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泄泻的病因_症状_治疗方式_保健饮食【疾病症状】
-
寒湿泄泻中有湿邪的症状表现: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口腔粘腻,连泄泻的质地也要比风寒泄泻的粘腻不爽。因此对于寒湿泄泻一定要散寒与祛湿并重,以达到止泻的目的。
如何治疗寒湿泄泻【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多因外感寒湿、脾肾阳虚等所致,常表现为大便清稀、腹痛肠鸣等。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方剂、饮食调理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1.中药方剂:藿香正气散,其含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等,能解表散寒、化湿和中。若表邪偏重,可用荆防败毒散;湿邪重或寒湿在里,可用胃苓汤;寒重腹胀冷痛,可用理中丸加味。2.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可适当食用温热、健...
1个回复 2024/7/30 16:52:22
急性泄泻寒湿泄泻有何症状及如何应对? 【即问即答】
-
急性泄泻寒湿泄泻症状明显,治疗需综合调理,包括饮食、用药、保暖等。 1.症状:泄泻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 2.病因: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脾胃虚弱等。 3.检查: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感染情况。 4.治疗:可口服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等药物。 5.护理:注意腹部保暖,饮食清淡温热,避免生冷油腻。 急性泄泻寒湿泄泻需重视,及时治疗和调理,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复 2024/10/8 18:14:38
寒湿泄泻怎样通过食疗改善【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多因外感寒湿、饮食生冷等所致,可通过食用温热、祛湿的食物来调理,如生姜、薏米、芡实、羊肉、花椒等。 1.生姜:性温,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煮姜汤饮用,能驱散体内寒气,缓解泄泻症状。 2.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可煮粥食用,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3.芡实:能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可与其他食材一起炖汤,增强健脾祛湿的效果。 4.羊肉:性温,能温中暖肾、益气补虚。适量食用可温暖脾胃...
1个回复 2024/11/5 15:04:12
寒湿泄泻通常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肠镜检查、腹部超声、中医辨证检查等。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 2.粪便常规:了解粪便的性状、有无潜血、寄生虫卵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3.肠镜检查:直观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排查是否有炎症、息肉、肿瘤等病变。 4.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脏器,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引起的腹泻。 5.中医...
1个回复 2024/10/9 16:38:21
如何有效预防寒湿泄泻?【即问即答】
-
预防寒湿泄泻,要注意饮食、保暖、运动、作息、情绪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多吃温热易消化的,如山药粥、南瓜粥。2.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尤其注意腹部保暖。3.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增强体质。4.作息: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5.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焦虑紧张。预防寒湿泄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养...
1个回复 2024/8/20 16:28:50
寒湿泄泻中医如何进行诊断?【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的中医诊断,包括症状、体征、病史等方面,如粪便质地、身体寒热、脉象、口色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粪便:粪便稀薄,酸臭或腥臭。2.身体表现:鼻寒耳冷,寒颤,体温初期正常后期下降。3.脉象:脉沉迟或沉细。4.小便:尿少色泽黄。5.口色:口色青白或淡白。6.病史:有受寒湿病史。综合以上多种表现,可对寒湿泄泻进行中医诊断。
1个回复 2024/8/16 19:36:37
泄泻怎么办【即问即答】
-
泄泻当辩证论治,寒湿泄泻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湿热壅滞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暑湿壅滞主方黄连香薷饮加减。
1个回复 2017/8/11 15:42:20
寒湿泄泻如何有效治疗?【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的症状、病因、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等。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1.症状:头重、四肢沉重、口腔粘腻、泄泻质粘。2.病因:外感寒湿、脾阳不振等。3.治疗原则:芳香化湿,解表散寒。4.常用药物:藿香正气散、胃苓汤、理中丸。5.注意事项:保暖、不熬夜,饮食清淡。寒湿泄泻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注意生活调养,促进康复。
2个回复 2024/8/19 17:04:28
寒湿泄泻可能并发哪些疾病?【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并发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炎症等。 1.脱水:频繁腹泻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引起口渴、皮肤干燥等症状。 2.电解质紊乱:钾、钠等电解质失衡,出现乏力、心律失常等表现。 3.营养不良: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导致体重下降、身体虚弱。 4.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加重腹泻症状。 5.肠道炎症:如结肠炎,出现腹痛、黏液脓血便等。 总之,寒湿...
