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美

李赛美,女,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伤寒论教研室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方药量效关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继兴文化研究院中医文化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医生】

本科学历,主治医师,毕业于南通大学。08年参加工作。常规开展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统计源核心期刊文1篇。

就医通

医学经典著作:张仲景伤寒论【资讯】

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伤寒论》全解: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

中医频道2015-06-27

中医疾病介绍伤寒论太阳病是什么【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中医频道2024-09-11

肝肿瘤治疗用附子可行吗?医术如何?【即问即答】

肝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方法多样。对于使用附子治疗及的医术,需要从多方面考量,包括中医理、临床实践、个体差异、安全性和有效性等。 1.中医理: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治,附子性大热,有回阳救逆等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肝肿瘤患者。 2.临床实践:目前正规医疗机构中,针对肝肿瘤的中医治疗方案是综合多种中药,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3.个体差异:患者体质、病情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不能一概...

1个回复 2024/12/5 15:30:34

白芍白术白苓甘草能同时服用吗【即问即答】

可以,不在十八反之内的就可以的.

2个回复 2017/7/5 21:51:04

伤寒论如何治疗痹症【即问即答】

伤寒论治疗痹症,涉及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1.病因:外感风寒湿邪,正气不足等。2.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3.诊断:依据症状、脉象、舌象等综合判断。4.治疗原则:祛风散寒除湿,调和营卫。5.常用方剂:桂枝附子汤、麻黄加术汤、甘草附子汤。伤寒论为痹症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但具体应用需辨证治,遵医嘱...

3个回复 2024/8/31 21:26:20

伤寒论中有哪些治脾虚的方子【即问即答】

伤寒论中治疗脾虚的方子有多种,如理中汤、小建中汤、四君子汤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1.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效。2.小建中汤:含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3.四君子汤: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有益气健脾之功。4.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构成,可温阳化饮、健脾利湿。5...

1个回复 2024/8/31 21:24:13

嗳腐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检查嗳腐的中医临床检查一般是结合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来具体检查和判断的。另外西医的检查一般是根据改证具体的临床症...

其它疾病2014-05-31

细数嗳腐的症状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症状嗳气是指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

其它疾病2014-05-31

嗳腐的常有治疗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嗳气常用治疗一、茶疗方治疗嗳气1。鸡内金3克,研为细末,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3次,主治油腻伤食。2。胡萝卜250克,水煎,加...

其它疾病2014-05-31

嗳腐的饮食保健建议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饮食保健宜吃饮食必看1、宜吃细软食物为主;2、宜吃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3、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火龙果保护胃黏膜,含有的植物性白...

其它疾病2014-05-31

嗳腐的病因是什么你知道吗【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引起嗳腐的原因:一是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弱致使嗳腐。二是饮食失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

其它疾病2014-05-31

四逆散胆结石【即问即答】

你好,这是著名经典伤寒论里的方剂,不是中成药,下面是我给你找的资料,你看看好吗?四逆散《伤寒论》和解剂-调和肝脾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透邪解郁,疏肝理脾。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

4个回复 2024/1/31 19:51:27

感冒流清鼻涕怎么办【即问即答】

您好,风热感冒就是在冬季时受寒没发作,到了夏天才出来。风寒感冒是因为在夏天入侵风邪,在冬季发作。寒感冒初起,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骨头肌肉酸痛发紧,身体发烧但无汗,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觉口不渴,咳嗽利害不止~咯痰稀薄色白,对镜还可自行观察到舌苔薄白。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6个回复 2021/9/7 20:19:36

恶心,但吐不出来【即问即答】

您好,您的情况不排除受凉的可能,注意保暖,同时少食多餐,适当服用帮助消化的药物,健胃消食片或保和丸再观察一下.

5个回复 2017/7/6 23:10:19

乙肝大三阳患者能否用厚姜半甘参汤治脾胃?【即问即答】

病情分析:可以用。《郝万山讲伤寒论》厚姜半甘参汤一节我印象深刻。“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3个回复 2025/1/9 17:38:44

寒冷多形红斑【即问即答】

你的这种现象是为无原发病的皮肤异常对与无原发病变引起的皮肤异常的表现通常与气候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你可以用抗组胺类的药物来治疗

5个回复 2017/7/7 1:49:01

感冒流清鼻涕【即问即答】

感冒的治疗西医一般就是抗感冒病毒治疗,用重感灵,速效,泰诺等治疗,如果出现咳嗽的症状,就还需要用止咳的药物,比如咳速停,咳必清治疗,出现高烧要用柴胡针和清开灵或者尼美舒利退烧治疗,感冒的中医治疗则要分清楚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可见鼻塞流清鼻涕怕冷比较厉害,用人参败毒散治疗,风热感冒可见鼻塞黄鼻涕,发热比怕冷厉害,用银翘散治疗就可以了,感冒了注意多喝水,减少外出和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吃辛辣刺激...

