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泻怎么预防母乳喂养可预防【资讯】
麦胶性肠病又称乳糜泻、非热带性脂肪泻,在北美、北欧、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国内很少见。男女之比为1∶1.3~2.0,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儿童与青年,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病率在增高。乳糜泻怎么预防?智利天主教大学营养学专家赛西莉亚博士表示,接受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的孩子患乳糜泄的可能性更小,即使患病症状也会相对缓和。乳糜泄是一种慢性肠道吸收不良性疾病,因患者对麸质中的麦胶蛋白成分过敏引起。乳糜泄...
其它疾病2014-05-23
小儿乳糜泻有何症状及病因?【即问即答】
-
发病原因1.致病因素麦类中的麸质(俗称面筋)是一种复合的植物蛋白它可分解为4种蛋白质即麦胶蛋白(gliadin)又称醇溶麸蛋白;麦谷蛋白(glutenin);白蛋白及球蛋白其中麦胶蛋白是本病的致病因素2.与遗传的关系病儿一级亲属中本病患病率约为2%~3%如作小肠黏膜活检10%亲属小肠黏膜具有本病典型改变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同卵双胎同时患病者约占70%。
2个回复 2025/3/21 12:07:25
乳糜泻是什么病?【即问即答】
-
乳糜泻以前称非热带脂肪泻,又称乳糜腹泻、麦胶引起的肠病。在北美、北欧、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国内很少见。男女之比为1∶3~0,女性多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儿童与青年,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生本病的人数在增多。
1个回复 2023/2/7 13:54:56
乳糜泻是什么病?【即问即答】
-
乳糜泻以前称非热带脂肪泻,又称乳糜腹泻、麦胶引起的肠病。在北美、北欧、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国内很少见。男女之比为1∶3~0,女性多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儿童与青年,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生本病的人数在增多。
1个回复 2021/12/23 19:06:50
乳糜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即问即答】
-
本病与进食麦粉关系密切,大量研究已证实麦胶(gluten)可能是本病的致病因素,故最近将本病病名直接改为麦胶性肠病,并认为发病机理是遗传,免疫和麦胶饮食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患者对含麦胶(俗称面筋)的麦粉食物异常敏感,大麦,小麦,黑麦,燕麦中的麦胶可被乙醇分解为麦胶蛋白(即麦素gliadin),其可能为本病的致病因素.麦素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和脯氨酸,应用电泳技术可分离为α,β,γ和δ4种麦素.α麦素对...
5个回复 2017/7/5 20:16:50
乳糜泻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即问即答】
-
乳糜泻是一种由于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的肠道疾病。诊断乳糜泻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小肠活检、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等。 1.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抗肌内膜抗体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乳糜泻。 2.粪便检查:分析粪便中的脂肪含量,若脂肪含量过高,可能提示乳糜泻。 3.小肠活检:这是诊断乳糜泻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小肠绒毛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4.影像学...
1个回复 2024/11/15 9:32:57
乳糜泻患者能否吃鱼?【即问即答】
-
乳糜泻患者吃的动物类可选用鱼、虾、禽类、蛋类、瘦肉类、鱼类、蟹等水产类;无乳糖酶缺乏者可选用乳及乳制品。
4个回复 2025/2/14 11:27:20
小儿乳糜泻是什么病【即问即答】
-
小儿乳糜泻是一种由于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不良、腹泻、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对患儿的健康影响较大。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以及预防措施都有特定的要求。 1.发病机制:小儿乳糜泻是由于患儿对麦胶蛋白过敏,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2.主要症状:常见的有慢性腹泻、腹胀、腹痛、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 3.诊断方法:通过血液检查检测相关抗体,如抗组织谷...
1个回复 2025/3/3 12:45:55
乳糜泻的引发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乳糜泻是原发性吸收不良引起的,因患者对含有麦胶(即面筋)食物异常敏感,故亦称麦胶性肠病.本病患者的膳食中禁用麦胶及其制品时,症状即可消失.经研究发现导致乳糜泻的有害物质是麦类中的麸质,其成分中的麦醇溶蛋白能破坏肠粘膜,引起乳糜泻.也有人认为患者缺乏消化麸质的肽酶,使对肠粘膜有毒的多肽在粘膜积累,破坏粘膜而发病.其临床症状有腹泻,腹胀,体重减轻,软弱无力,大便次数多,量多,色淡,稀烂而恶臭,油腻状多...
2个回复 2024/12/20 11:55:19
乳糜泻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即问即答】
-
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遗传、免疫、环境、肠道菌群和饮食等多种因素引起。患者对麦麸中的麸质蛋白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小肠黏膜损伤,影响营养吸收。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乳糜泻的发病风险。 2.免疫因素: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麸质蛋白,引发炎症反应。 3.环境因素:病毒感染、肠道感染等可能触发疾病。 4.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促进乳糜泻发生。 5.饮食因素:长期摄入含...
