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到了小心中暑3款美味的消暑汤水学起来【资讯】
中伏是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进入中伏后,人体出汗多,消耗大,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很容易中暑,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那么吃什么如何才能防暑、消暑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3款美味的消暑汤水!中伏养生:清暑热不上火中伏之际,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体热多汗、精力不济、食欲不振等现象。《本草从新》中指出,西洋参能补肺降火,生津...
四季饮食2016-07-27
清热消暑靓汤节瓜墨鱼煲猪展肉【资讯】
今天是三伏天的中伏,民间说热在中伏,是因为中伏常在大暑气节的前后不到几日,同时初伏到中伏是十日,而中伏到末伏则是二十日,所以中伏又热时间又长。今日靓汤宜节瓜墨鱼煲猪月展,节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既有冬瓜消暑湿、清暑热的功效,又甜滑糯软。猪月展为猪前肘,即斩去猪手脚后的二节肘肉,肉质老、筋多,宜用于煲汤。此汤清润鲜甜可口,能清热消暑、生津滋润,老少皆宜。材料:节瓜400克、墨鱼干80克、猪月展400克...
食材档案2017-10-27
酷夏消暑汤水话冬瓜【资讯】
冬瓜,性味甘淡、凉,入肺、大小肠、膀胱经。有利水、消痰、清热、消暑、解毒功效。可治水肿、胀满、脚气、痰咳、咳喘、暑热烦闷、消渴、泻痢、痛肿、痔漏、解鱼毒、酒毒。冬瓜民间验方也是甚多。例如:(1)冬瓜1斤,煮汤三大碗,一日分三次服,可祛暑热。(2)冬瓜绞汁,少量频服,可治小儿消渴。(3)冬瓜2斤,煮水,外洗,可治痔疮疼痛。(4)冬瓜切片,捣烂搽患处,可治夏日生痱子。(5)冬瓜绞汁服,可解食鱼中毒。(...
营养食材2017-06-30
消暑汤水首选冬瓜与鲜荷叶【资讯】
处暑之时广东民间谓之争秋夺暑,也谓之秋老虎,气温仍十分酷热。消暑汤水仍首选冬瓜与鲜荷叶。冬瓜鲜荷叶滚花蟹说滚亦非滚,说煲也非煲,为了让冬瓜更绵滑清香,让花蟹鲜浓香味溢出,它采用了半滚半煲的方法。花蟹亦是时下上市之品,特别适时且鲜美醇香,因而此汤既清润鲜美可口,又祛暑补益养阴。材料:冬瓜800克、鲜荷叶1/4块、花蟹500克、生姜3片。烹制:冬瓜洗净,连皮切块;鲜荷叶洗净,切段块;花蟹宰洗净,切块。...
营养食材2017-06-30
一年最热的“中伏”来了消暑就试试中药泡水喝【资讯】
7月27日迎来“三伏天”里的“中伏”。古语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中伏”天来临,如何才能防暑、消暑呢?快来试试这几味便宜又好用的中草药吧!预防中暑中医理论认为: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发热、心烦、面赤、烦躁、等症状,称为中暑。中暑...
中医新闻2016-07-26
清热利湿靓汤干贝炖冬瓜苡米汤【资讯】
今日为三伏天中的中伏,民间早就有热在中伏之说,确实如此,因中伏通常在大暑的前后,而末伏已在立秋之后了。在省港澳和珠三角一带在三伏天和大小暑时,常用冬瓜荷叶煲汤以消暑清热,今日试用冬瓜苡米炖素汤。此汤以苡米为主是因它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效,加入少许干贝是它有养阴惹味的作用,以素汤形式是大暑热时不一定都要肉汤,素汤更为适宜。材料:干贝30克、冬瓜600克、苡米50克、生姜3片。烹制:各物分别洗...
营养食材2017-06-22
三伏天养生小课堂,营养师教您清热消暑、健康度夏!【资讯】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因此每年都有所不同,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之间,为期30天到40天不等。今年三伏天历时40天,7月15日开始,8月23日结束。三伏天期间高温高湿、闷热难耐;日照时间长、地面温度上升;极易出现食欲不佳、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问题;同时,高温高湿的...
