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以上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医学影像科)。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医学经典著作:张仲景伤寒论【资讯】

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伤寒论》全解: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

中医频道2015-06-27

中医疾病介绍伤寒论太阳病是什么【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中医频道2024-09-11

乙肝大三阳患者能否用厚姜半甘参汤治脾胃?【即问即答】

病情分析:可以用。《郝万山讲伤寒论》厚姜半甘参汤一节我印象深刻。“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刘渡舟伤寒论类方歌诀“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3个回复 2025/1/9 17:38:44

【医生】

教授,主任医师,普外科主任,硕导省重点扶持学科——普外科学科带头人之一。1982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专业特长:胃肠外科疾病、肝胆外科疾病的诊治。省肝病学会常务委员,《腹部外科》杂志编委,《皖南医学院学报》常委编委,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就医通

琼【医生】

200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一直在广州市妇儿中心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社会职务: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系统感染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协作组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治疗专业委员;广东省儿科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委员

就医通

【医生】

住院医师,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士学位,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先后多次到省级三甲医院普外科进修或短期培训。掌握腹腔镜技术,擅长普外科常见疾病的微创治疗,擅长恶性肿瘤疾病的综合治疗。

就医通

瑚【医生】

瑚,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曾任湖北省医院管理学会理事会及病案统计管理学会主任委员.擅长妇产科各类病症. 发表文章: 1.我们是怎样为县医院培养子宫脱垂手术治疗技术力量的; 2.子宫脱垂悬吊术151例疗效分析; 3.输卵管粘堵术的研究; 4.茜草治疗月经异常; 5.残角子宫妊娠中期引产的教训; 6.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科研成果:2001年参与合作ND:YAG激光点状凝固治疗宫颈糜烂临...

就医通

雁【医生】

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近三十年,妇科护士长。对妇科疾病护理、围绝经期综合管理、产后乳房护理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技巧,致力于宫颈癌筛查的健康宣传指导,具有母婴技术、陪乐导产师、生儿抚触资格,每周四下午出诊。

就医通

伤寒论中有哪些治脾虚的方子【即问即答】

伤寒论中治疗脾虚的方子有多种,如理中汤、小建中汤、四君子汤等。关爱自己,从关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1.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效。2.小建中汤:含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3.四君子汤: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有益气健脾之功。4.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构成,可温阳化饮、健脾利湿。5...

1个回复 2024/8/31 21:24:13

白芍白术白苓甘草能同时服用吗【即问即答】

可以,不在十八反之内的就可以的.

2个回复 2017/7/5 21:51:04

伤寒论如何治疗痹症【即问即答】

伤寒论治疗痹症,涉及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1.病因:外感风寒湿邪,正气不足等。2.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3.诊断:依据症状、脉象、舌象等综合判断。4.治疗原则:祛风散寒除湿,调和营卫。5.常用方剂:桂枝附子汤、麻黄加术汤、甘草附子汤。伤寒论为痹症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但具体应用需辨证治,遵医嘱...

3个回复 2024/8/31 21:26:20

嗳腐的病因是什么你知道吗【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引起嗳腐的原因:一是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弱致使嗳腐。二是饮食失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

其它疾病2014-05-31

嗳腐的饮食保健建议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饮食保健宜吃饮食必看1、宜吃细软食物为主;2、宜吃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3、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火龙果保护胃黏膜,含有的植物性白...

其它疾病2014-05-31

嗳腐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检查嗳腐的中医临床检查一般是结合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来具体检查和判断的。另外西医的检查一般是根据改证具体的临床症...

其它疾病2014-05-31

细数嗳腐的症状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症状嗳气是指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

其它疾病2014-05-31

嗳腐的常有治疗有哪些【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嗳气常用治疗一、茶疗方治疗嗳气1。鸡内金3克,研为细末,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3次,主治油腻伤食。2。胡萝卜250克,水煎,加...