1个回复 2024/10/9 17:32:32
寒湿泄泻的定义是什么?【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是中医常见的病症,多因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腹痛肠鸣、脘腹痞闷、肢体酸痛等。 1.病因:外感寒湿之邪,如淋雨、着凉等,寒湿侵袭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 2.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质地清稀如水样,常伴有肠鸣腹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肢体沉重等。 3.诊断:依据症状表现,结合舌象(舌苔白腻)、脉象(脉濡缓)等进行诊断。 4.治疗原则: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为主。 ...
1个回复 2025/1/6 10:40:54
寒湿泄泻是什么病,有何症状?【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是中医病症,多因外感寒湿、脾阳受损所致。常见症状有大便清稀、腹痛肠鸣、脘腹痞闷、肢体困倦、舌苔白腻等。 1.大便异常:粪便质地清稀,如水样,次数增多。 2.腹痛表现:腹部疼痛,多为隐隐作痛,遇寒加重。 3.肠鸣明显:肠道蠕动亢进,可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 4.脘腹不适:胃脘和腹部胀满、闷堵,食欲减退。 5.肢体症状:肢体沉重、困倦乏力,精神不振。 6.舌苔变化: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总之,寒...
1个回复 2025/1/26 9:38:00
寒湿泄泻吃什么药【即问即答】
-
一般情况下采用中药来治疗。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1个回复 2023/2/24 9:58:16
西医如何治疗寒湿泄泻【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是因寒湿侵袭肠胃所致,治疗包括药物、饮食、保暖、休息、运动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药物治疗:可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盐酸小檗碱片等,需遵医嘱。2.饮食调整: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多吃温热易消化的,如米粥、面条。3.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防止寒气入侵。4.保证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5.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增强体质。总之,...
2个回复 2024/8/20 14:31:01
寒湿腹泻的饮食调理建议?【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多因外感寒湿、饮食生冷等引起,常表现为大便清稀、腹痛肠鸣等。可通过食疗来缓解,以下是一些食疗方案。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1.生姜粥:将生姜切丝,与大米一同煮粥。生姜有散寒解表的作用,能缓解寒湿泄泻症状。2.红糖胡椒水:红糖适量,胡椒5克,煮水饮用。胡椒可温中散寒,红糖能补充能量。3.山药芡实粥:山药、芡实与大米煮粥。山药健脾益胃,芡实祛湿...
1个回复 2024/8/5 18:25:35
这几天觉得头部很重晕晕沉沉的四肢也很沉重...【即问即答】
-
你好一般来说引起泄泻的原因主要是寒热虚实的不同至于具体原因则要看大便形状、病程长短等具体的症状
1个回复 2017/7/5 17:46:23
这几天觉得头部很重,晕晕沉沉的,四肢也很...【即问即答】
-
你好,一般来说,引起泄泻的原因,主要是寒热虚实的不同。至于具体原因,则要看大便形状、病程长短等具体的症状。
1个回复 2017/7/6 0:57:11
这几天觉得头部很重,晕晕沉沉的【即问即答】
-
你好,一般来说,引起泄泻的原因,主要是寒热虚实的不同。至于具体原因,则要看大便形状、病程长短等具体的症状。
1个回复 2017/7/12 12:02:37
寒湿泄泻的病症特点及应对方法是什么?【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是中医常见病症,多因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脾胃虚弱等所致,表现为大便清稀、腹痛肠鸣、脘闷食少等。治疗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为主,包括饮食调理、中药治疗、艾灸等。 1.病因:外感寒湿之邪,侵袭脾胃;或过食生冷,损伤脾胃阳气;或脾胃素虚,运化失职,寒湿内生。 2.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质稀如水,腹痛肠鸣,脘腹痞闷,口淡不渴,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濡缓。 3.诊断:依据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同时...
1个回复 2024/10/9 16:54:43
肠炎艾灸选哪些穴位【即问即答】
-
肠炎患者艾灸选穴需辨证,有寒湿、脾虚、肾虚之分,可选天枢、足三里等穴位。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1.寒湿泄泻:可艾灸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位,以温阳祛湿。2.脾虚泄泻:艾灸脾俞、关元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能健脾止泻。3.肾虚泄泻:选择肾俞、命门、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起到温肾止泻作用。艾灸治疗肠炎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同...
