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是什么?【资讯】
伤寒或说伤寒病,原先出自中医学的范畴,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而在现代西医学传入东方后,其中细菌学有种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造成之疾病,亦称为伤寒病。中西医学对伤寒的概念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造成之伤寒病,常称“伤寒热”其症状包括高烧,可达39°至40°C(103°至104°F);其他症状有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rosesp...
中医频道2015-06-27
学校要求给孩子打伤寒预苗,能打吗?打了有...【即问即答】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学校要求给孩子打伤寒预苗,能打吗?打了有什么不良预后吗你好,建议打伤寒疫苗,因为疫苗都是安全的疫苗,不会让孩子感染伤寒菌的,所以不要担心,会有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的。
1个回复 2017/7/12 16:20:43
伤寒吃什么药【即问即答】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等,现代医学对于伤寒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比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氯霉素可以用于伤寒的治疗但临床不良反应多,最严重的不量反应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不良反应不可逆,所以已不作为伤寒患者的一线用药临床被喹诺酮类药物取代
4个回复 2017/7/6 17:00:59
秋季天气渐凉注意三大点远离伤寒【资讯】
伤寒、副伤寒是容易经伤寒杆菌传播到的细菌性传染病,也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因此,为了避免伤寒带来的伤害,如果不慎感染伤寒一定要及时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伤寒预防不好的话,易有复发,复发率一般为10%左右,因此,在生活中更应该学习如何远离伤寒。下面请来详细了解下吧!伤寒杂病论如何远离伤寒?一、管理传染源1.带菌者早期发现,严格登记,认真处理。对托儿所、食堂、饮食行业、自来水厂、牛奶厂等工作人员以及伤...
治未病2014-10-13
医学经典著作:张仲景伤寒论【资讯】
《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全解: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
中医频道2015-06-27
最近柳州某校发生副伤寒,全校消毒。问:这...【即问即答】
-
副伤寒(paratyphoidfever)是由副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尚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病原学]副伤寒的病原体有3种,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乙杆菌及副伤寒丙杆菌。各种副伤寒杆菌均有“O”和“H”抗原,在自然条件下,副伤寒杆菌一般只能感染人类,仅偶而感染动物。[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传播方式与伤寒大...
2个回复 2017/7/11 23:07:06
伤寒的诊断方式具体有哪些【即问即答】
-
伤寒的诊断通常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和流行病学史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1.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等。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反应阳性。3.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可能发现肝脾肿大等异常。4.病原学检查:血培养、骨髓培养、粪便培养等发现伤寒杆菌。5.流行病学...
1个回复 2024/8/31 21:23:53
伤寒患者通常需进行哪些检查【即问即答】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1.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常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2.细菌学检查:血培养:是诊断依据,病程早期阳性率高,后期逐渐降低。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适合血培养阴性者。3.粪便...
1个回复 2024/8/8 10:11:40
如何诊断伤寒?【即问即答】
-
诊断伤寒需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等。包括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培养、肥达试验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1.临床症状: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等。2.实验室检查:血培养发现伤寒杆菌;肥达试验“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3.流行病学史:发病前是否到过伤寒流行地区,有无接触过伤寒患者。...
1个回复 2024/8/19 16:20:56
陈祖辉:流行性斑疹伤寒类型多常伴高热头痛【视频】
-
陈祖辉副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健康...
原创2014-02-12 标签: 陈祖辉 流行性斑疹伤寒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夹色伤寒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
夹色伤寒的诊断检查通常包括症状观察、病史询问、中医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 1.症状观察: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胸闷、腰部刺痛、恶寒发热等症状。 2.病史询问:了解发病前的性行为情况、是否疲劳等。 3.中医诊断方法:通过望闻问切,观察脉象、舌苔等。 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看白细胞计数是否异常;进行病原学检查,排查相关病原体。 5.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或CT检查,查看肺部是否有感...
1个回复 2024/11/6 14:30:03
伤寒感冒时怎样引起的【即问即答】
-
你好,医学上没有伤寒感冒这一说法,您说的是伤风感冒吗?主要是受凉或伤风引起的。
2个回复 2017/7/6 5:33:14
免疫学解释伤寒病的一系列症状【即问即答】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尤以回肠淋巴组织的改变最为明显.肥达反应(Widalreaction)是伤寒血清凝集试验,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5种.目的在于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从病程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加,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又称“...
3个回复 2017/7/6 19:28:00
裴氏试验【即问即答】
-
这说明患者是患了副伤寒病。外裴氏反应阳性主要见于伤寒和肠伤寒疾病,一般病程是7-14天。你治疗时间太短所以还没有效果的,你应该在检查治疗一段时间就会有i效果的。
2个回复 2017/7/6 6:53:30
副伤寒和伤寒是否具有传染性?【即问即答】
-
副伤寒和伤寒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受多种因素影响。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传播途径:食物和水是常见传播媒介,水源污染易引发疾病爆发。2.病原体: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副伤寒由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所致。3.症状表现:发热、乏力、皮疹、腹泻等,副伤寒症状相对较轻。4.诊断方法:血培养、粪便培养、血清学检查等有助于确诊。5.预防措施:...
1个回复 2024/7/31 14:26:14
如何诊断伤寒与副伤寒?【即问即答】
-
伤寒与副伤寒的诊断,需考虑流行病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1.流行病学:处于流行区,有接触史,夏秋季发病。2.症状体征: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如表情淡漠、食欲差、腹胀腹痛腹泻。3.实验室检查:血、尿、便、骨髓等培养出伤寒或副伤寒杆菌阳性,肥达外斐试验阳性辅助诊断。4.鉴别诊断:需与其他发热伴消化道症状的疾病鉴别,...
