者,应将其迅速抬到环境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有条件者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大腿内侧等处放置水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上述治疗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停滞。3、病人清醒后,可给...
3个回复 2017/7/6 21:22:42
中暑后适宜吃哪些食物?【即问即答】
-
中暑后,饮食调整很重要,适宜吃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淡盐水、香蕉、冬瓜等。 1.西瓜:西瓜富含水分和糖分,能有效补充因中暑流失的水分和能量。 2.绿豆汤: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帮助缓解中暑症状。 3.淡盐水:补充因大量出汗而丢失的盐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4.香蕉:富含钾元素,可补充因中暑导致的钾流失,预防肌肉无力等症状。 5.冬瓜: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
2个回复 2024/10/24 10:19:25
经常中暑的原因有哪些,能通过拔罐和扭沙治疗吗?【即问即答】
-
经常中暑的原因主要有环境高温高湿、个人体质较弱、散热障碍、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过度劳累等。拔罐和扭沙对缓解中暑症状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1.环境高温高湿: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湿度大时,人体散热困难,容易中暑。 2.个人体质较弱:老人、儿童、孕妇等体质相对较弱的人群,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易中暑。 3.散热障碍:穿着不透气衣物、肥胖等导致散热不良,增加中暑风险。 4.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
2个回复 2024/9/27 15:22:14
冬天室内环境为何易致中暑,有哪些症状?【即问即答】
-
冬天室内环境易致中暑,与室内温度过高、空气不流通、衣物过厚、水分补充不足、个体体质差异等因素有关。中暑症状有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 1.室内温度过高:冬季人们常使用暖气、空调等设备提升室温,若温度设置过高,人体散热困难,易中暑。 2.空气不流通:为保暖,室内常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热量积聚,影响人体散热调节。 3.衣物过厚:人们在室内穿着过多过厚的衣物,阻碍散热,增加中暑风险。 ...
1个回复 2025/3/14 12:28:51
非洲游客天安门广场中暑什么样的中暑最“致命”?【资讯】
一张非洲游客头顶毛巾,靠坐在遮阳伞栏杆边的中暑照片热传,随即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据报道,从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处了解到,发现该外国游客有中暑现象后,执勤哨兵让游客在岗伞内休息,并为中暑游客拨打了急救电话。经求证,中暑的外国游客是一名60岁的老人,并非年轻小伙,他们来自非洲一个岛国。当日中午,天安门地表温度接近60摄氏度。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社会万象2017-07-17
中暑后猛喝水是误区中暑后该如何护理【资讯】
中暑的人喝水要少量、多次,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即一个中号杯)为宜。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中暑护理的要点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服防暑降温剂,补充淡盐水,清凉饮料即可恢复。2、中暑出现痉挛者,监测电解质,纠低钠、低氯,控制痉挛。3、中暑出现高热者,行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及各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物理降温后体温持续上升达40度以上...
健康新闻2017-08-02
如何防治感冒、中暑【即问即答】
-
预防感冒要注意保暖。中暑注意散热。均要提高体质, 要多喝水。注意锻炼身体,关注天气变化,不要随意增减衣物。
2个回复 2021/9/30 14:16:15
中暑呕吐2010年8月10日因中暑呕吐好...【即问即答】
-
您好考虑问题不大B超的辐射很小的考虑问题不大如果病情需要可以检查的孩子呕吐中暑建议吃点藿香正气胶囊观察看看
5个回复 2017/7/7 19:47:20
中暑发烧是否影响体检【即问即答】
-
1,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5个回复 2017/7/10 20:13:07
我觉得中暑应该是中暑吧,。。。【即问即答】
-
你好!中暑是由于热邪伤津耗液导致的,平素身体津液缺乏的人最易中暑的。中暑严重了还会虚脱的。虚脱会有生命危险的。因此,这个可以用中医中药调理的,中医以补气生津为主的,效果还不错的,建议你去你们当地开开中药调理,另外,身边可以准备点藿香正气水。
4个回复 2017/7/7 5:31:00
中暑的产生通常由哪些因素导致【即问即答】
-
中暑的发生通常与环境因素、个人体质、生活习惯、基础疾病以及穿着衣物等有关。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1.环境因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容易导致中暑。比如在炎热的夏季,长时间暴露在户外或高温车间工作。2.个人体质:体质虚弱、肥胖、老年人、儿童等人群,由于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中暑。3.生活习惯:饮水不足、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
1个回复 2024/9/18 10:23:46
为何久坐不动及四季都可能出现中暑情况?【即问即答】
-
久坐不动会中暑,是因为热量产生与散发失衡,且散热能力下降。四季均可能中暑,与环境温度、湿度、个人体质、基础疾病及某些特殊情况有关。 1.热量失衡:久坐不动时,身体代谢产生的热量难以有效散发,导致体温升高,易中暑。 2.散热能力弱:长时间坐着,血液循环相对减缓,汗腺分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降低散热效率。 3.环境温度高:即使不是夏季,某些特殊环境如高温车间、锅炉房等,温度过高也会引发中暑。 4.湿度大...
1个回复 2024/9/27 14:54:51
为什么经常中暑?【即问即答】
-
频繁中暑可能与体质下降、睡眠质量不佳、脑供血不足、低血压以及特殊人群的耐热能力低下有关。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体质下降:长期缺乏锻炼,身体机能减弱,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降低。2.睡眠质量: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身体恢复能力减弱,容易在炎热环境下中暑。3.脑供血不足:血液循环不良,脑部供血减少,在高温下可能导致中暑。4.低血压:血压偏低,影响体内热量的...