3个回复 2017/7/6 0:06:21

黄连阿胶汤是什么【资讯】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组成。具有育阴清热、滋阴降火之功,为治少阴阴虚火旺证常用方。黄连阿胶汤的做法: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取七合,甘三服。黄连味苦入心,性凉解热,故重用之以解心中发烦,辅以黄芩,恐心中之热扰及于肺也,又肺为肾之上源,清肺亦所以清肾也。芍药味...

中药大全2017-08-17

雯【医生】

1994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博士,硕士生导师为中医血液病专家章亚成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鼓楼医院血液科主任欧阳建教授,在中医师承方面跟随名老中医单兆伟教授,目前为江苏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跟随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抄方,并曾先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骨髓移植中心学习。擅长淋巴瘤、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主攻方向为淋巴瘤、骨...

就医通

【医生】

    普外科疑难疾病及急救外科病现任中国急救学会江苏省常务副主任省级著作及文:1)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外科学”(1976年版,1983年版)2)“实用急救医学”3)“现场初步急救”

就医通

祥【医生】

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才。研究方向:从事内分泌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内分泌疑难病和危重病的诊治,擅长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及痛风等疾病。对甲状腺、肾上腺、垂体、钙磷代谢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病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就医通

【医生】

,男,1971-05-27出生,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外科工作20余年,发表学术文20余篇,负责或参与多项省、市级医学科研课题。在上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休半年,师从著名专家沈锋、姜小清等人。

就医通

颖勤【医生】

熟练掌握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治,主攻方向为玻璃体视网膜专业。擅长眼外伤、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眼内感染等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上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并入选上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就医通

伤寒论中如何治疗自汗【即问即答】

伤寒论治疗自汗,涉及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1.病因:多由卫气不固、营卫不和、里热炽盛等所致。2.症状:自汗不止,或伴有恶风、发热、口渴等。3.诊断:依据脉象、舌象及整体症状综合判断。4.治疗原则:调和营卫、清热泻火、固表止汗等。5.常用方剂:桂枝汤、白虎汤、牡蛎散等。总之,伤寒论治疗自汗需综合判断,辨证...

2个回复 2024/9/1 15:53:24

廖光龙

196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主任医师、云浮市名中医。从医40多年,对中医名著“伤寒论”、“温病学”及中医基础理有较深造诣。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第二届岭南中医经典坛成功举办名家解读《伤寒论》再掀中医经典学习热潮【资讯】

2017年6月17日,第二届岭南中医经典坛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本届坛以“伤寒论的恒久魅力与传承”为主题,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黄煌、陈明、彭坚、王三虎、衣之镖、真柳诚(日本)到会做专题学术报告。旨在引导全省中医药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应用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伤寒论》中的原创思维方法,更深入地发扬中医学的优良传统,更好地...

学术会议2017-06-17

玉苏【医生】

姓名:玉苏职称:副主任医师专业特色: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诊疗。复旦大学听觉医学及耳颅底外科博士毕业,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著十多篇,专业特长: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外耳道狭窄、耳聋、耳鸣、面瘫等耳科常见病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对鼻息肉、鼻窦炎、咽喉疾病及腮腺肿瘤的诊治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就医通

姓宝宝取名大全【资讯】

纪萍剑眉剑春焕朝焕欢献良豪晨铭泽豪晨铭泽豪晨伟伟金表焕朝豪晨涣朝豪晨涣朝达锋德薇洁媛德微德蔚诚晨德慰德纬楷博德炜德维德萎德为重越博宁成浩成浩凤玲鑫雨凯文兰英若寒若冬天行若寒若冬若佳宇辰若嘉亦嘉国嘉嘉国宇辰嘉若若寒国嘉嘉国嘉佳嘉...

怀孕2011-11-2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