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带来哪些严重危害?【即问即答】

贪食症危害众多,包括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如营养不良、肠胃疾病、心理障碍、社交困扰、影响生殖健康等。 1.营养不良:频繁暴食和催吐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身体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肠胃疾病:过度进食和催吐损伤胃肠道黏膜,引发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 3.心理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精神疾病。 4.社交困扰:对饮食的过度关注和异常行为可能影响正常社...

1个回复 2024/10/9 9:34:08

闭经与贪食症存在关联吗【即问即答】

闭经与贪食症可能存在一定关联。贪食症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营养状况、心理状态、代谢功能以及身体器官的正常运作等方面,间接导致闭经的发生。 1.内分泌系统:贪食症引起的激素失衡,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分泌异常,影响月经周期,导致闭经。 2.营养状况:过度贪食后又催吐等,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月经。 3.心理状态:贪食症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不良情...

4个回复 2024/10/22 15:49:14

神经递质导致贪食症吗?【即问即答】

贪食症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1.神经递质失衡:某些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的异常可能影响食欲调节,进而诱发贪食症。2.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通过进食来缓解,导致贪食。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贪食症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4.环境因素:不良...

1个回复 2024/8/13 17:44:18

2岁宝宝贪食症吗?【即问即答】

宝妈,宝宝如果是平凡的喜欢吃东西的话,但是他的体重也不增,最好是能够去给他做一下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检查,看看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导致了他代谢加快,引起这种情况的发生,我是的话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来进行处理的!这个检查的时候最好是能够空腹啊!

1个回复 2023/2/21 17:13:50

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症状【资讯】

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频繁大量进食、错误的减肥方法、神经性厌食发作,以及其他症状表现。1、频繁大量进食。患者表现出发作性的、难以控制的进食欲望,在两小时内摄入大量的食物,吃到难以忍受的腹胀为止。2、错误的减肥方法。患者在暴食后常常采用催吐、过度运动或者滥用药物、间歇禁食等方式,避免体重增加。3、神经性厌食发作。部分患者对肥胖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出现节制饮食的行为,导致体重反而低于正常体重。...

精编文章2022-01-08

贪食症是否引发腹痛? 【即问即答】

贪食症可能引发腹痛,原因包括胃部负担、催吐行为、化学失衡、心理因素等。 1.胃部负担:每次进食量大,胃过度膨胀,易导致胀痛。 2.催吐行为:自行催吐或用药物催吐,刺激胃肠道,引发腹痛。 3.化学失衡:催吐打破体液化学平衡,影响胃肠道功能,造成腹痛。 4.心理因素:心理障碍可能导致身体对疼痛更敏感,增加腹痛感受。 5.消化紊乱:贪食引起消化功能失调,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引发腹痛。 总之,贪食症易引...

1个回复 2024/10/8 17:56:02

贪食症十几年时常发作未治疗,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请问开始出现贪食现象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吗?

2个回复 2025/1/6 12:44:23

暴食症和贪食症有何不同【即问即答】

暴食症和贪食症在症状表现、发病频率、心理因素、身体影响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1.症状表现:暴食症是短时间大量进食,难以控制;贪食在进食后采取补偿行为,如催吐等。2.发病频率:暴食症发作相对不频繁;贪食症发作较频繁。3.心理因素:暴食症多因情绪问题;贪食症常与对体重的过度关注有关。4.身体影响:暴食症易导致肥胖;贪食...

2个回复 2024/8/26 16:03:18

贪食症患者脾气大如何应对? 【即问即答】

贪食症患者脾气大通常与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如情绪障碍、激素失衡、不良刺激等。 1.心理因素: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 2.生理因素:可能有激素水平变化,需就医检查并调整。 3.环境因素:不良生活环境刺激,要改变环境,增加支持。 4.饮食因素:饮食不规律影响情绪,需建立健康饮食模式。 5.疾病因素:贪食症本身导致,应积极治疗贪食症。 总之,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针对性措...

1个回复 2024/10/8 18:04:06

小儿贪食性睡眠症的表现有哪些【资讯】

小儿贪食性睡眠症叫做贪食综合征,贪食综合征一般出现白天睡眠过多、下颌腺肿大、焦虑、暴食、食后呕吐等症状,小儿贪食性睡眠症是由于过度睡眠引起的一种疾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可以明确具体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方案处理。1、白天睡眠过多:在患病之后通常导致白天睡觉时间比较多,每天睡眠时间可能超过12个小时,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不容易被唤醒,即使唤醒之后很快也再次进入睡眠状态。2、下颌腺肿大:长时间反...

