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医治疗小儿“性早熟”【资讯】
性早熟一般表现为,女孩乳房发育,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来潮;男孩阴茎、睾丸增大,有阴茎勃起,甚则射精,且有面部痤疮以及声音变粗。男孩、女孩都可出现阴毛和腋毛。儿童性早熟,一般都源于阴阳不调。根据中医理论,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阴阳容易出现失衡状态,当阴阳失衡就可能出现性早熟的现象。中医认为,肾主泌尿、生殖,人体生长、发育的生理现象与肾的精气充盈密切相关,但由于现代儿童营养不断得到改善,大量食用含有激素...
其他疾病2017-08-23
治疗带下病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即问即答】
-
带下病是指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多,常伴有颜色、质地、气味的异常。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理、注意个人卫生、适当运动和心理调节等。 1.中药调理:可选用完带汤、易黄汤等方剂,常用中药有白术、山药、苍术、黄柏、芡实等。但需在中医师辨证论治后使用。 2.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冬瓜等。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
1个回复 2024/10/9 9:15:51
霉菌性阴道炎会阴痒中医疗法【资讯】
霉菌性阴道炎又称生殖器念珠菌病。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会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中医又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一般分为阴虚内热证、肝胆湿热证和脾虚湿热证三型论治。1、阴虚内热证症见带下量多,质稠如豆渣样,阴部干涩,会阴痒难忍,五心烦热,或长期低热,口干不欲饮,耳鸣,腰酸,...
其他疾病2017-07-13
罗新梅
眼睑带状疱疹的有效治疗方式有哪些【即问即答】
-
眼睑带状疱疹的治疗包括日常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及中医治疗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1.日常护理: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刺激食物,规律作息,减少用眼。2.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滴眼液、喷昔洛韦乳膏。3.口服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4.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促进皮损恢复。5.中医治疗:包括...
2个回复 2024/9/1 15:55:30
带下病是什么意思?【即问即答】
-
带下指阴道壁及宫颈等组织分泌的一种黏稠液体。在发育成熟期或经期前后、妊娠期带下均可增多,带下色白无臭味,这是生理现象。当阴道、宫颈或内生殖器发生病变时,带下量明显增多,并且色、质和气味异常,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别名:就诊科室:妇科症状妇女阴道内流出的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可诊断为本病。病因
5个回复 2025/3/19 10:51:08
徐雯
小儿湿疹是怎么回事家长都爱这些中医治疗法【资讯】
小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小儿湿疹怎么引起的有时很难找到根源,多数是因为母亲在怀孕其间在饮食没有注意,吃一些辛辣或于过油腻食物,从而导致体内湿热、湿毒的存在,下面本文就对引起小儿湿疹的原因进行详细的介绍。引起小儿湿疹的原因:直接病因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
湿疹2016-05-01
小儿尿路感染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
1.充分的饮水维持每日3000㏄以上的水分.2.至少每3到4小时须排空膀胱一次.3.注意个人卫生女性上完厕所后卫生纸应由会阴部往后擦至肛门口不可来回擦拭.4.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酒或咖啡.5.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水果橘子柠檬梅子汁保持尿液酸性化.6.洗澡用淋浴的方式.7.房事前后须解秀.8.勿憋尿尤其是怀孕的妇女.9.按医师指示服药不可因症状解除后私自停药.10.糖尿病尿路结石甲状腺肥大患者等易导致尿...
4个回复 2025/2/17 10:12:59
妇科炎症犹如"感冒"【资讯】
妇科炎症犹如"感冒",世界上75%的女性遭到妇科炎症的困扰妇科炎症是女性常见病症,包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等,中医多诊断为带下病,表现为妇女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者白带颜色、质地、气味发生变化,伴有全身症状。带下病虽然是妇科疾病,但和妇女美容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会引起系列皮肤、形体等方面的美容问题,比如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色斑、容貌憔悴,形体消瘦或肥胖,体臭等。实际上,许多女性的皮肤问题,究其原因和...
妇科炎症2016-12-01
孩子癫痫的中医治疗方式有哪些?【即问即答】
-
因为小孩的生理特征与成年人不同,如小孩的神经系统功能尚未健全,大脑皮质对皮质下的抑制还不完善,动力定型未能牢固建立和内抑制过程减退等。因此小儿对于较小激发就容易引起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对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特别敏感,加上神经的变化,所以儿童癫痫在某些方面和成年人有所不同。 小儿癫痫长期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智力发育。所以治疗小儿癫痫要准确找出病因,及时治疗,同时因为癫痫的治疗是一个分疗程,逐步治疗的...
