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怎么喂养?【资讯】
1、奶制品的选择:奶制品主要区别是能量密度不同,100ml早产儿配方奶粉约含有80kcal,100ml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粉所含能量约为73kcal,而100ml母乳或足月儿配方奶粉均约为67kcal。不同的早产儿需要的能量密度是不同的,如果出院时体重跟其纠正胎龄的体重是符合的,可以给予纯母乳或足月儿配方奶粉喂养;如果体重低于纠正胎龄相应的体重,则需要喂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粉或母乳+母乳添加剂;如果体...
产后2017-09-28
早产儿日常如何护理?帮早产儿按摩的方法【资讯】
早产儿无论是身体机能发育还是抵抗力都比足月的新生儿较低,所以在出院后护理要注意保暖等事项。虽然是早产儿,新妈妈也不必过于紧张,优质的护理是可以使宝宝赶上足月新生儿。一、早产儿的日常护理1、沐浴:2000克左右的早产儿,早几天采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以后可用温水浴,过多的操作、搬动易使之疲劳,增加心脏负担和消耗热能,还会引起吐奶甚至颅内出血,因此,动作应尽量轻柔。2、保暖:保暖是减少早产...
早产儿2013-10-16
我朋友儿子是早产儿今天晚班出院三天没解大...【即问即答】
-
早产儿护理需尽心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1个回复 2017/7/8 5:10:04
我朋友儿子是早产儿,今天晚班,出院三天没...【即问即答】
-
早产儿护理需尽心,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1个回复 2017/7/11 2:37:12
家长护理早产儿要注意预防这些疾病【资讯】
早产儿护理方法早产儿和足月发育的宝宝相比,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随时面临生命的危险,需要专业的医生、特殊的护理。但即使经过了住院治疗,早产儿出院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面临生长发育延迟。因此,在两岁前要留意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超过两岁时宝宝的身高和体重还不能追上同龄孩子的话,可能会出现身材矮小。对早产儿来说,可能不适宜和同龄的孩子比身高和体重,而要进行定期体格检查,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正常婴幼儿,...
产后2017-09-29
早产儿出院后在家护理要点有哪些【即问即答】
-
早产儿出院后在家护理,要注意环境、喂养、防感染等方面,包括温度湿度、喂奶方式、卫生习惯等。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1.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摄氏度,相对湿度55~65%,多通风换气。2.喂养:加强母乳或奶粉喂养,胃容量小,喂奶量少、间隔短,吸吮差可用滴管或小汤匙。3.卫生:喂奶、换尿布前洗手,减少亲吻,防止细菌感染。4.睡眠:提供安静舒适的...
6个回复 2024/8/20 9:42:53
34周和32周的早产儿护理区别在哪【资讯】
儿科专家表示对早产儿要有所区分。一种是34周早产儿,又叫近足月儿,出院后发生特殊问题的机会不多,注意做好日常护理就基本可以了。而32周早产儿甚至28周左右出生的早产儿,因为并发症比较多,生长发育与足月儿也有较大差距,出院后必须定期到专业保健医生那里做评估和指导。34周早产儿要重日常护理对34周以后出生的近足月儿以日常护理为重。从家长的反馈来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怎么保暖?很多家长回来...
预防保健2017-08-09
早产儿日常该如何正确护理护理早产儿的五道关【资讯】
俗话说,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才是自然圆满。可是临床上,却有相当部分新生儿是“提前报到”。据统计,广东省早产率高达9%,略高于全国水平,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新生儿科专家的关注。孕妇精神压力大,孕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未知的感染均是导致早产儿增多的原因。早产儿的生存能力低,出院的家庭护理显得十分的重要。近10%的早产率,精神压力大是诱因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孩子均被称为“...
早产儿2015-03-23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资讯】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1、宝宝出生后数日内每天睡眠时间可达20小时左右,即除哺乳时间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2、仰卧睡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对新生儿的心脏、胃肠道和膀胱的压迫最少。但仰卧时因舌根部放松并向后下坠,会影响呼吸道通畅,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睡眠情况。3、对于侧卧睡的宝宝,家长应适时调整左右方向,以免造成偏脸现象。新生宝宝不提倡俯卧位睡姿,容易发生意外窒息。4、建议把宝宝放在摇篮或婴儿床里,床...
