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哪些药物?【即问即答】
-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的药物较多,常见的有清热解毒类、滋补类、润肠通便类、泻火类、祛湿类等。 1.清热解毒类:如牛黄解毒片,其性寒凉,可能加重泄泻症状。 2.滋补类:像六味地黄丸,易助湿生热,不利于病情恢复。 3.润肠通便类:比如麻仁润肠丸,会使泄泻更严重。 4.泻火类:黄连上清丸,可能损伤脾胃阳气。 5.祛湿类:龙胆泻肝丸,其苦寒之性可能影响脾胃功能。 总之,对于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
1个回复 2024/9/20 11:32:59
吃什么能去湿气?【即问即答】
-
湿气重的情况其实是中医的说法,这种情况湿邪的主要来源分两个方面的,首先是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下感受湿邪。其次是由于脾失健运不能化湿引起的所说的湿气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会伴有长期腹泻的情况,这个食物中薏米祛湿效果是比较好的。多吃清淡的食物和少吃油腻食物。
2个回复 2020/9/11 10:59:15
吃哪些食物有助于去除体内湿气【即问即答】
-
体内湿气过重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如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等。严重时需就医。在饮食方面,有些食物有一定祛湿作用。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1.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适合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者,但不宜与米醋同食。2.冬瓜:能利水消痰、消热解毒。适合湿热泄泻者,虚寒泄泻者忌用。3.蚕豆:可清热利湿、健脾涩精。适合湿热泄泻...
1个回复 2024/7/26 17:42:32
脾虚湿盛和湿热有什么区别?【即问即答】
-
你好!脾虚湿盛症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跗时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脾胃湿热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状,密切观察祝您健康。
1个回复 2023/2/14 16:53:57
枫蓼肠胃康颗粒脾胃虚弱者可以吃吗?【即问即答】
-
枫蓼肠胃康颗粒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因枫蓼肠胃康颗粒有清热作用.脾胃虚寒人不宜吃.脾胃虚弱者可以吃.
2个回复 2017/7/6 23:47:55
枫蓼肠胃康颗粒吃多了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吗【即问即答】
-
医生建议:您好!根据您的情况建议使用枫蓼肠胃康颗粒(常为康)急性胃肠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证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亦可用于食滞胃痛而证见胃脘痛、拒按、恶食欲吐、嗳腐吞酸、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数者。更多作用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证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
3个回复 2021/9/7 12:25:22
请问有脾湿热该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目前描述的问题一般还是属于脾胃湿热会造成,也就是消化不良,慢性肠炎,及时消炎,黄连素试试,就是慢性炎症啊。
2个回复 2021/9/7 12:25:22
泄泻的病因病机有哪些【即问即答】
-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其发病原因较多,可能与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有关。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1.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进食不洁食物或生冷食物,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引起泄泻。2.感受外邪:以湿邪最为常见,也可兼夹寒、暑、热等邪,困阻脾阳,影响脾胃运化,引发泄泻...
1个回复 2024/7/26 17:42:20
请问有脾湿热该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目前描述的问题一般还是属于脾胃湿热会造成,也就是消化不良,慢性肠炎,及时消炎,黄连素试试,就是慢性炎症啊。
2个回复 2021/9/7 12:25:22
麦冬的作用【即问即答】
-
麦冬的作用是养阴润肺,清热除烦,益胃生津.主治肺燥干咳,肺痿,虚劳烦热,咳血衄血,心烦失眠,消渴,热病津伤,咽干便秘.应用和禁忌麦冬能泻肺中伏火,清胃中邪热,故用治燥伤肺胃阴分,干咳无痰,与沙参,玉竹,桑叶等配用有加强养阴清热,润燥止咳之功.肺痿咳逆上气,咽喉不利,口干舌红,麦冬与人参,半夏,甘草配用以滋阴益气降逆.阴虚四肢烦热,骨蒸,口干渴者,麦冬与地骨皮同用可清热除蒸;若燥热伤阴,吐血衄血,则...
5个回复 2024/1/31 20:29:04
脾虚湿盛和湿热有什么区别?【即问即答】
-
你好!脾虚湿盛症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跗时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 脾胃湿热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 症状是很容易区分的,脾虚湿盛以怕冷无力,舌苔白等来寒像判断,脾胃湿热以身热口苦,小便黄,舌苔黄等热像来判断。所以是很容易区分的。脾虚湿盛可以用参苓白术丸,脾胃湿热以温胆汤等来治疗
1个回复 2023/3/24 10:26:32
调胃消滞丸【即问即答】
-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3、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明显,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6、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对本品...
5个回复 2017/7/6 5:17:02
常见的祛湿中药有哪些种类【即问即答】
-
常见的祛湿中药有茯苓、薏苡仁、泽泻、苍术、藿香等。 1.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 2.薏苡仁: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 3.泽泻:性寒,味甘。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
2个回复 2024/11/28 17:04:09
多种泄泻的病因—与生活息息相关【资讯】
泄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因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下面就具体来介绍一下泄泻的病因及其表现形式吧。感受外邪:引起泄泻的外邪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其中又以感受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杂下而发生泄泻,故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寒...