3个回复 2024/10/10 17:33:37
中医治疗宝宝咳嗽的7个妙招止咳效果杠杠滴【资讯】
春季干燥,宝宝很容易生病咳嗽,爸爸妈妈就会把宝宝送到医院去看病。可是宝宝太小不能长期吃药。今天中医为各位父母推荐治疗小儿咳嗽的小妙招,希望能给有宝宝的父母有帮助。中医治疗宝宝咳嗽的7个妙招药宜轻清咳嗽与肺脏疾患有密切的关系。治疗病位在上的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应选用质地较轻的植物类中药,如桑叶、薄荷、菊花、杏仁、桔梗、贝母、牛子、枇杷叶等疏风宣肺,化痰止咳药以及桑菊饮等成方皆属于这一类。在具体应用时...
咳嗽2017-04-12
小儿白血病怎么治五个中医验方有效治白血病【资讯】
白血病是一种在生活中发病几率很高的疾病,一般来讲,在小儿这一群体中,同样也是不少儿童深受白血病的折磨,因此,做好白血病的预防工作,是我们平时照看小儿的重中之重,那么,小儿白血病该如何预防呢?对于小儿白血病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孕妇和小儿均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电离辐射。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
肿瘤2016-04-28
小儿高热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资讯】
涛涛今年9岁,3天前双下肢出现红色皮疹,并且伴有高热。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涛涛住院治疗,医生给予抗生素及止血剂等药,热度下降,但是紫癜并没有消退,涛涛父母决定请中医来看看。经过中医诊治:患儿因紫斑高热而入院,证见面黄略浮,身热不清,体温37.7℃,精神萎倦,口唇红而干裂,舌红苔黄腻两下肢小腿处有紫斑,纳呆泛恶,两脉细软带数,便通色黑,小便通赤。检大便隐血(+),尿中红细胞15~20/H...
其他疾病2017-09-05
小儿女性性早熟的中医治疗方法【资讯】
小儿女性性早熟是小儿妇科病的内容之一,有真性与假性之分。中医在儿童性早熟的治疗方法经验丰富,且临床疗效显著。具体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滋阴平肝汤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白芍、车前子、生地黄、泽泻、夏枯草、女贞子、麦芽、龟板、甘草。功用:滋阴泻火,平肝利湿。主治:女童性早熟。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调肾降火汤组成:知母、生地黄、牡丹皮、龟板、茯苓、黄柏、龙胆草。功用:滋阴清热,调肾降火...
儿童性教育2017-06-02
小儿抽动症如何进行中医治疗【即问即答】
-
本病临床特征是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一般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抽动,以面部肌肉的抽动最多,呈间断性,少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简单的发声抽动。随病程进展,抽动的部位增多,逐渐累及到肩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表现形式也由简单抽动发展为复杂抽动,由单一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发展成两者兼有,发生频度也增加。其中约30%出现秽语症或猥亵行为。多数患者每天都有抽动发生,少数患者的抽动呈间断...
5个回复 2025/2/11 10:01:37
赵彩娇【医生】
小儿鹅口疮有哪些致病因?中医推拿也可以治疗【资讯】
鹅口疮也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症状,很多婴儿都患过鹅口疮,也叫雪口病,引起婴幼儿鹅口疮的原因有很多,但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母亲的乳头不干净或喂养者的手不卫生引起的,下面本文就对小儿鹅口疮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引起小儿鹅口疮的原因有:妈妈找原因准妈妈产道有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常寄生在人体的皮肤、肠道,以鹅口疮及女性的阴道中,如果准妈妈孕前有白色念珠菌阴道炎,那么就要及时治疗。有统计表明,正常新生儿的...
口腔2016-04-11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有独特的见解【资讯】
中医是我国的国医,在世界医学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遗尿症中医又称“遗尿”祖国医学认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避藏失调,不能约制水道,可致遗尿。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也有其独特的见解,除了内服治疗外还有外治法。具体看下面介绍:按摩法:1、敷脐法。在脐部进行药物贴敷。脐部为神阙穴,有内通脏腑之气,下连元气之根,培元固本温阳的作用。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局部无皮下...
其他疾病2017-09-05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风湿热【即问即答】
-
中医治疗小儿风湿热,包括中药调理、饮食注意等。中药如黄柏、知母、防己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中药治疗:选用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的中药,如黄柏、知母、防己等,但用药需遵医嘱。2.饮食调理:避免生冷、辛辣食物,保持营养均衡。3.中医外治:如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4.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和着凉。5.情志护理:关注患儿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中医治疗...
