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保健:缓解脚趾脱皮的中医妙招【资讯】

缓解脚趾脱皮的中医妙招包括按摩经络穴位、中药泡脚、艾灸、中药内服调理以及饮食经络养生等。1.按摩经络穴位:人体经络系统与各个脏腑器官相连通,通过按摩特定经络穴位可调节身体气血运行,改善脚部皮肤状况。如按摩足部的太冲穴、太白穴等。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它是肝经的原穴,按摩此穴能调节肝经气血,对因肝郁气滞导致的脚趾脱皮有一定缓解作用;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

健康科普2025-03-10

中医养生智慧:调理白带带血有妙招!【资讯】

白带带血是一种需重视的症状,中医调理可从饮食、中药、艾灸、运动、情绪调节等方面入手。1.饮食调理:可多食用具有清热凉血、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如莲藕,有清热凉血作用,对血热引起的白带带血有一定缓解作用;山药能健脾益气,增强身体正气;黑木耳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症状。2.中药调理:一些中药对调理白带带血有较好效果。例如,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地榆能凉血止血、解毒...

健康科普2025-03-13

中医养生:调理体质改善大便隐血【资讯】

中医调理体质改善大便隐血可从饮食、中药、艾灸、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着手。1.饮食:合理饮食对改善大便隐血有重要作用。可多食用具有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红枣、桂圆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胃的刺激。例如,山药能补脾养胃,红枣可养血安神,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身体状况。2.中药:许多中药具有调理体质、改善大便隐血的作用。常见的有三七、白及、地榆等。三七具有化瘀止血、...

健康科普2025-03-15

中医养生智慧:辅助小儿哮喘根治的方法【资讯】

辅助小儿哮喘**可从饮食调节、中药调理、推拿按摩、艾灸疗法、运动锻炼等方面入手。1.饮食调节:合理的饮食对小儿哮喘的辅助治疗至关重要。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防诱发哮喘发作。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润肺、健脾、补肾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山药、核桃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小儿的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例如,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煮成百合粥给小儿食用。2.中药调理:中药在治...

健康科普2025-04-07

经络保健,辅助肛瘘治疗的中医智慧【资讯】

经络保健辅助肛瘘治疗的中医智慧体现在穴位按摩、艾灸疗法、中药调理、经络导引和饮食经络养生等方面。1.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调节经络气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瘘症状。如按摩长强穴,此穴位位于尾骨端下,可改善肛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还有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能起到理气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对肛瘘引起的坠胀不适有一定缓解效果。另外,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健康科普2025-04-26

中医养生智慧:治便秘的土方法【资讯】

中医治便秘有多种有效方法,如按摩穴位、饮用中药茶、食用食疗方、进行运动锻炼、艾灸穴位等。1.按摩穴位:按摩天枢穴、足三里穴、支沟穴等穴位可促进肠道蠕动。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处,按摩时用手指按压,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按摩此穴位能调节肠胃功能。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按摩它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2.饮用中药茶:可选用番泻叶...

健康科普2025-05-12

艾灸灸肚脐有用吗?【即问即答】

慢性病人刚开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后中间休息两天,之后在天天艾灸,如果前半个月艾灸感觉身体好很多,或者时间不充足,那么可以选择隔天艾灸的方法。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1个回复 2021/9/17 20:17:21

艾叶养生三法:泡艾叶熏艾叶艾灸法治疗养病超给力【资讯】

艾叶历来就在我国民间广泛利用,有的用它的治疗养病,有的用它来食用充饥,更有的用它作为辟邪驱毒的信物,用途非常广泛,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三种艾叶的用法。1、泡艾叶——防湿疹别误解,这里的“泡”可不是泡茶,而是泡澡。艾叶虽可泡茶喝,但艾叶的味道比较刺激,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把艾叶熬汁,然后对水稀释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具体做法是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

特色疗法2013-07-17

中医艾炙千万不要犯这5个错很伤身!【资讯】

众所周知艾灸能够辅助治疗各种疾病,同时也达到了保健养生的功效。但是错误的艾灸理念不仅达不到调理身体的效果,反而会诱发各种疾病。注意,中医艾炙千万不要犯这5个错,很伤身!1、晚上艾灸18点之后再艾灸会引起阴阳相冲,影响了人们睡眠质量,甚至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其实艾灸最好的时间段就是白天,因为白天主要有阳气主导,18点之后阳气会慢慢的内藏而且阳气活跃。艾灸可以安排在上午8点到下午3点左右。2、艾条越...

针灸拔罐2019-10-15

艾灸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即问即答】

艾灸时需注意多方面因素,包括安全、体位、温度调节、预防感染及坚持施灸等。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1.集中精力:施灸时应专注,避免艾条移动,确保施灸准确。2.准确定位:根据处方找准穴位,保证艾灸效果,且体位要舒适。3.防火防爆:注意衣着材质,防止落火,艾炷灸更要小心。4.预防感染:若有灸疮,避免弄破,破溃感染需用消炎药。5.调节温度:对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要感知温...

