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医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四病区主任。擅长胶质淋巴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膜的综合治疗;下丘、底节、丘、侧室和松果体区等复杂部位的手术;在电生理监测和术中超声引导下切除功能区胶质。主要社会任职为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首发专项1项。发表SCI论文32篇。主编《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分册》。2013...

就医通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讯】

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少见的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在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群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该病病理上为广泛浸润整个实质、脊髓及脑膜等多个部位的弥漫性病变。 临床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视力障碍、肢体无力、癫痫、失语、眩晕、行走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智力降低和行为异常。 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包...

MRI病例2012-08-29

现在生活好了癌症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我一个老...【即问即答】

您好,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原发的中枢系统淋巴瘤和全身淋巴瘤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淋巴瘤。病人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合并轻瘫或者精神障碍,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头部CT与MR显示中线结构、室周围多发或者弥漫性生长的病灶,一般就可诊断了。也可行腰穿行脊液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需脱水激素等降颅压,放疗十分敏感,应尽早确诊后放疗,一般不手术,放疗时可结合全身化疗增敏。

6个回复 2021/9/1 15:56:44

分析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讯】

淋巴瘤无特殊临床表现,如无细胞学和组织学资料,术前诊断十分困难。通常是,头颅CT与MRI显示中线结构室周围多发或弥漫性生长的病灶,则诊断基本成立。淋巴瘤鉴别诊断1、转移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CT非增强扫描多为低密度,MRI显像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而淋巴瘤多为低或等T1等T2信号。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呈结节状明显强化,病灶较大者往往有中心坏死,而在淋巴瘤相对少见转移周围水肿十分明显。一些病人可...

淋巴瘤2016-11-01

脑膜癌病的病因是什么【即问即答】

你好,脑膜癌病的病因:通常,实体肿形成的多发浸润被称为转移,非实体所致的转移则被称为淋巴瘤脑膜炎或白血病脑膜炎。同外文献报道,转移多见于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及肺癌等恶性肿痛晚期,发生率达5%~28%。

1个回复 2018/6/20 13:46:30

脑膜癌病的病因是什么【即问即答】

你好,脑膜癌病的病因:通常,实体肿形成的多发浸润被称为转移,非实体所致的转移则被称为淋巴瘤脑膜炎或白血病脑膜炎。同外文献报道,转移多见于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及肺癌等恶性肿痛晚期,发生率达5%~28%。

1个回复 2021/9/29 21:29:57

淋巴瘤早期症状大家了解吗【资讯】

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要想更好的预防淋巴瘤首先就要了解淋巴瘤早期症状,淋巴瘤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淋巴瘤早期症状。最初表现多为无症状的浅表淋巴结肿大。60%-80%的霍奇金病患者和30%-4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首先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20%-35%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原发病灶位于淋巴结以外的器官组织,如扁桃体、舌根、鼻咽、胃肠道、纵隔、肝、脾、骨及皮肤等。淋巴瘤...

淋巴瘤2016-10-12

什么是恶性淋巴瘤【资讯】

什么是恶性淋巴瘤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较原始祖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增殖,同时又有序地不断分化为成熟的细胞,循环到外周血中发挥各自的免疫功能。成熟的血细胞又逐渐衰老、死亡。于是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的增殖与衰亡间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在体外物理(如射线)、化学物质和生物学(如某些病毒)等致癌因素和人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下,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发生恶性变。恶性变可发生在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分化发育...

淋巴瘤2016-10-12

什么是恶性淋巴瘤【资讯】

什么是恶性淋巴瘤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较原始祖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增殖,同时又有序地不断分化为成熟的细胞,循环到外周血中发挥各自的免疫功能。成熟的血细胞又逐渐衰老、死亡。于是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的增殖与衰亡间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在体外物理(如射线)、化学物质和生物学(如某些病毒)等致癌因素和人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下,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发生恶性变。恶性变可发生在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分化发育...

淋巴瘤2016-10-28

原发性淋巴瘤【即问即答】

应首先获取病理诊断,CT、IMR等影像资料不能确诊。原发性淋巴瘤的治疗与其他不同,原发性淋巴瘤与其他部位的淋巴瘤治疗也不同。由于原发淋巴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故正确的影像诊断的意义更加重要。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需与脑膜、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转移、胶质母细胞鉴别:第一,脑膜,单发的均匀强化的与表面接触的淋巴可酷似脑膜,两者CT与MRI所见相似,脑膜体增强效应较淋巴瘤更明显...

