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性脂肪疝的症状有哪些【资讯】
疼痛性脂肪疝是一种与压力有关的疼痛性足跟部假性丘疹发病机制不很清楚可能是足跟部非负重部位皮下脂肪组织及其血管神经在外力作用下通过筋膜层“疝孔”进入真皮而形成脂疝其中的血管、神经因受压缺血而引起疼痛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
皮肤病百科2014-05-20
治疗脚跟痛的药膳有哪些?【资讯】
治疗脚跟痛的药膳有哪些?中医认为脚跟痛患者可以通过药膳食疗来缓解,具体的药膳是以羊肉及鸡肉加入中草药熬制而成,具体的做法请往下看:治疗脚跟痛的药膳一、取鸡肉90克、川鸟6克、黑豆60克、红枣12克,洗净后同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至尝无麻辣感为度,随量饮用。适用于足风寒湿痹阻经络者。治疗脚跟痛的药膳二、用羊肉90克(切块)、淫羊霍9克,枸祀了15克,洗净一起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
药膳养生2017-06-02
脚后跟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资讯】
脚后跟痛的原因有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外伤等。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起于跟骨,止于脚趾,长时间的走路、跑步等运动,会使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导致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引起疼痛。疼痛特点通常是早晨起床后第一步落地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长时间行走后疼痛又会加剧。2.跟腱炎: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跟骨的肌腱,过度运动、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运动姿势不正确等,都可能导...
疼痛科2025-02-21
风湿病的四大症状【资讯】
风湿病的四大症状:1、皮肤黏膜症状:这种风湿的症状会表现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2、雷诺氏征: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这种风湿的症状的表现形式。3、...
风湿2016-10-09
后脚跟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资讯】
后脚跟痛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神经受压等。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跑步或站立,会使足底筋膜受到反复的牵拉,导致局部发生微小的撕裂和炎症,引起疼痛。通常在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症状会有所缓解。2.跟腱炎: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跟骨的肌腱,过度运动、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运动姿势不正确,都可能...
疼痛科2025-02-23
风湿病患多易发热【资讯】
风湿病的治疗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这并非不治之症。风湿病最佳治疗方法讲究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应当如何分辨风湿病呢?风湿病的症状通常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给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风湿病的症状。 风湿病的症状复杂多样,只有分辨清楚两者的区别,才能更好地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较为常见的风湿病的症状如下: 1、关节疼痛、红肿,是风湿病患者主要的表现,且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为常见。关节痛、...
症状2012-10-16
当你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强脊炎病因在作祟!【资讯】
强脊炎即强直性脊柱炎,出现腰背痛、晨僵、关节肿痛、足跟痛、胸廓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能是强脊炎病因在作祟。1.腰背痛:是强脊炎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通常隐匿发作,起始部位多为腰骶部,可向臀部、大腿后侧放射。早期疼痛可能较轻,呈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这是由于炎症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附着点,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2.晨僵:患者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休息后,...
健康科普2025-04-29
走路足跟痛是怎么回事【资讯】
走路足跟痛可能是过度劳累、外伤、足底筋膜炎、骨刺、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以前往医院咨询专业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随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改善。1、过度劳累:如果走了很长一段路或进行了重体力劳动,容易加重足跟部位的负担,可能导致足跟疼痛。建议适当休息,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改善。2、外伤:如果足跟部位近期发生过外伤,比如扎破、磕碰等,可导致足跟疼痛,通常伴随局部淤血和红肿等。可...
精编文章2024-04-26
久站导致脚痛,怎么用中药治疗?【资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久而久之,足跟便会出现疼痛的症状,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行走和生活,还可能对工作产生诸多不便。其实,中药在治疗久站导致的足跟痛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一、中药治疗1.中药泡脚法:取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艾叶、红花各适量,碾碎装入布袋煮水后倒入足浴盆。水温适中时泡脚20分钟左右,每日1-2次。2.中药内服方:肝肾亏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茱...
健康笔记2024-03-18
足后跟痛该如何治疗?【资讯】
足后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跟骨骨折、足跟脂肪垫炎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1.足底筋膜炎:这是引起足后跟痛常见原因,是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一般治疗要减少站立和行走,避免穿硬底鞋。物理治疗可选择热敷、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减轻炎症和疼痛。若保守...
健康科普2025-02-26
足痛有哪些分类都有哪些症状表现【资讯】
足痛,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踝关节以下的疼痛,足痛根据其不同的疼痛部位可分为足心痛,足跟痛,足背痛以及足趾痛等,而根据痛的性质来分的话,可以分为刺痛或者胀痛等。足痛有很多原因导致,比如说穿错鞋子,鞋子挤脚会导致脚痛,而有一些疾病也会也会导致脚痛,比如说扁平足、或者跟腱炎,又或者筋膜炎等等,当然,发生在不同部位的疼痛,症状也不一样,那么,足痛到底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足痛有哪些症状表...
