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粤平

李粤平,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ICU主任。社会职务: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感染专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广州登革热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朱丽丽【医生】

职称:主治医师介绍:专长研究方向:重症医学。急危重症患者尤其是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患者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肾脏替代治疗、ARDS治疗等方面。

就医通

[6.16]省中医院: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管理【资讯】

据悉,不少危重症患者并非死于病变的本身,而是死于营养障碍。如何保证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护危重症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此,广东省中医院将举办“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管理”主题讲座,为广大患者朋友科普相关知识。主题:“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管理”主讲:大学城重症医学科李健主任医师时间:6月16日14:30地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门诊2楼会议室

健康讲座2015-06-12

八段锦序贯疗法:给心肺“4S”保养,让重症患者“早”动起来【资讯】

早期活动是危重症患者康复的国际新标准。国内外已有诸多研究显示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传承创新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传统八段锦,在张敏州教授、郭力恒主任指导下,首创八段锦序贯疗法,卧式、坐式与立式序贯进行,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达到心肺功能的“4S”保养,让危重症患者早期“动起来”。2015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重症...

新冠肺炎2020-02-01

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春节期间保持70个危重症患者收治容量【资讯】

春节假期,是团聚之日。对于医生来说,也是加班之日。据了解,围春节期间,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在陈仲清主任带领下,仍然保持70个左右的危重症患者收治容量,年二十九收治危重症患者10名,除夕夜新增两台ECMO运行。年二十九下午,一名43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从外院紧急转入南方医院,到达重症医学科时,脉氧饱和度已经不能测出,值班医生李富烨医师接诊后立即请东区二线吴凤副主任...

健康新闻2023-01-28

营养专家冲锋抗疫前线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资讯】

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主任谭荣韶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及临床丰富经验,为前线抗疫提供专业有效的营养指导。自疫情发生以来,谭荣韶积极参与疫情阻击战,牵头制《广州市各级医院营养科和营养食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指导建议》,该建议已由省市卫健委、省医学会等部门公开发布,指导全省各级医院营养科和营养食堂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为广东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红会医院智慧”。此外,...

战疫日记2020-03-20

新型肺炎危重症患者三大特征【即问即答】

新型肺炎危重症患者三大特征主要是:第一、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比较长,刚开始被误认为是流感或者一般的肺炎,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再就诊,延误了治疗最好时机;第二、患者年龄比较大,70%以上的重症患者是60岁以上老人;第三、患者往往伴有一些基础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慢性支气管炎等。

1个回复 2023/3/28 11:12:06

李俊华

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对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的治疗,对呼吸科的重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一的造诣。擅长纤支镜检查技术,尤其擅长危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曾在广东省呼吸病研究所ICU进修。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PICC置管的含及作用是什么【资讯】

PICC置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技术,常用于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具有减少反复穿刺、降低药物对血管刺激等作用,适用于肿瘤化疗、长期肠外营养、危重症患者等。1.置管原理:PICC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然后将导管沿着血管路径送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如上腔静脉。2.适用人群:肿瘤患者,尤其是需要长期化疗的。输注刺激性药物,如某些抗生...

养生2025-02-17

从百岁老人到襁褓婴儿珠江医院全力守护新冠重症患者“生命线”【资讯】

从百岁老人到襁褓婴儿,在珠江医院重症医学部11个病区,接续上演新冠患者生命救援。当前,救治工作仍处在高位运行,尤其是基层上转患者不断增多,珠江医院接诊急危重症患者量持续增加。医院提前部署,科学应对,开通新冠康复门诊,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培训提升救治能力,尽一切努力全流程保障重症患者救治。百岁老人感染新冠治愈出院1月12日下午,新冠重症患者百岁老人周奶奶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邓火金教授团队的医治下,顺利...

医院动态2023-01-15

师东武【医生】

职务:副主任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研究方向:危重症医学,尤其是重症患者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心血管重症疾病的救治。

就医通

郑太祖【医生】

郑太祖,男,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白银市重症医学委员会委员,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国家级期刊论文2篇。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了重症医学方面各种的穿刺及置管技术,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有创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血液净化、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技术,亚低温治疗技术,营养支持技术。可以熟练抢救各种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在中毒、重症肺炎、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及心跳骤停...

就医通

汤丰宁【医生】

汤丰宁,女,副主任医师,湖南省重症医学会青年委员。1995年在常德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一医院从事麻醉专业,2004年获学士学位,2004-2005年在湘雅医院麻醉科进修,2007年从事重症医学至今,2012年晋升为重症医学副主任医师。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及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湖南省紧急医学救援应急技能竞赛二等奖。

就医通

王兰香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急诊科硕士学位,用丰富的急诊经验、精湛的急救技术、高度的责任心服务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兼管发热门诊,担任抗疫工作的要环节任务。社会职务:中国医学救援会重症分会心肺复苏组组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急诊急救分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动物致伤与预防救治分会副会长。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汤丰宁【医生】

医疗学习经历:1995年在常德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一医院从事麻醉专业,2004-2005年在湘雅医院麻醉科进修,2007年从事重症医学至今,其间多次参加重症医学相关培训,如重症超声、重症血液净化、重症感染等培训;2020年晋升为重症医学主任医师。科研工作与成果: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编写《急诊科工作流程管理手册》等。

就医通

叶敏球

重症医学主任医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2月13日,他报名加入广东省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十四批医疗队。援鄂期间,他与队友们对重症患者给予严密周详的治疗计划,包括呼吸道管理、呼吸支持、感染控制、营养支持、要器官功能维护、俯卧位通气、中医药治疗等,同时关注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密切监测病人情况,严防轻转为重症重症转为危重症。经与其他队友的共同努力下,他所在...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刘春霞【医生】

医学硕士,手术麻醉科主治医师。个人学习经历:1996-200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士学位;2004-2008年,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2013-201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个人工作经历:2001年起,担任中日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发表论文情况:在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论著4篇。教学情况:自2008年以来,一直参与北医实习及见习医生培训任务。

就医通

李振臣【医生】

李振臣,男,副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甘肃省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委员会委员,白银市重症医学委员会委员,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国家级期刊论文3篇,完成市级科研项目1项。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床旁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技术,亚低温治疗技术,营养支持技术,以及ICU各种...