其它疾病2014-05-31

李赛美

李赛美,女,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伤寒论教研室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方药量效关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继兴文化研究院中医文化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

粤港澳大湾区疑难病问诊中心

寒冷多形红斑【即问即答】

你的这种现象是为无原发病的皮肤异常对与无原发病变引起的皮肤异常的表现通常与气候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你可以用抗组胺类的药物来治疗

5个回复 2017/7/7 1:49:01

感冒流清鼻涕【即问即答】

感冒的治疗西医一般就是抗感冒病毒治疗,用重感灵,速效,泰诺等治疗,如果出现咳嗽的症状,就还需要用止咳的药物,比如咳速停,咳必清治疗,出现高烧要用柴胡针和清开灵或者尼美舒利退烧治疗,感冒的中医治疗则要分清楚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可见鼻塞流清鼻涕怕冷比较厉害,用人参败毒散治疗,风热感冒可见鼻塞黄鼻涕,发热比怕冷厉害,用银翘散治疗就可以了,感冒了意多喝水,减少外出和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吃辛辣刺激...

3个回复 2017/7/6 0:06:21

感冒流清鼻涕怎么办【即问即答】

您好,风热感冒就是在冬季时受寒没发作,到了夏天才出来。风寒感冒是因为在夏天入侵风邪,在冬季发作。寒感冒初起,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骨头肌肉酸痛发紧,身体发烧但无汗,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觉口不渴,咳嗽利害不止~咯痰稀薄色白,对镜还可自行观察到舌苔薄白。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6个回复 2021/9/7 20:19:36

恶心,但吐不出来【即问即答】

您好,您的情况不排除受凉的可能,意保暖,同时少食多餐,适当服用帮助消化的药物,健胃消食片或保和丸再观察一下.

5个回复 2017/7/6 23:10:19

四逆散胆结石【即问即答】

你好,这是著名经典伤寒论里的方剂,不是中成药,下面是我给你找的资料,你看看好吗?四逆散《伤寒论》和解剂-调和肝脾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透邪解郁,疏肝理脾。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

4个回复 2024/1/31 19:51:27

【医生】

市级以上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医学影像科)。

就医通

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即问即答】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症状您这属于阳虚症状,需要进行辩证诊断才能够对症进行治疗解决您的问题。当归四逆汤加茱萸生姜汤主要是治疗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寒邪,手足厥逆,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兼见头顶痛,干呕、吐涎者。您如果目前只喝这个汤药是效果不大的,建议您去找资历老中医进行全身的调理。

6个回复 2021/9/7 14:11:36

黄连阿胶汤是什么【资讯】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组成。具有育阴清热、滋阴降火之功,为治少阴阴虚火旺证常用方。黄连阿胶汤的做法: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取七合,甘三服。黄连味苦入心,性凉解热,故重用之以解心中发烦,辅以黄芩,恐心中之热扰及于肺也,又肺为肾之上源,清肺亦所以清肾也。芍药味...

中药大全2017-08-17

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即问即答】

可当归四逆加萸生姜汤是伤寒论中的方子,用来治疗脉微而厥,即阳虚寒凝等症。怕风怕冷、冷汗,遇冷风全身多处痛说明您是阳虚寒凝症状,虽然您又有湿热的表现(夏天阴囊潮湿、痒)痰湿体质(痰多)以及阳虚浮动(口渴、脚底的前端偶有痛感和发热感)等症状,但主要为阳虚引起,阳虚不能温化水液则聚而化痰,阳虚湿邪困脾则易导致湿热,湿热下则阴囊潮湿,阳虚则阳不内守而病理性浮动化热,但总以阳虚为主。

1个回复 2021/11/19 15:23:14

伤寒论中如何治疗自汗【即问即答】

伤寒论治疗自汗,涉及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1.病因:多由卫气不固、营卫不和、里热炽盛等所致。2.症状:自汗不止,或伴有恶风、发热、口渴等。3.诊断:依据脉象、舌象及整体症状综合判断。4.治疗原则:调和营卫、清热泻火、固表止汗等。5.常用方剂:桂枝汤、白虎汤、牡蛎散等。总之,伤寒论治疗自汗需综合判断,辨证...

2个回复 2024/9/1 15:53:2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