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脾肾阳虚?【资讯】
脾肾阳虚证是脾肾两脏阳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肾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利清谷,或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畏寒肢冷,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面色(白光)白,或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脾肾阳虚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测下利清谷,泄泻滑...
中医养生2013-09-08
经期腹泻是怎么回事?教你调理5要诀【资讯】
每个月的经期那几天女人总是问题多多,像经期易拉肚子,相信是很多女性都曾遇到的切身问题,那么经期腹泻怎么办?以下就是预防经期拉肚子的中医小妙招,来看看吧。经期拉肚子怎么回事?经期拉肚子,中医称之为“经行泄泻”,属于月经病中的月经前后诸症。指的是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质稀,甚或水泄,日解数次,经净自止者。本病以泄泻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为主要特点,若经期偶因饮食不节,或伤于风寒而致泄泻者,则不属于本病。...
肛肠2017-04-16
脾肾阳虚证的病机是什么?【资讯】
中医所讲的脾肾阳虚证是指由脾肾阳气亏虚,温化失权,表现以泄泻或水肿为主症的虚寒证候。本证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以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以泻痢浮肿,腰腹冷痛,并伴见虚寒之象为审证依据。临床表现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泄久痢不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粪质清冷,或面浮身肿,或小便不利,甚则腹胀如鼓,或舌质淡胖,舌苔白...
中医养生2014-03-10
畏寒怕冷腹泻脾虚结肠炎【即问即答】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初步判断你为脾肾阳虚证,请内服中药四神丸和理中丸调理。
2个回复 2017/7/6 22:18:26
脾肾阳虚要与相似证候进行鉴别诊断【资讯】
脾肾阳虚,病证名,是由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其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阳虚寒盛,气机凝滞,而见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常见病征为久泻久痢、五更泄泻、下利清谷、水湿泛滥、小便不利、面浮肢肿、腹胀如鼓、小便频数、余沥不尽、夜尿频。脾...
中医养生2014-03-10
脾肾阳虚症状是怎么引起的?【资讯】
脾肾阳虚证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脾肾阳虚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脾肾阳虚症状的疾病有哪些?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测下利清谷,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阳气虚,阴寒内盛,则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盛之象。脾肾阳虚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1。脾肾久病,耗气伤阳。2。久...
中医养生2014-03-10
附子理中丸能治呕吐泄泻吗【即问即答】
-
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等组成。其功用为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证。附子理中丸主治的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证,在临床上可见腕腹疼痛,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霍乱,吐利转筋。如您的恶心呕吐,泄泻确实由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导致的,可以酌情使用附子理中丸。但并不只有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才可以出现呕吐泄泻,最好辨明病因,再这对症使用中药。
1个回复 2020/9/11 10:59:15
肺结核肺脾肾阳虚证艾灸治疗方法【资讯】
现在很多人都为了应酬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在外面吃饭,特别是一些北漂们基本上都不会吃到家里面的饭,而会过度的饮用酒精,甚至自己的脾肾变得特别的虚弱,还不注意基本的睡眠时间就使得症状更加的严重,就会使自己的身体得了肺结核肺脾肾阳虚证的疾病,下面就让大家来认识其中一种治疗肺结核肺脾肾阳虚证的方法。肺结核肺脾肾阳虚证,中医证候名。多由于体质虚弱而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损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
特色疗法2017-06-06
心肾阳虚证有哪些表现和诊断?【即问即答】
-
症状诊断学心悸怔忡,形寒肢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神疲乏,甚则唇甲青紫。检体诊断学舌质淡暗青紫,苔白滑,脉沉细微。诊断鉴别肝脏瘀血则肝脏肿大,日久可形成瘀血性肝硬化,静脉瘀血,静脉压升高,组织液不能回吸收到血管内,易积滞于肌肉组织之中,从而形成水肿,早期以肢体水肿为主,甚者则出现腹水、胸水。此时患者虽然出现心悸怔忡。畏寒水肿,但其水肿乃瘀血所致,与肾阳虚无涉,且无肾虚见症,故不应诊断为心神阳虚证,...