1个回复 2024/7/31 11:38:22

脾胃虚寒艾灸要注意什么【资讯】

脾胃虚寒艾灸要注意什么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

特色疗法2017-06-07

中医教你应对每天拉肚子的养生智慧【即问即答】

应对每天拉肚子,中医有多种养生智慧,如饮食调理、艾灸穴位、服用中药、运动锻炼、情绪调节等。 1.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山药、芡实、薏米等具有健脾止泻作用的食物。 2.艾灸穴位:艾灸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能温阳散寒、调理肠胃,改善拉肚子症状。 3.服用中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四神丸等中药,以健脾益气、涩肠止泻。 4.运动锻炼:适当进行太...

1个回复 2025/5/4 18:40:02

艾灸一次适宜的时长是多久?【即问即答】

艾灸一次的时间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艾灸部位、艾灸方法、个人体质、病情状况以及艾灸目的等。 1.艾灸部位:不同部位对艾灸的耐受程度不同。例如,面部、头部等皮肤较薄的部位,艾灸时间相对较短,一般10-15分钟;而腹部、腰部等肌肉丰厚的部位,可艾灸20-30分钟。 2.艾灸方法:温和灸时间较长,约20-30分钟;回旋灸和雀啄灸时间稍短,通常15-20分钟;而隔姜灸、隔蒜灸等间接灸法,时间约15-25...

1个回复 2024/10/20 21:53:42

中医养生调理肚子疼想吐的体质【即问即答】

中医养生调理肚子疼想吐的体质,可从饮食、中药、艾灸、按摩、运动等方面入手。 1.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具有健脾和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 2.中药:可选用香砂养胃丸、保和丸、藿香正气丸等中药进行调理,需遵医嘱使用。 3.艾灸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等穴位,能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肚子疼想吐的症状。 4.按摩:按摩腹部,以顺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按摩,可促进胃...

1个回复 2025/4/23 9:33:19

中医艾灸拯救女性寒性体质【资讯】

寒性体质的女性很多,像宫寒、手脚冰凉、痛经、胃寒胀痛、怕冷等都是女性体寒的表现,宫寒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不孕。现代女性承担了越来越多和男性一样的高负荷工作,身体负担增加,再加上不规律的生活饮食还有穿衣习惯(如露脐装暴露“神阙穴”而易感风寒),冬不着棉衣而寒易侵体,常食不暖之食而寒宫,久而久之,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诸多由于寒冷而引起的亚健康问题,甚至一少部分人还出现了卵巢囊肿、附件...

体质养生2017-05-24

艾灸拯救女性寒性体质【资讯】

现代女性承担了越来越多和男性一样的高负荷工作,身体负担增加,再加上不规律的生活饮食还有穿衣习惯(如露脐装暴露“神阙穴”而易感风寒),冬不着棉衣而寒易侵体,常食不暖之食而寒宫,久而久之,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诸多由于寒冷而引起的亚健康问题,甚至一少部分人还出现了卵巢囊肿、附件炎症、习惯流产等生育问题。 很多人认为年轻就是资本,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不用太在意,其实不然。长期的亚健...

中医养生2012-01-19

中医养生智慧:调理宝宝体质,告别半夜大哭【资讯】

调理宝宝体质、告别半夜大哭可从饮食、推拿、中药、艾灸、生活起居等方面入手。1.饮食:宝宝脾胃功能较弱,合理饮食至关重要。可多给宝宝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芡实、白扁豆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脾胃。此外,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喂养,避免暴饮暴食。2.推拿:小儿推拿是中医调理宝宝体质的常用方法。例如补脾经,可将宝宝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摩腹...

健康科普2025-03-06

中医养生智慧,调理哺乳后干瘪下垂的胸部【资讯】

中医调理哺乳后干瘪下垂的胸部可通过中药调理、穴位按摩、饮食调养、运动锻炼、艾灸疗法等方法。1.中药调理:可选用一些具有滋补气血、调理冲任功效的中药。比如熟地黄,其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有助于改善身体气血不足的状况,为胸部组织提供充足的营养;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能促进胸部血液循环,改善胸部干瘪下垂;黄芪能补气升阳,增强机体的正气,对胸部的恢复也有一定帮助。但使用中药调理需遵医嘱。2.穴位按摩:按摩...

健康科普2025-03-04

中医养生智慧: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经络保健策略【资讯】

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经络保健策略包括穴位按摩、艾灸疗法、中药调理、康复锻炼以及生活起居调整等。1.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促进经络气血运行。常用穴位有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穴等。按摩环跳穴可改善髋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风市穴的按摩有助于疏通下肢经络;阳陵泉穴对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有一定帮助。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2.艾灸疗法: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可选取关元穴、气...

健康科普2025-03-04

中医养生:调理尿蛋白阳性的独特智慧【资讯】

中医调理尿蛋白阳性,可从饮食、中药、艾灸、运动、情志调节等方面入手。1.饮食: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多吃具有健脾益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莲子等。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莲子养心安神、益肾涩精。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入,以防加重肾脏负担。2.中药:许多中药对调理尿蛋白阳性有一定效果。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

健康科普2025-03-04

经络保健:缓解老是嗝气的中医妙法!【资讯】

老是嗝气可通过经络保健缓解,常见的中医妙法有按摩穴位、艾灸疗法、针刺疗法、中药调理、饮食经络养生等。1.按摩穴位: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膻中穴等穴位可有效缓解嗝气。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此穴位能宁心安神、和胃降逆。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脾胃功能。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膻中...