精编文章2024-01-16

神经性贪食症是否引发肾病?【即问即答】

神经性贪食症可能引发肾病,原因包括饮食结构、代谢紊乱、心理因素、药物影响、身体机能受损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1.饮食结构:长期暴食且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加重胃肠和肾脏负担。2.代谢紊乱:影响体内水盐和酸碱平衡,增加肾脏代谢压力。3.心理因素:长期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间接影响肾脏功能。4.药物影响: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某些药物,可能存在肾损...

1个回复 2024/8/28 16:41:37

贪食症的人必须要看医生吗两年前因为听同学...【即问即答】

贪食症易发生于成年早期然而很多直到30多岁或40多岁才寻求帮助至此他们的饮食行为可能已经定型从而改变起来更加困难有鉴于此得到早期治疗的贪食症患者如那些迁延岁月多年才寻求帮助的患者有更好的机完全康复心理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也许是贪食症患者的最佳疗法

1个回复 2017/7/5 12:22:22

贪食症之后吃东西减压导致的肥胖如何减肥?【即问即答】

您的情况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所引起的贪食症,属于心理因素的障碍,先通过心理测试,排除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然后根据病史,贪食的相关症状进行治疗。生活中适当给自己减压,多与人交流交往,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制定恰当的工作目标努力完成,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抑郁治疗。解决了贪食问题的心理障碍,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自然肥胖的问题就解决。

1个回复 2023/2/28 10:54:49

贪食症该怎么办?【即问即答】

建议你找人监督,然后少吃多餐,做点其它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5个回复 2024/1/31 19:59:59

贪食行为是什么病?【即问即答】

你好,贪食行为是一种进食行为的异常改变,病人的摄食欲望或行为常呈发作型,一旦产生了进食欲望便难以克制和抵抗,每次进食量都较大,病人担心自己发胖,故常常在进食后自行催吐,也有服用泻药或增加运动量等来消除暴食后引起的发胖的,如果上述的暴食现象每星期至少发作2次,且至少已连续出现3个月以上并且经常性地过分担心自己的体型和体重,诊断为贪食症。

1个回复 2018/6/20 13:46:30

得了贪食症不做手术有何后果?【即问即答】

贪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若不做手术,可能产生身体和心理多方面的不良后果,包括健康受损、心理压力增大、社交障碍、影响正常生活、病情加重等。 1.健康受损:频繁的暴食和催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胃肠道问题,如胃食管反流、胃炎等,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2.心理压力增大:患者因无法控制饮食而产生强烈的自责、焦虑和抑郁情绪,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3.社交障碍:贪食症可能影响个人形象和自信心,导致在社交场合中感...

1个回复 2024/10/8 14:07:03

女孩突然贪食的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女孩突然贪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内分泌失调、药物影响、神经系统异常等。 1.心理因素:减肥期间过度压抑食欲,可能导致心理反弹,出现暴饮暴食来满足心理需求。长期的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引发贪食行为。 2.生理因素: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增加。或者进行了大量体力活动,消耗过多能量,导致食欲旺盛。 3.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抵抗等内分泌疾病,...

1个回复 2025/1/8 16:50:02

贪食症的遗传因素究竟有哪些? 【即问即答】

贪食症的遗传因素尚不明确,可能涉及基因、家族易感性等。同时,心理和人格因素也有影响。 1.基因:部分基因的变异可能增加贪食症的发病风险,但具体基因尚未完全确定。 2.家族易感性:若亲属中有贪食症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可能提高。 3.神经递质:某些神经递质的遗传差异可能影响食欲调节,进而与贪食症相关。 4.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调控异常可能在贪食症发病中起作用。 5.多基因相互作用:多个基因共同影响,增加...

1个回复 2024/10/8 17:42:45

饥饿症和贪食症有何区别? 【即问即答】

饥饿症和贪食症在症状、成因、危害、诊断、治疗等方面存在差异。 1.症状:饥饿症主要表现为长期极度饥饿;贪食症则是周期性暴食。 2.成因:饥饿症多因营养缺乏;贪食症常与心理因素有关。 3.危害:饥饿症易致营养不良;贪食症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4.诊断:饥饿症通过身体指标判断;贪食症需综合心理评估。 5.治疗:饥饿症注重营养补充;贪食症侧重心理干预。 总之,饥饿症和贪食症不同,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

