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病因是什么【即问即答】
-
泄泻是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
1个回复 2017/8/11 15:42:20
引起泄泻的原因有哪些及如何辨别【即问即答】
-
引起泄泻的原因主要有外感邪气、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 1.外感邪气:如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引起泄泻。常见于季节变换时,治疗可用藿香正气丸。 2.饮食所伤:暴饮暴食、进食不洁或生冷食物,损伤脾胃,出现泄泻。治疗可选用保和丸。 3.情志失调: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而横逆犯脾,引发泄泻。可通过调节情绪,并配合逍遥丸治疗。 4...
1个回复 2024/12/19 9:37:55
虚寒泄泻的病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虚寒泄泻的病因多样,可能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脏腑虚弱等有关。如病情严重,建议及时就医。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1.外邪因素:感受暑湿热邪,客于肠胃,导致运化及传导失常,引发泄泻。2.饮食因素:进食生冷不洁食物,损伤脾胃,使其运化失常。3.情志因素: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影响运化,造成泄泻。4.脾胃虚弱:脾胃素虚,久病气虚,受纳、运化...
1个回复 2024/8/12 17:32:16
多种泄泻的病因—与生活息息相关【资讯】
泄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因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下面就具体来介绍一下泄泻的病因及其表现形式吧。感受外邪:引起泄泻的外邪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其中又以感受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杂下而发生泄泻,故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寒...
慢病管理2014-05-27
泄泻是怎么回事【即问即答】
-
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1个回复 2017/8/11 15:42:20
泄泻在中医里指的是什么?【即问即答】
-
泄泻是中医病症名,多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所致。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1.感受外邪:如暑、湿、寒邪侵袭胃肠,导致运化失常,引发泄泻。2.饮食所伤:进食不洁、过多生冷或肥甘厚腻食物,损伤脾胃。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而泄泻。4.脾胃虚弱:脾胃功能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出现泄泻。5.肾阳虚...
1个回复 2024/9/3 13:58:26
宝宝泄泻,妈妈应该如何预防呢?【资讯】
儿童泄泻主要的因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因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预防宝宝泄泻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一、预防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2、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慢病管理2014-05-18
吃错东西伤食泄泻怎么办?泄泻检查项目帮助你【资讯】
泄泻主要的因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因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泄泻的成因众多,因此在治疗前应该有进行检查,做出正确的判断,方可对症下药。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1、粪便检查粪便性状呈糊状,稀便或水样,量多或具恶臭,粪便中不含黏液,脓血或仅含脂肪时,常提示为小肠性腹泻或肝,胆,胰腺功能低下性腹泻;如粪便量少,...
慢病管理2014-05-18
虚寒泄泻是怎么一回事?【即问即答】
-
虚寒泄泻是一种常见病症,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脾胃虚寒、肾阳不足、饮食不当、外感寒邪、情志失调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1.脾胃虚寒:脾胃阳气虚衰,运化无力,导致水谷不化,出现泄泻。2.肾阳不足: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阳,脾失健运,引发泄泻。3.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或不洁食物,损伤脾胃,造成虚寒泄泻。4.外感寒邪:寒邪侵袭,中阳被遏,脾胃运化失常,引起泄...
1个回复 2024/8/26 16:03:31
春节饮食不节易腹泻附子粥缓解寒湿治腹泻【资讯】
春节饮食不节易腹泻。腹泻俗称“拉肚子”,可由各种胃肠疾患引起。如肠炎、痢疾等胃肠道感染,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主要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变稀,甚至带黏液、脓血,常伴腹痛、里急后重等。 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病多因感受外邪,如湿热、暑湿、寒湿之邪;情志所伤,忧思郁怒导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成泄泻;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进食不洁腐败之物,以致损伤脾胃而成泄...
其他疾病2012-01-24
疾病小助手—教你正确治疗伤食泄泻【资讯】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该病不宜久拖,否则后果严重。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以治疗泄泻。1。寒湿停滞:(1)证候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2)治则芳香化湿,疏表散...
慢病管理2014-05-24
泄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泄泻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 1.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或暑热之邪,侵入胃肠,导致运化失常,引起泄泻。如夏季炎热,暑湿侵袭,易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2.饮食所伤:饮食过量、不洁或过于生冷、油腻,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水谷不化,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可使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从而引发泄泻。 4.脾胃虚弱...
