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美

李赛美,女,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伤寒论教研室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方药量效关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糖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继兴文化研究院中医文化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医学经典著作:张仲景伤寒论【资讯】

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述内科杂,名为《金匮要略方》。《伤寒论》全解: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伤寒及杂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

中医频道2015-06-27

中医疾介绍伤寒论太阳是什么【资讯】

太阳是六经之一。太阳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中医频道2024-09-11

鉴别下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即问即答】

您好这样的,这两个是不同的,桂枝加葛根汤,出自伤寒论,为解表方,辛温解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葛根汤为辛温解表剂,竹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本方是桂枝汤加入葛根麻黄而成的,两者治疗的侧重点稍有不同。

2个回复 2022/7/21 15:24:51

伤寒论如何治疗痹症【即问即答】

伤寒论治疗痹症,涉及因、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1.因:外感风寒湿邪,正气不足等。2.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3.诊断:依据症状、脉象、舌象等综合判断。4.治疗原则:祛风散寒除湿,调和营卫。5.常用方剂:桂枝附子汤、麻黄加术汤、甘草附子汤。伤寒论为痹症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但具体应用需辨证治,遵医嘱...

3个回复 2024/8/31 21:26:20

嗳腐的因是什么你知道吗【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引起嗳腐的原因:一是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弱致使嗳腐。二是饮食失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

其它疾病2014-05-31

痉病因有哪些【即问即答】

痉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外感因素和内伤因素,可能导致身体阴阳失调、筋脉失养。严重时需及时就医。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1.外感因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阻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可引发痉病。2.热盛动风:体内热邪过盛,扰动肝风,导致痉病发生。3.热灼津液:热邪灼伤津液,使筋脉失去濡养,从而出现痉病。4.内伤因素:阴虚血少,筋脉失于滋养,虚风内生,容易诱发...

1个回复 2024/8/5 18:25:40

嗳腐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检查嗳腐的中医临床检查一般是结合发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来具体检查和判断的。另外西医的检查一般是根据改证具体的临床症...

其它疾病2014-05-31

细数嗳腐的症状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症状嗳气是指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

其它疾病2014-05-31

嗳腐的常有治疗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嗳气常用治疗一、茶疗方治疗嗳气1。鸡内金3克,研为细末,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3次,主治油腻伤食。2。胡萝卜250克,水煎,加...

其它疾病2014-05-31

嗳腐的饮食保健建议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饮食保健宜吃饮食必看1、宜吃细软食物为主;2、宜吃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3、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火龙果保护胃黏膜,含有的植物性白...

其它疾病2014-05-31

白芍白术白苓甘草能同时服用吗【即问即答】

可以,不在十八反之内的就可以的.

2个回复 2017/7/5 21:51:04

恶心,但吐不出来【即问即答】

您好,您的情况不排除受凉的可能,注意保暖,同时少食多餐,适当服用帮助消化的药物,健胃消食片或保和丸再观察一下.

5个回复 2017/7/6 23:10:19

乙肝大三阳患者能否用厚姜半甘参汤治脾胃?【即问即答】

情分析:可以用。《郝万山讲伤寒论》厚姜半甘参汤一节我印象深刻。“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3个回复 2025/1/9 17:38:44

伤寒论中有哪些治脾虚的方子【即问即答】

伤寒论中治疗脾虚的方子有多种,如理中汤、小建中汤、四君子汤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1.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效。2.小建中汤:含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3.四君子汤: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有益气健脾之功。4.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构成,可温阳化饮、健脾利湿。5...

1个回复 2024/8/31 21:24:13

痉病是怎样一种症【即问即答】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其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外感风邪、气血亏虚、热盛伤津、瘀血内阻、痰浊阻滞等。 1.外感风邪:风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挛而发痉病。 2.气血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从而引发痉病。 3.热盛伤津:高热导致体内津液耗损,筋脉失润,出现痉病。 4.瘀血内阻: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筋脉拘急而发痉病。 5.痰浊阻滞:痰...

1个回复 2024/11/4 15:18:32

四逆散胆结石【即问即答】

你好,这是著名经典伤寒论里的方剂,不是中成药,下面是我给你找的资料,你看看好吗?四逆散《伤寒论》和解剂-调和肝脾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透邪解郁,疏肝理脾。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

4个回复 2024/1/31 19:51:27

感冒流清鼻涕怎么办【即问即答】

您好,风热感冒就是在冬季时受寒没发作,到了夏天才出来。风寒感冒是因为在夏天入侵风邪,在冬季发作。寒感冒初起,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骨头肌肉酸痛发紧,身体发烧但无汗,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觉口不渴,咳嗽利害不止~咯痰稀薄色白,对镜还可自行观察到舌苔薄白。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6个回复 2021/9/7 20:19:36

寒冷多形红斑【即问即答】

你的这种现象是为无原发的皮肤异常对与无原发变引起的皮肤异常的表现通常与气候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你可以用抗组胺类的药物来治疗

5个回复 2017/7/7 1:49:01

感冒流清鼻涕【即问即答】

感冒的治疗西医一般就是抗感冒毒治疗,用重感灵,速效,泰诺等治疗,如果出现咳嗽的症状,就还需要用止咳的药物,比如咳速停,咳必清治疗,出现高烧要用柴胡针和清开灵或者尼美舒利退烧治疗,感冒的中医治疗则要分清楚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可见鼻塞流清鼻涕怕冷比较厉害,用人参败毒散治疗,风热感冒可见鼻塞黄鼻涕,发热比怕冷厉害,用银翘散治疗就可以了,感冒了注意多喝水,减少外出和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吃辛辣刺激...

