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癌
挂号科室:肿瘤科

【疾病介绍】涎腺癌

涎腺癌是由涎腺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可来源于大涎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来源于小涎腺(多见于腭腺),即任何有涎腺的部位都可发。病理分类有黏液表皮样癌、乳突状囊腺癌、腺泡细胞癌、腺样囊性癌、腺癌、鳞癌和未分化癌等。按疾病分类分为腮腺癌、颌下腺癌、舌下腺癌、小...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问答 用药 饮食 保健

马骁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头颈外科专业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郑传铭【医生】

郑传铭,男,主任医师,耳鼻喉--头颈外科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浙江省抗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1999年开始从事头颈肿瘤外科工作,2010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咽喉科医院进修鼻腔、鼻窦及喉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2011年赴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耳鼻喉-头颈肿瘤中心学习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外科治疗及皮瓣修复,鼻咽放疗后挽救性手术的微创治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论著:2009,8《颈淋巴...

就医通

涎腺癌的病因【即问即答】

涎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认为,多数涎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因素。另外,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被发现与涎腺癌的发生有关。

1个回复 2018/6/20 13:46:30

涎腺癌的病因【即问即答】

涎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认为,多数涎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因素。另外,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被发现与涎腺癌的发生有关。

1个回复 2023/3/2 17:43:20

涎腺癌的诊断【即问即答】

涎腺癌的诊断可与口腔纤维瘤、牙龈瘤、腮间叶组织瘤、腮淋巴结炎症、涎腺结核、唇部角化棘皮瘤、舌结核性溃疡、扁平苔藓、复发性口疮、乳头状瘤及嗜异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等疾病相鉴别。涎腺造影表现为侵袭性病变:出现分支导管破坏、碘油外漏等恶性肿瘤表现。CT片可见体被边界不清的肿块破坏或挤压移位,造影剂可渗入肿块中。

1个回复 2023/3/2 17:43:20

涎腺癌的诊断【即问即答】

涎腺癌的诊断可与口腔纤维瘤、牙龈瘤、腮间叶组织瘤、腮淋巴结炎症、涎腺结核、唇部角化棘皮瘤、舌结核性溃疡、扁平苔藓、复发性口疮、乳头状瘤及嗜异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等疾病相鉴别。涎腺造影表现为侵袭性病变:出现分支导管破坏、碘油外漏等恶性肿瘤表现。CT片可见体被边界不清的肿块破坏或挤压移位,造影剂可渗入肿块中。

1个回复 2018/6/20 13:46:30

涎腺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涎腺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刺激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易感性可能增加涎腺癌的发生风险。比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 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如多环芳烃等,可能诱发涎腺癌。 3.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可能与涎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4.慢性炎症刺激:涎腺长期的慢性炎症,如涎腺炎反复发作,会刺激细...

1个回复 2024/10/9 9:33:56

什么是涎腺癌涎腺癌的病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涎腺分为大涎腺(如腮、颌下和舌下)和小涎腺(如腭、唇和颊等)。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中,涎腺肿瘤发生的比例较高,为常见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良性涎腺肿瘤的发病年龄较轻,恶性涎腺肿瘤则多发生在较大年龄的人群,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异。涎腺癌的原因至今未全明,如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外在因素。另外,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被认为是涎...

2个回复 2017/10/23 18:06:30

涎腺癌常见症状有哪些【即问即答】

涎腺癌的症状多样,包括肿块、疼痛、面瘫、吞咽困难、张口受限等。 1.肿块:涎腺区域出现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生长较快,活动度差。 2.疼痛:早期多无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疼痛,尤其在肿块侵犯神经时。 3.面瘫:肿瘤侵犯面神经时,可导致面瘫,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口角歪斜等。 4.吞咽困难:当肿瘤压迫或侵犯咽部时,会引起吞咽困难。 5.张口受限:若病变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可能导致张口受限。 ...

1个回复 2024/11/5 14:05:45

涎腺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手段【即问即答】

涎腺癌是一种发生在涎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1.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达到清除细胞的目的。 2.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细胞,可在术后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无法手术的患者。 3.化疗:使用药物如顺铂、紫杉醇、氟尿嘧啶等抑制细胞生长和扩散。 4.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如使用西妥昔单抗等药物。 5.免疫治疗:激活...

