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问题全面探讨犯罪问题【资讯】
犯罪心理学问题全面探讨犯罪问题!在中国犯罪心理学是新兴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欧美很早以前就开始对犯罪心理有了专门系统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张,了解犯罪心理,罪犯行为规律和心理动态规律,对于案件侦破和案件审理都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了解犯罪心理学可以更大几率的避免不幸的发生,作为一门学科它可以很好的为我们服务。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维、意图以及反应的科学,也是介于犯罪研究与心理...
心理前沿2014-06-01
从犯罪心理角度看毒品犯罪的心理状态【资讯】
从犯罪心理的角度看毒品犯罪的心理状态 毒品犯罪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毒品犯罪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来综合体现的。毒品犯罪人犯罪心理状态或意识状态,是指毒品犯罪人在从事毒品犯罪活动期间全部的心理活动,为某种状态所笼罩的综合表现。毒品犯罪人犯罪心态是一种心理活动,它的的产生既不是由遗传素质决定的,也不是单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而是遗传素质和社会环境、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心理探秘2012-12-12
最高法严惩食品犯罪重大案件从重从快【资讯】
重大食品案件从重从快判处 为进一步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及相关职务犯罪,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大力度,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及相关职务犯罪。通知强调,各级人民法院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及相关职务犯罪务必依法严惩,特别是对影响恶劣、社会关注的重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必须依法从重、从快判处。 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刑法修正案(八)》对危...
健康新闻2011-05-28
性犯罪有哪些特点【资讯】
有人总以为性犯罪显然应该是所有犯罪行为中最常见一种,其实不然,盗窃往往最为常见,其次是各种经济犯罪。 有人总以为性犯罪者多为惯犯或重新犯罪率最高,其实不然,性犯罪的重新犯罪率远低于其他犯罪,特别是低于经济犯罪。最容易重犯的性犯罪是露阴犯罪。 有人总以为性犯罪者往往会由轻罪向重罪不断发展,其实不然,虽然有些强奸犯有过露阴和窥淫的历史,但露阴症和窥淫症患者却很少发展为强奸犯。又如吸大麻...
性能力2005-08-23
政府应当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资讯】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政法部门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心理学问题、青春期问题等同时进行引导、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上课、开讲座。政法部门特别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让青...
心理探秘2012-12-12
犯罪心理下载【即问即答】
-
犯罪心理_VeryCD电驴大全搜索www.verycd.com/search/folders/犯罪心理-网页快照本书试图建议一个参考课本用于犯罪心理画像演绎方法的应用。它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核心...、行为证据和犯罪心理画像之间...犯罪心理第六季CriminalMinds(更新至24集大结局...yyse.org/cm2011c.html-网页快照2011年6月...
5个回复 2024/1/31 18:03:58
患有抑郁症的女性犯法是否有罪【即问即答】
-
患有抑郁症的女性犯法是否有罪不能一概而论,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犯罪时的精神状态、犯罪类型和情节、法律规定以及司法鉴定结果等。 1.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轻度抑郁症患者通常对自身行为有一定的认知和控制能力,犯罪可能需承担法律责任。重度抑郁症可能影响认知和判断,但仍需专业鉴定。 2.犯罪时的精神状态:若犯罪时处于发病期,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导致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可能影响...
1个回复 2024/11/6 14:30:12
犯罪心理结构:意志结构特征【资讯】
犯罪人的意志结构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意志薄弱,理智成为情感的俘虏 属于意志薄弱类型的人,大多缺乏自制力,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实施悖德的犯罪行为。这种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往往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法律禁止的,但却经受不住外界因素的诱惑,不自主的实施犯罪行为。意志薄弱引起犯罪,在青少年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成年人中不乏其例。 意志坚强反向性 意志有薄弱和坚强...
心理探秘2012-12-12
社会应当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资讯】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务工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设置心理咨询机构 由专家和心理医生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专门的系统调研,掌握其现状,研究控制不良心理的对策,提供预防犯罪和犯罪预测的实践依据,对青少年心...