3个回复 2017/7/6 0:06:21

我患有胃窦炎胃挛胃表面轻度糜烂应该吃什...【即问即答】

情分析:你好,你现在应该少食多餐,低脂肪,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吃的过饱,特别是晚餐;睡前不要吃东西;忌烟,酒和咖啡,餐后不要立即躺平你好,现在应该吃柔软流质食物,禁喂粗、硬、干、粉等刺激性食物,抗酸止吐口服氢氧化铝,或氧化镁,若抗酸剂效果不佳时,可口服甲氰脒胍,抗菌消炎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要禁烟,酒,咖啡,茶,生冷,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

2个回复 2017/7/13 9:13:39

黄连阿胶汤是什么【资讯】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组成。具有育阴清热、滋阴降火之功,为治少阴阴虚火旺证常用方。黄连阿胶汤的做法: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取七合,甘三服。黄连味苦入心,性凉解热,故重用之以解心中发烦,辅以黄芩,恐心中之热扰及于肺也,又肺为肾之上源,清肺亦所以清肾也。芍药味...

中药大全2017-08-17

癫痫怎么医治更好呢?【即问即答】

(一)痉病时则角弓反张,浑身抽搐,一般需经医治方可恢复,恢复后往往还有原发顽固疾的存在。癫痫与痉病都具有时发时止、四肢抽掐等相同情症状,但痉病除全身抽搐外,还有口吐涎沫及相似猪羊叫声。 (二)厥:厥以发时不省人事、突然昏倒、冷汗出、四肢跃冷为特性,与癫痫所区分的是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口中有相似猪羊叫声有别。 (三)中风:中风以半身不遂、忽然昏仆、语言...

3个回复 2017/5/26 17:55:41

中医痉病的治疗难度大吗【即问即答】

中医痉病的治疗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因、情、患者体质、治疗时机、治疗方法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1.因:外感风邪、热盛伤津、气血亏虚等不同因,治疗难度有别。2.情:轻症痉病相对易治,重症则较难。3.患者体质:体质强者恢复快,体质弱治疗难度大。4.治疗时机:早期治疗效果好,延误则增加难度。5.治疗方法:选对合适的中医治疗手段,如中药、针...

1个回复 2024/9/3 13:58:20

痉病有哪些具体症状表现【即问即答】

痉病的症状包括肌肉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志异常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1.肌肉抽搐:肌肉不自主地收缩、颤动,可能是局部或全身性的。2.颈项强直: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3.角弓反张:身体向后弯曲呈弓形。4.牙关紧闭:上下牙齿咬紧,难以张开。5.神志异常:如意识模糊、昏迷等。痉病症状多样,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1个回复 2024/9/3 13:56:03

痉病需要进行哪些检查项目【即问即答】

痉病的检查项目较多,包括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肌肉活检等。 1.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钙、血镁、血糖、电解质等,以判断是否存在代谢紊乱导致的痉病。 2.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引起的痉病。 3.脑电图检查:能反映大脑的电活动,帮助诊断是否有癫痫等导致的挛发作。 4.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查看脑部结构有无异常。 5.肌肉活检...

1个回复 2024/10/15 10:19:00

民间偏方治疗颈椎的方法【资讯】

颈椎的治疗偏方:组成: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功能: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主治:颈椎(脊髓型除外)。方解:颈椎是临床常见、多发。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机主要是...

颈椎病2016-09-17

廖光龙

196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主任医师、云浮市名中医。从医40多年,对中医名著“伤寒论”、“温学”及中医基础理有较深造诣。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伤寒论中如何治疗自汗【即问即答】

伤寒论治疗自汗,涉及因、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1.因:多由卫气不固、营卫不和、里热炽盛等所致。2.症状:自汗不止,或伴有恶风、发热、口渴等。3.诊断:依据脉象、舌象及整体症状综合判断。4.治疗原则:调和营卫、清热泻火、固表止汗等。5.常用方剂:桂枝汤、白虎汤、牡蛎散等。总之,伤寒论治疗自汗需综合判断,辨证...

2个回复 2024/9/1 15:53:24

第二届岭南中医经典坛成功举办名家解读《伤寒论》再掀中医经典学习热潮【资讯】

2017年6月17日,第二届岭南中医经典坛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协办。本届坛以“伤寒论的恒久魅力与传承”为主题,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黄煌、陈明、彭坚、王三虎、衣之镖、真柳诚(日本)到会做专题学术报告。旨在引导全省中医药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应用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伤寒论》中的原创思维方法,更深入地发扬中医学的优良传统,更好地...

学术会议2017-06-17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