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丽丽【医生】

博士。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主任药师。教育背景:2005/09-2010/07,北京协和医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博士临床经历:致力于抗代谢性疾病药物的药理研究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擅长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个体化用药指导,基于药物基因组学预测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擅长降压药、降脂药的药物调整、精准用药。教、科研简介:教方面:受教育处委派参与首都医科大临床药本科生《临...

就医通

张辉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儿童血液肿瘤科病区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和委员美国血液会成员。从事小儿血液病临床和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工作18年。2007-2013年在国家医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血液病研究所进行博士研究生工作;2013-2017年在全球顶级儿童肿瘤研究医院St.JudeChildren’sResearchHospit...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蔡志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基因组学研究从读到写的跨越【视频】

2016年8月26-28日,由广东省医会主办,中山大孙逸仙纪念医院协办,中华医会泌尿外科分会...

原创2016-08-29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 基因组学 蔡志明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基因组学研究从读到写的跨越【资讯】

2016年8月26-28日,由广东省医会主办,中山大孙逸仙纪念医院协办,中华医会泌尿外科分会术支持的“2016中国膀胱癌高峰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蔡志明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作主题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基因组学研究从读到写的跨越》的精彩报告。2016中国膀胱癌高峰论坛蔡志明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蔡志明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从Read到Write的历史...

学术会议2016-08-29

玛氏公司联合IBM研究院启动基因组学研究洞察供应链中食品安全问题【资讯】

当前,包括玛氏在内的诸多食品公司均已采取了严格的流程,确保妥善管理食品安全风险。而此次对基因组学的前沿应用还将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推进对微生物的深入了解和分类系统。“基因测序作为一种‘新型显微镜’,运用数据深层次地审视着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以揭开前所未闻的发现,”IBMAlmaden研究院副总裁兼实验室主任JeffWelser认为,“通过基因数据的挖掘研究,我们力求理解如何识别、阐释,并最终创建...

健康新闻2015-02-06

钟诗龙【医生】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院引进人才、广东华南药物临床评价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广东省药理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心脏协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药理会会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物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宏基因组学、药代动力与药物代谢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在留美作博士后期间,作为Co-Investigator和ResearchAssociate参与多项...

就医通

药理问题【即问即答】

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应为:CEurJClinPharmacol即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Pharmacology欧洲临床药理杂志

4个回复 2017/7/6 20:00:10

基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资讯】

基因组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科工程,基因组不是存在于真空,它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疾病与基因组有很重要的关系,例如肿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都存在基因组的改变。可见,基因组的研究与人类健康是密切相关的。目前为止,科家还没有真正地定论到底什么是基因,但是我们有对基因深刻的理解,可以阐述基因在细胞的基础是什么。首先我们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信息基础是DNA序列和遗传密码,功能技术...

其他疾病2017-08-30

王威【医生】

主管药师。

就医通

李华【医生】

主要从事肿瘤的分子诊断、预后监测和疾病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分子诊断技术与肿瘤和免疫性疾病的分子诊断经验。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际及国家术刊物发表论著近40篇,SCI论文5篇,在国际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2次,参与编著4部术著作。

就医通

刘丽宏【医生】

1998年9月至2001年就读于第四军医大,获分子药理博士位;2001年8月至2003年11月为军事医院药理博士后;2003年11月至2012年3月担任第二炮兵总医院药部主任;2012年3月至今任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总药剂师、药事部主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Ⅰ期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室主任。现为首都医科大教授、临床药博士生导师、药理硕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总药师...

就医通

陈主初【医生】

陈主初,男,1949年8月生,1973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医疗系,1982年获医硕士位,1988年获医博士位。1990-1992年作为高级访问者在美国化工业毒理研究所(CIIT)工作两年,1992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南大湘雅医院院长,卫生部肿瘤蛋白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南大肿瘤研究所肿瘤细胞生物研究室主任,病理...

就医通

袁海明

复旦大遗传博士;高级遗传咨询师;国家卫健委授予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荣誉;美国哈佛大访问者。【社会任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与分子遗传分会委员国家医师协会青春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会儿童健康发展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教育协会生殖与遗传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预防医会出生缺陷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专长】具有临床医和遗传双重背景,...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李伟【医生】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专注遗传性脑血管病及药物基因组学、神经系统遗传病、脑血管病精准诊疗及预防的研究。主要社会任职为中华医会神经病分会神经遗传委、中国卒中协会卒中遗传专委会常务委员。

就医通

华大基因推出全国首个基因指导生育服务【资讯】

医改政策综合,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日前宣布推出全国第一项基因指导健康生育服务“爱in家”,该服务即将在华大基因官方互联网平台“基因谱”上与中国的准爸妈们见面,用O2O方式服务千万家庭。每160个新生宝宝中,就有一个患有染色体疾病;每30秒钟,中国就有一个遗传疾病患儿出生……如何科地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如何避免宝宝的遗传出生缺陷,如何保证宝宝和妈妈的营养吸收,是每一对准爸妈都在时刻关...

聚焦医改2014-12-26

贾卫华【医生】

中山大肿瘤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肿瘤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PI,肿瘤资源库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年)。科:肿瘤、分子医研究方向:1.恶性肿瘤遗传及基因组学2.肿瘤分子流行病科研成就长期致力于肿瘤遗传及基因组学、肿瘤分子流行病研究,在肿瘤病,尤其是鼻咽癌的“EB病毒-遗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肿瘤遗传易感基因的国际前沿领域取得突破,主要成绩:①揭示了鼻咽癌...