医院动态2024-07-30
中伏吃什么好?中伏多吃面茶鸭【资讯】
中伏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二伏。2017中伏是7月22日-8月10日。作为一名吃货来说,最感兴趣的的莫过于中伏有哪些美食。别急,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中伏吃什么好。中伏吃什么好?中伏的美食有很多,北京人喜欢吃面,而上海人喜欢喝茶。北京:面北方人,尤其是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特别在意三伏天的吃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
中华美食2017-07-22
中伏天吃面解暑气推荐5款美味面条做法【资讯】
今天是三伏天中伏的第一天,进入中伏后意味着天气更加炎热,这时候吃什么好?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很显然中伏吃面是最佳选择。不过中伏为什么要吃面?中伏应该怎么吃面?中伏天吃面的由来进入了三伏天的“中伏”,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最热在中伏。进入中伏,以上现象表现得更为普遍也更为明显,这是因为暑热损伤人体的津液,加上夏季阳气上升,很多人会出现心火旺盛,从而导致一系列上火症状。“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
中华美食2017-07-22
大暑五种简易消暑粥【资讯】
7月23日,大暑。此节气正值中伏前后,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 天热汗多,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重视补水,平时喝开水最好,必要时,则应该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所必需。此外,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还应重视以粥养生。 李时珍认为,食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医药六书》曰:“粳米粥为资...
健康生活2011-07-22
中伏补阳需吃姜早上吃最保健【资讯】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2017年的“中伏”已经来了。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加上夏季阳气上升,很多人会出现心火旺盛,从而导致一系列上火症状。中伏需补阳1、早晨三片姜《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万病...
四季养生2017-07-27
中伏养生秘诀我不允许你不知道【资讯】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今年三伏,中伏虽已过10天,但还将持续到8月9日,今年的中伏有20天,中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中伏末,进入立秋,此时,我们会进入四气和十二时辰养生的关键点,由养阳进入养阴,天地气机交替,可以说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如果能把握好这20天,健健康康一整年。中伏养生要注意什么?1、莫贪凉很多人以为“三伏天重在防暑”,实际正好相反...
健康新闻2021-07-31
中伏天应该如何养生?中伏天禁忌的事项有哪些?【资讯】
最近几天已经进入了中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天气闷热潮湿,容易让湿气进入身体里面,尤其是对身体虚弱、儿童、老人来说往往会出现中暑的情况,中伏如何养生呢。中伏天如何养生?1、多吃苦味的食物苦味食物不仅仅可以清热,同时也可以消除身体疲劳,所以中伏可以适当的吃苦菜、苦瓜等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也可以增进食欲感,健脾开胃、预防中暑。在夏季苦味食物可以让人们快速的恢复体力,减轻了全身乏力,没精神状态。2、...
四季养生2018-08-01
炎热中伏天小心情绪中暑【资讯】
天热汗多,因此中伏时节养生,首先要重视补水,平时喝开水最好,必要时,则应该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所必需。防治“情绪中暑”其一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其二是心理纳凉,以“心病要用心药医”的原理,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其三要调整起居,保证充...
健康生活2011-07-25
大暑4款养生粥消暑养胃【资讯】
大暑节气节气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最炎热的季节,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大暑喝粥需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为主。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健脾养胃食物则为赤小豆、薏米、南瓜等。以下就介绍几种典型的度暑粥,一起来看看。一、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
食谱推介2017-06-27
为什么每年三伏贴的时间都不同?【即问即答】
-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三伏贴是根据初伏、中伏、末伏,来施行贴药治疗的。三伏的日期是按干支纪日来决定的,以每年夏至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就是在干支中每逢“庚”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等。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有一个庚日,而阳历一年是365天(闰年时多1天),不是10的整倍数,所以每年的庚日的日期都不...
2个回复 2017/10/23 18:40:35
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何划分?【即问即答】
-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时间每年并不固定,通常由节气和干支纪日法来确定。初伏约10天,中伏约10天或20天,末伏约10天。 1.初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起始日,初伏一般为10天。 2.中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起始日,如果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之前,中伏为10天;如果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之后,中伏则为20天。 3.末...
1个回复 2024/10/8 13:52:30
大暑节气喝冬瓜荷叶赤小豆煲老鸭【资讯】
今日为大暑,每年的大暑和中伏都是前后不到几天,所以民间有热在中伏之说,今年的大暑和中伏更是连在一起,更为热上加热了,因此,今日靓汤宜冬瓜荷叶赤小豆煲老鸭。选用冬瓜主要是其解暑的功效,且要老,连皮连籽用,冬瓜皮和冬瓜籽都是利水清热消肿的中药,荷叶要用新鲜的,更有荷香与祛暑力大的作用。赤小豆能健脾利水,老鸭是性凉的滋补禽畜肉,尤宜夏暑时入汤之中。合而为汤,清热祛暑、生津止渴、滋阴益气,老少皆宜。材料:...
