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即问即答】
-
怀孕期间可以过正常的性生活,但是怀孕一个多月是肯定不允许的,一般在三个月以后是可以的,主要就是在怀孕头三个月,胎儿还不是很稳定,受精卵随时会有流产的风险。所以说根据前面描述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头三个月不要有性生活,中间一段时间可以有额外性的性生活。
6个回复 2024/1/31 18:58:03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即问即答】
-
颅内压增高病人需要注意多方面,包括卧床休息、饮食调整、避免情绪激动、监测病情、遵医嘱治疗等。 1.卧床休息:采取头高脚低位,有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力。 2.饮食调整: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升高。 3.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平和的心态,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影响颅内压。 4.监测病情:密切观察头痛、呕吐、视力变化等症状,如有异常及...
2个回复 2024/10/22 18:32:48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如何进行诊断【即问即答】
-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腰椎穿刺检查、颅内压监测等。 1.症状:老年人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典型症状,还可能有反应迟钝、意识障碍等。 2.体征: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节律改变等。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积水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4.腰椎穿刺检查:测量脑脊液压力,有助于明确颅内压情况,但存在脑疝风险时慎用。 5.颅内压...
1个回复 2024/10/18 11:38:47
吡喹酮治疗囊虫病有何注意事项【即问即答】
-
吡喹酮是广谱抗寄生虫药,对囊虫病有治疗作用,但使用时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如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癫痫等,还需联合皮质类固醇。具体包括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用药联合、适用情况、患者监测等。 1.药物作用机制:吡喹酮能杀灭全身各部位囊虫,但在脑脊液中浓度低,对脑室系统囊虫疗效差。 2.不良反应:颅内囊虫大量死亡时,囊液和虫体蛋白释出可致周围脑组织反应,引起颅内压增高、癫痫等。 3.用药联合:为减轻不良反...
1个回复 2024/12/19 13:44:34
怀疑颅内压增高应做哪些检查?【即问即答】
-
颅内压增高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腰椎穿刺、影像学检查、颅内压监测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1.腰椎穿刺:通过抽取脑脊液来测量颅内压,并分析脑脊液的成分。2.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MRI,能发现颅内病变,如肿瘤、出血等。3.颅内压监测:直接监测颅内压力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4.眼部检查:观察视乳头水肿情况,间接反映颅内压。5.脑电图检查:对脑功能状...
1个回复 2024/8/19 16:21:00
怀疑颅内压增高应做哪些检查项目?【即问即答】
-
怀疑颅内压增高,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来明确诊断,包括影像学检查、腰椎穿刺检查、脑电图检查、眼部检查、颅内压监测等。 1.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能帮助发现颅内的病变,如肿瘤、出血、脑积水等。 2.腰椎穿刺检查:测量脑脊液压力,对诊断颅内压增高及判断病因有重要意义,但存在脑疝风险时慎用。 3.脑电图检查:可反映脑功能状态,对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脑功能异常有辅助诊断价值。 4.眼部...
2个回复 2024/10/10 17:29:59
怎样才能确诊颅内压增高症【即问即答】
-
确诊颅内压增高症,可通过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腰椎穿刺、颅内压监测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1.症状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是常见症状。2.体格检查: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3.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能发现颅内病变。4.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但存在一定风险。5.颅内压监测:通过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直接获...
3个回复 2024/8/22 20:55:37
颅内高压症与脑疝怎样进行诊断检查【即问即答】
-
颅内高压症与脑疝的诊断检查,通常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腰椎穿刺、颅内压监测、神经系统检查等。 1.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头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炸裂样疼痛,呕吐常为喷射性。 2.影像学检查:头颅CT和MRI有助于发现颅内的病变,如肿瘤、出血、脑积水等。 3.腰椎穿刺:可测量颅内压,但存在脑疝风险时慎用。 4.颅内压监测:通过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实时了解颅内压变化。 5...
1个回复 2024/11/5 15:42:28
尼莫地平用于神经外科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即问即答】
-
尼莫地平用于神经外科相关疾病治疗,要注意药物作用、适用病症、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及情绪影响等。 1.药物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和突发性高血压。 2.适用病症: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卒中患者。 3.不良反应:可引起血压降低、脑水肿、假性肠梗阻,代谢产物有毒性,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4.特殊人群: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患者须慎用。 5.情绪影响:血压调节与情绪波...