其他疼痛2018-06-11
足痛有哪些症状表现?【资讯】
足痛有哪些症状表现?足痛是指踝关节以下的疼痛。根据不同的部位包括足心痛、足跟痛、足趾痛、足背痛等等。根据痛的性质不同,也可分为刺痛、胀痛等等。脚所能承受的耗损外力,脚的缓衝能力都让人很惊讶。然而穿错鞋子是造成脚痛的主要原因。常见疾病有扁平足、筋膜炎、跟腱炎等疾病。足痛发生的部位不同头疼痛的症状也不同。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疼痛的各种症状表现。足痛有哪些症状表现?1、足掌痛: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症状包括足跟...
其他疼痛2014-06-10
跟痛症预防是关键【资讯】
当你坐久了站起来时脚后跟痛,站久了走路也会脚后跟痛,没有拉伤也没有扭伤,没有肿也没有破,也许你的足跟部已经出现了骨质增生,患上跟痛症。众所周知,跟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当人体站立时,50%以上的体重是由跟骨与距骨来承担的,当人们进入中老年后,由于跟骨后内侧的骨质增生、跟骨脂肪垫的萎缩、跖腱膜的弹性减弱,加上骨质疏松,当长时间站立、行走时极易诱发此病。为了防止跟痛症,预防是关键。首先,中老年患者需...
足跟痛2016-09-22
月经量少色黑的原因是什么【资讯】
导致月经量少血色发黑的因素1、肾虚肾虚患者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还会出现足跟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者是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2、气血两虚这类患者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时间延长,经血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神疲肢倦,或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3、气滞血瘀此类患者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
其他疾病2017-07-24
脚跟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资讯】
脚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痛风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1.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脚跟痛常见原因。一般治疗可通过休息、减少负重活动、选择合适鞋子来缓解。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能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遵医嘱。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拉伸训练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若保守治疗无效,...
健康科普2025-02-28
别人脚后跟痛很快好,你却一直反复原因在这【资讯】
脚后跟痛**不愈,可能是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痛风等因素导致。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起于跟骨,止于脚趾,长时间行走、站立等,会使足底筋膜**受到牵拉,产生微小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导致疼痛。若未得到充分休息和治疗,炎症难以消退,就会造成疼痛**。治疗时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药物方面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疼痛科2025-03-19
脚后跟痛该如何处理【资讯】
脚后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痛风等因素引起,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患者足跟部内侧疼痛、压痛,晨起或休息后行走时疼痛加剧。治疗可采用拉伸训练,如毛巾拉伸足底;物理治疗,像冲击波治疗;药物方面,可使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遵医嘱。2.跟腱炎:跟腱反复剧烈拉伸后形成劳损。表现为跟...
健康科普2025-02-27
早筛脚后跟痛相关疾病,这几个方法要知道【资讯】
早筛脚后跟痛相关疾病,可通过了解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痛风等疾病的特征来进行。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与脚趾的组织,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运动,会使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产生微小损伤,引发炎症。患者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脚后跟会出现剧烈疼痛,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会有所缓解。治疗可采用休息、冰敷、拉伸训练等方法,药物方面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
疼痛科2025-05-12
搞清这5大病因,有效防治脚后跟痛【资讯】
脚后跟痛的常见病因有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跟骨骨折等。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与脚趾的组织,长时间行走、跑步或站立,会使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产生微小损伤,引发炎症。患者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会较为明显。治疗上,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药物治疗可使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需遵医嘱。2.跟腱炎:跟腱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过...
疼痛科2025-05-02
女性月经量少的食疗方法【资讯】
女性月经量少的食疗方法一、阿胶糯米粥原料:阿胶2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做法:1、先将阿胶捣碎,放入锅内用火炒至黄色,再研成细末待用。2、将糯米煮粥,待煮至九成熟时,加入阿胶粉和红糖,边煮边搅拌,待粥稠胶化即可取食。功效:养血上血,滋阴补虚。肾虚引起的月经量少的表现病症为:经血量少,颜色较淡,月经期间感觉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尿频。二、当归乌骨鸡汤原料:枸杞60克,当归30克,白酒50...
药膳食疗2017-11-03
跟痛症的病因有哪些?【资讯】
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总称,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诸病源候论》述:“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说明劳累过度、肾气不足可引起腰脚痛。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从解剖上看,足跟下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皮肤,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又称脂肪垫。在脂肪垫与跟骨之间有滑膜变存在,足底膀膜及趾短屈肌附着于跟骨内侧结节前方,而跟腿呈扇状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方。此外,足的纵弓是由跟、距、舟...