3个回复 2017/7/10 11:43:14

影像诊断原发性淋巴瘤【资讯】

由于原发淋巴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故正确的影像诊断的意义更加重要。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需与脑膜、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转移、胶质母细胞鉴别:第一、脑膜,单发的均匀强化的与表面接触的淋巴可酷似脑膜,两者CT与MRI所见相似,脑膜体增强效应较淋巴瘤更明显,MRI多方位扫描重建图像可显示体与脑膜的关系密切,MRI可见外肿的特征,上邻近蛛网下腔增宽,肿周围有高信号的积液包绕,增...

淋巴瘤2016-11-01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是得上了一种的病了就是压...【即问即答】

你好在眼内包括视神经胶质脑膜血管淋巴血管畸胎和恶性肿(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等在颅内以鞍区占位性病变多见如垂体腺颅咽管等其他前翼部蝶骨小翼中部鞍结节蝶骨嵴和嗅沟脑膜亦不见

2个回复 2017/7/7 2:18:01

肥厚性脑膜炎的引发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肥厚性脑膜炎的引发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外伤、药物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脑膜组织。2.感染:结核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脑膜。3.肿脑膜淋巴瘤等肿细胞浸润脑膜。4.外伤:头部外伤导致脑膜损伤和炎症反应。5.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

1个回复 2024/8/30 15:29:0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即问即答】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在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群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该病病理上为浸润整个实质、脊髓及脑膜等多个部位的弥漫性病变。PCNSL的发病机制不明。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主的联合化疗、放疗,结合甲氨蝶呤鞘内注射能明显改善其疗效及生存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在40~50岁,有免疫缺陷者发病年龄较早,如儿童期感染AIDS者发病高峰...

5个回复 2017/7/7 19:15:0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怎么办【即问即答】

你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主要发生于较晚期的AIDS病人,当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程度严重和持续时间长时常诱导淋巴瘤的发生。此病的主要表现有内脏梗阻或出血,较长时间的不明原因发热(持续2周以上)。多数病人在患此病后,不宜用局部的手术和(或)放射治疗,而必须接受全身治疗。

6个回复 2021/9/29 21:35:03

什么是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资讯】

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到适形调强,也说成调强适形。调强适形可根据肿的具体形状通过高科技技术进行放疗。适形调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肿的照射剂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体积和剂量。什么是适形调强放疗?“调强”即适形调强精确放疗系统,是当前国际放疗领域内最先进的设备之一。是指放射野的形状和照射剂量在三维立体空间方向上与靶区(肿)的实际形状相一致。适形调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肿的照射...

放射治疗2017-05-26

转移的四种形态特点【资讯】

转移的四种形态特点分别是来源广、病灶呈球形、室管下转移、脑膜转移。1、来源广。转移是指体内的原发癌细胞出现转移和扩散,主要来源于肺部、乳房、黑色素,其次是消化道、甲状腺等。病情发展到晚期,会导致癌细胞通过血行或淋巴转移,进行CT扫描时,可以发现全身多处有转移性肿,多发于顶、枕叶、颅骨、脑膜等部位。2、病灶呈球形。由于转移生长迅速,容易出现坏死、出血、发生癌变等情况,影像学检查主要表...

精编文章2022-03-22

伽玛刀治疗肿【资讯】

30毫米以下的听神经、垂体脑膜、松果体区肿淋巴瘤等颅内肿,还有手术中一些不能切除干净的良性肿,这些,都是伽玛刀临床适应症。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原发性肺癌和肺转移癌;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颈部、肺门、纵隔、腹腔及盆腔的淋巴结转移癌;食管癌、贲门癌和纵隔肿;肾癌、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瘤、恶性胸腺;妇科肿,如宫颈癌、卵巢...

肿瘤治疗2016-10-26

小孩子缺锌会有什么症状【即问即答】

小孩子缺锌的症状一般情况下为食欲减退,儿童生长受阻,皮肤改变,味觉减退,儿童性发育迟缓,行为异常。对宝宝有很大危害,所以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补充锌钙不容忽略的。选择中医中药治疗或者在补充锌钙系治疗途中增加消化道功能,采用健脾益胃的方法增加宝宝食欲,对钙锌补充有很大好处。

5个回复 2021/9/7 14:11:36

淋巴癌会导致头痛吗?【即问即答】

淋巴癌,即淋巴瘤,属于恶性肿范畴,头痛作为其症状之一,可能源于颅内压增高、脑膜受累或部转移等情况。头痛出现时,需警惕是否为淋巴瘤进展的表现。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颅内压增高:淋巴瘤细胞侵犯脊液循环路径,引起脊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引发头痛。2.脑膜受累:淋巴瘤细胞侵犯脑膜,刺激脑膜引起炎症反应,产生头痛。3.实质转移:淋巴...