就医通

吴雪梅【医生】

主任药师,副教授,临床药硕士生导师,药剂硕士,药理博士。现任福建省药理会理事,福建省药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心血管专业带教药师,福建医科大院和福建卫生职业技术院药理系兼职老师。2007年赴上海交通大附属瑞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2010年赴第二军医大附属长海医院参加卫生部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工作以来发表CSCD源术论文20余篇,...

就医通

邢金良【医生】

博士,美国德州大M.D.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者,现为第四军医大基础部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和肿瘤基因组学以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共承担或参加国家各类课题11项。发表国内外文章40余篇(SCI2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本专业国际和国内杂志发表术论文17篇(SCI9篇),单篇最高影响子15.68。授权和申报国...

就医通

揭秘怀双胞胎基因如何提高双胞胎几率【资讯】

华大正式发布一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和双胞胎妊娠显著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意味着怀上双胞胎的“关键”被找到,后代的真实身高也可能通过基因测算。现在很多人都想着生一对双胞胎,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生双胞胎的几率呢?女性促进卵子质量一般情况下,女性每月可以发育成熟并排出一颗卵子,而要生双胞胎的话,一次性起码要排出两个卵子,并且两个卵子都能受精成功,才能成功...

健康新闻2018-10-12

吕军【医生】

部临床药室副研究员,药理博士、博士后。中国药理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1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院,获医位;2006年12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院,获医博士位;2007年5月-11月作为访问者赴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工作;2008年1月-2010年6月,于第四军医大系药理教研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7月博士后出站后留交大一附院工作...

就医通

毋丽娜【医生】

毋丽娜 (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专长:肿瘤基因组学,尤其是利用高通量技术解决肿瘤分子生物相关问题

就医通

张弋【医生】

    1995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院,2006年取得药理硕士。1999年起从事有关治疗药物监测等方面的临床药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给药及相关的临床药工作。目前任药部药品管理科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多年承担天津医科大等院校的本科生的专题实习的任务,并带教药理研究生从事药动、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撰写论文20余...

就医通

精神分裂症风险遗传基因调控机制初步揭示该病如何引起的【资讯】

研究人员利用功能基因组学方法,初步揭示了精神分裂症风险遗传变异对靶基因的调控机制,为深入解析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通讯》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精神疾病,影响了全球约1%的人口。由于病复杂、反复发作以及大多在青壮年期发病,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同时也给家属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种病症遗传力高达80...

健康新闻2019-02-22

赵庆春【医生】

    1988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系,获位,1999年获得沈阳药科大中药硕士位,2001年获得中药博士位。2002年在韩国釜山大院完成博士后工作。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沈阳药科大兼职教授,第五届全军中医药会理事,第八届全军药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会辽宁分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就医通

孙朝晖【医生】

孙朝晖,博士后,副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专业:生物化与分子生物,实验诊断。92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获得医位,06年硕博连读毕业于南方医科大获得医博士位,在华南理工大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近3年。担任广州军区医技术委员会医检验专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会微生物与免疫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肝脏病会委员,广州军区医疗机构药材招标评标专家,广州市医药卫生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等。...

就医通

基因网络中识别骨质疏松遗传性骨质疏松从何而来【资讯】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密度(BMD)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疾病,且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性状具有高度遗传性,此全面了解相关遗传基础非常重要。虽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已经确定了500多个与骨骼特征相关的基因位点,但相关基因如何被识别出来、这些基因如何共同作用系统性影响骨骼功能,目前还知之甚少。美国弗吉尼亚大公共卫生科、生物化和分子遗传系公共卫生基因组学中心的查尔斯·法伯等研究人员,综述...

健康新闻2019-01-09

张述耀

南京大硕士毕业,主任药师、教授、硕士导师,在读药理博士,高级信息分析师、高级基因健康管理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部主任。现为医院优秀科技人才、药科带头人;2016年获得“广东省优秀青年临床药师”称号、2018年获得“广东省第二批杰出青年医人才”称号、2019年获得中华医会“优秀临床药师”提名;2016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获得广东省药理会科技成果三等奖;现主要从事药物...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基因组测序:罕见病治疗的未来?【资讯】

近年来“全基因组测序”对罕见病、简单遗传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起步。未来,它在医临床中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呢?“精确医疗”的梦想人体生理机制比任何已知的机器都更为复杂。人类个体间的典型差异表现在,不同个体基因组之间具有数以百万的差异位点。在这些差异位点中,至少有一万个已经知道具有改变生理的潜在作用。基因组内核苷酸水平很小范围的变化,都可能造成紊乱,比如感染疾病,对药物处理的反应。考虑...

罕见病2015-02-26

深圳诞生中国首家精准医研究院【资讯】

2015年6月9日深圳市众循精准医研究院正式成立,该研究院依托于深圳市罗湖医院(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是一个由政府审批,集世界前瞻科研、临床应用及产业化为一体的顶尖技术精准研究机构。本机构汇聚了一批优秀的国内外优秀临床科家团队,以循证医和临床指南为基础,将全球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与临床相结合,通过整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细胞基因敲除与干扰、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等顶尖技术,实现对疾...

业界要闻2015-06-24

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启动5年开展10万例新生儿基因检测【资讯】

为从根本上实现新生儿遗传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7日,中国遗传会遗传咨询分会联合复旦大附属儿科医院在上海发起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将在未来的5年内开展10万例样本的新生儿基因检测,旨在构建中国新生儿基因组数据库,建立新生儿遗传病基因检测标准,促进新生儿遗传病基因检测的产业化,制定新生儿遗传病遗传咨询标准,联合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培训,完善遗传咨询培训体系。复旦大附属儿科医...

业界要闻2016-08-1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