3个回复 2024/9/6 18:14:57
感冒输液无效验血称伤寒,输液好转能确诊吗【即问即答】
-
你好,建议检查菲达氏反应和外斐氏反应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2个回复 2025/1/9 9:15:37
伤寒性心肌炎有哪些检查手段【即问即答】
-
伤寒性心肌炎的检查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病原学检查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1.血液检查:可检测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了解炎症情况。2.心电图:能反映心肌电活动,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3.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4.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伤相关的酶类,判断心肌受损程度。5.病原学检查:明确是否有伤寒杆菌感染。通...
1个回复 2024/8/23 17:27:53
我前几天源淋到了一次大雨以后现在就是感冒...【即问即答】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等现代医学对于伤寒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比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氯霉素可以用于伤寒的治疗但临床不良反应多最严重的不量反应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不良反应不可逆所以已不作为伤寒患者的一线用药临床被喹诺酮类药物取代
2个回复 2017/7/8 4:04:44
广西罗城暴发甲型副伤寒疫情传染源尚未确定【资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向记者证实,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部分中小学近日暴发甲型副伤寒疫情,病人主要以轻症状者为主。目前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有关专家也未找到传染源确定疫情原因。 据了解,病例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中旬,高峰期已过,新增病例减少,未出现危重病例。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卫生局局长潘立长称,截至10月29日17时,累计报告甲型副伤寒病例107例(其中在校学生84例),住院治疗8...
疾病新闻2010-11-01
副伤寒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
副伤寒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1.血液检查: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炎症反应。 2.粪便检查:查找粪便中的病原菌,有助于明确诊断。 3.细菌培养:对血液、粪便等标本进行培养,确定是否有副伤寒杆菌。 4.血清学检查:如肥达反应,可辅助诊断。 5.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X线等,了解腹部脏器的情况,判断有无并发症。 总...
1个回复 2024/10/9 9:43:41
夹色伤寒需要进行哪些检测?【即问即答】
-
夹色伤寒是一种中医病症,其诊断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常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中医诊断方法。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计数及比例,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和贫血。2.尿常规: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的异常,如蛋白尿、血尿等。3.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以明确致病病原体。4.影像学检查:...
1个回复 2024/8/1 13:42:53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什么?【即问即答】
-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宿主广泛,能引发多种动物及人类感染,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具有一定公共卫生意义。感染后需及时就医。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1.宿主范围:能感染家禽、家畜、鼠类等多种动物,以及人类。2.引发疾病:导致家禽和哺乳动物传染病,人类感染后症状多样。3.环境分布:在外界环境中普遍存在,抵抗力较强。4.环境耐受性:常温繁殖快,耐低...
1个回复 2024/8/5 18:18:49
鼠型斑疹伤寒怎样进行诊断检查【即问即答】
-
鼠型斑疹伤寒的诊断检查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影像学检查以及特异性检查等。 1.临床症状: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等表现,体温多呈稽留热或弛张热,皮疹初起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阳性有诊断意义。 3.流行病学史: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接触鼠类或其排泄物,是否去过流行地区。 4.影像学检...
1个回复 2024/11/5 14:19:49
斑疹伤寒需要进行哪些检查项目【即问即答】
-
斑疹伤寒的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常增多,血小板可减少。尿常规检查可能出现蛋白尿。 2.病原学检查:采集患者血液、骨髓等进行涂片染色,查找病原体。 3.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可用于辅助诊断,OX19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有诊断价值。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有助于发现...
1个回复 2024/10/9 11:03:51
得了伤寒应怎样有效治疗 【即问即答】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菌治疗等。 1.一般治疗:患者需隔离,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和水分摄入。 2.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物理降温,便秘时用开塞露通便。 3.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氯霉素等,但氯霉素副作用较大,使用需谨慎。 4.并发症治疗:若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5.中医治疗:根据病情,可采...
2个回复 2024/10/8 18:06:19
如何准确诊断肠伤寒穿孔【即问即答】
-
肠伤寒穿孔的准确诊断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就诊时间、病情陈述、精神因素、体征表现等,需综合多方面判断。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2.病史询问:了解近期是否有伤寒病史,有无不洁饮食等。3.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4.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见白细...
1个回复 2024/8/9 16:35:31
地方性斑疹伤寒怎样进行诊断检查【即问即答】
-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诊断检查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病原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等。 1.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发热、头痛、皮疹等症状,皮疹多始于躯干,后向四肢蔓延。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血小板可减少。 3.流行病学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接触鼠类或蚤类的经历,是否处于疾病流行地区。 4.病原学检查:通过血液、骨髓等标本培养病原体,但阳性率较低。 5.血清学检查:常用外斐反应,OX1...
1个回复 2024/11/6 14:01:09
肠结核与肠伤寒有何区别?【即问即答】
-
肠结核和肠伤寒在临床表现上有显著差异,肠结核常伴随低热、乏力倦怠、消瘦、贫血等症状,肠伤寒则以持续高热、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计数减少为特点。两者在病原体、传播途径、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上也存在明显区别。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1.病原体不同: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肠伤寒则由伤寒杆菌所致。2.临床表现差异:肠结核患者可能有结核病史,常表现为低热;...
1个回复 2024/7/31 11:44:02
伤寒预防有哪些关键措施?【即问即答】
-
伤寒预防的关键在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增强自身免疫力和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1.管理传染源:对患者和带菌者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15天或连续两次粪便培养阴性。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3.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4.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
1个回复 2024/8/20 1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