1个回复 2023/2/24 10:33:27
什么是行经泄泻?【即问即答】
-
你好,行经泄泻是指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经行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3个回复 2017/7/6 18:46:06
这个月快到来例假的时候就开始腹泻,我一直...【即问即答】
-
您好,经行泄水多是由于脾肾气虚、湿热下注,不能行水化湿所致。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性的大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者,称为经行泄泻,又称经行而泻。经行泄泻属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经行泄泻主要责之于脾肾虚弱经行泄泻主要责之于脾肾虚弱。治疗本病的总则,以健脾温肾调经为主。
1个回复 2017/7/5 12:42:46
肾阳虚茶【即问即答】
-
肾阳虚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EIS)有关,肾阳虚证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胸腺)轴均有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且主要的发病环节在下丘脑(或更高级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同时认为老年人生理改变和肾阳虚证甚为相似,肾阳虚证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未老先衰。请少喝茶叶
4个回复 2017/7/10 12:14:46
这个月快到来例假的时候就开始腹【即问即答】
-
您好,经行泄水多是由于脾肾气虚、湿热下注,不能行水化湿所致。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性的大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者,称为经行泄泻,又称经行而泻。经行泄泻属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经行泄泻主要责之于脾肾虚弱经行泄泻主要责之于脾肾虚弱。治疗本病的总则,以健脾温肾调经为主。
1个回复 2017/7/6 19:44:50
脾肾阳虚的治疗原则宜温补脾肾【资讯】
中医所讲的脾肾阳虚证是指由脾肾阳气亏虚,温化失权,表现以泄泻或水肿为主症的虚寒证候。临床表现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泄久痢不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粪质清冷,或面浮身肿,或小便不利,甚则腹胀如鼓,或舌质淡胖,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肾阳虚的治疗原则:温补脾肾。代表方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常用中药:附子、白芍、白术、干姜、茯苓、桂枝、党参、炙甘草等。其他治法兹举例如下:1。苏叶生姜煎...
中医养生2014-03-10
脾肾阳虚艾灸哪个【即问即答】
-
你好,肾阳亏虚的症状,通过艾灸还是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的,但是配穴是关键,要选择比较合理的穴位组合,效果才好理想。
4个回复 2017/7/10 9:10:11
输尿管结石肾阳虚证是什么病?【即问即答】
-
肾盂积水产生肾小管扩展性质的损害,导致肾纤维化,肾萎缩,肾性高血压。由于肾湿热证反复发作,由肾气虚血瘀证发展为典型的肾阳虚证,个别情况下阴阳转化,表现为肾阴虚证。根据笔者的诊治经验,肾盂积水量大、肾实质受压严重、明显变薄是肾阳虚的一种表现。考虑左右输尿管结石可以轮番发生,导致双肾萎缩,肾功能不全,可能此时才会表现为典型的肾阳虚证,所以应该观察双侧肾实质是否变薄。
1个回复 2023/4/12 16:22:34
心肾阳虚证如何调护?【即问即答】
-
心肾阳虚证应温补阳气,振奋心阳。1.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2.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3.注意饮食调节。过食膏粱厚味易于产生痰浊,故饮食宜清淡低盐,食勿过饱,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4.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运动。
1个回复 2018/6/21 9:19:56
心肾阳虚证有哪些表现和诊断?【即问即答】
-
心肾阳虚证是指心与肾的阳气虚衰,失于温煦,以心悸水肿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其临床表现包括畏寒肢冷,心悸怔忡,胸闷气喘,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神疲乏力,腰膝酸冷,唇甲青紫等症状。心肾阳虚症的诊断主要是以临床表现和舌脉为依据的。本证多因心阳虚衰,病久及肾或肾阳亏虚,气化无权,水气凌心导致。
1个回复 2020/9/11 10:59:15
脾肾阳虚感冒怎样与类似证候检查鉴别【资讯】
感冒病之脾肾阳虚证,系素体脾肾阳虚,或大病之后脾肾未复,或劳役房事两伤,损及脾肾,致使脾肾阳气虚弱,感受风寒,形成阳虚感冒证候。其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四肢不温,腰酸膝冷,神疲倦卧为主要症状。该疾病的检查鉴别方法如下:脾阳虚证、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就阳虚而言,多见于心、脾、肾三经。但外感病的阳虚证,主要见于脾肾二经。脾为气母,脾阳虚则肺气不足,故易受风寒之侵;肾为气本,为卫阳之源,肾阳式...