1个回复 2024/10/8 17:39:01
什么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后果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即问即答】
-
你好这个一般是脑部充血和水肿一般是由外伤或者是脑出血引起的。一般是头痛意识障碍视神经盘水肿最好是及时的用甘露醇降压。
5个回复 2025/1/9 18:35:49
姑姑颅内压增高应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积水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床头可适当抬高,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2.药物治疗:常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还可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3.手术治疗:如果是颅内...
1个回复 2024/12/9 11:52:19
脑外伤病人持续性颅内压增高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
脑外伤后持续性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情况,可能导致脑疝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体位调整、控制体温和限制液体摄入等。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这些药物能通过脱水作用降低颅内压。但使用时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手术治疗:如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可直接去除颅内占位病变,缓解压力。 3.体位调整: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左右,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
2个回复 2024/10/15 10:01:43
淤胆型肝炎患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即问即答】
-
淤胆型肝炎患者要注意饮食、休息、用药、复查、预防并发症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1.饮食: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2.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3.用药: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如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4.复查: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5.预防并发症:警惕肝衰竭、肝硬化等并发症。总之,淤胆型肝炎患者要重...
6个回复 2024/8/28 16:03:55
高血压与颅内压升高有关联吗?【即问即答】
-
高血压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其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血压升高对脑血管的影响、机体自身调节机制等相关。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1.血压过高: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壁弹性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灌注减少,易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颅内压增高。2.脑小动脉硬化:高血压促使脑小动脉发生硬化,管腔狭窄,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增加颅内压增高风险。3.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障碍:血压...
1个回复 2024/8/5 18:25:26
急性白血病护理注意事项【资讯】
急性白血病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1、鼻出血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2、牙龈出血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或口腔护理,避免刷牙损伤粘膜。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止血。3、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4、头面部出血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白血病2016-10-17
婴儿高调哭声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
你好,注意事项婴儿颅内压增高需要特殊护理并在重症监护室内监护。例如,你需要对其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的细微变化进行监测,记录出入量和监测颅内压。限制液体入量并给予利尿剂。如果婴儿的身体状况可以的话将头部抬高呈30°角,并保持头部居中。施行谨慎的护理,因为任何医疗操作可导致颅内压增高。气管内插管和过度机械通气,可能会降低血清中CO2含量并使脑血管收缩。权衡利弊后过度换气被应用于颅内压增高。另外,巴比妥或...
1个回复 2018/3/16 18:10:46
急性白血病护理注意事项【资讯】
急性白血病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1、鼻出血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2、牙龈出血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或口腔护理,避免刷牙损伤粘膜。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止血。3、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4、头面部出血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白血病2016-10-26
良性颅内高压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即问即答】
-
良性颅内高压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眼科检查、血液检查等。 1.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帮助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积水等结构性异常。 2.脑脊液检查:测量脑脊液压力,分析脑脊液成分,有助于明确诊断。 3.眼科检查:通过眼底镜检查视乳头水肿情况,评估颅内高压对眼部的影响。 4.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等,以排除全身性疾病导致的颅内压升高。 5.颅内压监测:有创检查,直接测量颅内压...
1个回复 2024/10/9 16:34:36
颅脑手术后颅内压增高如何处理?【即问即答】
-
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压增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脑水肿、脑脊液循环障碍、血肿形成、感染以及颅内肿瘤复发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脑水肿:手术可能导致局部脑组织损伤,引发脑水肿,增加颅内压力。2.脑脊液循环障碍:手术可能影响脑脊液正常循环路径,导致脑脊液积聚,引起颅内压升高。3.血肿形成:手术部位可能出现出血形成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造成颅内...
1个回复 2024/8/21 12:11:13
怀疑颅内压增高做哪些检查可诊断【即问即答】
-
怀疑颅内压增高,可通过腰椎穿刺、影像学检查、颅内压监测等方法诊断,还包括眼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1.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明确颅内压情况。2.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查看脑组织形态和结构变化。3.颅内压监测:直接监测颅内压力变化。4.眼部检查:观察视乳头水肿等情况,间接反映颅内压。5.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意识、瞳孔、...