1个回复 2024/10/23 10:01:25
如何准确判断是否患有乳糜泻【即问即答】
-
判断乳糜泻,需综合症状、检查、家族史、饮食反应和抗体检测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1.症状:常有慢性腹泻、腹胀、体重减轻、疲劳等。2.检查:小肠活检发现绒毛萎缩等特征性改变。3.家族史:家族中有乳糜泻患者,患病风险增加。4.饮食反应:无麸质饮食后症状改善,可能提示乳糜泻。5.抗体检测:如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等阳性。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由专业医生进...
1个回复 2024/9/3 13:58:19
什么是乳糜泻?【即问即答】
-
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遗传、饮食、免疫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消化症状等。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变异增加患病风险。2.饮食因素:对麦麸中的蛋白质过敏。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小肠绒毛。4.肠道菌群失衡:影响肠道正常功能。5.症状表现:腹泻、腹胀、体重减轻、疲劳等。乳糜泻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调整饮食是关键。
1个回复 2024/9/5 17:42:32
乳糜泻患者如何预防疾病发作?【即问即答】
-
你好对于乳糜泻的患者避免食用含麦胶饮食(如各种麦类)如将面粉中的面筋去掉剩余的淀粉可食用。原则上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无刺激性易消化的饮食为主。补充各种维生素A、B族、C、D、K及叶酸。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必要时可输人体白蛋白或输血。
4个回复 2025/1/16 11:02:13
乳糜泻食谱大全【即问即答】
-
乳糜泻患者吃的动物类可选用鱼、虾、禽类、蛋类、瘦肉类、鱼类、蟹等水产类;无乳糖酶缺乏者可选用乳及乳制品。
4个回复 2017/7/6 22:37:10
乳糜泻患者的饮食指南是什么【即问即答】
-
确定诊断后,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替补疗法,以饮食疗法最为重要.
4个回复 2025/2/12 9:21:42
小儿乳糜泻?【即问即答】
-
你好,消化道症状多数病人具有慢性腹泻、脂肪泻等吸收不良症状,如粪便色淡、油脂状、恶臭,每天排便2~3次,也可每天1次,但便量很多,腹泻可间歇性加重,变为水样便,易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但少数病儿可无腹泻,甚至发生便秘。病儿多有厌食,但偶见食欲反增加。其他症状尚有呕吐、腹痛、腹胀及脱肛等。
5个回复 2017/7/7 1:17:38
乳糜泻患者能否食用咸鸭蛋黄【即问即答】
-
乳糜泻,不宜多吃咸鸭蛋黄咸鸭蛋黄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而且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咸度适中、老少皆宜。但是因为咸鸭蛋黄胆固醇比较高,而且口味偏咸,少食比较好。
2个回复 2025/3/26 10:02:54
乳糜泻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即问即答】
-
乳糜泻的临床症状多样,包括消化系统症状、营养缺乏症状、皮肤症状、精神症状和其他相关症状等。 1.消化系统症状:常表现为慢性腹泻、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粪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 2.营养缺乏症状:由于营养吸收不良,可能出现贫血、消瘦、乏力、骨质疏松、维生素缺乏等。 3.皮肤症状:部分患者会有皮肤湿疹、荨麻疹、疱疹样皮炎等。 4.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5.其他相关症状...
1个回复 2024/11/22 13:30:21
小儿乳糜泻有何症状及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至今还没有能够治愈麸质过敏症的药物。但对于麸质过敏症病人避免毁坏他们肠绒毛和相关症状的惟一办法就是保持无谷蛋白的饮食。需终身限制含麦胶蛋白的食品,包括小麦、大麦、黑麦及燕麦等。食用大米、玉米无妨。限食后1周,症状多可改善,重症病例恢复略晚。身高、体重恢复增长。长期严格限制麦食,并无副作用,且可减少成年后发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治疗早期需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如脂溶性维生素、铁剂及叶酸等。病儿双糖酶活...
2个回复 2025/2/18 11:37:54
乳糜泻有哪些典型症状【即问即答】
-
乳糜泻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疲劳等。 1.腹泻: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常带有油脂样物质。 2.腹痛:多位于腹部中上部,可为隐痛或绞痛。 3.腹胀:进食后腹部饱胀感明显。 4.体重减轻:由于营养吸收不良,身体逐渐消瘦。 5.疲劳:因营养缺乏,常感到乏力、无精神。 6.皮肤症状:如湿疹、疱疹样皮炎等。 7.贫血:铁、维生素B12等吸收障碍导致。 8.生长迟缓:儿童...