1个回复 2024/7/31 11:44:0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如何治疗 【即问即答】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见的有手术切除结合后续治疗、活检确诊后的治疗等。 1.手术治疗:对于包块型,先行手术切除,以减少肿负荷。 2.放疗:可用于不同类型,抑制肿细胞生长。 3.化疗: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利妥昔单抗等,杀灭肿细胞。 4.立体定向活检:对于多发结节型,通过活检确诊后进行后续治疗。 5.综合治疗:沿室壁和硬脑膜下匍匐生长者,确...

1个回复 2024/10/8 17:56:30

如何预防慢性脑膜炎?【资讯】

慢性脑膜炎可见于真菌感染,结核病,莱姆病,艾滋病,梅毒或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肉样病,贝切特综合征以及新生物——例如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部转移癌以及胶质(特别是成胶质细胞,室管和髓母细胞)。部分的病因是存在传染性,(一)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二)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三)药物预防: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

脑膜炎2014-05-29

分析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讯】

淋巴瘤无特殊临床表现,如无细胞学和组织学资料,术前诊断十分困难。通常是,头颅CT与MRI显示中线结构室周围多发或弥漫性生长的病灶,则诊断基本成立。淋巴瘤鉴别诊断1、转移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CT非增强扫描多为低密度,MRI显像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而淋巴瘤多为低或等T1等T2信号。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呈结节状明显强化,病灶较大者往往有中心坏死,而在淋巴瘤相对少见转移周围水肿十分明显。一些病人可...

淋巴瘤2017-08-03

骨髓受侵的标准界限是什么【即问即答】

非霍奇金淋巴瘤在起病早期即经血循环或经淋巴管扩散,约有50%的病人有骨髓浸润。原发于纵隔淋巴结的,几乎100%扩散至骨髓,并发展为/3以上发生脑膜浸润,手术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仅起诊断作用,对原发于腹腔的肿大淋巴结和/或伴内脏浸润,有压迫症状者一般先化疗使体缩小,再行手术摘除,术后仍应继续化疗。化疗一般应持续11/2~2年,合并白血病者应延长至3年或更长,主要取决于病期和病理分型。

2个回复 2017/7/7 8:21:30

吴劲松【医生】

诊疗特长胶质、垂体、颅咽管脑膜淋巴瘤等神经系统肿个人介绍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新百人计划”);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胶质专业组长;iMRI数字一体化神经外科手术中心负责人。师从我国神经外科学泰斗周良辅院士与陈衔城教授,从事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10年赴美国MayoClinic进修;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

就医通

少突胶质细胞需与哪些病鉴别【即问即答】

少突胶质细胞通常需与星形细胞、室管转移脑膜淋巴瘤等鉴别。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星形细胞: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式不同,影像学表现有差异。2.室管:好发部位和组织学特点有别,增强扫描表现不同。3.转移:常有原发肿病史,多为多发病灶。4.脑膜:多位于表面,与硬脑膜关系密切,强化明显。5.淋巴瘤:多位于深部组织,细胞成分特...

1个回复 2024/8/27 17:42:02

脑膜的血供来源有哪些【即问即答】

脑膜的血供来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脑膜动脉、内动脉分支、硬脑膜血管、脑膜血管及颅骨血管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脑膜动脉:是脑膜常见的血供来源,为肿生长提供主要养分。2.内动脉分支:部分内动脉的分支也会参与脑膜的血液供应。3.硬脑膜血管:在脑膜血供中发挥一定作用。4.脑膜血管:为脑膜提供部分血液支持。5.颅骨血管:某些情况下,颅骨...

1个回复 2024/9/11 11:26:14

冯恩山【医生】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曾经在北京天坛医院学习、工作6年,师从我国神经外科泰斗王忠诚院士及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于春江教授。接受系统、规范的专科医师培训,能娴熟利用显微镜及内镜开展手术。2011年,组建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带领科室开展各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及介入手术,年主刀手术量400余台次,以高难度的Ⅲ、Ⅳ级手术为主,特别对复杂的干肿、颅底肿等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学研究:主要进行神...

就医通

淋巴瘤复查【即问即答】

建议配合采用中医治疗.中医中药有扶正祛邪,补气养血的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化疗与中药全用,可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使病人耐受治疗,同时有疗效相加之功效.

5个回复 2017/7/6 20:25:17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