心理探秘2012-12-12
家庭与学校应当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资讯】
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是传播和学习科学文化,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和课堂。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家长的素质如何,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专横,权威、独断、惟命是从,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
心理探秘2012-12-12
菲律宾劫持人质案件犯罪解读【资讯】
与失业人数大量增加有关 报道称,一名华商数天前在菲律宾古岛市被作案团伙绑架,在支付了一笔为数不详的“食宿费”后获得释放。当地人对此表示,这绝不是单一案例,绑架案在菲律宾已成了家常便饭,当地人与游客都曾遭到歹徒迷昏并洗劫。 报道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还被称为“亚洲绑架之都”,华人、韩、日裔及欧美等外国人士最常成为被抢劫与绑架的对象,甚至警匪在...
抑郁症2010-08-25
癫痫患者会被判刑吗【即问即答】
-
癫痫患者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犯罪时的意识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犯罪性质、法律规定以及司法鉴定结果等。 1.犯罪时的意识状态:如果在癫痫发作期间犯罪,可能因意识不清而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在清醒状态下故意犯罪,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2.病情严重程度:轻度癫痫患者,发作频率低、症状轻,对行为控制能力影响小;重度患者发作频繁、症状严重,可能对行为控制能力有较大影响。 3.犯罪性质:不同类型的犯...
1个回复 2024/11/13 16:38:54
犯罪心理结构:情感特征【资讯】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感具有某种动机作用,即会在个体内部产生一种新的激动状态,开成一种内部驱力。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其情感大致有以下特征: 情感的低级性 人的情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由于犯罪人需要结构中低级需要占优势,高级需要居次位,他们注重自己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引起强烈的肯定或否定的低级心理体验。这些低级体验一方面是低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刺激人的低级的欲求,从而驱使主体去...
心理探秘2012-12-12
危害食品安全罪慎用缓刑免刑该判死刑要坚决判【资讯】
“食”面埋伏(资料图)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15日对外公布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 打击力度 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通知》指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统一...
健康新闻2010-09-16
癫痫病患者犯法是否会坐牢【即问即答】
-
癫痫病患者犯法是否坐牢,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犯罪时的意识状态、法律规定、犯罪性质和后果等。 1.病情严重程度:若病情较轻,发作频率低,对患者意识和行为控制影响小,可能与正常人承担相同法律责任。但病情严重,频繁发作且严重影响认知和行为控制,可能会影响法律责任的判定。 2.犯罪时的意识状态:犯罪时处于癫痫发作期,意识不清,可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若在未发作时犯罪,且意识清晰,正常承担法律...
1个回复 2024/11/15 9:18:09
犯罪心理【即问即答】
-
建议参阅犯罪心理学一书.
2个回复 2024/1/31 20:29:15
犯罪心理结构:需要结构特征【资讯】
人在种族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正是这两种需要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合理的需要结构对人的行为起良好的调节功能。不合理的需要结构会成为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力,导致犯罪的需要结构有以下两处特征: 需要结构扭曲、畸形 表现为生物性需要大于社会性需要。低级物质需要多于高级的精神需要。这必然导致不能对主体行为起符合社会规范的调节功能。生活经验表明,扭曲、畸形的...
心理探秘2012-12-12
交叉感染的定义是什么【即问即答】
-
就是一个人生病没注意,又和另一个人接触,让这个人也因为传染生病了!
3个回复 2024/10/22 15:34:52
预防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三妙招【资讯】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被称为人质情结,概括而言,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首先是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第二是害怕,笼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第三是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认识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最后是帮助,会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医生可以根据这四个历程来进行判定。平时预防斯德哥尔摩综...
其他心病2014-05-15
如何通过阅读了解犯罪心理学【即问即答】
-
对于您的问题,我们知道确实有限,无法为您提供有用的帮助。您可以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上谷歌或SOSO查找下,或许别人会为您更好的解答
5个回复 2025/1/20 11:48:35
犯罪心理结构:认知结构特征【资讯】
极端的自我中心倾向 人从小到大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实质是主体对社会的认同,即认识趋同和一致,这样才能达到协调。个体社会化程度低下,除生理缺陷、精神障碍者除外,就正常人而言,主要是由于认知水平低劣而未能自觉矫正孩童时期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具有极端自我中心倾向的人必定蔑视社会的地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无视社会伦理和国家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界定和约束,衡量行为当为与不当为的准则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这...
