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生率仅次于非洲卒三级预防策略【资讯】

“脑卒”(cerebralstroke)又称“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国发生率仅次于非洲Lancet杂志近期公布了RELY房颤注册研究全球47个国家的急诊房颤注册结果。该研究共登记约1.5例房颤患者,并随...

疾病养生2016-12-16

广州东部首个房颤心正式揭牌为房颤患者保“房”消“颤”【资讯】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率失常,在我国房颤发病人群已逾千万。房颤会导致卒发病风险明显增加,约有10%-20%的房颤患者会诱发卒,疾病负担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目前房颤的治疗往往并不规范,同时患者自身缺乏对房颤的正确认识,无法做到正确的长期管理。对此,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致力打造国家级房颤心,提高早期诊断率,规范药物治疗,普及和规范新型治疗技术并开展房颤长期管理,造福房颤...

会议论坛2019-04-27

房颤患者突发意外怎么办?用它紧急按下抗凝“暂停键”【资讯】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我国房颤患病率为0.77%,约有超过1000万房颤患者。房颤患者由于症状并不明显,多数仅表现为胸闷、心悸等,因此病情常常被忽略。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邓志华教授提醒,房颤患者应重视这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作出正确的处理。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邓志华教授房颤的高危因素有哪些?这些人群要当心据邓志华教授介绍,房颤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75-...

专家访谈2020-09-18

房颤增5倍脑卒风险多数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资讯】

长期以来房颤抗凝治疗不足的现状有望得以突破。6月15日,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宣布,由其研制的新一代抗凝药物泰毕全®(通用名:甲磺酸达比加群酯)正式在中国上市,它克服了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的诸多缺点,为房颤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的新选择。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心主任霍勇教授指出,泰毕全®是首个在...

专家访谈2013-06-18

冬天易房颤心慌气短最要警惕【资讯】

房颤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房颤患者数量非常多,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房颤有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高的趋势。针对冬天一些人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疲劳、眩晕的现象,这样的症状如果频繁出现,就要警惕房颤。正常人的心跳在每分钟60次至100次,激动或紧张时心跳可能在每分钟140次左右。房颤时心房各部分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心房每分钟“颤动”350次至600次,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如果病情延误...

养生常识2017-08-15

吴书林:如何预防房颤病人的血栓栓塞?【视频】

如何预防房颤病人的血栓栓塞,主要还是抗拴治疗,目前我们有抗血小板药物,比如说阿司匹林,还有比较常用的...

原创2013-07-10 标签: 血栓 房颤 中风

如何防止房颤复发?【即问即答】

对于防止房颤的复发,药物的疗效不佳,长期用药的医疗费用较高,毒副作用较多,患者依从性较差。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导管消融治疗。随着循证医学的依据越来越多,近年来,国际权威指南对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推荐力度逐渐加大。2011年美国房颤指南首次提出在有经验的心,导管消融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性房颤患者可作为ⅠA类推荐;对左房明显扩大或伴有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指南也推荐导管消融...

2个回复 2017/9/20 19:19:29

警惕房颤六大症状表现【资讯】

房颤又称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内产生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表现为心跳过快且节律完全不规则。房颤老年人高发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在800万以上,其有70%的患者都是65~85岁之间的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未来四十年,房颤患者将会大幅增加。老年人之所以成为房颤的高发人群,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的心脏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另一方面...

疾病症状2017-06-13

秋冬风高发需要警惕这个“杀手”【资讯】

脑卒,俗称“脑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的致死原因和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大疾病。提起风,人们想到最多的高危因素就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然而,还有一种因素引发的风却令患者猝不及防,危害更大,那就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这是因为相较于血管内的空间,心房内更“宽敞”,栓塞面积更大,合并疾病更多,且病发突然,使它呈现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2019年11月23...

疾病新闻2019-11-23

射频消融治疗VS心脏起搏器房颤治疗怎么选?【资讯】

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近九成是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我国30岁至85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其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10%以上。目前我国房颤人数已超1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人群房颤患病率呈升高趋势。我国每年房颤导致的脑卒约30-50万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心房内血栓形成并发脑卒而引起患者致残,甚至致死...

