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过年,进补讲究全【资讯】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标志着一年中最长夜晚的到来,更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养生智慧。自古以来,冬至被视为阴阳交替、万物更新的重要时刻,人们通过各种习俗庆祝这一天的到来,祈求来年健康平安。在广东,冬至的氛围和庆祝场面甚至会比春节更为盛大。这一天,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晚餐,聊天说笑,共度美好时光。在养生文化中,冬至被视为调养身体、蓄积能量、增强抵抗力的关键时期,有“冬至一阳生”之说,意...
医院动态2025-01-06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专家:调养脾胃是关键【资讯】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池晓玲主任医师2月19日是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那么雨水节气应该如何养生?饮食方面又应该吃什么比较好呢?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池晓玲主任医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雨水节气除了做好春捂秋冻,更要抓紧时机调养脾胃,多吃粥类食物。专家支招雨水节气...
四季养生2016-02-19
寒露时节要吃啥?寒露饮食习俗:吃芝麻【资讯】
寒露节气,随着阵阵秋风的劲吹,温差逐渐加大,间暖间寒的晚秋时节到来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达到黄经195度时为寒露。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之前的“白露”节气,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从古到今,寒露对于辛苦了一年的农民来说都是一个喜悦、丰收的节气。“寒露”节气,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古人把“寒露”称为“秋收节”,有...
四季饮食2014-10-08
寒露节气重在养肺润燥【资讯】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
中医养生2012-10-08
大雪进补好时期推荐5款温补食谱【资讯】
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中医认为,大雪是“进补”的最佳时节。此节气最好进行温补为宜。下面,小编就为您推荐几款能抵御寒冷,强身健体的冬季美味佳肴!【大雪养生原则】1、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
四季饮食2013-12-07
二十四节气·小满|药食同源让您的夏日告别“湿”态【资讯】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完全成熟,并未大满,俗称“小满”。随着小满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气息。在这个时节,人们容易受到湿气的侵扰,因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主任医师特别提醒,我们需注重防湿祛湿,多食用清热养阴食物。夏日脾胃易失调?夏日里,脾胃的健康尤为重要。脾胃作为身体的重要器官,主运化水湿,喜燥恶湿。然而,当脾胃功能...
新闻-产经2024-05-20
冬至大如年,你选饺子还是汤圆?不妨加碗补阳汤!【资讯】
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北半球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长。古人通过观测太阳,定下冬至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来的节气。冬至是一个阴阳消长的节点,这也是冬至成为一个重要节气的原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一阳生”,在养生中冬至处于极其重要的节气,即使身在寒冬,但是暖春就在眼前,代表着希望。阳气初生,阴阳转...
热点文章2022-12-21
冬瓜清热利水小满时节必吃的10种食物【资讯】
在此时的小满时节里吃什么好呢?在我国,有二十四节气的说法。然而,在不同的节气里饮食也是有所不一样的,今天要来一起了解了解的是夏天的小满节气应该怎么吃,为大家推荐10种在小满必吃的食物,千万别错过了。什么是小满天文专家表示,小满节气是收获的前奏,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从此时拉开,是农民一年中又一个繁忙的季节。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古有“大落...
四季饮食2015-05-21
小暑时节莫贪凉多饮粥汤补水分【资讯】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暑,“暑”代表炎热,小暑即为小热。尽管没到最热的时候,还是会出汗较多,导致体力消耗增加出现疲劳,此时不仅要保证心态平和,饮食营养,补充水分,更要清凉避暑。小暑时节如何养生?1、平心静气确保五脏安和小暑时期,气候炎热,人们常感心烦不安。若暑热太过,热扰心神,还可见入睡困难,梦多易醒。这是因为夏季与心相应,夏日炎热,心火内盛,容易出现烦热躁扰、心绪不宁。此时情绪调摄应以养心宁神为主...