2个回复 2024/8/31 21:10:48
抽脑积水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即问即答】
-
抽脑积水后要留意多方面情况,包括生命体征、饮食、活动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2.颅内压观察:注意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3.体位要求:去枕平卧6-8小时,头部尽量少活动。4.饮食调整:术后6小时可进少量流食,忌辛辣生冷,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5.伤口护理:保持伤口...
1个回复 2024/7/31 14:25:59
颅内压增高的判定标准是什么【资讯】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超过一定范围。一般来说,成人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O,儿童颅内压持续高于100mmH?O时,即可认定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积水等。1.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会导致颅内空间被占据,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2.颅内肿瘤:肿瘤的生长会压迫周围脑组织,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颅内压升...
神经科2025-01-24
眼压高会导致颅内压高吗【资讯】
眼压高一般不会导致颅内压高。如果眼压高伴有视力下降、头痛、恶心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眼压指的是眼球内部的压力,眼压高通常与不正确用眼、眼外伤、青光眼、白内障等因素有关。颅内压也就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造成的压力,颅内压高多与颅脑损伤、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等疾病有关。两者是独立存在,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眼压高不会导致颅内压高。如果有眼压高或颅内压高家族史,建议定期...
精编文章2024-05-29
颅内压增高的检查方式有哪些?【即问即答】
-
颅内压增高的检查方式主要有腰椎穿刺检查、影像学检查、颅内压监测、眼部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 1.腰椎穿刺检查:通过抽取脑脊液来测量压力,判断颅内压情况,但存在脑疝风险,需谨慎操作。 2.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能发现颅内病变,如肿瘤、出血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3.颅内压监测:通过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实时准确地监测颅内压变化。 4.眼部检查:可观察视乳头水肿情况,这是颅内...
1个回复 2024/10/8 13:50:41
脑出血,水肿期的高峰期是不是3-7天?【即问即答】
-
脑出血后,脑水肿通常在3至7天内达到高峰,此阶段需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治疗重点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颅内压升高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高渗脱水药物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药物,通过渗透作用减少脑组织水分,降低颅内压。2.利尿剂辅助:呋塞米等利尿剂配合使用,增强脱水效果,维持电解质平衡。3.控制血压:合...
1个回复 2024/7/31 11:42:46
脑疝危象如何应对及治疗?【即问即答】
-
脑疝是脑血管疾病最危险的信号要引起注意密切关注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积极进行脱水治疗保持颅内高压减少病死率治疗方法可以采取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外引流术同时结合药物治疗慢慢调理是会好的
2个回复 2025/2/20 11:05:47
原发性颅内压增高有哪些治疗办法【即问即答】
-
原发性颅内压增高是指病因不明的颅内压增高,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脑脊液分流术、生活方式调整及密切监测等。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这些药物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使用时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者,可行脑脊液分流术、视神经鞘开窗术等,以缓解颅内高压。 3.脑脊液分流术:通过将脑脊液引流到身体其他部位,如腹腔,从而降低...
1个回复 2024/11/6 15:26:16
小儿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典型症状【资讯】
颅内压增高由于病因不同而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局部和全脑之分,其临床症状有轻重之分。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视乳头水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儿颅内压增高的?小儿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是什么:一、脑水肿一)血管源脑性水肿。临床常见。系由于脑毛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内蛋白质渗往细胞外间隙,使细胞外间隙扩大所致,通常以脑白质部分水肿为著。常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
其他疾病2015-11-23
脑出血水肿怎么办【即问即答】
-
脑出血后的水肿,属于继发性的改变,一般可以用脱水剂治疗。另外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比较严重的脑出血,在手术后,可以去除颅骨的骨瓣,通过开窗减压的方法,缓解脑水肿造成的颅内压升高。如果出血不多,采用的保守治疗,则可以采用脱水治疗,常用的脱水药物有20%的甘露醇,以及人血白蛋白配合速尿等药物。
2个回复 2023/3/10 15:20:46
高位灌肠为何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即问即答】
-
高位灌肠引起颅内压升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血管扩张、腹压增加、电解质紊乱、神经反射、血容量变化。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1.血管扩张:灌肠液的刺激可使肠道血管扩张,血液回流增多,从而影响颅内血液循环,导致颅内压升高。2.腹压增加:高位灌肠使腹压显著升高,进而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导致颅内静脉淤血,颅内压随之升高。3.电解质紊乱:灌肠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
1个回复 2024/9/3 13: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