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吃什么好?健脾胃的食物大放送【资讯】
健脾,中医名词,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健脾,也是补法之一。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用于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气虚弱证候。常用药如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方如参苓白术散。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
养胃方法2014-05-21
36岁肾气虚服药无效,该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
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饮食中应多吃清凉食品,如山药,芡实,金银花,绿豆,决明子,鱼汤等;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5个回复 2025/1/17 11:49:00
延缓衰老的根本:补肾和活血化瘀【资讯】
1、补肾法肾为先天之本,分肾阴、肾阳,肾虚者必须分清是肾阴虚、肾阳虚,抑或阴阳两虚。是故补肾法有补阴补阳之不同。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40岁以后,机体呈衰老趋势,机能不足,阳气衰退,临床发现以肾阳虚最为多见。六味地黄丸历代作为补肾延寿之品已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其道理无须多谈。六味地黄丸善补肾中之阴精,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合理,便可取效。但阳虚之体,当服用金匮肾气丸为是,如果不加辨证,滥用六味地黄丸,收...
中医养生2017-07-14
乳房湿疹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吗?【即问即答】
-
乳房湿疹大多是因为湿邪和热邪引起的,一般是湿热之邪过盛导致的,有湿则有碍运化,而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运化不行,水湿之邪淤滞不前,反过来又阻碍脾胃的运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故湿疹可能是由脾胃虚弱引起的,可以在清利湿热的方剂的基础上配合健脾利湿的药物加减,健运脾胃,则湿邪得以运化,湿疹一般可以治愈。
2个回复 2023/4/28 14:39:09
每天这样推拿滋肾养阴【资讯】
健运脾胃和滋肾养阴是中医的两种调治身体的方法,主要针对先天的“肾”和后天“脾胃”进行调理。健运脾胃主要包括,温中健运法和培元益气法。此二法久行可调整和增强脾胃功能,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慢性溃疡、虚寒型胃痛便秘、久泻、月经不调等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一)温中健运法:按揉腧穴:以右手劳宫穴分别按住中脘、神阙(脐)、气海和关元穴,依次按揉各穴,每穴2分钟。摩...
推拿按摩2017-10-17
水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资讯】
1、外感水湿: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时间过久,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水无所制,发为水肿。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或因生活饥馑,营养不足,脾气失养,以至脾运不健,脾失转输,水湿臃滞,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横溢肌肤发为水肿。3、风邪袭表:风为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则水道不通,水液...
其他疾病2017-06-08
舌苔重口苦【即问即答】
-
口苦中医认为大多与肝胆胃火重或肝胆胃有湿热等有关。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并应从饮食上调节,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腻,忌饮酒,忌海鲜,忌腥荤及发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情绪舒畅等。也可以服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牛黄清胃丸等治疗。
3个回复 2017/7/6 6:18:51
肝气犯脾的含义及相关症状表现是什么【即问即答】
-
肝气犯脾是中医的一种病症概念,涉及肝气过旺影响脾脏功能。其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变化、消化问题、身体疼痛、睡眠异常、体力状况等。若身体感到不适,务必立刻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开处方。1.情绪变化:患者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焦虑不安、抑郁等情绪。2.消化问题:常有胃脘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腹胀腹痛、腹泻等。3.身体疼痛:可能有胸胁部胀痛,疼痛可牵连至腹部。4.睡眠异常:表现...
4个回复 2024/9/13 14:11:29
如何保证孩子脾胃运化能力?脾胃运化的误区【资讯】
孩子生长发育迟缓,除了遗传等先天因素,也有饮食、运动和睡眠等后天因素。而在后天因素中,脾胃功能占领着主导地位。如何保证孩子脾胃运化能力好?下面一起来看看吧!脾胃同居中焦,是人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营养的主要器官,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合肌肉主四肢,脾胃功能正常,有利于营养吸收、布散四肢,使身体强健、肌肉丰满,而肌肉丰满又能使脾胃受纳运化正常。对于脾胃运化不好,多数家长有误区:误区1:孩子吃得少,...
快乐成长2018-03-23
颈椎病眩晕根在脾胃【资讯】
颈椎病可有不同的表现。如眩晕、疼痛、麻木、心悸、恶心、呕吐、乏力、行走无力,甚至有脚踩棉花感等。其中以眩晕和疼痛较为多见,而眩晕是病人最无法忍受的,也是最直接、快速的一个就诊原因。很多颈椎病眩晕在中医来说属本虚标实之症。其根在脾胃,本属肺脾气虚,标属痰饮、水湿。其机理是脾胃气虚,脾不升清,脾失健运,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肺失所养,致肺气虚,而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表现在上为肺失肃降,通调水道...
