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好肝豆状核变性病能否与常人无异【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治疗后能否和正常人一样,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治疗效果、后续康复以及个体差异等。 1.病情严重程度:若发病时病情较轻,未造成严重的器官损害,治疗效果通常较好。 2.治疗时机: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增加恢复正常的可能性。 3.治疗效果:规范且坚持治疗,如使用驱铜药物青霉胺、二巯丁二酸、二巯丙磺钠等,能促进铜排出,改善症状。 4.后续...
1个回复 2024/12/5 9:35:10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肺结核,如何选抗结核药【即问即答】
-
你好~肝豆状核变性病属于隐性遗传疾病,可以隔代遗传,治疗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食用香蕉,但是有消化道出血的话就暂时不要食用,不能进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豌豆,蚕豆,玉米,坚果类。茄子,鱼头,香菜,软体动物如鱿鱼,磨砺,乌贼。
4个回复 2025/1/9 11:12:24
肝豆状核变性全国哪里治疗最好?【即问即答】
-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建议及时治疗,去湘雅的附属医院咨询一下,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的疾病,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脏、脑等组织器官的损害,血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高。建议平时注意饮食,不要吃含铜高的食物比如小米豆类坚果类动物的肝脏等食物。
2个回复 2017/7/6 7:39:14
如何有效预防肝豆状核变性?【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这是遗传病,不是可以预防的.意见建议:所以,现在无法预防,如果一旦确定已经患病,只能用药降铜治疗.调节饮食,没有其他办法.
3个回复 2025/1/16 10:25:12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住院排铜时输钙剂腰部涨怎么办【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排铜时输钙剂出现腰部涨感。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反应、代谢异常、肾脏负担、腰部本身疾病、心理因素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1.药物反应:输钙剂可能引起局部不适,可暂停输注,观察症状是否缓解,或改为口服钙剂,如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枸橼酸钙等。2.代谢异常:肝豆状核变性会影响代谢,导致体内物质堆积,加重腰...
5个回复 2024/9/13 14:11:25
应该怎么预防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即问即答】
-
你好,为了控制和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到从预防为主。预防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要做到避免近亲结婚。“亲上加亲”会增加一些遗传病的发生率,减少或去除其后顾之忧,亦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5个回复 2017/7/6 18:47:39
肝豆状核变性有效的药物有哪些?【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主要影响肝脏和神经系统。有效的治疗药物包括青霉胺、二巯丁二酸、二巯丙磺钠等。 1.青霉胺: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经典药物,能促进铜离子排出。但使用时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等。 2.二巯丁二酸:能与铜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部分患者可能有胃肠道不适。 3.二巯丙磺钠:对铜离子有较强的亲和力,有助于降低体内铜含量。少数患者...
1个回复 2024/12/5 9:46:34
肝豆状核变性有无特效药可治?【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特效药,但有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如青霉胺、二巯丁二酸胶囊、锌剂等。治疗方法还包括饮食调整和定期监测。 1.药物治疗:青霉胺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常用药物,能促进铜离子排出。但使用时可能有过敏等不良反应。二巯丁二酸胶囊也有助于铜的排出。锌剂如硫酸锌,能减少肠道对铜的吸收。 2.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含铜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坚果...
1个回复 2025/3/27 9:44:15
肝豆状核变性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式【即问即答】
-
此病的病因是体内的铜元素无法代谢,沉积在脑部和肝部引起病变,建议最好看看中医吧
3个回复 2025/3/17 10:58:09
病人患肝豆状核变性16年,目前病情较稳定...【即问即答】
-
你好,根据你的问题,肝豆状核变性其实是与遗传有关的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都是有家族遗传史的,建议不用担心,这个是可以生小孩的,生小孩也不一定会遗传,只有一半的机会会遗传,治疗的话一般都是用激素治疗,希望我的建议对你能有所帮助。谢谢
4个回复 2021/9/7 14:11:36
肝豆状核变性反复发作应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铜代谢障碍导致,可引起肝硬化和脑部基底节损害。反复发作多与治疗不规范、未严格饮食控制等因素有关。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1.治疗不彻底:需确保完成足够疗程的驱铜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胺、二巯丁二酸胶囊、二巯丙磺钠等,用药需遵医嘱。2.饮食未控制:避免含铜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坚果等。3.未定期复查:定期监测血清...