健康科普2025-03-04

中医养生:调理鼻子不通气的智慧方法【资讯】

调理鼻子不通气的中医方法有穴位按摩、中药调理、艾灸疗法、食疗和运动锻炼等。1.穴位按摩:按摩迎香穴、印堂穴、风池穴等穴位可促进鼻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印堂穴在两眉中间;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时用手指轻柔按压,每次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2.中药调理:可使用一些具有通窍作用的中药,如辛夷、苍...

健康科普2025-03-05

中医养生:调理同房后褐色分泌物的妙招【资讯】

同房后出现褐色分泌物,可通过中药调理、艾灸、饮食调养、规律作息、情绪调节等方式进行调理。1.中药调理:可选用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逍遥丸等药物。乌鸡白凤丸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效,对于气血两虚导致的同房后褐色分泌物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八珍益母丸能补气血、调月经,有助于改善因气血不足引起的此类症状;逍遥丸可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对于肝郁脾虚所致的情况较为适用。使用中药调理需遵医嘱。2.艾灸艾灸一...

健康科普2025-03-14

中医调理腹泻黑色稀大便,这些养生智慧要掌握【资讯】

腹泻黑色稀大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中医调理可从饮食、中药、艾灸、按摩、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1.饮食调理: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多吃一些具有健脾止泻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芡实、白扁豆等。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白扁豆可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缓解腹泻症状。2.中药调理:可选用一些具有止泻、调理脾胃...

消化科2025-03-17

中医养生:调理儿童缺微量元素的智慧【资讯】

中医调理儿童缺微量元素可从饮食调养、中药调理、推拿按摩、艾灸疗法、生活起居调整等方面入手。1.饮食调养: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合理饮食可补充儿童所需微量元素。例如,含铁丰富的食物有菠菜、红枣、黑木耳等,可改善缺铁状况;锌含量高的食物包括牡蛎、瘦肉、坚果等,有助于提高锌水平;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能增强钙质摄入。日常饮食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以保证各种微量元素的充足摄取。2.中药...

健康科普2025-03-10

中医养生智慧:肩井穴位的四季调养秘诀【资讯】

肩井穴位的四季调养秘诀包括春季按摩、夏季艾灸、秋季针刺、冬季热敷,以及四季结合中药调养等。1.春季按摩: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气血也随之活跃。按摩肩井穴位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抵抗力。按摩时,可用手指指腹按压肩井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3-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肩井穴有助于放松肩部肌肉,缓解因春季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肩部不适,还能调节全身气血,使人体更好地适应春季的阳气升发。2.夏季艾灸:夏季...

健康科普2025-03-10

中医养生:调理例假突然变少的智慧方法【资讯】

例假突然变少可通过中药调理、艾灸穴位、饮食调养、运动锻炼、情绪调节等方法进行调理。1.中药调理: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逍遥丸等药物。乌鸡白凤丸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效,对于气血两虚所致的例假变少等有一定疗效;八珍益母丸能补气血、调月经,可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例假异常;逍遥丸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适合肝郁脾虚导致的例假变少。需注意,使用中药调理应遵医嘱。2.艾灸穴位:艾灸是中医...

健康科普2025-03-16

经络保健:降低黄疸值260的中医智慧【资讯】

降低黄疸值260可运用经络保健的中医智慧,包括按摩特定穴位、艾灸相关经络、服用中药、进行针灸治疗、遵循饮食养生等。1.按摩特定穴位:按摩阳陵泉、阴陵泉、太冲等穴位。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刺激它有助于调节肝胆经气,促进胆汁排泄,对降低黄疸值有帮助;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可健脾利湿,改善体内水湿代谢,减轻黄疸症状;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按摩此穴位能疏肝理气,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黄疸。2.艾灸相关经...

健康科普2025-03-16

中医养生:调理子宫痉挛的智慧方法【资讯】

中医调理子宫痉挛可从中药调理、艾灸疗法、穴位按摩、饮食调养、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着手。1.中药调理:中药在调理子宫痉挛方面有一定疗效。如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缓解子宫痉挛引起的疼痛;白芍能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对于改善子宫痉挛状态有帮助;香附可行气解郁、调经止痛,有助于调节子宫的气血运行。不过,使用中药调理需遵医嘱,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配伍。2.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选取...

健康科普2025-03-18

中医养生智慧:调理白带多外阴痒的妙方【资讯】

白带多、外阴痒是常见妇科症状,中医调理妙方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洗、艾灸疗法、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等。1.中药内服:可选择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止带功效的中药。如完带汤,其由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等药物组成,能健脾化湿止带,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白带增多。还有易黄汤,包含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等,可清热利湿、固肾止带,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白带异常有较好疗效。另外,龙胆泻肝汤也较为常用,能清利...

健康科普2025-03-16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