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医心理学和睡眠医学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同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理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日本早稻田大学人间综合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睡眠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世界睡眠医学杂志》主编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院所级课题十余项。荣获国家科技奖励2项,北京市...
就医通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工作二十余年,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内科杂志编委。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论文4篇,主编专著4部,参编6部。获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第十二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曾参加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马航失联、青岛爆燃、昆山爆燃...
心理科(睡眠医学专题)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强迫症等常见心理疾病。作为中医心理学重点学科和神志病重点专科的学术继承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积极参制定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发作性睡病、不安腿综合征等疾病的诊疗规范。2008年,参加北京市中医局组织的汶川地震中医心理救援工作;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诊疗中心...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医大师,美国范德堡大学神经医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北京市自然基金,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八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20篇,其中SCI5篇,参编论著9部。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1项。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展示研究论文在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医内科学专业,心理治疗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UCSF)访问学者,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级部级课题10余项,核心期刊第一作者论文近20篇,参编论著4本,获奖2项。主要从事各种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理治疗,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2007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主攻中医心理学,中医睡眠医学。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项,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编写相关学术著作3部。2008年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理救援队成员之一前往“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2011-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修。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分会委员,多次参与组织中...
副主任医师。
自1991年开始从事精神卫生及心理干预工作。2000年于上海心理咨询中心进修。2008年5月汶川地震中参加甘肃省陇南地区的震后心理干预工作。特别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及抑郁状态、焦虑发作等心理疾病。并采用传统催眠疗法进行心理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暨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临床医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中央干部保健基地,全国“示范中医医院”,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定点医院,北京市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院,首都文明单位标兵,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首都卫生系统文明单位标兵,中央国家机关平安先进单位,ISO9001质...
本人现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医界的黄埔军校-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本人热爱中医事业,一直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熟读中医四大经典,多次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全国性的《伤寒论》背诵比赛中获奖,其中一次一等奖,两次三等奖,《伤寒论》是中医成才必读之书,本人临床看病基本都用《伤寒论》经方,治愈很多疑难杂症,有时候疗效出乎患者和我本人的意料,足见中医不我欺也!在...
丁文涛,副教授,主任医师,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针灸科主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药物贴敷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中国民族卫生委全国心血管专家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教学情况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任务,副教授职称。科研荣誉设计并担任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项目:“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并中药...
张雪,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针灸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人物经历曾经就读中国中医科学院,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针灸学家刘志顺主任医师。2007年开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工作至今,获院青中年名医称号,并在院级多项竞赛中获奖,承担多项院级科研课题,并参与市级课题。中国针灸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作为第一作者论文在Evidenceba...
1.发展历程。医院始于1983年建设的大兴县中医门诊部,1993年迁现址成立大兴县中医医院。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中医医院中医文化建设重点建设单位”,2008年5月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2011年3月29日,大兴区委区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管理区中医医院,成立广安门医院南区。8月29日,广安门医院南区正式开诊。9月1日...
197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在职期间曾参与“中药稳心颗粒治疗胸痹心痛心律失常”和“胸痹(冠心病)性格缺陷与所致证候的基础研究”两个科研课题工作。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署名7篇。2003-2005年赴坦桑尼亚西比利亚医院进行援外医疗工作,并担任中医专家组组长。于2006年退休。
医学博士,博士后。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失眠,焦虑、抑郁、头痛、心悸,胃肠功能紊乱,多汗,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各个系统的心身疾病。对心身疾病的病机有较深的洞察,除中医药治疗为主外,亦擅长心理治疗。博士后师承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和刘保延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现任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身医学协会常委;任中国...
临床医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一直从事临床工作,擅长治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躯体症状障碍、惊恐障碍、心脏神经症、胃肠功能失调、梅核气、癔球症、更年期情绪障碍、应激诱导性发热(不明原因低热)。核心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3项,院所级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3部。在...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障碍分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合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学组副组长。1993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工作至今,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分别应邀赴德国、奥地利、马来西亚等...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及科普工作,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甲减、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肥胖症;内分泌性痤疮,黄褐斑,自汗症,焦虑、失眠,围绝经期综合征、顽固性便秘等。先后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秘书长等社会兼职,参与多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课题。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加编写...
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传承人。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8部,参与国家级课题9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急诊科,从事二十余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尤其擅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外感热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注重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专业进展的学习,坚持跟随名老中医高荣林教授学习,汲取前辈中医经验,提高了中医临床水平。中医尤其擅长治疗急慢性咳嗽、外感热病、慢阻肺、哮喘、失眠,焦虑抑郁、汗证,冠心病、急慢性心衰、高脂血症、高血压,脑梗死、头晕头痛、胃炎...
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黑龙江中医学院本科毕业,199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膏方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葛洪研究分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及医史文献研究近40年,独撰《恶性肿瘤病中医食疗验方》《药草美容护肤验方》等著作,主编《中医外科伤科名著集成》《当代名老中医图集》等著作,整理出版中医古籍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16岁拜师,学医行医已52年,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第四、五批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曾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8个学会任职。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研究1项,广安门医院所级课题和新药研发各1项。参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项。获中...
198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广安门医院,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优秀继承人。儿科临床工作19年,对儿童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以及抽动症、多动症等疑难杂症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后调入心身医学科工作至今,重点转为心身疾病的研究。经过30多年的临床摸索,对各种心身疾病都形成自己独特的辩证思路并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尤其擅长对消化系统(胃溃疡、...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科学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一直从事中医心身医学临床医疗与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荣获省部...
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多家杂志评审专家,现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9月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工作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B类计划1项,并获多次省部级奖。国内外第一或通讯共发表文章30余篇,SCI收录文章4篇,其中2篇以第1,作者发表在JournalofE...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MayoClinic神经内科访问学者。专业方向为中医脑病及老年病,临床治疗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发挥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强调个体诊疗及身心同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归国人员择优项目等临床研究,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课题研究。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已40余年,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使用中药或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法治疗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及内服中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流产、月经病、功能性子宫出血、计划生育术后引起的合并症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著有《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妇产科分册》、《痛经的外治疗法近况》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102例》。
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安门医院男科主任医师。曾荣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广安门医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广安门医院“十大中青年科技标兵”等荣誉。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总干事等职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
1996年始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从事精神心理卫生相关的临床工作,2001年始,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接受国际著名专家费立鹏教授的指导,进一步系统学习了精神卫生相关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主管过多项大型的流调课题。曾参与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后心理援建工作。2012年3月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工作。
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著名老中医传承人。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现担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
指导专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