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吃什么好?4类食物清润下火除暑热【资讯】

处暑到来,北方天气开始出现早晚温差,却处暑到来说明秋季季风也将随之到来,天气会愈发的干燥闷,那么处暑吃什么才能起到养生的作用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处暑吃什么好。处暑饮食原则:1、温暖潮湿的天气:不要用过分滋润,腻滞的材料。2、大及暑天:多用清凉,解暑的东西。3、秋天及干燥天:因易感受燥气,多有咳嗽等现象,应多煲些清润肺胃的汤水。4、冬天寒冷:胃纳较佳,应该及时进补,多用些大补的药物及肉类。处...

四季养生2015-08-29

处暑养生靓汤老冬瓜鲜荷叶绿豆老鸭汤【资讯】

今日是处暑处暑其意为一年中的大暑热天气到这节气将逐渐结束、隐遁而去了。但我国的地域之大,地处亚带气候的南方,到了这个节气依然是炎异常,正如广东民间所说的争秋争暑之时,亦就是秋老虎之时了。宜在冬瓜荷叶中加入清解毒的绿豆,且冬瓜最好选黑皮冬瓜。民间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所以此汤既清祛暑解毒,又养阴益气健脾,为男女老少皆宜。材料:冬瓜800克、鲜荷叶1/2片、绿豆50克、老鸭半只、猪瘦肉100...

营养食材2017-06-30

处暑一到容易头晕困重调理应从三处着手【资讯】

眼见九月来临,处暑也即将到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也都将从夏季转入秋季,而在处暑到中秋的这段时间,秋老虎残留的暑热邪气侵袭人体后,很容易耗气伤津。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气虚则健运失职,这段时间人常会出现疲乏、不思饮食、精力下降、懒于交往、腹胀便溏等症状;灼津伤,故出现口渴、心烦、皮肤干、尿短黄等一派津液亏少的症状;暑多夹湿,上犯清窍,所以常会有头昏困重的感觉。那么处暑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四季养生2017-08-23

处暑的节气特点是什么?处暑的养生原则有哪些?【视频】

家庭医生在线:处暑的节气特点是什么?容易对哪些人群或哪些疾病患者造成影响?黄汉超副主任医师:去到处暑...

原创2017-08-20 标签: 处暑 处暑养生 处暑饮食

处暑后秋燥浓多吃马蹄莲藕养生【资讯】

如今已经进入处暑节气,早晚气温低,白天气温依旧炎,这时候应该如何调养?处暑后养生注意事项精神调养 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活动。起居调养 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

四季饮食2017-08-24

处暑养生吃什么好四食谱安神补肝健脾胃【资讯】

处暑养生吃什么好?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的夏季将要结束,凉爽的秋季将会来临。处暑节气宜食清安神之品,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款处暑养生食谱,养生功效齐全,一起来看看吧。四食谱安神补肝健脾胃芝麻菠菜:[配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

药膳食疗2014-08-22

处暑吃西瓜小心腹泻处暑后饮食注意6点【资讯】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炎即将离开,天气逐渐转凉。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后气温开始变化,最好少吃西瓜、香瓜等良性食物,多吃可滋阴润燥的食物。处暑后,少吃西瓜等凉性食物处暑过后,“秋老虎”要发威了。专家建议,应当早睡早起,养成晨练的习惯。“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有利于顺应阴精的收藏,早...

四季饮食2017-08-24

处暑吃什么食物养生?处暑节气的饮食原则【资讯】

今天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这个时候要吃些什么来养生保健呢?虽然已经到了秋天,但天气依旧炎,在这个时候的饮食却和夏天是有所不同的。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处暑节气里应该怎么吃吧。处暑的饮食原则吃酸不吃辣。酸味有润肺收敛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因此,这个时节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物属于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

四季饮食2016-08-23

处暑如何养生?五大妙招让你健康迎秋【资讯】

虽然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但是随着今天处暑的到来,早晚已有一些浓重的凉意,昼夜会形成较大的温差。进入处暑,一方面,仍具有“暑气”。由于从地理意义上还没有进入正式的秋季,所以处暑还有夏季“”的特点;另一方面,处暑已有秋燥。处暑代表暑气的结束,紧接着就要迎来秋燥,所以处暑也兼备秋季“燥”的特点。在保健养生方面可不要马虎,小编就教你五点。饮食:少辛多酸以润肺滋阴为主处暑属于长夏,这个季节的饮食养生讲究淡...