四季养生2020-07-06
芒种节气梅雨多湿气重祛湿有3个保健措施【资讯】
养生专题2014-06-06
误区:今日立冬,御寒保暖别做错!【资讯】
倏忽寒将至,今朝恰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此时如果防护不当,身体受到寒气侵袭,就会损害健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御寒保暖?哪些做法是有误的?误区一:冬季泡脚,水温越高越好?真相:其实不然。民间认为用热水泡脚可以暖体祛湿、助眠驱寒,而且泡脚时间越长、水温越高,功效越好。实际上,长时间高温泡脚不仅会造成足部皮肤干燥,还可能因为血管受热快速...
今日辟谣2024-11-07
冬至日四招对抗呼吸道疾病【资讯】
12月昼夜温差大,人们主要在室内活动,加之冬季人们习惯于门窗紧闭,室内通风不足,大大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几率。其中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暴发。 疾控专家表示,预防措施上应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流感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可考虑应用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如出现类流感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和休息。 此外,学校、幼儿园应注意校舍...
四季养生2012-12-12
芒种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推荐两款时令汤饮【资讯】
端午过后,天气异常闷热。夏季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如今已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芒种节气,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湿度变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邓聪副主任中医师表示,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专家指出,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要适当活动,夏季养生主要在疏肝养心,清热消暑,增酸减苦。居:芒种容易“霉”,常开窗透气邓聪副主任中医师表示,芒种气候炎热,雨水增多,湿...
四季养生2017-06-07
大雪节气养生要吃大白菜红萝卜【资讯】
今年12月7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预示着正式进入了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这时节阳光微弱,天气干燥、湿度较低,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生理功能和食欲均会发生变化。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冬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适当调整日常的饮食。膳食中,进食“三...
四季养生2014-12-07
小寒养生宜喝羊肉汤中医:这些人不宜吃羊肉进补【资讯】
进入2019年后不久,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小寒。根据气象资料,小寒节气期间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后续的大寒虽然有“大”这个字,但气温往往不如小寒低。天气冷自然需要进补暖身,民间习俗会在小寒喝羊肉汤,中医专家表示,羊肉的确是小寒进补的佳物,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专家:小寒应温补忌寒凉食物俗话说“不过冬至不算寒”,在冬至之后的小寒也就成为了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日子,这走低的温度给心血管患者带...
四季养生2019-01-04
寒露节气期间养生可以做什么运动?【资讯】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寒露节气期间,有什么运动有助于养生呢? 推荐一:五禽戏五禽戏由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创...
四季养生2017-03-10
大寒时节怎养生?中医师提醒四种食物不能吃【资讯】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意味着,一年的终止。也代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而寒冷时期,往往心血管的发病率也会显著地升高。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群在大寒时节应该提高警惕呢?在大寒养生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到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黄汉超副主任中医师,请他来为广大网友健康过大寒支招。两类人群在冬季要防疾病复发黄汉超副主任医师表示,除了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需要在这个时节多加注...
中医养生2018-01-20
明日雨水,如何养生?中医给你列了重点,照着做就对了【资讯】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今年雨水还恰逢和元宵节重合。雨水顾名思义,意味着降水量逐步增多,同时天气进一步回暖,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因此在雨水节气,我们的养生重点也应该有所调整。下面就请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聂斌教授为我们讲解雨水的养生重点。专家:雨水养生重点为调养脾胃就全国范围而言,雨水时节总的趋势是从冬末向初春过渡,气温逐步升高,但同时冷空气依然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因此一些...
泛健康文章2022-02-22
大暑到:水上乐园消暑很“潮”很好玩【资讯】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7月22日,是2013年的大暑时节,广州也相当应节地迎来高温天气,气温达到37℃之外,地面温度更加超过45℃。选择一个合适的消暑方法相当重要,而众多市民就选择到水上乐园玩水觅清凉。大暑之日市民消暑首选水上乐园昨日大暑,长隆水上乐园成为避暑的人气首选。现场看到,每个项目都人气高涨,购买沙冰和雪糕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造浪池舞台正在举办“消暑激爽派...
中医养生2013-07-23
处暑吃西瓜小心腹泻处暑后饮食注意6点【资讯】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炎热即将离开,天气逐渐转凉。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后气温开始变化,最好少吃西瓜、香瓜等良性食物,多吃可滋阴润燥的食物。处暑后,少吃西瓜等凉性食物处暑过后,“秋老虎”要发威了。专家建议,应当早睡早起,养成晨练的习惯。“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有利于顺应阴精的收藏,早...