2个回复 2024/10/16 14:18:38
泄泻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泄泻的发病原因较为多样,包括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脏腑虚衰等。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1.外邪侵袭外感湿邪、暑湿或湿热之邪,寒湿内侵,困遏脾阳,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泄泻。2.饮食因素进食腐烂变质食物、食滞不化、嗜食辛辣肥甘或生冷瓜果等,损伤脾胃,引发泄泻。3.情志失调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或思虑过度,致肝气郁结、脾...
1个回复 2024/8/9 16:37:28
泄泻的病因病机有哪些【即问即答】
-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其发病原因较多,可能与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有关。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1.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进食不洁食物或生冷食物,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引起泄泻。2.感受外邪:以湿邪最为常见,也可兼夹寒、暑、热等邪,困阻脾阳,影响脾胃运化,引发泄泻...
1个回复 2024/7/26 17:42:20
有点像拉肚子一天要拉3次左右拉出来屎是浮...【即问即答】
-
你好考虑是胃肠不和的症状往往与脾虚的表现往往以受凉为诱因.积极的调整脾胃功能可以服用健脾丸必要时可以服用助消化的药物如健胃消食片等胃肠胀气可以服用西沙比利增加胃肠道的动力.生活护理:注意避免受凉保持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个回复 2017/7/5 22:37:18
泄泻的成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泄泻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 1.感受外邪:如外感寒湿或暑湿之邪,侵犯肠胃,导致运化失常,引起泄泻。常见于夏季或季节交替时。 2.饮食所伤: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油腻或不洁食物,损伤脾胃,使其运化功能失调,出现泄泻。 3.情志失调: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可使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引发泄泻。 4.脾胃虚弱:脾胃本身虚弱,消化吸...
1个回复 2024/11/22 14:22:37
泄泻病因病机是什么【即问即答】
-
泄泻病因有感受外邪,六淫之邪伤人会导致肠胃功能失调;饮食所伤,过饱过食肥甘过食生冷等,都会影响脾胃运化;情志失调,会导致肝失疏泄,继而肝木克土,脾胃受制;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等等。泄泻主要脏腑在脾,病理因素是湿,所以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的关键。
1个回复 2023/2/24 10:31:47
伤食泄泻的病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伤食泄泻主要由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胃肠积热、食积化湿、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 1.饮食不当:过量进食油腻、生冷、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超过脾胃消化能力,导致食物积滞胃肠。 2.脾胃虚弱:脾胃功能本身较弱,消化能力不足,稍不注意饮食就容易出现伤食泄泻。 3.胃肠积热:平素体内有热,再加上饮食不节,热与食积相互作用,影响胃肠正常功能。 4.食积化湿:食物积滞时间较长,可化生湿气,阻碍脾胃运化,引起泄泻。...
1个回复 2024/10/20 21:35:14
脾虚泄泻是怎样一种病症【即问即答】
-
脾虚泄泻是一种中医病症,多由脾气虚损、运化失常所致,表现为大便溏薄、次数增多等。常见诱因有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先天禀赋不足等。 1.饮食不节:长期暴饮暴食,或嗜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损伤脾胃,导致脾虚泄泻。 2.劳倦过度: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使脾胃之气受损,运化无力。 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引发泄泻。 4.久病体虚:患有慢性疾病,久病...
1个回复 2024/10/24 17:53:21
中医如何有效治疗泄泻【即问即答】
-
泄泻是中医常见病症,多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理、情志调节、生活习惯调整等。 1.感受外邪:若因外感寒湿或暑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2.饮食所伤:应消食导滞,用保和丸加减。 3.情志失调:需疏肝理气,方用痛泻要方加减。 4.脾胃虚弱:以健脾益气为主,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5.肾阳虚衰: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用四神丸加减。 总...
