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肚子疼的辩证【资讯】
中医对肚子疼的辩证1、外感时邪六淫外邪,侵入腹中,可引起腹痛。风寒之邪直中经脉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若伤于暑热,或寒热不解,郁而化热,或湿热壅滞,可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而见腹痛。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恣食肥甘厚腻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肠胃;或过食生冷,致寒湿内停等,中阳受损,均可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其他如饮食不洁,肠虫滋生,攻动窜扰,腑气不通则痛。3、情...
其它疾病2017-05-19
夏日清热泻火多吃莲藕番茄【资讯】
炎炎盛夏,暑热上火是很多人都会面对的困扰,养生专家建议常吃清热泻火祛暑的食物,更利于夏季养生防病。 1、莲藕润肺滋阴 功效:性味甘寒,可清热止渴、润肺滋阴。 这样吃:先取0.5钱莲子心,加600ml水先大火煮滚,再加30克莲藕并切小块,以小火续煮10分钟,最后加入半颗去皮并切小块的水梨,酌量加入冰糖调味,焖煮5分钟即可,可降火气,改善口干口臭,助清心安神,...
四季饮食2012-07-02
夏季五个实用养生法清热消暑健脾除湿【资讯】
1、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酸角、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2、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3、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
养生常识2017-10-19
艾灸上火应如何处理【即问即答】
-
艾灸上火可能是艾灸时间过长、艾灸频率过高、自身体质偏热、艾灸后饮食不当、艾灸穴位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 1.艾灸时间过长:艾灸时间过长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从而引发上火。应适当缩短艾灸时间。 2.艾灸频率过高:频繁艾灸会使身体无法及时调整,易出现上火症状。建议降低艾灸频率。 3.自身体质偏热:本身属于热性体质,艾灸可能加重内热。可多食用清热的食物,如绿豆、苦瓜等。 4.艾灸后饮食不当:艾灸后食用辛辣、...
2个回复 2024/11/29 10:17:39
湿热体质可以艾灸吗【即问即答】
-
湿热体质的人也是可以艾灸的,可以去除体内的湿热,也能够达到温阳散寒,引火下行,舒筋活络的效果,但是一定要艾灸对相应的穴位,如果盲目的进行艾灸不但改善不了身体体质,还有可能会加重湿热的症状,所以自己不要盲目的艾灸,最好还是去专业的理疗店进行艾灸。
1个回复 2020/9/11 10:59:15
艾灸加热垫能久坐吗【即问即答】
-
0个回复 2018/8/16 9:32:28
粗盐热敷和艾灸一样吗【即问即答】
-
0个回复 2018/8/16 9:40:29
儿童风热感冒艾灸管用吗?【即问即答】
-
中医的手法,如艾灸、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等,能够很好的缓解感冒症状。风热型感冒主要是由于风邪和热血侵入机体出现身体免疫力下降,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平时体质好的孩子可以不用吃药,先采用中医的手法进行干预,注意日常生活的护理,普通感冒症状在3~5天能够缓解。
1个回复 2020/9/11 10:59:15
绿豆有什么食疗功效?【即问即答】
-
性味:甘、寒、无毒;归经:入心、肝、胃;功效:清热解毒,止渴利尿,消肿下气,厚肠胃,除烦热;主治:绿豆水煎服主治火眼痈疮肿痛、下肢胀满,小便不通,口干,消渴,暑热,泻痢,解药草中毒;生绿豆加水捣烂绞汁服主治丹毒,烦热,风疹。
2个回复 2017/10/23 19:33:59
艾灸后脚底板热且冒汗是什么原因?【即问即答】
-
艾灸后脚底板热且冒汗,可能与艾灸反应、个人体质、经络通畅、环境因素、艾灸操作有关。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1.艾灸反应:艾灸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能导致局部发热和出汗。2.个人体质:有些人本身就容易出汗,艾灸会加重这种情况。3.经络通畅:经络通畅时,气血运行更顺畅,可能出现发热和出汗。4.环境因素:若环境温度较高,也会促使艾灸后出汗...
1个回复 2024/9/3 13:55:23
熏艾灸后小腹持续有烧灼感,该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
熏艾灸后小腹持续有烧灼感,可能与艾灸操作、个人体质、艾灸时间和频率、皮肤敏感、潜在疾病等因素有关。若不适感强烈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艾灸操作不当:可能是艾灸距离过近或时间过长,导致热量积聚。应注意调整距离和时间。2.个人体质差异:部分人对艾灸的热反应较敏感,易出现烧灼感。可先暂停艾灸观察。3.艾灸时间和频率:过于频繁...