健康新闻2015-08-23

处暑气候特点【资讯】

北方气温下降明显 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

四季养生2012-08-17

处暑常见疾病【资讯】

处暑时节,天气渐凉,早晚温差大,公众要当心乙脑、感冒等疾病的侵袭。 据了解,处暑表示炎夏天即将结束。处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处在22摄氏度以上,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乙型脑炎为乙脑病毒传染引起,是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状。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 另外,这一时节还要...

中医养生2012-08-19

处暑温差大易受凉5招助你抗击感冒君【资讯】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意味炎即将过去。可是一时高温重返,一时风雨降温,昼夜和室内外温差让人们无所适从,稍不留意就受凉感冒。那么,处暑节气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感冒呢?处暑温差大感冒高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意味炎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向寒...

四季养生2016-08-23

处暑养生要清祛湿专家教你食疗赶走秋乏【资讯】

8月23日,我们迎来秋天第二个节气处暑。从字面意思来说,处暑意味着炎的夏天已经结束了,我们也将会逐渐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当然,我国纬度跨度大,南北气象差异也较为明显,就南方大部分地区而言,处暑时节温度依然比较高。那么,处暑时节我们养生应该注意什么?下面就由专家给我们讲讲。专家:处暑可出现气温小高峰需提防湿气侵袭大家都知道,一年到头最的日子就是三伏的那段时间,处暑虽然字面上表明夏天已经结束,但...

四季养生2019-08-23

处暑如何养生?注意防病调整睡眠【资讯】

本文指导专家:健康教育专家、资深科普作家、健康科普专家、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委员杨国安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大约在每年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暑天结束了。《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即将过去,暑气将过或接近尾声。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夜凉的气...

四季养生2014-08-26

处暑养生防秋乏解除秋乏三部曲【资讯】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成杰辉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已过。“处”含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节气正处在由转凉的气候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很多人会有些懒洋洋的感觉,这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是人体为补偿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炎的夏天,人体大量出汗、睡眠少、食欲差、体力消耗大...

中医养生2015-08-13

处暑养生重在养阴护阳【资讯】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处暑为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8月22~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今年处暑为8月23日。“处”即躲藏、终止之意,顾名思义,处暑有暑天将近结束的意思,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时节,也是南方两季稻谷开始收割时节,“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秋季养生特别策...

中医养生2015-08-24

处暑后防晒不可忘4类防晒食物强力推荐【资讯】

处暑节气一到,大家能感觉夏季的气退却不少,多了几分凉凉的秋意,所以处暑饮食就要为秋天的到来做好准备了。处暑后防晒不可忘天文专家提醒说,处暑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指数较大,这个时候公众不要因为天凉快了就忽视防晒,千万不要被“秋老虎”伤了皮肤。在户外时间长了,肌肤容易出现红肿、刺痛、水泡、脱皮等现象,这是遭受阳光毒晒而留下的纪念品。肌肤晒伤要赶快实施抢救,首先不再增加皮肤过度负担,以舒缓、镇定发红发的...

四季养生2015-08-31

立秋后还护理宝宝勿忽略4点【资讯】

立秋后宝宝夜晚睡觉别吹空调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到降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之前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会逐渐减少。但是,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23日随之而来,因此防暑热依然必不可少。另外,入秋后人体抗病能力减弱,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发生腹泻,尤其是婴幼儿是腹泻的易感人群,需要家长们特别注意防范。立秋后许多家长还会保持夏季整夜开空调的习惯。但是,有这...