产后2017-09-29
【早产儿ICU护理】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育儿新主张-家庭医生在线【资讯】
视频访谈2013-04-27
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什么?【资讯】
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什么?1、预备必须的装备:如氧气筒(机)、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针等,视宝宝出院时的状况而定,需于出院前即事先准备。2、熟练胸背部的拍痰:这对肺、气管不佳的早产儿是有利的。3、喂食量: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婴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4、喂食方式: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间断式...
产后2017-09-28
早产儿出生时两斤五两何时可以出院回家【即问即答】
-
早产儿能否出院回家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体重增长、吃奶情况、呼吸状况、体温调节能力和神经发育情况。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1.体重增长:体重达到约四斤以上,且增长稳定。2.吃奶情况:能自己吸吮足够奶量,消化吸收良好。3.呼吸状况:呼吸平稳,无需吸氧等辅助呼吸支持。4.体温调节:自身能较好维持正常体温,不受外界环境过多影响。5.神经发育:神经反射正常...
1个回复 2024/7/29 16:24:12
崔其亮:早产儿出生前后1000天护理最重要【资讯】
昨天,第二届早产儿热点问题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召开,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崔其亮接受了家庭医生在线的专访。他表示,虽然国内目前没有早产儿出生率的确切统计,但是早产儿出生率呈上升趋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崔主任说:“造成目前早产儿的出生率上升原因有很多,与人们生活压力加大、环境因素、不孕症的提高、不良指导以及人们滥用“多仔丸”都有关系。”他指出,要重视孩子在出生前后1000天的护...
早产儿2012-06-02
早产儿出院后怎样进行科学喂养?【即问即答】
-
早产儿出院后的科学喂养需要注意喂养方式、喂养量、喂养时间、营养补充、环境护理等方面。 1.喂养方式: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可补充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呛奶。 2.喂养量: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约150-180毫升。 3.喂养时间:初期可按需喂养,随着孩子长大,逐渐建立规律的喂养时间,一般2-3小时一次。 4.营养补充:在医生指导下,适时...
1个回复 2024/12/27 15:33:52
出院早产儿注意事项【资讯】
1、早产儿因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高胆红素血症、贫血、营养不良、慢性肺部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脑损伤等。2、早产儿常有喂养困难,请耐心喂养,并避免呛奶;如坚持全母乳喂养,建议补充“母乳添加剂”以弥补早产母乳营养的欠缺;如需人工喂养,请继续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或过渡奶粉,在随访医生指导下,至体重适于相应胎龄后再改为普通婴儿配方奶粉。3、早产宝宝住院期间会按时进行眼底检查,如需复诊。4、早产儿...
产后2017-09-28
36周早产儿【即问即答】
-
患者你好,37周结束就不算早产。“小腹有时会有抽痛的感觉并且肚子一痛腿就有点要抽筋的样子”你要注意啦。这种现象在生宝宝前会有,但是有的是提前1个月,有的是1周左右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而且你快距离足月也快了,随时都要注意。所以以上说的,36周出生的,不算是早产儿,不用担心。如有疑问,可以到当地公立医院就诊,咨询医生。
6个回复 2021/9/7 14:11:36
三十三周早产儿出院后护理要注意什么【即问即答】
-
三十三周出生的早产儿出院后护理要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睡眠环境和定期复查等。 1.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在55%-65%。给宝宝穿衣要适当,可通过触摸宝宝手脚和后颈判断冷暖。 2.喂养:尽量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选择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喂奶时要注意速度和量,避免呛奶。 3.预防感染:接触宝宝前要洗手,保持宝宝用品清洁,减少亲友探望,避免交叉感染。 4.睡...
1个回复 2025/3/14 11:05:30
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有哪些【资讯】
32周早产儿指的是孕周不足出生的新生儿,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一般包括呼吸功能良好、体温维持稳定、体重逐渐增长、心率稳定以及血氧饱和度稳定等,如果出现不适情况,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就诊,然后进行详细检查,遵医嘱治疗。1、呼吸功能良好:由于早产儿出生以后,肺部还未发育成熟,可能会出现呼吸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出院时的标准应达到保持呼吸稳定,无需机械支持。2、体温维持稳定:部分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在...
精编文章2024-01-23
早产儿如何护理才能够赶超足月的宝宝?【资讯】
早产儿的胎龄不足27周,身体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容易产生一些呼吸系统、心脏、消化等方面的并发症。早产的宝宝需要在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够正常出院,出院后怎么样护理才能够使宝宝的体质赶上足月的宝宝呢?由于早产儿在体力、免疫力以及智力上与足月的宝宝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护理中早期的干预十分重要。平时可以只用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其作出一些抬头、翻身、伸手够玩具的动作,给宝宝多看一些色彩、图画、图...
