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华【医生】
有效治疗!嗳气的辨证施治【资讯】
医学上称嗳气为“呃逆”。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但是有的人是一直连续性或顽固性的呃逆,常因脑病、尿毒症、糖尿病并发酮中毒等紧急情况引起。那么,应该如何辨证施治嗳气呢?嗳气的治疗,当分辨寒热虚实而施治。实热者治当凉泻。虚寒者治当温补。但皆当调和脾胃,降逆为治。1。寒性脾胃属土,位居中州,主受纳水谷并运化精微。若脾胃阳虚,寒气客于胃,则纳化失职,其气厥...
中医养生2014-03-14
中医辨证治疗呃逆5大证手部按摩可辅助【资讯】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呃逆之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呃逆之大要,亦为三者而已,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宋以前称哕。呃逆是以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那么呃逆如何治疗呢?1、胃中寒冷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治法:...
消化2013-12-10
嗳气是怎么回事?嗳气病因大揭秘【资讯】
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实证。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多为胃虚气逆,常见于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
中医养生2014-03-14
经常嗳气是怎么回事?【即问即答】
-
您好,经常嗳气与胃动力不足和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不良等有关,还容易引起胃胀,烧心胃疼,食欲不振等情况,可以服用吗丁啉片,西咪替丁等药物治疗,饮食不当和吸烟喝酒着凉刺激容易加重病情,反复复发不好可以到医院做胃镜幽门螺旋杆菌等看看,饮食清淡和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负担有利于病情恢复。
6个回复 2021/9/7 14:11:36
食道癌的中医辨证分型【资讯】
1、痰气交阻症状:吞咽时有梗塞感,胸脘痞满,情绪不舒时可加重,泛吐痰涎,口干咽燥,暖气呃逆。苔薄腻,舌质偏红,脉弦细而滑。证候分析:痰气交阻,食道不利,则见吞咽时有梗塞感,胸脘痞满,情绪不舒时可加重,泛吐痰涎;痰气交结之后,津不上承,或郁热伤津,故有口干咽燥。2、热结阴亏症状:吞咽梗涩,胸隔灼痛,固体食物难咽,但汤水可下,形体渐渐消瘦,口渴喜饮,大便干结,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苦,或带裂纹,脉...
食道癌2017-09-05
中医四诊是什么【即问即答】
-
中医4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望闻问切。通过观察人体的面部色泽,及肢体的活动情况,指甲,舌象以及身体形态。闻是闻身体的气味。以及听患者的声音。问是通过问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切通过脉诊,了解疾病的寒热虚实,然后四诊合参,综合诊断,辨证用药。
2个回复 2019/6/18 17:24:06
儿童打嗝【即问即答】
-
以胃气不降,上冲咽喉而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有声无物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名哕,发呃.病位主要在中焦,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可由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气犯胃,或正气亏虚.耗伤中气等引起.呃逆的辨证施治,须先辨虚实寒热.常见证型有:①胃中寒滞型呃逆.证见呃声沉缓,连续不已,胃脘不舒,得热则减,舌苔白,脉迟缓.治宜温中祛寒止呃.方用丁香散.②胃火上逆型呃逆.证见呃声洪亮,烦渴便难...
5个回复 2017/7/6 7:39:46
大人乳糖不耐受有哪些症状表现【即问即答】
-
大人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腹胀、腹痛、腹泻、肠鸣、恶心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腹胀: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腹部胀满不适。2.腹痛:肠道内气体增多和肠道蠕动加快,可引起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3.腹泻:乳糖无法被吸收,引起肠道内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肠道,导致大便稀溏、次数增多。4.肠鸣:肠道内气体和液体流动产生咕...
6个回复 2024/9/12 10:33:30
吃多了胃胀怎么办【即问即答】
-
出现胃胀这情况可能是胃肠功能失调的原因,一般可考虑吃些胃肠动力药物,可选择援生力维片或西沙必利片的。避免摄食刺激性和对身体敏感的食物,同是饮食方面要有规律,细嚼慢咽,戒烟少酒;情绪稳定,放松精神,适量运动,劳逸结合。
5个回复 2017/7/7 5:28:20
中医辨证胃气虚【资讯】
胃气虚证:指胃气虚弱,胃失和降,以胃脘隐痛或痞胀、喜按,食少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病因: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过度,或吐泻日久等,导致胃气虚弱,胃气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弱,胃络失养,胃失和降而致。临床表现: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证候分析:本证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久病失养,...