食材档案2017-11-01
[7月至8月]广州市中医医院三伏天天灸讯息【资讯】
随着夏日的到来,三伏天灸的时间也即将来临。三伏天灸疗法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疗法,属于“冬病夏治”,即在夏天治疗冬天易患、易发作的疾病。这种疗法是将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制成膏状,敷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并持续刺激这些穴位,引起穴位局部皮肤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调节脏腑功能,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应症: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医院义诊2013-06-09
中伏能喝当归桂圆茶吗【即问即答】
-
0个回复 2018/8/16 9:28:32
中伏灸来了!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冬病夏治”现场火爆【资讯】
7月21日,三伏天中最热的中伏到来,早上8时许,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中医康复科已经排满了队伍,市民们争相前来抢贴“三伏贴”和做“三伏灸”。“医生,我有关节炎,三伏灸好不好用?”“医生,我睡眠不好,三伏灸能不能治?”“医生,孩子消化不好,贴三伏灸有效吗?”……现场人潮涌动,大家井然有序的排队候诊贴敷,体验康复项目,白云心理医院中医康复专家耐心地为前来敷贴的市民把脉问诊、答疑解惑、辨证分型,解答市民关于“...
医院动态2021-07-21
为什么三伏天的中伏有10天和20天的不同?【即问即答】
-
你好,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所以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由于末伏日期是定在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所以相隔的天数就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为10天;夏至到立秋之前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与末伏的间隔为20天。
1个回复 2018/6/21 9:19:56
为什么每年三伏的日期(三伏贴时间)不同?【即问即答】
-
你好,为什么每年三伏的日期(三伏贴时间)不同,三伏的日期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初伏和末伏均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因为每10天出现一个“庚日”,所以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1个回复 2022/8/22 14:46:37
消暑法宝:忘不了妈妈的冬瓜汤【资讯】
提到大暑,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冬瓜汤。甚至有人提到,在大暑喝一碗冬瓜汤,生活才算完整。对于广东人而言,暑天煲冬瓜汤,几乎是家庭食谱当中必备的一道。广州地处温热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区,暑天祛湿对于广州人来说尤为重要,冬瓜气味清润、淡香,具消暑、除烦、利水之功,对盛夏时的口淡、口渴、烦躁、尿黄、失眠、纳差等十分有效。因此很多人广东人都偏爱煲冬瓜。刚刚就业的小黄说:“大暑最爱最怀念的就是妈妈煲的冬瓜...
中医养生2013-07-23
为什么每年三伏的日期(三伏贴时间)不同?【即问即答】
-
你好,为什么每年三伏的日期(三伏贴时间)不同,三伏的日期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初伏和末伏均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因为每10天出现一个“庚日”,所以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1个回复 2018/6/21 9:19:56
为什么每年三伏的日期(三伏贴时间)不同?【即问即答】
-
你好,为什么每年三伏的日期(三伏贴时间)不同,三伏的日期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初伏和末伏均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因为每10天出现一个“庚日”,所以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1个回复 2018/6/21 9:19:56
为什么三伏天的中伏有10天和20天的不同?【即问即答】
-
你好,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所以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由于末伏日期是定在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所以相隔的天数就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为10天;夏至到立秋之前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与末伏的间隔为20天。
1个回复 2018/6/21 9:19:56
初伏养生重补水【资讯】
按照农历计算,三伏天出现在小暑节气与立秋节气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为闷热的时节。三伏天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今年的初伏为7月19日至7月28日,中伏为7月29日至8月7日,末伏为8月8日至8月17日。三伏天酷热难耐,民间所称的“苦夏”就在此时。专家提示:烈日炎炎,若人体不能适应高温,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心烦口干、胸闷心悸等现象。因此,三伏天勤念“养生经”很...
健康生活2011-07-14
三伏贴要贴多久【资讯】
“冬病夏治”三年一疗程,一年三次,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穴位敷贴效果最好,伏天的其他时间亦可治疗。一般成人8-10小时,儿童4-6小时,每次4片,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食物。冬病夏治不是疾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效果最早也要在冬季才能显现,而有的要连续贴药3至5年。所以不能放弃,贵在坚持。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贴三伏贴...
四季养生2017-10-19
三伏天夏枯草清肝补血二款夏日清火美食推荐【资讯】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常用来形容习武之人练就一身好本事的艰辛与不易,由此可以想象夏季三伏天的酷暑难耐。热辣辣也就罢了,三伏天还是一年中湿气很重的日子,又热又湿着实难熬。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的三伏天,分为头伏、中伏和末伏。佘药师提醒,此时虽不好过,却也是养生治病的好时机。中医里三伏天的养生要诀就在于清热解暑、祛湿、消暑生津。此时,夏枯草是食疗的不二之选。夏枯草,性如其名——春生夏枯。味辛、苦,性微寒...
中药大全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