1个回复 2024/10/8 17:37:06

神经性贪食症的危害【即问即答】

你好,对于您描述的增加体重的担心,我可以略作说明:厌食症患者住院的前提是存在明显的低体重,体重增加是治疗的基本目标,如果体重不增,那么治疗从根本上就是无效的。贪食症患者则不同,因为贪食症诊断前提就是体重正常,所以体重增长并不是住院治疗的目标,治疗也不令正常体重的患者增加体重。单就这一点其实你是可以放心的,不过我相信你对住院治疗的顾虑还有其他,这可以通过就诊在面谈中进一步讨论和决策。

4个回复 2017/7/6 5:48:45

神经性贪食症什么药辅助治疗好?【即问即答】

你好,这个辅助治疗服用药物作用不大。最多采用的是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或阳性强化法,制定与控制也含有联系厌恶刺激(如被约束、电针刺激等)或奖励方法(精神或药物奖励、与家人来往、自由活动等),视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程度逐级治疗。

2个回复 2018/6/20 13:46:30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怎回事?【即问即答】

患者您好,根据你的情况分析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是两种相反的疾病,疾病的诊断是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后才能判断是否是的,请不要担心,你的情况是可以通过治疗及时缓解的,心理上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能背思想包袱,及时到医院医生处面诊,医生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帮助你早日康复的。如有疑问,建议到当地公立医院就诊。

6个回复 2019/1/10 18:01:48

贪食病怎么才能治好?【即问即答】

你好!心理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也许是贪食症患者的最佳疗法。药物通常用三环类和百优解来治疗贪食症。饮食治疗以均衡饮食为主,减少甜食的摄取,但要摄取适量的脂肪和足够的纤维质,维持饱足感。养成一日三餐、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避免在两餐之间吃零食或高脂、高糖的食物。医生询问:

5个回复 2017/7/7 23:18:44

孩子贪食无法控制进食量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孩子贪食且无法控制进食量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生长发育需求、不良饮食习惯、心理因素、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1.生长发育需求:孩子在快速生长阶段,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可能表现出食欲旺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一般不过度贪食。 2.不良饮食习惯:经常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或者进食不规律,容易导致孩子难以控制食欲。 3.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通过过度进食来寻求安慰。 4....

1个回复 2025/1/21 9:38:00

请问一岁半小孩大便呈白色且不贪食是什么情...【即问即答】

你好孩子的这种情况考虑是消化不良导致的建议口服婴儿健脾散和复方胰酶散小儿乳酸菌素颗粒治疗

1个回复 2024/1/31 17:57:00

吃的特别多,积食,贪食,食欲旺盛【即问即答】

现在有可能是神经性贪食症或甲状腺功能亢进,认为是与精神受到不良刺激,生活或学习压力过大,所以导致了神经性贪食症,出现了不能控制的食欲亢进,吃的很多,如果是伴有了心慌,身体消瘦,突眼症状,出汗多,认为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就需要去医院做个甲状腺功能检查,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1个回复 2022/11/19 16:23:36

贪食症的护理原则有哪些?【即问即答】

你好,对于您的问题,还是需要注意自身的适当的节食,再就是注意自身的胃肠的紊乱的发生

1个回复 2024/10/9 13:56:04

贪食症属于何种类型的疾病?【即问即答】

贪食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生理、心理、社等多方面因素。它不仅是心理障碍,还可能与神经生物学、家庭环境、个人性格和社文化等有关。 1.心理因素:患者往往存在情绪调节困难、低自尊、完美主义等心理特点,通过过度进食来应对负面情绪。 2.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可能影响食欲和情绪控制。 3.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过度控制或缺乏关爱,可能增加贪食症的发生...

1个回复 2024/10/9 11:04:42

大量进食后催吐,怀疑贪食症,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贪食症是一种常见的进食障碍,可能由心理、生理、社等多种因素引起。患者常表现为无法控制的大量进食和反复催吐,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营养不良、消化系统问题、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1.心理因素: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低自尊等心理问题,导致通过过度进食和催吐来缓解情绪。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如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2.生理因素:体...

3个回复 2024/12/5 18:20:52

频繁大量进食后自行催吐,担心发胖,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1)多数病人要住院治疗,严重者需强制入院.(2)心理治疗.最多采用的是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或阳性强化法,制定与控制也含有联系厌恶刺激(如被约束,电针刺激等)或奖励方法(精神或药物奖励,与家人来往,自由活动等),视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程度逐级治疗.(3)药物治疗.较常采用两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剂,前者最多采用舒必利,后者视患者躯体承受情况尽量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氟西汀,氯米帕明.(4)躯体...

5个回复 2025/1/6 9:49:5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