养生常识2017-11-06
老是打嗝屁多上腹胀有时隐痛【即问即答】
-
出现这些症状是属于消化系统疾患常见的症状,一般都考虑为胃炎,胃肠动力不足,和脾胃虚弱,饮食不当,过食一些辛辣刺激性的东西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在临床治疗上常用的药物有香砂养胃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西沙比利片,或者在中医大夫的把脉辨证下,用中药汤剂进行辨证治疗
2个回复 2023/4/13 16:21:10
打嗝不停,连续十多天,停不多天,又开始打...【即问即答】
-
据你所述为顽固性呃逆,首先应详细检查明确有无肠胃器质性疾病,积极治疗,日常应合理饮食,注意休息,腹部保暖,避免寒湿,呃逆可应用解痉药如6542等缓解,配合腹部热敷,按摩,针灸等,也可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如可应用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等加减,以上供参考,
1个回复 2024/1/31 17:56:10
冬季消化不好晚饭后一直打嗝怎么办【即问即答】
-
您好,打嗝常常是由於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比如: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精神神经因素(如迷走神经兴奋、幽门痉挛)、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饮水过急)、吞咽动作过多(如口涎过多或过少时)等,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引起胃蠕动减弱所致时则发病率频繁且治疗时不易改善。发生打嗝时不要心焦气燥,若因过饱过急饮食造成...
5个回复 2025/2/6 9:38:39
治疗嗳气有哪些可用的方剂?【即问即答】
-
治疗嗳气的方剂有很多,如保和丸、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等。 1.保和丸:具有消食和胃的作用,适用于食积停滞导致的嗳气,伴有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等症状。 2.柴胡疏肝散:能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犯胃引起的嗳气,常伴有胸胁胀痛、情绪不畅时加重。 3.香砂六君子汤: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所致的嗳气,多有胃脘隐痛、乏力等表现。 4.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
1个回复 2024/11/1 15:36:51
女儿有胃炎中西药都吃过,但嗳气仍很多【即问即答】
-
建议服用泮托拉唑,莫沙必利,汉森4磨汤,海地特,克拉霉素
3个回复 2017/7/7 0:52:21
高血脂的中医辨证分型【资讯】
1、痰湿内阻此型多见于肥胖之人,平时经常头晕胀痛,胸脘痞闷,甚则呕恶痰涎,身沉肢重,乏力倦怠。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来濡滑。2、肝胆郡滞患者平素性情抑郁,情绪不宁,善叹息,伴胸闷,少腹或胁肋胀痛,脘痞嗳气,泛酸苦水,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腹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等症。3、肝肾阴虚多见于中年以上形体并不丰腴者,常眩晕,耳鸣,头痛,肢麻,腰膝酸软,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健忘难寐。舌红少苔,脉...
高血脂2017-04-14
打嗝,怎么止?【即问即答】
-
你好,你可以用一个小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的深呼吸。将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来调节神经系统,抑制打嗝。
3个回复 2017/7/7 8:16:45
从暑假起,喉咙经常发出打嗝声,【即问即答】
-
打嗝应和肝气犯胃消化的不好。饮食的刺激,脾虚运化失衡有关系的,适当的饮食的保养,合理的保暖,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用中药的方法疏肝健胃丸,舒肝和胃丸,喝一些姜糖水等,忌辛辣的食物比较好的,适当的吃一些山药粥,粳米粥等,看看消化内科,中医科等。
2个回复 2023/4/13 16:03:23
暑假起喉咙异常并伴眨眼流涕等,原因及检查是啥?【即问即答】
-
你好,嗳气俗称“打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实证.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
5个回复 2025/1/15 10:25:16
呃逆两天了【即问即答】
-
你好,呃逆症(Hiccup)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阵挛性不随意挛缩,伴吸气期门突然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异性声音。呃逆频繁或持续24h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药物疗法:机械刺激法;起搏术;指压法;揉压双眼球法;吞食烟雾法;电疗;封闭术;针灸;穴位注药疗法;维生素素B1;维生素B6;阿托品;爱茂尔;胃复安;氯丙嗪;苯妥英钠;盐酸丙咪嗪;尼群地平;硝苯啶;东莨菪碱
5个回复 2017/7/6 3:32:50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资讯】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属胃脘痛、肝胃不和、食滞胃脘,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症状,病因是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气犯胃、气机阻滞而发疼痛。或饮食不节,过饥过饱,以致积滞不化,雍塞于胃而发生疼痛。久病则脾胃虚弱,复感寒凉而致疼痛。中药治疗则暖胃理气,敛酸止痛,消胀止痛,甘化阴及养阴益胃,临床疗效显著。慢性浅表性胃炎还可应用针灸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针灸疗法临床上常选...