慢病管理2014-05-27
寒湿泄泻和别的腹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怎么...【即问即答】
-
你好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秀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3个回复 2024/1/31 20:30:33
头晕胸闷恶心怕冷,用藿香正气丸无效,其主治什么?【即问即答】
-
药物名称:藿香正气丸药物别名:藿香正气水丸剂,藿香正气冲服剂,藿香正气酊水剂英文名称:HuoxiangZhengqiWan说明: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陈皮,半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生姜,大枣.功用作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扶正祛邪.用于感冒,呕吐,泄泻,霍乱,湿阻等病.其基本指征是: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院满闷,恶心呕吐或泄泻,舌苔白腻,脉濡缓.现代多用于胃肠型感冒,流行性...
5个回复 2025/1/24 10:39:55
寒湿泄泻和别的腹泄有什么不同的【即问即答】
-
你好,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1个回复 2017/7/7 20:53:51
疾病小助手—教你正确治疗伤食泄泻【资讯】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该病不宜久拖,否则后果严重。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以治疗泄泻。1。寒湿停滞:(1)证候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2)治则芳香化湿,疏表散...
慢病管理2014-05-24
吃什么能去湿气【即问即答】
-
从中医理论而言,“湿”的一种征兆。体内有了湿气,气血不畅,也是一种失调,需要通过各种食补或者药疗来“祛湿”。祛湿类食物有促进水湿排出的作用,宜于治疗湿症。1.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2.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3.蚕豆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1个回复 2023/3/28 11:12:06
昨天下午发烧呕吐,晚上开始拉肚子,今天也...【即问即答】
-
病情分析:发烧、呕吐、腹泻,考虑胃肠感冒。枫蓼肠胃康颗粒用于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用于调理胃肠道功能,可以和诺氟沙星抗生素合用。
2个回复 2017/7/10 11:23:30
枫蓼肠胃康颗粒吃多了会有副作用吗【即问即答】
-
医生建议:您好!根据您的情况,建议使用枫蓼肠胃康颗粒(常为康)急性胃肠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证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亦可用于食滞胃痛而证见胃脘痛、拒按、恶食欲吐、嗳腐吞酸、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数者。更多作用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证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
2个回复 2018/3/25 0:31:20
哪些中药具有类似西药利尿剂的功效?【即问即答】
-
具有类似西药利尿剂功效的中药包括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薏苡仁等。 1.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 2.泽泻: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热淋涩痛等。 3.猪苓:味甘、淡,性平。归肾、膀胱经。能利水渗湿。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1个回复 2024/12/5 10:27:28
枫蓼肠胃康颗粒的功能【即问即答】
-
枫蓼肠胃康颗粒属于中药制剂,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如果出现有大便次数增多的话,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食欲下降腹胀的表现,考虑和消化不良有很大的关系,可以采用口服健胃消食的药物来进行用药治疗,平时也要注意保暖,小心受凉,以免引起抵抗力下降。
2个回复 2023/4/13 16:21:10
昨天中午与几个客户去酒店吃饭,吃完饭之后...【即问即答】
-
你好啊,枫蓼肠胃康滴丸具有清热除湿化滞的作用。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症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亦可用于食滞胃痛而症见胃脘痛、拒按、恶食欲吐、嗳腐吐酸、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数者。
1个回复 2017/7/7 7:46:47
十个月宝宝枫蓼肠胃康颗粒服用方法遗忘【即问即答】
-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宝宝有可能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口服枫蓼肠胃康颗粒。建议宝宝可以喝枫蓼肠胃康颗粒每次1/4袋,每天3次。
5个回复 2025/1/27 10:28:47
饭后胃胀想吐服枫蓼肠胃康滴丸缓解,原因何在?【即问即答】
-
主要成分:牛耳枫、辣蓼。包装规格:每丸重0.3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丸,一日3次,或遵医嘱。
3个回复 2025/1/8 17:32:50
脾虚湿盛,内热吃什么药效果好?脾虚湿盛,...【即问即答】
-
脾虚湿盛、内热常常会引起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胀气等消化道症状建议注意保暖,三餐规律,避免着凉。可以适当给与归脾丸调理。同时给与艾叶、盐、高良姜熬水泡脚。
1个回复 2017/7/6 15:39:29
常见的除湿中药有哪些种类【即问即答】
-
除湿的中药有很多,常见的有茯苓、薏苡仁、白术、苍术、泽泻等。 1.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 2.薏苡仁: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 3.白术:苦、甘,温。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
2个回复 2024/11/29 9:50:05
急性肠胃炎最近3餐应注意什么?泡面能吃?...【即问即答】
-
你好,急性胃肠炎应卧床休息,初24小时给予流质饮食,多喝开水,严重者暂时禁食,症状缓解后可进稀饭。呕吐时可给予胃复安,腹痛时,654-2或阿托品或普鲁本辛。因家庭无法测细菌菌种,可按常见细菌感染用药。病情重者,请去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建议,泡面、牛奶先不要吃,如失水较多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
5个回复 2017/7/7 23:22:55
吃什么能去湿气【即问即答】
-
从中医理论而言,“湿”的一种征兆。体内有了湿气,气血不畅,也是一种失调,需要通过各种食补或者药疗来“祛湿”。祛湿类食物有促进水湿排出的作用,宜于治疗湿症。1.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2.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3.蚕豆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4个回复 2017/7/5 17: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