3个回复 2024/8/12 17:32:19
结合当下感冒热点,专家告诉你感冒时艾灸能不能做【资讯】
感冒时能否艾灸需考虑感冒类型、个人体质、病情轻重、艾灸穴位及艾灸操作规范等因素。1.感冒类型: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风寒感冒是因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所致,艾灸可起到温通经络、散寒解表的作用,有助于驱散风寒之邪,缓解症状;而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之邪引起,艾灸属温热疗法,此时艾灸可能会加重体内热邪,不利于病情恢复。2.个人体质:体质虚弱、阳气不足的人,感冒时适当艾灸可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恢...
健康科普2025-03-08
杨梅的几种吃法【资讯】
1、盐腌杨梅杨梅若干,食盐适量。杨梅洗净后,用食盐腌制备用,越久越好。用时取数颗泡开水服。此杨梅具有理气消积,除胀的作用。适用于食积不化,胃肠胀满等病症。2、杨梅蜜饮杨梅200O克,蜂蜜适量。将杨梅去杂洗净,捣烂滤出汁水,放砂锅内烧沸,加人适量蜂蜜和水再煮沸即成。此蜜饮具有生津润燥,补中和胃的功效。对于肺燥干咳,虚劳久咳,痢疾,腹痛等病症有一定辅助食疗效果。3、杨梅甜酒新鲜杨梅SOO克,白糖50克...
蔬果养生2017-10-16
杨梅的几种吃法【资讯】
1、盐腌杨梅杨梅若干,食盐适量。杨梅洗净后,用食盐腌制备用,越久越好。用时取数颗泡开水服。此杨梅具有理气消积,除胀的作用。适用于食积不化,胃肠胀满等病症。2、杨梅蜜饮杨梅200O克,蜂蜜适量。将杨梅去杂洗净,捣烂滤出汁水,放砂锅内烧沸,加人适量蜂蜜和水再煮沸即成。此蜜饮具有生津润燥,补中和胃的功效。对于肺燥干咳,虚劳久咳,痢疾,腹痛等病症有一定辅助食疗效果。3、杨梅甜酒新鲜杨梅SOO克,白糖50克...
蔬果养生2017-10-18
户外职业人群需警惕热射病【资讯】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分级中属重症中暑。夏季,户外工作的职业者是比较危险的人群。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
内科2014-02-12
盛夏如何祛“心火”?【资讯】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怎么安然度夏呢?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酷热时节,人往往烦躁不安。为什么天气热人就会不安呢?因为“火气通于心”,“暑易入心”,心神受到暑热的侵扰,人自然烦躁难安。这种情况下,如果保养不当,人便会出现失眠、神疲乏力等问题,迁延日久甚至伤及脾胃等其他脏腑,导致食欲不振、便秘等其他问题。四季中夏天属火,五行中心脏属火,所以夏季养生,首先应该养心。心静自然凉。夏季养心,首先要控制好自己...
养生常识2017-08-11
中医对肚子疼的辩证【资讯】
中医对肚子疼的辩证1、外感时邪六淫外邪,侵入腹中,可引起腹痛。风寒之邪直中经脉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若伤于暑热,或寒热不解,郁而化热,或湿热壅滞,可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而见腹痛。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恣食肥甘厚腻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肠胃;或过食生冷,致寒湿内停等,中阳受损,均可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其他如饮食不洁,肠虫滋生,攻动窜扰,腑气不通则痛。3、情...
肠道养生2017-07-19
中暑刮痧后仍不适,能否再次刮痧?【即问即答】
-
你好这个情况如果不是在月经期的话就完全可以刮痧的放心好了建议最好去正规的医院或者是门诊刮痧刮完后多注意休息就行的不要吃辣的食物祝你健康。
2个回复 2025/3/12 13:47:02
艾灸包热敷后可以洗澡吗【即问即答】
-
0个回复 2018/8/16 9:32:15
艾灸有哪些常见的分类?【即问即答】
-
艾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保健方法,主要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来发挥作用。艾灸分类较多,不同分类方式各有特点。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1.直接灸:包括瘢痕灸和无瘢痕灸,是将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2.间接灸: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借助间隔物施灸。3.艾卷灸:又分温和灸和雀啄灸,通过艾卷产生温热刺激。4.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结合,通过针体传热至...
