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有副作用吗?服用时要注意什么?【资讯】
现在脑血栓和脑梗塞的发病是越来越多了,也更趋向于年轻化。治疗的药物也有很多种,其中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抗血栓的治疗当中。一般只要是药物,都会多少有副作用,服用药用也会有禁忌和注意事项。针对这些问题,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何咏聪,为大家普及一下抗血小板药物会有副作用吗?服用时要注意什么?抗血小板药物会有副作用吗?抗血小板药物最明显的副作用是出血,因此服药期间患者要密切留意有...
不良反应2020-05-18
升血小板胶囊可以长期吃吗?升血小板胶囊有毒副作用吗?【资讯】
现在人们在使用药物时,都十分注重药物的副作用,长期的服用会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这样就会有许多人都想要知道,升血小板胶囊可以长期吃吗?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这样的问题详细的介绍一下。升血小板胶囊可以长期吃吗?对于升血小板胶囊可以长期吃吗这个问题,首先大家应该要从药物的主要成分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个药物的主要成分含有连翘、仙鹤草、甘草以及牡丹皮等,这些药物成分都具备...
药物治疗2018-08-10
常见抗血小板药物有哪些及如何选择【即问即答】
-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双嘧达莫、噻氯匹定等。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基础疾病、药物耐受性等因素。 1.阿司匹林:应用广泛,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氯吡格雷:适用于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副作用相对较少。 3.替格瑞洛:起效较快,抗血小板作用较强,但出血风险可能略高。 4.双嘧达莫:常与阿司匹林合用,增强抗血小板效果。 5.噻...
1个回复 2024/10/24 18:18:11
血小板逐渐减少,求副作用小的药物【即问即答】
-
血小板逐渐减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免疫性疾病、骨髓造血异常等。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但药物的使用需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血小板数量。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 2.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像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更多血小板。副作用相对较少,部...
1个回复 2024/10/25 14:45:40
抗血小板药物就是抗凝药吗?服用后凝血功能是否会比较差?【资讯】
抗血小板药物在医学上对于防止血栓疾病的发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争议的是抗血小板药物是否和抗凝药属于同类,服用以后是否会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何咏聪,为大家解说一下抗血小板药物就是抗凝药吗?服用后凝血功能是否会比较差?抗血小板药物就是抗凝药吗?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抗凝药物是干扰凝血因子使血液不凝固的药物,多用于预防治疗血栓性疾...
急救2020-05-21
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理有哪些?【即问即答】
-
抗血小板药物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主要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小板活化、干扰血小板释放反应、影响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以及调节血小板内的信号通路等。 1.抑制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2.阻止血小板活化:氯吡格雷通过阻断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抑制血小板活化。 3.干扰血小板释放反应:替格瑞洛可抑制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苷等物质,降低...
1个回复 2024/10/24 17:53:33
脑梗塞患者如何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即问即答】
-
脑梗塞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很重要,包括药物种类、作用原理、适用情况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药物种类: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2.作用原理: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3.适用情况:适用于多种脑梗塞类型,如腔隙性梗死等。4.用药注意: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5.联合用药: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脑梗塞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需...
1个回复 2024/9/3 13:56:29
孩子血小板突然增高应服用哪些药物?【即问即答】
-
孩子血小板突然增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炎症、血液疾病等。治疗药物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常见药物有羟基脲、阿司匹林、干扰素等。 1.羟基脲:这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减少血小板生成。但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血常规,可能会引起白细胞、红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2.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不过,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3.干扰素:可调节...
1个回复 2024/10/31 14:32:20
盐酸吗啉胍片的副作用有哪些【即问即答】
-
盐酸吗啉胍片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其副作用通常包括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及其他一些相对少见的症状等。 1.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2.皮肤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皮疹、瘙痒、红斑等过敏反应。 3.神经系统症状:偶尔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嗜睡等。 4.血液系统症状:较为罕见,可能会影响白细胞、血小板等,导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1个回复 2024/10/30 16:05:44
请问吃艾得辛会有什么副作用吗【即问即答】
-
您好!您所想要了解的艾拉莫德片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胃部不适、纳差、皮疹、上腹部不适、恶心、腹胀、胃痛、血小板减少等。应在饭后服用,一日2次,早、晚各1次。累积用药时间暂限定在24周内(含24周)。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1个回复 2018/3/30 8:57:50
替格瑞洛片有无可替代的药物【即问即答】
-
替格瑞洛片是抗血小板药物,有一些药物可在一定情况下替代它,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噻氯匹定、双嘧达莫、阿司匹林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1.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常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2.普拉格雷:抗血小板作用较强,但出血风险相对较高。 3.噻氯匹定: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副作用相对较多。 4.双嘧达莫:能增强抗血小板作用,常与阿司匹林...
1个回复 2024/12/5 15:02:42
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管堵塞的小能手【资讯】
抗血小板药物是一类可以帮助预防血液凝固的药物。当血管受伤或者有斑块形成时,血液中的小颗粒——血小板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块”。血栓如果堵住了重要的血管,比如心脏或大脑的血管,就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就是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抗血小板药物如何工作?血小板在血液中漂浮,当血管内壁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被激活并粘附在受损处。接着,它们会释放信号物...
医院动态2024-12-12
心脑供血不足适合服用哪些药物?【即问即答】
-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查体后指导药物治疗。由于该类药物副作用大,有用药的禁忌,不适合网上咨询。
3个回复 2024/12/23 17:57:36
波立为和泰加成分是否相同,血小板减少能否用?【即问即答】
-
波立为和泰加是两种药物,成分有所不同。血小板减少患者能否使用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包括药物作用机制、患者病情、个体差异、可能的副作用及替代治疗方案等。 1.药物成分:波立为和泰加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作用靶点也不完全一致。 2.血小板减少机制: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免疫性因素、骨髓造血异常等。 3.药物作用机制:波立为和泰加在抗血小板或改善血液状况方面的作用机制不同。 4.个体差异:患者对...