就医通

胡国栋【医生】

胡国栋,东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公派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问学者。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工作18年,擅长于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复杂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及晚期重症肺癌患者的介入和综合治疗,熟练掌握各种危重症监护和救治技术,广泛开展重症超声、体外膜肺等危重症诊治新技术。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重症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专委会重症学组...

就医通

王思荣

主任医师,老年病科ICU(重症医学三区)病区副主任。从事临床工作26年,主要从事重症医学工作,曾在神经外科工作多年。熟悉重症医学科的现代化监测治疗技术,熟练掌握各种呼吸道置管、动静脉置管技术,熟练掌握胸腔、腹腔、脑室等穿刺、置管技术,熟练掌握各种心血管、呼吸、神经、内环境等的监护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技术,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化抢救设备的应用,抢救治疗过大量的急危重症、疑难重症患者,...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刘慧【医生】

2000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曾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及RICU进修。2010年开始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疾病,对睡眠监测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气道的介入治疗及进展有较深的认识,对内镜下综合介入积累丰富的经验。现为深圳市医师协会呼吸分会理事,中西医结合呼吸专业委员,广东省女医生协会呼吸与危重症分会委员,加入深圳市医学会和医师协会介入、睡眠、慢阻肺、肺血管等多个分...

就医通

张雯月【医生】

张雯月,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于湖南省湘雅医院呼吸内科和气管镜室进修,现任三明总医院南院区(永市立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三明呼吸病学会委员。长期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危重症患者救治,与呼吸内科各种介入治疗。

就医通

新型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三大特征有哪些?怎样预防别人肺炎传染自己【资讯】

新型冠状病毒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变异,将会变的更加难治疗,而且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状也是不同的,有些患者体质比较差,还是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那么新型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三大特征有哪些?怎样预防别人肺炎传染自己?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状最近出现的不明原因重症肺炎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系,临床病例显示,大部分患者发病初期以发热、浑身酸痛、轻微咳嗽等状为主要表现,年龄较大患者或者本身有...

新冠肺炎2020-03-26

陈纯波【医生】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急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危重病监护二科行政主任、心外科重症监护一区行政主任。学术任职: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委副主委等。专业特长:长期从事重症医学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有多学科交叉背景,临床医学学士、心血管内科硕士及肾内科博士,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卫生署高级访问学者,曾先后在E...

就医通

赵芮新【医生】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擅长重症患者抢救,重症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掌握有创及无创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血液净化治疗及PICC的临床应用。

就医通

梁剑波

肾内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委、广东省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委。专业特长:从事肾脏病学专业20多年,擅长诊治肾内科的疑难、危重症患者,尤其在腹膜透析治疗尿毒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超10名危重眼爆炸伤者除夕入院眼部发生炸伤如何紧急处理【资讯】

据悉,截至昨夜11点30分左右,已有超过10名眼爆炸伤危重症患者被送至同仁医院接受救治。尽管数量上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危重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据介绍,昨晚11点左右,一名来自河北衡水的12岁的男童因左眼被炸伤。患者是在独自点燃二踢脚时不慎被炸伤,由于爆炸距离近,炸伤可能影响视力,造成视神经挫伤。春节期间,为营造节日喜庆热闹气氛,习惯燃放烟花爆竹,然而,每年都有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丧失视力的伤者。随之一起...

健康新闻2016-02-08

段歆

二级心理咨询师,东莞康华医院华心楼综合科副主任、全科医学副主任,从事临床专业技术工作、教学、科研26年(其中急危重症专业24年),长年从事各地州及周边各单位、社区、学校及幼儿园的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及普及。完成省级课题三项,国家级期刊论文12篇,核心源论文8篇,实用新型专利3项,医学编著三部。社会职务:儿科全国联盟单位模拟医学导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BLS、ACLS培训导师,创伤外科与急救专业委员...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中肿驰援故事:悉心照料下的陈伯转出重症病房啦!【资讯】

“昨天陈伯清醒过来,我跟他握了握手,今天他就顺利转出重症病房了!”中肿驰援医疗队的谢海彪兴奋地说。近日,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陈伯终于从重症医学科转入普通病房。据悉,这也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ICU病房第一例成功转出的新冠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中肿驰援医疗队谢海彪护师和陈伯握手祝贺目前,新冠肺炎在治疗、护理方面存在一的困难。钟南山院士也提到,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治疗难度,比SARS时期还要大...

战疫日记2020-02-20

肥胖的新冠肺炎患者更易成危重症肥胖的人身体这些方面变“弱”了【资讯】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有些新冠肺炎患者是轻较快康复,有些患者却发展成了危重症,甚至失去了性命,那么哪些人会容易发展成危重症呢?虽然这与个人体质有关,但其中也与其它身体因素有关,例如肥胖。据报道,有专家表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中的肥胖患者更容易成为重症危重症,这可能与患者体内炎反应强烈,从而对肺部造成损伤。肥胖的人身体这些方面变“弱”了1、心脏弱了肥胖对心脏功能有直接影响。由于肥胖,过多...

健康新闻2020-02-2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