1个回复 2024/7/30 16:51:39
总是中暑怎么办【即问即答】
-
你好,夏季炎热的刺激,使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消化能力减弱、胃口不开、食欲不佳,饮食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瓜果蔬菜:选西红柿、黄瓜、莴苣、扁豆、芹菜等;鲜桃、西瓜多吃为宜。清淡食品不能少,既营养又消暑
2个回复 2017/7/7 3:45:53
中暑了吃什么好?中暑吃什么好?????。【即问即答】
-
可以服雚香正气胶囊.多喝绿豆烫,平时做好防暑工作.室内应通风.多饮水.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因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容易随汗排出。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时,要喝些盐汽水。
2个回复 2017/7/7 21:55:23
宝山区哪里治疗中暑比较靠谱?【即问即答】
-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治疗中暑应选择具备完善医疗设施和专业医护团队的医院。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 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促进散热。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严重时需静脉输注生理盐...
1个回复 2024/10/11 16:48:07
中暑后能否喝午时茶来缓解?【即问即答】
-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对于中暑后能否喝午时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建议单纯依靠喝午时茶来缓解,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质、中暑的严重程度等。 1.中暑原理:中暑是由于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体内热量过度积聚。轻症表现为头晕、乏力、多汗等,重症可能出现昏迷、抽搐。 2.午时茶作用:午时茶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等,对于缓解中暑...
1个回复 2024/12/2 14:41:27
如何预防中暑及中暑后的应对措施【即问即答】
-
预防中暑需要注意环境、穿着、水分补充、饮食和活动安排,中暑后要及时采取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休息、就医等措施。 1.环境:避免高温时段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尽量待在阴凉通风处。 2.穿着:选择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有助于散热。 3.水分补充: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才喝,可适量饮用淡盐水。 4.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黄瓜等,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5.活动安排:减少剧烈运动,如需运...
1个回复 2024/12/9 14:02:24
高考考生谨防中暑发烧拉肚子【资讯】
临近高考,家长和考生都希望能平安顺利地完成这最后的冲刺,取得理想成绩。但每年考试期间都会有一些考生由于中暑、发烧和拉肚子而严重地影响了高考的成绩。其实,只要懂得一些健康和饮食方面的小常识,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吉林省营养学会理事、高级营养咨询顾问丁玉杰老师给广大考生提供几点预防中暑、腹泻的建议。据丁老师介绍,首先,忌大量饮水。中暑患者应该采用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
健康生活2011-05-24
习惯性中暑【即问即答】
-
中暑治疗原则1.立即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并给予物理降温;2.重量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静脉注射复方氯丙秦;3.纠正水、电解质平衡;4.防治合并症控制感染。用药原则:1.物理降温、氯丙秦和其他辅助药为主;2.有心力衰竭病例应快速洋地黄化;3.脑水肿病例除降温外,静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质激素;4.肾脏损害病例应用速尿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腹透或血液透析;5....
5个回复 2017/7/7 0:39:09
中暑都有什么反应【即问即答】
-
您好,中暑的症状: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建议多喝盐水,防止暴晒
3个回复 2017/7/10 12:21:37
夏天来了怎么预防中暑【即问即答】
-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考虑要注意多喝水,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和身体脱水的问题。
5个回复 2017/7/7 3:12:01
中暑的三个阶段依次分别是什么【资讯】
中暑的三个阶段依次分别是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一般需要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个阶段。其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大汗、四肢无力、口渴、注意力不集中、眼花等,若能够及时脱离高温环境,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轻度中暑是...
精编文章2024-08-27
老是中暑是什么原因?【即问即答】
-
老是中暑可能与环境因素、个人体质、生活习惯、基础疾病以及散热障碍等有关。 1.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温、高湿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困难,容易导致中暑频发。 2.个人体质: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者,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差,易反复中暑。 3.生活习惯:饮水不足、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身体的调节功能,增加中暑风险。 4.基础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血液循...
1个回复 2024/12/6 12:11:47
炎热天不小心中暑了该如何处理【即问即答】
-
可以服雚香正气胶囊。多喝绿豆烫,平时做好防暑工作。室内应通风。多饮水。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因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容易随汗排出。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时,要喝些盐汽水。
3个回复 2025/1/14 13:53:15
容易中暑是什么原因?坐月子中暑怎么办?【资讯】
根据四季的变化进行养生,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上工治未病”。在夏季的酷暑之下,我们极易出现中暑的现象,而中暑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主治医师庞浩伟,为我们讲解容易中暑是什么原因?坐月子中暑怎么办?容易中暑是什么原因?中暑主要是因为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例如在高温环境里面,长时间进行一些重体力劳动,又没有合适的降温的措施,此时就很容易死中暑。一些...
急救2020-06-07
上幼稚园的问题【即问即答】
-
宝宝太小了,最少也要2岁的,你还是不要强制把他送到幼儿园,过一段,等他忘了这段经历再来准备怎么把他送去的好。家里要有人带的话,可以过一段时间让家人带他去别的幼儿园玩,让他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爱上幼儿园,宝爸宝妈也要和宝宝交流幼儿园的生活,引导宝宝和小朋友和睦相处。
4个回复 2019/2/20 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