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智明
岳茂兴【医生】
忽视慢性肾炎这些症状,小心肾衰竭!【资讯】
慢性肾炎若不重视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症状,易进展为肾衰竭。1.蛋白尿:正常情况下,肾脏可阻止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慢性肾炎时,肾脏滤过屏障受损,蛋白质进入尿液,形成蛋白尿。尿液会出现较多泡沫,且长时间不消散。大量蛋白尿持续存在,会加重肾脏负担,损伤肾脏细胞,逐渐影响肾功能,增加肾衰竭风险。2.血尿: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可见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镜下血尿则需在显微镜...
肾病科2025-08-12
震惊!心率低不及时调养可能引发这些慢性病!【资讯】
心率低不及时调养可能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脑供血不足、肾功能不全、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1.冠心病: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为全身供血。当心率过低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减少。冠状动脉是为心脏自身供血的血管,血液灌注不足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长期如此会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发展为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心力衰竭:心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心脏为...
健康科普2025-11-01
罗振松
紧急警示!慢性肾炎患者盲目生育的4大风险【即问即答】
-
慢性肾炎患者盲目生育存在病情加重、妊娠高血压、胎儿发育不良、肾功能衰竭等风险。 1.病情加重:怀孕会增加肾脏负担,使慢性肾炎病情恶化,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可能加重。 2.妊娠高血压:患者怀孕时更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进一步损害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增加孕期风险。 3.胎儿发育不良:肾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和氧气获取,造成胎儿发育迟缓、早产甚至流产。 4.肾功能衰竭:严重情况下,...
1个回复 2025/5/25 15:14:27
刘双信
解决慢性肾衰竭治疗难题,这4种新疗法值得关注【资讯】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会导致肾功能进行性不可逆减退。解决其治疗难题,有几种新疗法值得关注,如干细胞疗法、肠道菌群调节疗法、新型药物疗法、基因治疗。1.干细胞疗法: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间充质干细胞可归巢至受损肾脏组织,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促进肾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和微环境,减轻炎症...
健康科普2025-06-01
尹小红【医生】
陈烨
谭晓军
王新华【医生】
梁宏正
梁馨苓
再不重视补肾,小心这些疾病找上门!【资讯】
再不重视补肾,可能会引发肾虚、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1.肾虚:肾脏精气阴阳不足所导致,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肾阳虚则有畏寒怕冷、四肢发凉、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治疗可使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药物滋补肾阴;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药物温补肾阳,但均需遵医嘱。2.慢性肾炎: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病程较长...
中医频道2025-07-01
结合AI医疗,慢性肾衰竭诊断将更精准【资讯】
结合AI医疗,慢性肾衰竭诊断在数据整合分析、影像识别、病情预测、指标监测、诊断辅助等方面可更精准。1.数据整合分析:AI医疗能够整合患者多源数据,如病历、检验报告、检查记录等。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可发现潜在规律和关联,辅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避免因数据分散或遗漏导致的诊断误差,从而使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更加准确。2.影像识别:在肾脏超声、CT等影像检查中,AI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肾脏...
健康科普2025-06-17
马建超【医生】
朱祖广【医生】
陆丹【医生】
余飞鹏【医生】
古英明
王敏【医生】
王利霞【医生】
郝亚宁【医生】
吃错加重慢性肾衰竭,吃对能改善吗?【即问即答】
-
慢性肾衰竭是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减退的疾病,饮食对其病情影响大。吃对食物、服用合适药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控制基础病、定期复查等可改善病情,反之吃错则加重。 1.食物选择:应遵循低盐、低钾、低磷、优质低蛋白、高维生素原则。可多吃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胶囊、海昆肾喜胶囊等,可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 3.生活习惯:保证...
1个回复 2025/8/11 9:4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