心律失常2018-06-07

新型口服抗凝药泰毕全上市南方媒体沟通会【资讯】

炎炎夏日,又进入一个心脑血栓病的高发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引发脑血栓从而引起风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脑血管专家告诫:我国至少有数百万患者,但目前多种原因造成我国房颤病人所接受的预防风的治疗严重不足。专家强调,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性风发病的关键。近日,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新型口服抗凝药——泰毕全®(通用名: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上市,它克服了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

医药行业2013-07-02

用了这种方法房颤患者八成能够恢复正常心率【资讯】

房颤是目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我国有超过1000万房颤患者。房颤危害极大,轻则引起心悸、心慌、乏力、头晕等症状,影响人的正常活动,重则导致急性左心衰、脑卒的发生,致残致死。6月6日是全国房颤日,为了增强民众对房颤防治的认识,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办、强生医疗支持的“关注房颤,及时就诊“房颤患者教育活动在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举办。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景峰教授在...

心律失常2018-06-07

房颤血栓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即问即答】

房颤血栓治疗存在多种问题,如抗凝药物的选择与副作用、患者依从性、治疗效果评估、合并其他疾病的影响、治疗费用等。 1.抗凝药物的选择与副作用: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华法林治疗窗窄,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虽无需频繁监测,但可能引起出血等副作用。 2.患者依从性: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或治疗繁琐,不能按时按量服药,影响治疗效果。 3.治疗效果评估:难以准确判...

2个回复 2024/10/24 9:09:43

溶栓与抗凝率是脑卒防治重之重【资讯】

脑卒已成为我国第一位的致死原因和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大疾病。我国脑卒每年新发约200万例,而且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迅速增长。今天在北京召开的“2017达济天下论坛”上专家们指出:加强溶栓与抗凝是脑卒的防治重要手段。脑卒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疾病。房颤是导致脑卒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房颤动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房颤患者的卒风险较非房颤患者升高5倍。我国年...

权威发布2017-08-05

房颤引起的血栓堵塞脑血管易导致风【视频】

“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风发病率的关键。” 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

原创2013-07-08 标签: 房颤 血栓 中风

肥胖后果严重竟致房颤怎样从饮食预防房颤【资讯】

肥胖,是一个跨越国际的健康问题。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肥胖人群都在爆炸性地增长。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数就位列美国之后,处于全球第二,有4600万左右。这个数字比起中国的人口总数而言还不算大,但是中国的肥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这个增长速度近乎是翻倍的。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也随之诞生。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肥胖与房颤的关系吧。肥胖导致房颤研究以证明肥胖,与房颤是相关的。与正常体重组相比,约50%...

疾病百科2017-11-10

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在中国获批【资讯】

 (中国上海,2013年3月4日)日前,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Pradaxa®,商品名:泰毕全)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被批准用于成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和全身性栓塞预防,将为近千万中国房颤动患者在预防卒和全身性栓塞,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新选择。   中国顶级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

健康资讯2013-03-06

关注房颤早诊早治专家说: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好【资讯】

房颤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可以引起脑梗死,致残甚至致死,长期发展下去还会导致心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整体人群的房颤发病率大概在1%,其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房颤的几率超过10%以上,而目前我国患有房颤的人已经超过800万人,我国已成为房颤患病大国,6月6日是全国房颤日,家庭医生在线有幸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宋旭东教授做客访谈间,宋旭东教授对房颤疾病相关问题的采访作出了解答...

心律失常2018-06-08

房颤使卒风险增加五倍内外科联手防治房颤效果更佳【资讯】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目前我国发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每年用于房颤治疗的花费高达300亿元,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同时房颤易引发卒、心衰以及痴呆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2019年中国房颤日到来之际,6月5日,由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房颤学组举办,强生医药支持的“治愈房颤,健康相伴”中国房颤日公益全国宣传活动在广州启动。广东省人...

心脑血管2019-06-06

房颤与血栓栓塞【资讯】

脑栓塞(缺血性脑卒)是房颤引起的主要栓塞性事件,同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伴随房颤的脑卒,大多由于左心房的血栓脱落引起脑动脉栓塞所致。脑栓塞的危险与基础心脏病的存在和性质有关,风湿性瓣膜病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有较高的危险。非瓣膜病房颤发生栓塞事件的危险为每年5%左右,是非房颤患者发生率的2倍,占所有脑栓塞事件的15%~20%。老年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较高,50~59岁患者因房颤所致...