1个回复 2024/11/6 14:00:36
乳糜泻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即问即答】
-
乳糜泻患者应坚持进食无麦胶饮食。病情严重者可采用要索饮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要相应给予各种维生素、叶酸、钙剂、微量元素等进行对症治疗。通过静脉输液、输血浆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可给静脉高营养。
2个回复 2017/10/23 19:02:31
乳糜泻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
治疗 确定诊断后,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替补疗法,以饮食疗法最为重要。 饮食治疗避免食用含麦胶饮食如各种麦类,如将面粉中的面筋去掉,剩余的淀粉可食用。原则上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无刺激性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补充各种维生素A、B族、C、D、K及叶酸。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必要时可输人体白蛋白或输血。 肾上腺皮质激素危重病例可静脉滴注ACTH,或可口服强的松或强的松龙。
1个回复 2023/4/13 16:21:10
乳糜泻怎样进行诊断检查【即问即答】
-
乳糜泻的诊断检查通常包括症状评估、血液检测、小肠活检、影像学检查、饮食排除试验等。 1.症状评估:观察有无慢性腹泻、腹胀、体重减轻、疲劳等典型症状。 2.血液检测:检测血清中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抗肌内膜抗体等,辅助诊断。 3.小肠活检:通过内镜获取小肠组织样本,观察绒毛萎缩等病理改变,是诊断金标准。 4.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查看肠道结构和有无并发症。 5.饮食排除试验:排除含麸质食...
1个回复 2024/11/6 13:37:36
如何准确判断是否患有乳糜泻【即问即答】
-
判断是否为乳糜泻,可从症状、检查、家族史、饮食反应、既往病史等方面考虑。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症状:常有慢性腹泻、腹胀、腹痛、体重减轻、疲劳等。2.检查:血液检测可查看抗体水平,小肠活检能明确诊断。3.家族史:亲属中有乳糜泻患者,患病风险增加。4.饮食反应:停止食用含麸质食物后症状改善,可能提示乳糜泻。5.既往病史:如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患乳糜泻可...
1个回复 2024/9/5 17:43:15
小儿乳糜泻常见消化道症状有哪些?【即问即答】
-
你好多数病人具有慢性腹泻、脂肪泻等吸收不良症状如粪便色淡、油脂状、恶臭每天排便2~3次也可每天1次但便量很多腹泻可间歇性加重变为水样便易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但少数病儿可无腹泻甚至发生便秘。
4个回复 2025/1/10 10:55:43
乳糜泻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即问即答】
-
乳糜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遗传因素、过敏反应、肠道改变、消化吸收不良及相关症状等。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1.遗传因素:乳糜泻具有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的变异可能增加患病风险。2.过敏反应:对麦胶蛋白产生过敏,导致肠道免疫异常。3.肠道改变:小肠绒毛萎缩、扁平,影响营养物质吸收。4.消化吸收不良:无法有效吸收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5.相关症状...
1个回复 2024/9/11 10:51:44
小儿乳糜泻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和危害?【即问即答】
-
你好,乳糜泻又称麸质过敏性肠病,过去由于病因不明,也曾称之为特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现已证明本病是由于进食麦类食物,包括小麦、大麦及黑麦,机体对其中所含蛋白质成分麸质产生过敏所致。
2个回复 2024/12/23 17:56:09
乳糜泻是什么以及其发病原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
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摄入麸质后会出现小肠黏膜损伤,导致一系列症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肠道菌群失衡、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等。 1.遗传因素: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如HLA-DQ2和HLA-DQ8基因型,增加了乳糜泻的发病风险。 2.免疫因素:免疫系统错误地将麸质蛋白视为外来有害物质,产生自身抗体,引发炎症反应。 3.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调,影响肠道屏障...
1个回复 2024/11/22 12:07:39
一吃油就拉肚子,会是罕见病的表现吗【资讯】
一吃油就拉肚子,可能是由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乳糖不耐受、乳糜泻等因素引起,其中乳糜泻相对较为罕见。1.消化不良:当人体胃肠功能较弱时,摄入油脂后,无法及时、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油脂会加快肠道蠕动,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水分吸收不充分,从而引起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如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等方式缓解,也可遵医嘱使用健胃消食片、多酶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促进消化。2.慢性胆...
健康科普2025-03-12
乳糜泻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即问即答】
-
乳糜泻的发病通常与遗传、自身免疫、感染、饮食及肠道菌群等有关。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1.遗传:某些特定基因的变异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如HLA-DQ2和HLA-DQ8基因。2.自身免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小肠绒毛,导致其受损。3.感染:肠道病毒、细菌感染可能破坏肠道黏膜,引发乳糜泻。4.饮食:摄入含麸质的食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等,是主要诱因。5.肠道菌群:...
1个回复 2024/9/3 13: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