2个回复 2024/7/30 16:52:37
肝豆状核变性有哪些症状表现?【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发病年龄多在5-35岁。患者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1.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有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肌张力障碍,还可能出现震颤、运动迟缓、构音障碍等。2.精神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抑郁、冲动等。3.肝脏损害:可表现为肝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4.眼部症状:特征性的表现为...
1个回复 2024/8/5 18:22:54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饮食禁忌有哪些菜【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饮食方面有较多限制,主要包括含铜量高的蔬菜、辛辣刺激性蔬菜、高盐腌制蔬菜、油腻蔬菜以及易致敏蔬菜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1.含铜量高的蔬菜:如蘑菇、荠菜、菠菜等,这些蔬菜含铜量相对较高,患者应避免食用。2.辛辣刺激性蔬菜:像辣椒、洋葱等,可能刺激胃肠道,影响病情。3.高盐腌制蔬菜:如咸菜,其含盐量高,会加重身体负担。4.油腻蔬菜:如...
1个回复 2024/9/11 10:08:53
打算去安徽中医学院看肝豆状核变性,不知去【即问即答】
-
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主要是进行性加剧的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困难、精神症状、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CP):血清CP
2个回复 2017/7/7 7:18:56
30岁患肝豆状核变性病能否怀孕?【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30岁患有该病能否怀孕,取决于病情控制情况、身体整体状况、遗传咨询结果、治疗药物影响以及孕期管理能力等。 1.病情控制情况:若病情稳定,铜代谢指标接近正常,肝脏功能良好,怀孕的风险相对较低。 2.身体整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助于承受孕期的变化。 3.遗传咨询结果:该病有遗传倾向,需进行遗传咨询,评估胎儿患病风险。 4.治疗药物影响:部分治疗...
1个回复 2024/12/9 11:59:26
男友腿浮肿排铜机能异常切脾,可能患何病?【即问即答】
-
您好你的男朋友得了肝豆状核变性这个病如果治疗的早的话是可以治愈的切脾脏也是治疗的方法之一他得病多久了呢?
2个回复 2025/1/15 9:40:24
什么叫角膜色素环(K-F环)?【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表现角膜后弹层棕色环,神经型阳性率达到90%,肝型阳性率达到70%—70%。由于体内铜的沉积有一个过程和时间,铜首先在肝脏沉积,沉积到眼部需要一定的年限,所以7岁以下儿童只发生肝病症状,K-F环则呈阴性,利用K-F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要注意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患者。
2个回复 2018/6/6 12:56:38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饮食方面有诸多限制,如含铜量高的食物、某些海鲜、坚果、动物内脏、豆类等。 1.含铜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贝壳类海鲜(如牡蛎、扇贝)、坚果(如腰果、杏仁)等,因其含铜量较高,应避免食用。 2.豆类及豆制品:如黄豆、绿豆、豆腐等,铜含量相对较高,不适合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3.动物内脏:像猪心、猪肝、猪腰等,含铜丰富,食用可能加重病情。 4.部分海鲜:除了贝壳类,虾、蟹等海鲜的...
2个回复 2024/10/16 14:15:07
肝豆状核变性病可用哪些有效药物?【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青霉胺、二巯丁二酸、二巯丙磺钠、锌剂等。 1.青霉胺:能促进铜离子排出,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经典药物。但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骨髓抑制等。 2.二巯丁二酸:可络合体内的铜离子,通过肾脏排出。副作用相对较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 3.二巯丙磺钠:能与铜离子结合,促进其排泄。使用时需注意可能...
1个回复 2024/12/9 9:50:22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避免哪些食物?【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饮食方面有诸多限制,如含铜量高的食物、高蛋白食物、辛辣食物、酒精饮品、高脂肪食物等。 1.含铜量高的食物:动物肝脏、贝壳类海鲜(如牡蛎、扇贝)、坚果(如腰果、核桃)、豆类(如黑豆、红豆)等,这些食物含铜丰富,应尽量避免。 2.高蛋白食物:过量的蛋白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如牛肉、羊肉、猪肉等,需适量控制。 3.辛辣食物: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影响病情。 4.酒精饮品:...