产后2017-09-29
早产儿出院后还需要定期随访吗?【资讯】
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1、早产儿的发生率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你认为是跟什么有关?这几年早产儿发生率比往年是有升高的趋势。这个可能主要跟生育年龄的滞后,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还有一些环境有关。2、您接诊过最小(出生时间和体重)的早产儿是怎样的?一般多大的早产儿能存活?结语:我们自己接诊过的或者救治成功的就是胎龄25周,出生体重是600克,这是已经随访了三年多了,都是挺好的。在国际上,目前最小出生体重的...
儿科科普视频2016-12-26
早产儿奶粉应该怎么挑选?【资讯】
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1、早产儿的发生率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你认为是跟什么有关?这几年早产儿发生率比往年是有升高的趋势。这个可能主要跟生育年龄的滞后,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还有一些环境有关。2、您接诊过最小(出生时间和体重)的早产儿是怎样的?一般多大的早产儿能存活?结语:我们自己接诊过的或者救治成功的就是胎龄25周,出生体重是600克,这是已经随访了三年多了,都是挺好的。在国际上,目前最小出生体重的...
儿科科普视频2016-12-22
个月早产儿的注意事项及平时该如【即问即答】
-
产儿除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外,还必须在喂养、保暖和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早产儿的保暖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温调节能力比足月新生儿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早产儿肌肉活动少,皮下脂肪少,抗寒能力差,容易散热,体温偏低,所以,早产儿要特别注意保暖。早产儿的房间温度要尽量保持恒定,空气要保持新鲜。夏季温室不要超过30?C,室温高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刚出生的早产儿在医院时睡在暖箱里,若在家里,早产...
3个回复 2017/7/5 19:58:56
早产儿出院时应做哪些准备【资讯】
早产儿因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出生就会发生许多问题,需要特别的照顾。等早产儿身体状况稳定获准出院回家时,如何给早产儿健全的居家照顾,让他顺利、健康地成长,对医疗知识较欠缺的年轻父母而言,实在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因此,建议早产儿的父母在宝宝出院前,应与孩子的主治医师仔细讨论,因为医师最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有何并发症,可以提醒父母注意哪些特殊状况。1、目前喂食情形如何?2、目前的排泄习惯?3、...
预防保健2017-08-08
早产儿有哪些并发症?早产儿出院后有哪些注意事项【资讯】
在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仅有7.1%,但由于我国新生儿人口基数大,且发生率仍呈递增趋势,早产儿的数量不可低估。我们都知道早产儿由于先天各项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生时往往会出现许多并发症,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饶红萍,为我们讲解早产儿有哪些并发症?早产儿出院后有哪些注意事项?早产儿并发症有哪些?早产儿并发症神经系统方面比较容易出现感染、脑炎、脑出血、脑损伤,呼吸系统会出现新生儿呼...
儿科2020-06-02
早产儿吃奶差能出院吗【即问即答】
-
早产儿吃奶差不能出院,这种情况过早出院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会有很大的影响。早产儿一般都是身体生长发育恢复正常指标之后才可以出院,吃奶差暂时不能出院,需要继续在医院调理治疗一段。早产儿出生之后需要在保温箱当中护理一段时间,一开始的时候需要使用早产儿专用奶粉喂养。
1个回复 2022/4/22 12:21:14
早产儿的喂养【资讯】
1、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2、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kcal/100ml),根据生长情况而定。3、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
早产儿2017-01-03
喂养早产儿的5种方式【资讯】
喂养早产儿的5种方式早产儿父母应找有经验的医生,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进行喂养。1、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2、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kcal/100ml),根据生长情况而定。由于母乳...
产后2017-09-29
32周早产儿达到什么标准可以出院?【资讯】
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涉及生命体征、喂养情况、体重增长、感染控制、自主体温调节等方面。1.生命体征稳定:早产儿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需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心率应维持在正常范围,一般安静时为120-160次/分钟;呼吸频率平稳,无呼吸暂停、发绀等异常情况,通常在40-60次/分钟。血压也需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保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血液灌注。2.良好的喂养能力:能够经口自主吸吮乳汁,且奶量摄入充...
儿科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