颈椎病2016-08-30
6款药膳粥排毒治便秘【资讯】
6款药膳粥排毒治便秘桑椹芝麻粥取桑椹24克、黑芝麻15克加入者沸的大米粥中再加少量水及冰糖,用文火熬成稀饭,每日1-2次,经常服用。白术粥用白术40克水煎取汁,加大米60克煮为稀粥,早晚服食。可健运脾胃,导滞通便,对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引起的老人便秘疗效甚佳。首乌粥首乌30克水煎取汁,加大米60克煮成稀粥,早晚服食。可滋补肝肾,补血润肠,适用于血虚便秘,耳聋耳鸣,高血脂及动脉硬化者。胡桃粥:用胡桃仁...
养生常识2017-10-20
颈椎病眩晕根在脾胃【资讯】
颈椎病可有不同的表现。如眩晕、疼痛、麻木、心悸、恶心、呕吐、乏力、行走无力,甚至有脚踩棉花感等。其中以眩晕和疼痛较为多见,而眩晕是病人最无法忍受的,也是最直接、快速的一个就诊原因。很多颈椎病眩晕在中医来说属本虚标实之症。其根在脾胃,本属肺脾气虚,标属痰饮、水湿。其机理是脾胃气虚,脾不升清,脾失健运,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肺失所养,致肺气虚,而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表现在上为肺失肃降,通调水道...
骨科疾病2016-06-08
渐冻人怎样方法能彻底治愈?【即问即答】
-
独取阳明即指治痿病应重视调理脾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肾的精血来源于脾胃的生化,只有脾胃健运,津液精血之源生化,才能充养肢体筋脉,有助于痿病的康复。所谓调理不尽属于补益,脾胃虚弱者固当健脾益胃,而脾胃为湿热所困者,又当清胃火去湿热,皆属治阳明调理之法。综合治疗。多种针对ALS疾病不同方面的治疗组合包括:抗谷氨酸药物、神经保护剂、神经营养因子、对症治疗和干细胞基因治疗等。
3个回复 2017/7/7 17:29:48
脾胃虚弱分几种?口苦胃胀等症状属哪种?【即问即答】
-
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穿山甲、寸曲、麦芽、上甲、下甲、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即可快速康复。
5个回复 2025/1/15 10:24:10
脾胃虚寒有哪些症状表现【即问即答】
-
脾胃虚寒症状多样,包括胃痛、消化异常、精神状态差、四肢不温、二便异常等。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1.胃痛: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或劳累后加重。2.消化:食少,腹胀,泛吐清水。3.精神:神疲乏力,精神不振。4.四肢:手足不温,肢体困重。5.二便: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主要特征,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调理。
1个回复 2024/8/27 18:30:12
麦冬对脾胃湿热有无治疗作用【即问即答】
-
脾胃湿热是中医常见证型,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不当、环境潮湿、情志失调、久病体虚、先天体质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1.饮食不当:长期嗜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腻食物,易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2.环境潮湿:久居潮湿之地,外湿侵袭,困阻脾胃,易形成脾胃湿热。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4.久病体虚...
1个回复 2024/9/11 10:51:47
湿疹或因脾胃差治疗重在“养”【资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常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治湿的关键就是调理脾胃,单纯祛湿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很快疾病又会反复。只有脾胃健运,能够运化水湿,才能彻底杜绝湿的产生,使疾病痊愈。湿疹与脾胃功能相关中医称“湿疹”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一些热毒,令身体产生排斥及敏感反应,而这些热毒可能是由食物、药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脑丸等)引致。至於湿,是指身体机...
湿疹2017-03-01
胃痛及治疗【即问即答】
-
建议你先到医院做一下检查,如果没什么大问题,可能是脾胃虚寒疼或是胃气疼.在调治上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为主.在饮食上,应吃些软一点的食物,如糯米山药粥:,糯米500克,淮山药50克,共炒熟,研成细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许,开水冲服.可治脾胃虚寒,久泻,饮食减少.大枣糯米米粥等.
5个回复 2017/7/6 2:17:23
脾胃湿热证的表现及成因是什么【即问即答】
-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常见证候,成因复杂,表现多样。成因包括饮食不节、环境湿热、情志失调、久病体虚、先天不足等。表现有胃脘痞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泄、口苦口臭、皮肤湿疹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1.饮食不节:长期嗜食肥甘厚味、辛辣食物,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滋生湿热。2.环境湿热: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湿热邪气侵入人体,困阻脾胃。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
1个回复 2024/9/11 10:51:46
五更腹泻是怎样一种疾病?【即问即答】
-
五更腹泻是一种中医病症,多由脾肾阳虚、肠道功能失调等引起,表现为黎明前腹痛、腹泻,常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其成因包括肾阳不足、脾胃虚弱、肝郁乘脾、寒湿内阻、食积肠胃等。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1.肾阳不足:肾中阳气亏虚,不能温煦脾土,导致五更时阳气未复,阴寒较盛,从而出现腹泻。可伴有腰膝冷痛、精神萎靡等。 2.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水...