1个回复 2024/10/9 16:38:00
急性肠胃炎最近3餐应注意什么?泡面能吃?...【即问即答】
-
你好,急性胃肠炎应卧床休息,初24小时给予流质饮食,多喝开水,严重者暂时禁食,症状缓解后可进稀饭。呕吐时可给予胃复安,腹痛时,654-2或阿托品或普鲁本辛。因家庭无法测细菌菌种,可按常见细菌感染用药。病情重者,请去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建议,泡面、牛奶先不要吃,如失水较多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
5个回复 2017/7/7 23:22:55
小儿腹泻宁糖浆能否治疗脾胃气虚所致泄泻?【即问即答】
-
小儿腹泻宁糖浆对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脾胃气虚导致泄泻的原因包括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先天不足、情志失调、过度劳累等。 1.饮食不节:小儿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或食用过多生冷、油腻食物,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虚,引起泄泻。 2.久病体虚:长期患病,身体虚弱,脾胃功能减退,无法正常运化水谷,出现泄泻。 3.先天不足:部分小儿先天脾胃虚弱,易出现脾胃气虚,引发泄泻。 4.情志失调:小儿情...
1个回复 2024/10/25 12:32:12
泄泻的原因是什么?【即问即答】
-
你好,泄泻的原因(一)饮食不节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您食膏粱厚味,辛辣肥腻、湿热内生,蕴结肠胃:或误食生冷不洁之物,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转输吸收,停为湿滞.而引起泄泻。(二)情志不调肝失疏泄,脾气虚弱,或本有食滞.或湿阻,复围情志不畅,忧恩恼怒.则气郁化火.致肝失条达,失于硫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不和,远化失常,而成泄沼。(三)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日久,或劳倦内伤,或久病缠绵不愈,均可...
1个回复 2023/2/24 9:58:16
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虚泄泻症的效果究竟怎样【即问即答】
-
脾虚泄泻症是中医常见病症,其发病与脾气虚弱、脾阳不足、湿邪困脾、饮食失调、情志不畅等有关。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善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脾气虚弱:脾气不足,运化无力,水谷不化,导致泄泻。可表现为大便溏薄、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2.脾阳不足:脾阳虚衰,不能温煦,水湿内生,引起泄泻。常有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等症状。...
1个回复 2024/9/11 10:51:50
肝郁脾虚如何调理改善?【即问即答】
-
肝郁脾虚是中医常见的证候,多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引起。调理方法包括情志调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1.情志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愤怒。可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2.饮食调理:多吃易消化、健脾疏肝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山楂、玫瑰花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3.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有助于...
1个回复 2025/1/9 14:50:06
理中丸能否治疗呕吐泄泻?【即问即答】
-
理中丸对呕吐泄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呕吐泄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不洁、脾胃虚寒、肠道感染、药物副作用、情志失调等。 1.饮食不洁:食用被细菌、病毒等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导致胃肠道炎症,引起呕吐泄泻。此时需注意饮食卫生,可适当补液。 2.脾胃虚寒: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失常,易出现呕吐泄泻。除了使用理中丸,还可考虑服用附子理中丸等。 3.肠道感染:常见的有细菌、病毒感染。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
1个回复 2024/10/31 14:28:09
泄泻是什么病?【即问即答】
-
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一般根据病因病机运用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的方法治疗。
1个回复 2023/2/24 9:58:16
泄泻是什么意思?【即问即答】
-
泄泻是中医的一种诊断疾病,通俗来说就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完谷不化;泄泻主要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有关系,可分为暴泄和久泻两种,粪便清稀,臭气不甚,腹痛喜温的属寒;粪便黄褐,臭味较重,肛门灼热的属热;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药物。
1个回复 2019/9/2 9:35:44
长期脾虚会带来什么危害?【即问即答】
-
长期脾虚可能影响消化、气血生成、水液代谢、免疫功能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1.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2.气血生成:使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3.水液代谢:引起水肿、痰湿内生。4.免疫功能:身体抵抗力下降,易生病。5.影响情志: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总之,长期脾虚对身体多方面有不良影响,应及时调理治疗。
1个回复 2024/8/19 15:42:21
小儿腹泻的辨证护理【资讯】
小儿腹泻是夏秋季常见疾病,多因喂食不当,内伤乳食,损伤脾胃,致脾胃对水谷之腐熟运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分,下迫大肠,则成泄泻。小儿腹泻临床除有效治疗外,精心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几种泄泻的辨证护理方法。伤食泄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护理措施:①严格控制饮食。禁食6~12小时左右,腹泻好转...
腹泻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