胃炎2017-08-16
经常性的打嗝【即问即答】
-
你好!你的情况是膈肌痉挛所致。是因胃气不降所致。中医认为发生呃逆的原因很多,有由于过食生冷食物或苦寒药物引起的;有由于过食辛热食物或辛燥药物引起的;有由于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胃气郁逆引起的;也有由于久病,重病脾胃虚寒而引起的。辨证治疗宜分清寒、热、虚、实。应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一般都须服用汤药治疗。胃寒呃逆主要症状为:呃声沉缓,得热呃减,遇寒呃增,手足不温,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舌苔白润。...
5个回复 2024/1/31 18:38:21
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资讯】
糜烂性胃炎在中医中分四型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肝火犯胃由于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2、脾气虚损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
胃炎2017-08-16
吃饭总是嗳气和咳嗽【即问即答】
-
你好,你目前这种症状如果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个人建议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做个胃镜,然后化验个血常规,也可以拍个片子,看看肺部的情况。排除一下其他的疾病,这样就可以对症用药。如果没什么问题,那就是胃炎引起的,上腹部不适,是需要治疗的,在饮食上,一定药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4个回复 2023/4/12 17:06:55
胃涨气打嗝【即问即答】
-
引起胃肠胀气的原因很多,除胃肠本身的原因外,肝、胆、胰腺、腹膜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都可导致胃肠胀气。因此,建议你最好让你夫人到医院作一次全面详细的体检,特别要对胃肠道作详细检查,以了解是否有隐患。如果有病变,要作相应的治疗。如果确实没有查出隐患,属于胃肠功能性紊乱,则可以从精神、饮食、药物三方面来进行调整。由于人的情绪与胃肠功能息息相关,因此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要开朗,睡眠要充足,...
5个回复 2017/7/7 6:21:43
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窦炎4-5年【即问即答】
-
你好,分析您的症状常见于神经衰弱。人参归脾丸(同仁堂)1丸.(水丸也可以)每日三次饭前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按说明服用.上药一并口服中药制剂无副作用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按时吃饭.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饮水尤其是香蕉苹果蜂蜜类润肠通便食物..保持情绪的良好不要悲观.
5个回复 2024/1/31 20:33:50
胃气上冲症【即问即答】
-
旋复代赭石汤可以试试
5个回复 2017/7/7 2:11:19
肚子胀嘴里干苦【即问即答】
-
应该是中医所说的“嗳气” 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嗳气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实证。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多为胃虚气逆,常见于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
1个回复 2023/2/14 16:53:57
顽固性呃逆中医治疗常用药物有哪些【即问即答】
-
顽固性呃逆在中医范畴,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胃寒、胃热、脾胃虚弱、肝郁气滞、饮食积滞等。治疗需根据具体证型选药。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1.胃寒:可选用丁香散,其中丁香温中散寒降逆。2.胃热:可用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等清热和胃。3.脾胃虚弱:以理中丸加减,人参、白术等健脾益气。4.肝郁气滞:用五磨饮子,木香、乌药等疏肝理气。5.饮食积滞:保和丸较为适宜,...
1个回复 2024/9/11 10: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