1个回复 2024/10/25 15:16:1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会有副作用吗?【即问即答】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可能会有副作用,包括药物相关副作用、治疗操作相关副作用等。如激素治疗可能引起体重增加、感染风险增加;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肝肾功能;输注血小板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等。 1.激素治疗: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能导致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 2.免疫抑制剂:像环磷酰胺,可能造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 3.脾切除手术:术后可能有感染风险,以及血小板一过性...
1个回复 2024/10/9 9:25:37
甲亢病人血小板非常低怎么办?【即问即答】
-
患者甲亢,服用他巴唑后,导致血小板降低,这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引起。建议:1、停药或者减量。2,升高血小板我们临床常配合中药,效果还不错。3、需要慎重对待,最好去当地大医院去复查,
5个回复 2024/1/31 20:03:36
银杏叶滴丸能否抗血小板聚集【即问即答】
-
银杏叶滴丸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涉及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活化等。同时,还有其他药物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等。 1.银杏叶滴丸: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常用于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2.阿司匹林:是常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1个回复 2024/10/31 13:56:15
服用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会影响血小板吗?【即问即答】
-
你好,你的情况是吃治结核的药影响血小板,短期内应用皮质激素可促进血小板数回升,但使用激素治疗要慎重。
2个回复 2025/1/27 9:37:18
吃银杏叶片和阿司匹林时间久了会负作用吗?...【即问即答】
-
你好,阿司匹林属于很常见的抗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本身对于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有抗血栓的治疗作用,是很常用的药物。副作用情况注意监测即可,如果存在副作用往往是胃部症状,如胃粘膜损害等,是否出现副作用个体化差异很大,具体看对于药物反应性分析,有问题及时咨询,不要紧张。
1个回复 2017/7/6 3:07:14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哪些及如何选择【即问即答】
-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双嘧达莫、噻氯匹定等。选择抗血小板药物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患者的基础疾病、出血风险、药物耐受性等。 1.阿司匹林:是应用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价格相对较低,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作用。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有胃肠道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2.氯吡格雷:适用于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有禁忌证的患者。起效相对较慢,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3.替格瑞洛:抗血小...
2个回复 2024/10/22 17:01:44
阿司匹林药物【即问即答】
-
你好,阿司匹林是预防脑血栓抗血小板凝集的效果。副作用是伤口破裂不容易止血如果有什么安排手术,要提前7天,终止服药。配合其他药物降压一起服用。
5个回复 2024/1/31 20:21:48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副作用大到血小板减少吗【即问即答】
-
医生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起到预防血栓形成而堵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的作用。同时建议你要坚持按时按量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1个回复 2017/10/9 18:04:15
哪些人群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具体药物有哪些【资讯】
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时饮食上脂肪摄入量就会增加许多,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这就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抗血小板药物对于这些疾病的预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药物也分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服用这种药物。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何咏聪,为大家普及哪些人群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具体药物有哪些?哪些人群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进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时候就需...
心脑血管2020-05-22
血小板低的人脸色是什么样的【资讯】
血小板低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引起,患者脸色通常是脸色苍白,建议进一步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根据具体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如果血小板相关指标低,可能提示正处于易出血的状态,多见于抗血小板药物服用过量的患者,由于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发生频繁出血,可造成红细胞流失,容易导致皮肤缺氧,会影响面部的正常颜色,可能出现脸色苍白,同时伴随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果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停止使用抗血小板的药物...
精编文章2024-06-18
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及如何减轻?【即问即答】
-
你好:化疗的副作用很大,比较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消化道反应:最常见的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这往往是因为化疗药物刺激大脑中的呕吐中枢,或损伤胃肠道黏膜,造成水肿而不能吸收食物营养.因此,在呕吐较重时,宜从食用米汤,鲜藕汁等“和胃”的食物开始,使胃肠道在吸收营养的同时得以充分休养.随着食欲的恢复,可以吃蛋羹,肉末粥,挂面汤等半流质食物,然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也可在医生...
2个回复 2025/1/9 15:32:05
检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压积为0.33意味着什么【即问即答】
-
血小板压积是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其单独异常意义不大。一般更关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压积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进食、情绪波动等,可能短暂影响血小板压积,通常无需处理。2.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可能导致血小板压积偏低,可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等改善。3.血液...
1个回复 2024/7/31 14:26:08
血小板偏高(~560)如何治疗治?血小板...【即问即答】
-
根据您所提供的情况,建议可以吃些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建议可以吃点阿司匹林等药物,具有降低血小板的作用。
1个回复 2017/7/7 6:48:48
治疗TIA的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及其作用机制?【即问即答】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等。治疗常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2.氯吡格雷:通过阻断血小板活化发挥作用。3.双嘧达莫:可增强前列环素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4.噻氯匹定:减少血小板黏附和聚集。5.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效果较好。以上...
1个回复 2024/8/1 13:42:44
血小板低应服用哪些药物【即问即答】
-
血小板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等。治疗血小板低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升血小板胶囊、咖啡酸片等。 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破坏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 2.免疫抑制剂:像环孢素、硫唑嘌呤等,适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会有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3.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1个回复 2024/12/6 9:53:4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哪些【即问即答】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治疗TIA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替格瑞洛等。 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2.氯吡格雷:能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3.双嘧达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前列环素活性。 4.噻氯匹定: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但...
2个回复 2024/10/10 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