四季饮食2017-08-24
二十四节气·霜降│关节“炎”重?打响秋冬“老寒腿”保卫战【资讯】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10月23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此时,天气渐寒,草木凋零,空气冷凝成霜,最怕受凉的关节部位就容易“闹情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专科马剑达副主任医师给保护关节,无痛过秋冬支招。气温下降,“关节预报”准过天气预报?赵阿姨(化名)是一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每年秋冬天气转凉,她就会特别害怕,因为本来不肿不痛的关节会突然僵硬和痛起来,预测...
医院动态2024-10-22
闰月怎么算【即问即答】
-
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
1个回复 2018/6/20 10:51:37
立春养生该怎么吃?中医师推荐两款药膳【资讯】
转眼间,就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这意味着春天要开始了,万物都在蓄力准备在春天大放异彩,然而正如大家眼之所见,目前的气温还是略有偏低,因此即便是立春时节也不建议大家少着衣物。要记住春捂原则。那么,刘春养生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怎么吃最养生呢?这些都是广大网友最关注的话题,为此,家庭医生在线特别邀请到来自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聂斌主任医师,请他来为广大网友支招如何开启一年养...
中医养生2018-02-04
白露养生易发“换季问题”该如何预防?白露至,秋意浓,养生保健要诀有哪些?【资讯】
白露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其气候特点是空气比较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严重时会出现上火、口舌生疮的情况。同时因为白露已经出现了寒意,也会导致秋季伤风的情况,因此白露养生就显得极为重要,针对白露养成出现换季疾病的预防措施及白露节气养生的要诀,我们特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赵志祥为我们一一解读。白露养生易发“换季问题”该如何预防?白露养生应注意以下三点:1、燥邪明显,...
四季养生2020-07-09
闰月怎么算【即问即答】
-
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
1个回复 2021/9/29 21:29:31
21日夏至:年中最热即将到来防晒避暑增加午睡【资讯】
6月21日将迎来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夏至。专家表示,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即到来,公众要注意防晒避暑,并适当增加午睡。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所以古时候又把这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动到最北的一日。《历书》中说:“斗指乙,为夏至。万物于此皆假大而极至,时夏将至,故名也。”过了夏...
健康新闻2013-06-20
惊蛰养生健脾养胃当先【资讯】
惊蛰,顾名思义就是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惊蛰时节,气温回升较快,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出现春雷。这个时节已经进入仲春,是桃花红、梨花白、鸟儿高飞的时节,所有冬眠的动物都开始苏醒而开始活动,一片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的景象。随着惊蛰的到来,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物候现象进行精神、饮食...
名医验方2014-03-06
夏至,我不是反对你吹空调,而是阻止你的颈椎疼【资讯】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日。《恪遵限度抄本》中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时节,意味着炎热夏天的正式开始,之后天气会越来越热,直到迎来最热的三伏天。炎炎夏日,岭南湿热的气候,更是使人们每天都有身在蒸笼中被熏蒸的感觉。冷饮和空调便成了避暑降温的必备,然而长时间在空调房,身体的一些部位如头部、...
范德辉2017-07-14
“戴春鸡”“佩燕子”等陕西立春风俗【资讯】
立春,岁时节气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夏历的正月节,有时也在腊月。按传统的算法:大寒后15天为立春。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是为立春日。此时东风劲吹,河水解冻,沉睡了一冬的蛰虫开始活动起来。草木复苏,气温回升,标志着春季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十分珍惜这个气节。几千年来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尽管陕南、陕北、关中各地区的风...
中华美食2012-02-03
立夏如何养生?立夏养生最怕6件事【资讯】
明天就是立夏了,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一个节气。自立夏之日起,气温缓步升高、雨水逐渐增多。日光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等春季高发疾病仍会继续持续,而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开始频发。“脾胃虚弱者易体内生湿,如果他们此时再受到外部潮湿天气的影响,则很容易引起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专家表示,立夏节气人们应注意健脾祛湿,脾胃虚弱者还应尽量避免长期呆在潮湿的环境中。夏季高温令人心烦气...
健康新闻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