1个回复 2024/11/5 14:50:25

涎腺的未分化【即问即答】

你好,涎腺的未分化是一种分化程度极低或未分化的涎腺癌组织学会类以致不能将其归入任何其他类型的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好发于蒙古人种,并显示家族集中倾向其发病可能与EB病毒密切相关,并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注意属猴的康复.

1个回复 2017/7/5 21:13:18

涎腺癌是什么?其病因包括哪些?【即问即答】

涎腺癌是发生于涎腺的恶性肿瘤,较为少见。其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倾向可能增加涎腺癌的发病风险。 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环境中,可能损伤涎腺细胞,诱发变。 3.病毒感染:如EB病毒等感染,可能影响细胞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恶变。 4.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涎腺的长期炎症,如涎...

1个回复 2024/11/22 11:09:05

涎腺癌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涎腺癌的诊断检查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等。 1.临床症状观察:留意涎腺区域的肿块、疼痛、面瘫、麻木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如B超可初步判断肿物大小、位置和性质;CT能清晰显示肿瘤的范围和周围组织关系;MRI有助于评估肿瘤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3.病理活检:通过穿刺或手术切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 4.实验室检查: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A1...

1个回复 2024/11/6 14:57:02

涎腺肿瘤日常该如何预防【资讯】

涎腺肿瘤是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涎腺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影响着不少朋友的正常生活,需要引起重视。涎腺肿瘤日常该如何预防?专家表示,涎腺癌的发生原因至今尚未确认,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涎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在因素,如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因素;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被发现与涎腺癌的发生有关。专家...

其他肿瘤2014-05-13

涎腺癌有何症状及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涎腺癌是一种发生在涎腺的恶性肿瘤,其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症状包括肿块、疼痛、面瘫、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1.症状: 肿块:常为无痛性、逐渐增大的肿块。 疼痛:晚期可能出现疼痛。 面瘫:肿瘤侵犯面神经可导致面瘫。 吞咽困难:影响吞咽功能。 颈部淋巴结肿大:提示可能有转移。 2.治疗: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如腮全切术、下颌下...

1个回复 2024/11/22 11:18:49

涎腺癌有何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即问即答】

涎腺癌的症状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症状包括肿块、疼痛、面瘫、吞咽困难、张口受限等。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1.症状表现: 肿块:多为无痛性,质地较硬,生长较快。 疼痛:晚期可能出现疼痛,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面瘫:肿瘤侵犯面神经时可导致面瘫。 吞咽困难:当肿瘤压迫或侵犯食管时会出现。 张口受限:肿瘤影响颞下颌关节可引起。 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

2个回复 2024/10/18 11:27:59

郑登云

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行政主任;硕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医学会乳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协会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在《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症》、《肿瘤防治研究》等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涎腺癌的分类有哪些【即问即答】

涎腺癌主要分为黏液表皮样样囊性、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泡细胞和恶性多形性瘤等。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1.黏液表皮样:常见于腮,低度恶性,生长缓慢。2.样囊性:易沿神经扩散,侵袭性较强。3.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4.泡细胞:多见于腮,肿瘤生长缓慢。5.恶性多形性瘤:由良性多形性瘤恶变而来。了解涎腺癌的分...

2个回复 2024/9/10 13:54:57

涎腺肿瘤的症状有哪些【资讯】

腺癌是发生于腮的恶性肿瘤,属于涎腺癌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多于无意中或体检时发现,以耳垂为中心的下方或后方有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多呈结节状,表面平整或略圆,质地硬度不一,活动,大小一般为3—5厘米,有包膜,病史长,除局部酸胀感外,无面神经损伤、区域淋巴结肿大及其他不适。那么,涎腺肿瘤的症状有哪些?涎腺肿瘤的症状有哪些?1、腮肿瘤腮肿瘤以发生在面神经浅侧者居多,约占80%以上。绝...

其他肿瘤2014-05-13

口腔2种常见治疗方法【资讯】

口腔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实践中口腔包括唇、牙龈、舌,软硬腭、颌骨、口底,口咽涎腺癌和上颌窦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粘膜的症等。口腔要如何治疗的方法:一、口腔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口腔早期常选择的治疗方法,治疗上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看是否进行切除,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来决定,然后经过B超检查、腹部CT扫描或腹腔镜检查无淋巴结转移、肝肿大、肾上、网膜、腹膜及盆腔转移,...