疾病症状2017-06-13

“6问”认清心房颤动真面目【资讯】

广东省心研所所长吴书林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抗凝治疗远离脑风威胁中国脑卒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一个重要原因,就与房颤患者对所患疾病了解有限,尤其对潜伏在房颤背后危害性极大的脑卒这只“猛虎”,存在认知盲点。2015年6月6日是第三个“中国房颤日”,专家指出,可以通过“6问”来认清房颤真面目,提高房颤患者对于脑卒的预防意识。“抗凝治疗是降低房颤患者风发生率、死亡率的直接措施,也是房颤患者的...

疾病访谈2015-05-29

[6.9]暨大附一院:关注房颤——暨大社区心脑血管疾病义诊【资讯】

房颤:心脑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感觉做了“亏心事”,总是心慌;感觉怀里揣了一只小兔子,惴惴不安。气短、乏力、头晕、多汗……这些症状,您有过吗?中国房颤患病第一大国,患者超过1000多万,成年人患病率接近1%。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还有大批的无症状房颤。这个“隐形”的庞大群体,也包括您吗?房颤最大的危害是脑卒,20%以上的脑卒房颤导致,且其所致脑卒具有“三高”特点——即高致残率、高病死率、...

医院义诊2017-06-05

房颤的发病概率大概是怎样的?【即问即答】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概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地域等。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概率逐渐升高,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增加。 2.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的人群,房颤发病风险较高。 3.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房颤的发病概率。 4.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

2个回复 2024/10/15 9:41:32

叶健烽

毕业后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先后到北京、广州、香港、日本、意大利等著名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心血管病的诊治,尤其在冠心病和高血压诊治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抢救心血管急危重症病人和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两次获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获得省科技成果认证;负责主持的两项技术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入库项目”,3项省科技厅资助课题、1项东莞市重点科研立项课题,独立承担及...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关注心房颤,远离脑卒【资讯】

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我国65岁以上老人房颤患病率为6-10%。房颤时由于心房没有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脑卒。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发生卒的危险增加5倍。他指出,房颤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风险倍增、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但公众对房颤的危害和防治知识严重不足,还存在很...

脑卒中2017-02-15

中国有1000万房颤患者如何预防房颤呢?【资讯】

我国有1000万左右房颤患者,这一疾病的最大危害是产生血栓导致脑风。前天,在南京举办的“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国际论坛”上,相关专家介绍,左心耳以其独特的结构成为房颤患者血栓的“犯罪窝点”,通过手术切除左心耳可使房颤后的风率下降90%。什么是房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

健康新闻2016-04-19

以岭药业连花清瘟、参松养心两产品获2019“健康中国·品牌榜”西普金奖【资讯】

8月14日,2019西普金奖颁奖盛典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会上发布2019“健康中国?品牌榜”榜单,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参松养心胶囊两产品凭借良好的产品力与品牌力荣获“健康中国?品牌榜”西普金奖。此次“健康中国·品牌榜”评选活动,从市场表现、消费者评价、临床医生评价和药店药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品牌进行全面评价,甄选优秀品牌,为健康中国树立榜样。连花清瘟是以岭药业研发生产的治感冒抗流感的专利药,为国...

医药视窗2019-08-17

[8.15]暨大附一院:房颤健康教育公益讲座【资讯】

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现有房颤患者约为800万,房颤可使脑风险增加5倍,每100个缺血性风患者有15人因为房颤所致;且房颤所致脑风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在中国,41.9%的脑风患者复发风。为了更好地普及大众对房颤的自我管理知识,将房颤的危害降到最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将举办大型房颤的健康...

健康讲座2015-08-10

这台房颤消融手术全程可视!鞘管还能双向调弯!【资讯】

据国家心血管病心2018年初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其,心律失常成为心脏性猝死的主因之一。中国有约1000-1500万的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一线治疗方式。2018年12月7日,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一位50岁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接受了中国首台全程可视暨磁电双定位心脏的射频消融手术,经过专家2个多小时的努力,影响患者生命的房...

权威发布2018-12-08

罗湖区人民医院:完成深圳首例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资讯】

10月9日,由罗湖区人民医院引进的知名德籍华裔心血管病专家余江涛教授成功完成了深圳首例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今年才在中国正式上市的这种全新手术通过微创,闭合了房颤病人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由此可降低房颤病人风的风险。(余江涛教授讲解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余江涛教授为德国LichtenfelsHelmut-G。-Walter医疗心心脏内科医院副院长,知名德籍华裔心血管专家。德国弗莱堡(F...

医院动态2014-10-1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