足跟痛2016-09-22
跟痛症的治疗和用药原则【资讯】
跟痛症是指患者因长期站立工作或长期从事奔跑、跳跃等;或因扁平足、足弓塌陷致足跟部疼痛,行走困难的症候。临床表现: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至足底,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更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压痛点在跟骨负重点稍前方的足底腱膜处,X线可见跟骨底有骨刺形成。临床一般可分三类。那么,跟痛症要怎么治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治疗原则1、减少局部压迫...
前沿2013-11-15
跟痛症的病因有哪些?【资讯】
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总称,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诸病源候论》述:“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说明劳累过度、肾气不足可引起腰脚痛。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从解剖上看,足跟下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皮肤,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又称脂肪垫。在脂肪垫与跟骨之间有滑膜变存在,足底膀膜及趾短屈肌附着于跟骨内侧结节前方,而跟腿呈扇状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方。此外,足的纵弓是由跟、距、舟...
病因2013-11-15
跟痛症的治疗和用药原则【资讯】
跟痛症是指患者因长期站立工作或长期从事奔跑、跳跃等;或因扁平足、足弓塌陷致足跟部疼痛,行走困难的症候。临床表现: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至足底,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更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压痛点在跟骨负重点稍前方的足底腱膜处,X线可见跟骨底有骨刺形成。临床一般可分三类。那么,跟痛症要怎么治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治疗原则1、减少局部压迫...
足跟痛2016-09-22
跟痛症中医推拿治疗【资讯】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总称。主要是指跟骨底面和跟后由于慢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及肥胖者,属中医“痹证”范围。诊断要点1。本病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2。一般都有疼痛、肿胀、压痛等特点。走路时因鞋的摩擦而使疼痛加重。时有双腿酸软无力等症状。3。跟骨X线片无明显异常。病因病机跟痛症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和老年人。《诸病源候论》...
足跟痛2016-09-22
足跟疼痛预防措施【资讯】
足跟疼痛预防措施:(1)选穿轻软合适的鞋子。(2)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放松脚底,以防止足底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压力。(3)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4)在鞋子接触足跟痛的部位挖一个相应的圈孔,或垫一个有孔的软垫,减轻局部软组织的受压损伤;(5)坚持每晚用温热水泡脚,进行足底按摩,...
足跟痛2017-08-14
脚后跟疼痛当心犯跟痛症【资讯】
坐久了站起来时脚后跟痛,站久了走起来脚后跟痛,没有拉伤也没有扭伤,没有肿也没有破,为何脚后跟如此痛?不少中老年妇女在骨科门诊中或疼痛科门诊中常常会这样描述自己的困扰?倘若接受X光片照射,可以看到足跟部位出现了骨质增生,其余一切正常。其实,这是一种病症。学名叫“跟痛症”。跟痛症是指多种足跟部疼痛综合症,主要指足跟底面疼痛,目前认为有跖腱膜炎、脂肪垫劳损、神经卡压等均可造成足跟痛,其中跟骨结节周围由慢...
足跟痛2016-09-20
细说跟痛症的病因详解跟骨痛治疗秘方【资讯】
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总称,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诸病源候论》述:“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说明劳累过度、肾气不足可引起腰脚痛。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从解剖上看,足跟下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皮肤,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又称脂肪垫。在脂肪垫与跟骨之间有滑膜变存在,足底膀膜及趾短屈肌附着于跟骨内侧结节前方,而跟腿呈扇状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方。此外,足的纵弓是由跟、距、舟骨...
病因2013-11-15
足跟骨质增生该如何治疗【资讯】
足跟骨质增生这个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生活中有的人足跟部位有骨刺现象会出现足跟痛,但是有的患者却无疼痛现象,那足跟骨质增生患者到底要不要治疗呢?需要治疗的话又该如何治疗呢?专家指出,要想正确治疗足跟骨质增生就要正确认识它,下面详细来了解足跟骨刺及其治疗方法——激光针刀松解术。正确认识足跟增生症足跟骨质增生会给患者的足部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一定要重视它,正确治疗。专家指出,要很好的对待足跟骨质...
骨质增生2013-04-15
髌下脂肪垫损伤的常见症状【资讯】
髌下脂肪垫位于髌骨、胫骨和股骨的缝隙之间,附着于髌骨下1/2后方及髌韧带后方,呈近似三角形。此脂肪垫具有增加关节稳定,减少髌骨、髌韧带与关节囊、骨关节面的摩擦及润滑的作用。当其出现损伤时,会引发一系列症状。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尤以下楼时加重明显。小腿前方、足背及足尖部可出现放射痛,且第2~4拇趾的背侧常有疼痛及麻木感;多数患者的膝前方疼痛可向后方放射,继而引起腘...
软组织损伤201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