其他疾病2017-09-04

养脾胃祛湿是关键处暑开胃三宝【资讯】

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气温上还没真正进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气依然较多,天气闷,因此近期还要注意防暑祛湿,养护脾胃,夜里不要贪凉,不要多吃冷饮,以预防胃肠道疾病。因为胃喜湿不喜寒。养脾胃祛湿是关键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感不强,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现在仍然很湿,比较适合吃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如赤小...

四季养生2015-08-21

秋燥易伤津亏阴处暑滋阴补虚吃什么【资讯】

中医学认为,秋季是多事之秋,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从立秋到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并重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秋雨渐少,天气开始干燥,昼夜凉,气候寒相交,稍为不慎,容易伤风感冒,多种旧病亦随之复发。秋燥易伤津亏阴每年初秋,中医门诊的患者都会增多,其中不少都是气虚寒底体质的人,症状主要有咳嗽、疲倦、多汗、易感冒、鼻炎、咽炎、胃痛、大...

四季养生2014-08-23

处暑节气:四大调养过六道关【资讯】

四大调养加固健康防线 一、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二、起居调养 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

四季养生2012-08-23

处暑至,日常保健要注意这些!【资讯】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在广东,处暑时节的湿之气势头依旧很猛,正所谓“秋老虎,毒如虎”,但处暑之后,暑气渐消,秋意渐浓,自然界的阳气逐渐趋向收敛、肃降。那么,在这个时节,日常保健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处暑保健应注意什么?1、饮食处暑至,暑气渐消,但这个时候,还未到真正意义上的秋高气爽,依旧是非常的炎,还是需要注意防中暑,解暑方面,推荐冬瓜荷叶三豆饮,带皮冬瓜1斤、荷叶15克、赤小豆30克、扁豆30...

专家专栏2022-09-01

处暑来临不宜过早大补养生需注意6点【资讯】

处暑,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即表明暑天宣告结束。处暑节气正处在由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处暑养生需远离两误区1、食用苦味食物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秋燥尤为严重。肺为娇脏,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处暑养生仍要以生津润肺、止咳防燥...

四季养生2017-08-23

处暑养生可多睡一小时饮食需注意祛湿【资讯】

再过几天就到处暑了,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气温上还没真正进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气依然较多,天气闷,因此近期还要注意防暑祛湿,养护脾胃,夜里不要贪凉,不要多吃冷饮,以预防胃肠道疾病。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处暑应该如何养生:处暑养生可多睡一小时即将到来的处暑天气由原来的炎渐渐转凉了,这个节气就是交替的时候,大自然将阳气渐渐的由释放疏泄变成了收敛,人体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着变换而变换。所以...

四季养生2017-08-21

养脾胃祛湿是关键处暑养胃4大祛湿食疗【资讯】

处暑(公历8月22日,农历六月三十)已过,日夜温差将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养生专家指出,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展为疾病。但同时专家也提醒,处暑后本市天气依然闷,防暑祛湿仍然很重要。养脾胃祛湿是关键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气温上还没真正进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气依然较多,天...

四季养生2014-08-25

处暑养生有四原则这些食物可常吃【资讯】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人们应饮食有节、忌肥甘厚味、不可挑食、不勉强进食、忌怒后进食,特别忌讳过冷过的食品。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多吃清安神食物。处暑应该怎么吃?1、饮食清洁处暑是夏秋转换的时机,暑气仍有余威,食物易于变质。俗话说“病从口人”,进食不清洁的食物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可引起胃肠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必须注意饮食卫生。饭菜做适量,力求不剩饭。糕点等不可放置过久,严...

四季养生2017-08-23

处暑过后养生要防燥预防秋燥三大保健方【资讯】

紧跟在立秋后面的节气是处暑。今年处暑在8月23日。历书云:“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月令十二集解》中则曰:“(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时节,三伏天气已过或已接近尾声,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故民间有“处暑寒来”的谚语。但是,处暑节气期间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晴朗之日的午后仍可感到十分炎,故民间有“秋老虎,毒如虎”之说。但是,处暑节气期间炎的气候毕竟...

四季养生2013-08-26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