疾病预防2017-07-17

了解口腔的知识有利于预防口腔【资讯】

什么是口腔?广义的口腔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包括舌、牙龈、腭、颌骨中央性、口底、口咽、唇涎腺癌和上颌窦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粘膜的症等。其中舌最常见。口腔的发病情况在东南亚地区,口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台湾口腔为全身恶性肿瘤第三位,有报道印度的口腔发病率全球最高。在美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口腔的发病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口腔患病率相对较低,口腔...

其他肿瘤2014-09-25

郭良【医生】

主任医师,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务科科长。擅长头颈部肿瘤外科治疗。尤其对甲状涎腺癌、喉、喉的功能保全治疗。颈段食管及鼻咽放疗失败后挽救性手术治疗,血管瘤的药物治疗,头颈部晚期疑难病例手术治疗及手术后创面修复有较深入的研究。

就医通

哪些症状可提示口腔【资讯】

在临床实践中口腔包括唇、牙龈、舌、软硬腭、颌骨、口底、口咽涎腺癌和上颌窦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粘膜的症等。口腔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口腔有什么症状呢?1、溃疡不愈口腔溃疡是比较常见的病状,病程一般不超过两个星期。如果发生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迁延不愈超过两周仍不见好转者,则应格外警惕。因为口腔常表现为溃疡的形式,四周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并有坏死组织覆盖,疼痛明显。...

疾病预防2017-07-17

郭良【医生】

主攻学科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研究方向肿瘤的综合治疗简介副院长、头颈外科(2)主任,主任医师。兼任浙江省症中心头颈肿瘤治疗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援马里23批医疗队总队长。中国抗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鼻咽专委会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无喉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抗协会常务理事、耳鼻咽喉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

就医通

郑传铭【医生】

主攻学科头颈肿瘤的多学科序列综合治疗、微创外科治疗研究方向头颈肿瘤的综合治疗简介副主任医师,耳鼻喉--头颈外科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浙江省抗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1999年开始从事头颈肿瘤外科工作,2010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咽喉科医院进修鼻腔、鼻窦及喉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2011年赴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耳鼻喉-头颈肿瘤中心学习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外科治疗及皮瓣修复,鼻咽放疗后挽救...

就医通

赏金标【医生】

主攻学科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研究方向肿瘤的综合治疗简介主任医师,教授。头颈外科病区副主任。肿瘤学硕士,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抗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浙江省抗协会甲状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1993年开始从事头颈肿瘤外科工作,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赴法国南里昂医疗中心进修头颈部肿瘤外科治疗,2006年6月...

就医通

魏兰芳【医生】

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从事内科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余年,有丰富的内科临床工作经验。1982年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专业一年。1993年晋升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原单位是市级三级医院,医科大学、黄山医科大学教学定点医院。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会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近10篇。

就医通

赵坚强【医生】

主攻学科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研究方向肿瘤的综合治疗简介男,副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1995年至今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7年在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修学习半年。在国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编浙江大学出版社《肿瘤学论坛》。擅长甲状腺癌涎腺癌、下咽、喉、口腔、颈段气管、颈段食管、上颌窦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鼻咽放疗失败后挽救性手术治疗、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就医通

甲状乳头状应该如何预防?【资讯】

在口腔颌面肿瘤中,涎腺肿瘤发生的比例较高,为常见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涎腺肿瘤,95%来自上皮,其它来源肿瘤少见。涎腺上皮来源肿瘤是人体中组织病理分型最为复杂的肿瘤之一,不同类型的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等各方面均不相同。良性肿瘤在较为年轻的人群中发生,而恶性肿瘤则多发生在较大年龄的人群中,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异,涎腺癌是由涎腺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可来源于大涎腺、腮、颌下和舌下...

内分泌科2013-11-16

蒋建龙【医生】

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曾获2000年度区医学会论文三等奖及2001年度院科研二等奖。2003年上半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进修,了解并掌握国内外肿瘤等方面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治疗方法,结合临床,在肿瘤诊治方面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就医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