1个回复 2024/12/2 20:47:28
舌头上面有时很白有时很黄而且很难闻【即问即答】
-
考虑属于肝胃不和,肝气犯胃,脾胃健运不佳问题。
2个回复 2017/7/7 2:10:15
胃轻瘫可否针灸治疗?【即问即答】
-
胃轻瘫可以采用传统医学的针灸疗法,取中脘、胃俞,俞募相配,加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可奏通降胃气之功;脾俞、章门相和,用以调补脾气;公孙属足太阴脾经,又为冲脉交会穴,脾胃相为表里,取之能调中焦而平冲逆之气,从而健脾和胃,升清降浊,疏通气机;气海补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健脾益气养阴。太溪补益命门,扶正培元。从而达到通过调补脾胃,使脾得健运,则运化水谷、水液功能正常,胃能受纳、腐熟、和降,一升一降...
1个回复 2023/8/1 14:37:10
我的爷爷是一名中医外科医生爷爷在村子里很...【即问即答】
-
你好,暴泻发病有因外感寒湿、暑湿之邪困阻脾阳脾失健运水谷相随而下;或系暴饮暴食、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2个回复 2024/1/31 20:11:13
胃蠕动【即问即答】
-
你好,胃蠕动不足的原因,从中医上来辩证,当是由于脾胃虚弱所致。脾胃功能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故可见胃蠕动减弱等症状。增强胃蠕动的药物,可以选择一些健运脾胃的中成药来调理,比如健胃消食片,就应该有比较好的效果。也可以服用西药多潘立酮片治疗,效果亦佳。同时,可以结合自己按摩一些穴位来调理。选取足三里、内关、中脘三穴,每天按摩20方子,以局部酸胀感为度,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也很明显。具体穴位定位可以网上搜索...
3个回复 2017/7/12 16:46:56
夏季怎么健脾除湿?【资讯】
1、调整饮食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在中医方面,对付湿邪的重要方法就是健脾祛湿、温补脾胃,做到增进食欲,排除身体内的多余水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
预防保健2017-07-10
孩子不喜欢吃菜【即问即答】
-
这说明孩子的脾胃运化功能不是很好导致的,可以服用健运脾胃的药物,例如肥儿丸和保和丸之类的。
2个回复 2017/7/6 5:06:38
脾胃运化不好【即问即答】
-
您好,您现在可能还是脾虚引起的,您的情况还是需要用药慢慢调养的,常用四君汤、六君汤、补中益气汤等。建议您平时可以多食用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薏米、粟子、牛鸡肉、红枣、胡萝卜等。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芹菜、柿子、香蕉、梨、西瓜、豆腐等。祝您早日康复!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6个回复 2021/9/7 14:11:36
青蒿琥酯片的用于什么病的【即问即答】
-
你好!青蒿琥酯片适应症为用于脑型疟及各种危重疟疾的抢救,是治疗痢疾效果不错的药物。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
1个回复 2023/3/16 10:59:15
女生脾胃虚弱是什么原因【资讯】
女生脾胃虚弱,考虑和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经常熬夜、思虑过多、过度劳累等原因有关。未明确具体的因素,建议女生前往医院就诊,可以在临床医生指导下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的因素,然后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1、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不足时可能会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从而产生脾胃虚弱的现象。2、饮食不节:如果长时间暴饮暴食或进食较多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容易产生脾胃虚弱。3、经常熬夜:经常熬...
精编文章2024-01-04
儿童可以拔火罐吗【资讯】
可以。其实儿童是可以拔火罐的,因为儿童皮肤娇嫩,所以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儿童拔火罐也是有好处的,尤其是体质较差的儿童,平时在背部拔拔罐可以提高免疫力。给儿童拔罐时,要掌握好时间,拔到以皮肤发红为宜。但是有血液病、皮肤肿胀、疮疡等皮肤损伤时不适合拔罐,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也禁止拔罐。拔的时间过长起疱时,应用消毒针把疱刺破,碘伏消毒后用纱布包扎,以免感染。以下是两种适合儿童的拔罐方法:腹泻的儿童:...
经络养生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