1个回复 2024/7/31 11:38:22
脾胃湿热能艾灸吗?【即问即答】
-
脾胃湿热的患者是可以用艾灸的,适量的用艾灸熏,可以起到祛除体内的寒气,活血化瘀,对于治疗脾胃湿热有一定的辅助功效,在用艾灸胸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每次新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脾胃湿热严重的患者还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物来进行调理。
1个回复 2020/9/11 10:59:15
用艾灸祛湿热吗【即问即答】
-
0个回复 2018/8/16 10:10:28
如何利用艾灸养生?专家:艾灸前需辨清体质【资讯】
点燃艾草,升起一缕青烟,灸法是中医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岭南地区湿气较重,很多老广都热衷用艾灸来温通经络、驱除寒邪、补充阳气,尤喜在夏季通过艾灸实现“冬病夏治”的目的。艾灸有什么养生功效?《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烫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
日常保健2017-09-12
艾灸就能灸出什么?针灸时的注意事项【资讯】
艾灸是通过找到身体上的穴位后输入热量,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拔出病根,达到了延年益寿以及排除三浊的功效。艾灸到底能灸出什么?1、灸出浊水总是吐痰的人群是因为身体里面的浊水太多,浊水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当进入腿上引起腿部水肿,进入皮肤表面会引起湿疹,进入头部会导致偏头痛以及头晕。如果没有及时排出体外的话遇到肝火会化成痰,引起脾胃虚弱,让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腹部不适感。2、灸出浊气...
健康新闻2019-07-13
风热感冒艾灸哪个穴位?【即问即答】
-
0个回复 2018/8/16 15:18:21
怎样用艾灸缓解痛经【即问即答】
-
艾灸缓解痛经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穴位、掌握艾灸时间、注意艾灸温度、做好艾灸前后准备以及了解禁忌情况等。 1.选择合适穴位:常用穴位有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等。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能培补元气、温经散寒;气海穴在脐下一寸半,可益气助阳、调经固经;中极穴位于脐下四寸,能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2.掌握艾灸时间:每次艾灸15至2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3.注意艾灸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以温...
1个回复 2024/11/12 15:29:30
艾灸有什么作用【即问即答】
-
艾灸的作用,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阳补虚,补中益气。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1个回复 2017/7/6 2:31:12
艾灸适合湿热体质吗【即问即答】
-
艾灸对于湿热体质并非绝对适用,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包括湿热的程度、个人体质差异、艾灸的穴位选择、操作方法以及后续调理等。 1.湿热程度:若湿热较轻,适当艾灸可能有一定辅助调理作用;若湿热较重,艾灸可能加重症状。 2.个人体质:不同个体对艾灸的反应不同。体质敏感者可能不适合。 3.穴位选择:选择合适的穴位如足三里、阴陵泉等,有助于清热利湿;若穴位不当,效果不佳。 4.操作方法:艾灸的时间、温度、...
1个回复 2024/11/15 9:15:32
长期艾灸需要留意哪些方面?【即问即答】
-
长期艾灸要注意艾灸频率、艾灸部位、艾灸时间、艾灸环境、个人体质等。 1.艾灸频率:不宜过于频繁,一般每周2-3次为宜,避免身体过度消耗。 2.艾灸部位:要根据自身症状和穴位功效选择,避免在皮肤破损、感染处艾灸。 3.艾灸时间:每次15-30分钟,过长可能导致上火、疲劳等。 4.艾灸环境: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着凉或中暑。 5.个人体质:阴虚火旺、热性体质者要谨慎艾灸,可能加重燥热症状。 总之...
2个回复 2024/9/18 16:52:45
艾灸治疗风湿热吗?【即问即答】
-
你好,艾灸对风湿的患者只是缓解一些关节疼痛的症状,对于治疗风湿这种疾病是没有治疗作用的。所以发生风湿了以后,我建议还是不需要应用艾灸治疗的。这种情况可以加用抗生素进行处理,常用的抗生素就是青霉素,如果反复发作,或者是迁延不愈的风湿热患者,一定要注意可以预防性的应用青霉素控制病情。
1个回复 2021/10/2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