感冒2017-08-02
脾肾阳虚的症状男女表现各有不同【资讯】
中医所讲的脾肾阳虚证是指由脾肾阳气亏虚,温化失权,表现以泄泻或水肿为主症的虚寒证候。本证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以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以泻痢浮肿,腰腹冷痛,并伴见虚寒之象为审证依据。脾肾阳虚的症状男女表现各有不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男性脾肾阳虚的症状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
中医养生2014-03-10
请问心肾阳虚证怎么调护?【即问即答】
-
建议患者可以从饮食上去改善,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猪腰子,豆浆,豆腐,豆制品,黄豆等,能够起到补肾的效果,平时还可以适量的服用补肾的药物,肾阳虚是比较不容易治疗的,患者平时还需要多做运动,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平时的注意保暖,尤其是足部和腹部不可以受凉。
1个回复 2020/9/11 10:59:15
请问心肾阳虚证怎么调护?【即问即答】
-
心肾阳虚证应温补阳气,振奋心阳。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注意饮食调节。过食膏粱厚味易于产生痰浊,故饮食宜清淡低盐,食勿过饱,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运动。
1个回复 2023/2/24 10:00:49
脾肾阳虚证的表现与诊断标准是什么【即问即答】
-
脾肾阳虚证是中医常见的证候,患者常出现多种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断。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1.常见症状: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2.消化系统表现:久泄久痢,五更泄泻,粪质稀冷,食欲差。3.泌尿系统症状:小便不利,夜尿量多于日尿量。4.浮肿表现:面浮身肿,甚则腹胀如鼓。5.全身状态:精神萎靡,容易...
1个回复 2024/8/5 18:27:19
肾阳虚症状[肾虚]【即问即答】
-
肾阳虚症状1.腰膝酸软而痛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2.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是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肾阳虚症状3.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起因于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4.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则由于肾司二便,肾阳不足,膀胱气化障碍;5.浮肿,腰以下为甚源自于水液内停,溢于肌肤;6.面色黧黑无泽由于肾阳极虚,浊阴弥漫肌肤;7.畏寒肢冷,下肢为甚则因为阳虚不能...
4个回复 2017/7/8 0:18:56
脾肾阳虚证是怎么形成的?【资讯】
脾肾阳虚,病证名。由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那么,脾肾阳虚是怎么相处的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脾肾阳...
中医养生2014-03-10
我患的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即问即答】
-
你好:如果确认为肾虚,分肾阳虚与肾阴虚:.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来进行食补,药物则有肾宝,或金匮肾气丸,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肾阴虚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药物建议您口服六味地黄丸
5个回复 2024/1/31 18:27:45
医生:我想问一下,我儿子晚上老是尿尿,而...【即问即答】
-
孩子尿床考虑是属于脾肾阳虚证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建议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和多种维生素片,多吃蔬菜水果,少食酸辣油腻食物。醒脾养儿颗粒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
2个回复 2017/7/7 22:23:46
喝完酸奶为何会拉肚子?【即问即答】
-
喝完酸奶拉肚子,可能是乳糖不耐受、肠道敏感、酸奶变质、菌群失调、过敏反应等原因。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1.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酸奶中的乳糖,导致腹泻。2.肠道敏感:肠道功能较弱,酸奶的刺激可能引发肠道蠕动加快,引起拉肚子。3.酸奶变质:被细菌污染,食用后易导致肠道感染,出现腹泻症状。4.菌群失调:肠道原有菌群平衡被打...
3个回复 2024/9/6 18:08:49
5岁孩子尿床正常吗男孩,4岁10?5岁孩...【即问即答】
-
孩子尿床考虑是属于脾肾阳虚证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建议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和多种维生素片,多吃蔬菜水果,少食酸辣油腻食物。醒脾养儿颗粒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
2个回复 2017/7/6 7:45:25
肾阴虚及肾阳虚功血的临床症状表现【资讯】
功血是指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有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出血,出血过多或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出血期无腹痛或其他不适。多发生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有排卵型功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少不定。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常发生于流产后、足月产后。应及时去医院妇科就诊,不能麻痹。一、肾阴...
其他疾病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