1个回复 2024/8/22 13:37:54
小儿荨麻疹怎么治疗中医治疗有妙招【资讯】
小儿荨麻疹的出现,我们一定要重视,特别是在发现孩子得病后进行及时的治疗特别关键,在治疗当中,中医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儿荨麻疹治疗验方一组成:当归20克,黄芪30克,艾叶10克,大枣10枚,香附15克,荆芥20克,麻黄10克,细辛5克,黄芩20克,陈皮20克,沙棘果25克,党参25克。用法:此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日服3次,每次服药量约200毫升左右。功用:养血,祛风,止痒。主治:荨麻疹,丘疹性...
其他疾病2018-02-03
小儿咳嗽的原因是什么?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的方法有哪些?【资讯】
小儿咳嗽是一种防御性的反射运动,主要目的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渗出物和吸入气道的异物。不同原因引发的咳嗽,患儿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部分患儿还会有明显的伴随症状,比如咳痰、打喷嚏、流鼻涕等。在治疗小儿咳嗽时,主要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接下来我们就随阳江市人民医院医师范慧婕,一起来进一步了解下吧。小儿咳嗽的原因是什么?小儿咳嗽的原因是内伤和外感。外感是比较常见的,如冷空气引起的咳嗽、风寒风热感冒等。...
咳嗽2020-05-05
小儿便秘可以用推拿治疗吗?中医治疗小儿便秘有哪些方法?【资讯】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或时间延长,另外便意频繁而大便艰涩排出困难的病症也属于便秘。小儿便秘非常常见,据数据表明我国12岁以下的儿童便秘的有19.8占%。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一天排5次便,但每次都是硬质的大便,这也是属于便秘的。其实西医在治疗小儿便秘上有它独特的方法,那中医有没有哪些方法能够治疗小儿便秘呢?小儿便秘可以用推拿来治疗吗?接下来就有请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曾维嘉来为我们回答...
儿科2020-06-16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推拿手法【资讯】
小儿咳嗽属于中医学“咳嗽”的范畴,但家长对其尤为担忧,小儿咳嗽因肺常不足,腠理疏薄,六淫之邪侵袭肌表,肺失宜肃,气逆痰动发为咳嗽;或脏腑内伤;痰浊内生,阻碍肺司肃降之职,导致咳嗽,即所谓“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小儿咳嗽见于多种疾病,如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及胸膜炎等其它系统疾病。多由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引起。临床较多见,中医推拿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1、开天门100次,...
咳嗽2017-05-22
乌贼骨对特定疾病疗效显著是真的吗?【即问即答】
-
乌贼骨即海螵蛸,对胃溃疡、胃酸过多、胃出血、外伤出血、女性带下病等特定疾病疗效显著。 1.胃溃疡:乌贼骨有制酸止痛作用,能中和胃酸,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溃疡面愈合。 2.胃酸过多:其含碳酸钙等成分,可中和胃酸,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 3.胃出血:乌贼骨有收敛止血功效,能促进血液凝固,对胃出血有一定治疗作用。 4.外伤出血:外用乌贼骨粉,可使伤口血液凝固,起到止血作用。 5.女...
1个回复 2025/5/4 18:51:17
冬季保暖差宝宝腹泻看中医如何治疗腹泻【资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小儿患腹泻的我们并不少见,冬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希望家长朋友要重视。那么,小儿腹泻的病因有哪些呢?生理性腹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发生小儿腹泻;喂食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等,均会引起小儿腹泻;个别小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
腹泻2016-02-12
治疗小儿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即问即答】
-
治疗小儿哮喘通过中医方式,主要是药物或者是保守的方式。在药物方面选择滋阴润燥、温肺散寒的药物,比如小青龙汤,这时候可以达到有效的缓解,也能用玉屏风散来治疗。恢复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或者按摩、理疗的方式来配合治疗,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治疗哮喘。
1个回复 2021/4/20 17:15:48
紫草油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吗【资讯】
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威胁很大,所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切不可盲目的选择治疗方法,那么,紫草油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吗?紫草油是一种中药成分,对于消除炎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是治疗这种疾病的配方之一,它配合着其他的中药,解决宫颈糜烂是非常有效的。中医无本病名记载,因其以带下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改变为临床主要的症状,故属于“带下病”范畴。发病多因房室不洁...
宫颈疾病2016-11-16
陈柏书【医生】
小儿流涎正常吗关于中医治疗的那些食疗方【资讯】
流口水医学上称为流涎或唾液增多。引起流涎的原因很多。一般6个月至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那么,小儿流涎的原因有哪些?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
疾病护理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