1个回复 2024/12/9 11:22:28
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原因是什么【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致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铜代谢异常、脏器组织蓄积、基因缺陷以及环境影响等。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1.遗传因素:这是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原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2.铜代谢异常:患者体内负责铜转运和代谢的蛋白质功能异常,使铜无法正常排出体外。3.脏器组织蓄积:铜在肝、脑、肾、角膜等脏器组织中过度蓄...
1个回复 2024/9/11 10:08:53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晚十点用药,次日查肝功能有影响吗【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代谢障碍导致以豆状核变性和肝硬化为主的病理改变,其临床表现以锥体外系症状,肝功能损害和角膜K一F环为主,还可有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皮肤色素沉着,溶血性贫血以及钙磷代谢紊乱等。肝豆状核变性强调终生治疗,每l一3月复诊l次,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血清铜,理想治疗把血清铜控制在约0.2um0l/L水平。做肝功能是了解治疗效果,服用上述药后第二天可行肝功能检查。
2个回复 2025/2/6 11:15:50
肝硬化晚期伴肝豆状核变性和脑萎缩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对于大脑萎缩,建议患者采取物理加中医的治疗方法,通过把传统中医学与现代西方脑细胞科技完美结合,治疗方针制定康复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
2个回复 2025/1/20 10:20:24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排铜时补钙对肾结石有何影响?【即问即答】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打葡萄糖酸钙对结石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结石是尿内晶体饱和度和晶体聚合抑制因子的活性两者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打破就引起结石。建议先进行葡萄糖酸钙的补充,等身体恢复了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2个回复 2025/3/20 10:41:25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用过期三年开塞露有影响吗【即问即答】
-
你好,这种情况还是不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的,请不用担心。开塞露是比较常用的外用导泻药物,在使用时不吸收,所以一般还是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的,不过在使用药物之前,最好还是先查看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4个回复 2025/3/27 11:50:43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肾结石术后能否用青霉胺?【即问即答】
-
1,29岁男性2,有肝豆状核变性病史,服用青霉胺治疗3,双肾结石,拟手术4,青霉胺是否对肾功能有影响?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这个问题要区分对待,1,你的肾功能如何?就是现在你查肾功能,是否有肾功能不全?如果没有,那么肾结石术后,你的肾功能还是好的,还是可以用青霉胺。2,如果你肾功能不全(结石影响),那么就应该慎重考虑是否继续服用青霉胺。医生询问:希望你与你的医生充分交流,衡量轻重。希望可以帮到你。
2个回复 2025/3/31 12:19:02
肝豆状核变性有哪些新疗法及与旧疗法的区别?【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目前新疗法不断涌现,与旧疗法存在一定差异。新疗法包括药物治疗的创新、基因治疗的探索等。 1.药物治疗:新的药物如锌剂的应用更为广泛,可减少铜吸收。旧疗法常用的青霉胺副作用相对较多。 2.饮食调整:新疗法更注重个性化饮食方案,精准控制铜摄入量。旧疗法在饮食指导上相对较笼统。 3.基因治疗:新的研究方向,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基因缺...
1个回复 2024/10/8 14:05:05
肝豆状核变性的看病指南包括哪些?【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看病指南包括疾病认知、检查项目、治疗方法、日常注意事项及定期复查等。 1.疾病认知:了解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是由于ATP7B基因变异导致铜代谢障碍。 2.检查项目:血清铜蓝蛋白测定、24小时尿铜排泄量测定、肝肾功能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等。 3.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青霉胺、二巯丁二酸胶囊、二巯丙磺钠等,促进铜排出;还可使用锌...
1个回复 2024/10/8 14:15:12
七岁半肝豆状核变性多种症状,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七岁半患儿出现肝代谢失常期、门静脉高压、营养不良、腹水及牙齿出血等症状。治疗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对症处理、定期复查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等。 1.饮食调整:限制含铜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坚果、巧克力等,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胺、二巯丁二酸胶囊、曲恩汀等,促进铜排出。 3.对症处理:针对门静脉高...
1个回复 2024/10/24 14:13:07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做肝纤四项前一晚能吃相关药吗【即问即答】
-
你好,肝纤维化主要是为了判断患者肝细胞是否有所损伤,肝脏是否有所变硬,以及是否有肝硬化的现象发生。所以肝纤维化检查较为讲究,其检查结果的时间一般较长,不过一般都在3-5天左右。同样检查前也要忌口的。
3个回复 2025/1/21 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