2个回复 2024/8/28 18:41:22
寒湿泄泻和别的腹泄有什么不同的【即问即答】
-
你好,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1个回复 2017/7/7 20:53:51
我的一个弟弟最近老是说有腹泻有好几天了还...【即问即答】
-
寒湿泄泻的主要表现是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口腔粘腻泄泻应该到医院去认真治疗你好:寒湿泄泻主要是寒热虚实的不同至于具体原因则要看大便形状、病程长短等具体的症状
3个回复 2017/7/7 6:57:27
我最近感觉不舒服,总是很烂,呕【即问即答】
-
你好,气虚者表现舌软无力,走路摇摆。体瘦,加党参、黄芪、白术各10g;血虚者表现黏膜苍白,消瘦毛焦加熟地、川芎、红花各10g。寒重者表现耳鼻四肢厥冷,口色白滑,口腔温低,拱背怕冷甚至体温下降,加肉桂、砂仁、炮姜;肚胀加木香、小茴香、枳壳;食滞者加山楂、神曲;泻剧者加乌梅,车前子、泽泻兼有表证者加柴胡,紫苏、生姜。
1个回复 2017/7/5 18:44:21
寒湿泄泻和别的腹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怎么...【即问即答】
-
你好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秀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3个回复 2024/1/31 20:30:33
泻泄怎么办?【即问即答】
-
泻泄中医认为,湿为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治疗时应以运脾化湿为原则。寒湿泄泻要藿香正气散。脾虚泄泻参苓白术散。肾虚泄泻使用四神丸。
1个回复 2023/2/24 10:00:49
中药砂仁有何特性和功效【即问即答】
-
砂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作用。其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湿阻中焦、妊娠恶阻等。 1.化湿开胃:砂仁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对于湿浊中阻所致的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2.温脾止泻:可温暖脾脏,缓解脾阳虚导致的腹泻。尤其适用于寒湿泄泻,能减轻腹痛、大便稀溏等情况。 3.理气安胎:对妊娠期间的胎气不安、呕吐等有一定的调理...
1个回复 2024/12/9 14:21:57
阴天腰凉拉肚子这咋办?【即问即答】
-
根据你说的症状应该属于寒湿泄泻引起的表现,治疗应该散寒,止痛,止泻,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
2个回复 2017/7/6 4:59:14
化疗造成的腹泻吃什么补救【资讯】
化疗相关性腹泻吃什么好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渣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饮食。1、脾胃虚弱可食豆制品、鲫鱼、黄鱼、鸡、鸡蛋等健脾益气、补益气血之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食疗方:黄芪粥,或以山药、扁豆、大枣、薏苡仁等做羹食用。2、食滞肠胃可饮酸梅汤、萝卜汤、麦芽汤等消食化滞之品。泄泻较重者,应控制饮食或暂禁食。食疗方:山楂萝卜粥。3、寒湿泄泻宜食炒米粉、姜、红糖等温热...
化学治疗2016-10-12
化疗造成的腹泻吃什么补救【资讯】
化疗相关性腹泻吃什么好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渣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饮食。1、脾胃虚弱可食豆制品、鲫鱼、黄鱼、鸡、鸡蛋等健脾益气、补益气血之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食疗方:黄芪粥,或以山药、扁豆、大枣、薏苡仁等做羹食用。2、食滞肠胃可饮酸梅汤、萝卜汤、麦芽汤等消食化滞之品。泄泻较重者,应控制饮食或暂禁食。食疗方:山楂萝卜粥。3、寒湿泄泻宜食炒米粉、姜、红糖等温热...
化学治疗2017-04-28
产后三急具体指的是什么【即问即答】
-
产后三急指的是产后出现的三种较为紧急的情况,分别是产后盗汗、产后呕吐、产后泄泻,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健康,需要引起重视。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产后盗汗:产妇在产后由于气血虚弱,阳气浮越,容易出现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止的现象。这可能导致产妇身体虚弱,易受外邪侵袭。治疗上多以益气养血、固表敛汗为主,可选用八珍汤等方剂。2.产后呕吐:多因...
2个回复 2024/9/18 10: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