心理探秘2012-12-12
犯罪心理美剧【即问即答】
-
支配和影响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和有关心理因素被称为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生成的前提,也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犯罪心理的产生应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它是个体在与客观环境交融过程中,个体因素,社会因素互相融合,互相诱导,互相作用的结果,这种交融的方式是立体的、多维的,其转化的机制和结果也是复杂多变的。[1]现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多水平的系统...
5个回复 2020/2/18 11:28:46
犯罪心理是怎样养成的【资讯】
专题策划2013-01-04
研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有效降低暴力犯罪率【资讯】
家庭医生在线医药前沿据MedicalXpress讯根据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新的研究成果,人们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精神疾病相比当他们不使用这种药物少近一半可能犯下暴力犯罪。情绪稳定药物的使用(如锂或卡马西平)也可大大降低暴力犯罪率,尽管减少并不明显,只有用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身上。抗精神病药和情绪稳定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最常见的是与精神分裂症的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并...
科研动态2014-05-12
癫痫患者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吗【即问即答】
-
癫痫患者是否负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发作频率、病情控制情况、犯罪时的意识状态、法律规定以及司法鉴定等多方面因素。 1.发作频率:如果癫痫发作频繁,影响正常生活和认知能力,可能对其刑事责任的判定产生影响。 2.病情控制:病情控制良好,发作少甚至不发作,意识清晰,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 3.犯罪时状态:犯罪时处于癫痫发作期,意识不清,可能会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 4.法律规定:法律对于特殊疾病...
1个回复 2024/11/11 14:06:05
德国发生大规模性侵案女性遭遇性侵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资讯】
英国媒体1月5日报道,在科隆市的中心火车站众多女性受到大批男子性侵的案件震惊了德国;据报,约千名“醉酒和富有攻击性”的青年男子参与犯罪。科隆市警察负责人形容上述犯罪事件是“达到史无前例的新规模”。他表示,涉嫌犯罪男子都是阿拉伯人和北非人长相。另外在汉堡也有许多女性成为性侵的目标。但是德国媒体报道说,发生在靠近著名的科隆大教堂附近的犯罪性质最严重。至少许多女性被性侵。大部分被举报的犯罪是抢劫。一名女...
健康新闻2016-01-07
打击食品犯罪制售假劣食品567人被抓获【资讯】
6月19日,省公安厅、广州市公安局在广州市人民公园联合举行食品安全宣传日活动,集中展示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取得的战果,并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和识假辨假方法。省公安厅副厅长郑东通报,今年1月25日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制售假劣食品案件155宗,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67人,捣毁制售假劣食品“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300多个,...
健康新闻2013-06-20
犯罪事件频发引思考犯罪心理是怎样养成的?【资讯】
有人说这是社会矛盾得不到解决的恶果,我承认,体制弊端是造成社会矛盾、冲突越演愈烈的根源,但我想要说的是,如果对转型之中的社会群体心理状态缺少足够的重视和纾解,那么,可能在体制改革尚未成功之时,我们就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民族复兴始终是我们背在身上的一副重担。整个近代史几乎可以被视为我们民族的一部抗争史,与埃及、印度、古巴比伦这些文明古国的没落相比,今天的中国不仅没有羸弱...
心理探秘2012-12-13
重点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药品等三类犯罪【资讯】
23日下午,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亮剑”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指出,各级公安机关要把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伪劣食品、药品等三类犯罪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 刘金国指出,“亮剑”行动开展近4个月来,全国公安机关周密组织,战果显著。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已破案3600多起,案值高达37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7000多名,摧毁制假窝点1600多个,打掉批发团...
权威发布2011-02-24
如何预防激情犯罪?【即问即答】
-
近年来,各地恶性伤害性犯罪案件有上升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这类非死即伤的伤害案件,有许多并非发生在“仇人”之间,而是发生在“远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人之间。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竟发生在亲人、朋友或邻里之间。 为什么有些人无冤无仇竟去杀人?原来,驱使他们犯罪的是情绪中的一种——激情,所以,称这类犯罪为激情犯罪。 激情是一种猛烈的、暴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激情分积极与消极的两种,如渴望、狂喜等属于...
2个回复 2024/1/31 15: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