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介绍伤寒论太阳病是什么【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中医频道2024-09-11

太阳病欲解时是什么意思【资讯】

太阳病欲解时?这个是什么意思?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病欲解时,就是从“巳”至“未”的时辰上,发了,就叫作太阳病。如《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俱紧者,名为伤寒。”此条中的“已”字当为“巳”字。若为“已”字,则“未”发热,没有发热,那么“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俱紧”等,就变得与医理不符,与临床实际也不符。我们来看看太阳病在中医上的属性:先辨...

中医频道2015-07-19

六经知识介绍什么太阳病【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中医频道2024-11-12

太阳病怎么治疗好【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那么太阳病应该怎么治疗好呢?1、太阳经证治法(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解,可用桂枝汤。(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3)温: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

中医频道2015-06-27

六经太阳病是什么【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太阳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

中医频道2015-06-27

女子患太阳表虚症夏天还怕冷什么太阳表虚症?【资讯】

时值三伏,大家热得吹空调,来自四川宜宾的陈世英却冷得裹棉袄烤“小太阳”。据了解,陈世英得了一种怪,7年前一场感冒后就开始怕冷。怕冷到什么程度?一年四季都要穿羽绒服。她辗转多家医院查不出原因,近日经新桥医院中医科诊断,她患了太阳表虚症。经过治疗,陈世英怕冷的症状已有明显好转。下面我们看看什么太阳表虚症?名。六经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包括太阳中风与...

健康新闻2016-08-10

什么太阳病[太阳病]【即问即答】

太阳病位在体表,在表的根据是脉浮、发热恶寒;性为性,在根据为脉浮、发热。太阳病理趋势向外,势外趋的根据为表性抗御反应,亦即脉浮、发热恶寒。所以太阳病脉必浮,证必发热恶寒,否则非太阳病太阳病势外趋之自汗势,如桂枝汤证:脉浮、发热汗出恶风,虽时时排汗而不能祛邪外出,所以用桂枝汤解肌法取微汗。太阳病势外趋之无汗势,如麻黄汤证:脉浮发热,无汗恶风而喘,因汗不得出不能祛邪于外...

4个回复 2017/7/10 12:46:00

得了副伤寒怎么办【即问即答】

您好;建议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大作中,必要时积极住院正规治疗,平时注意休息,欢迎您的咨询祝您早日康复

3个回复 2017/7/7 13:59:51

这种情况是伤寒吗【即问即答】

伤寒或说伤寒,原先出自中医学的范畴,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而在现代西医学传入东方后,其中细菌学有种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造成之疾,亦称为伤寒.中西医学对伤寒的概念并不相同,不可混淆.定义: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的总称.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素问·热》说:“今夫热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

3个回复 2020/2/18 11:28:46

医学经典著作:张仲景伤寒论【资讯】

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述内科杂,名为《金匮要略方》。《伤寒论》全解: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伤寒及杂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

中医频道2015-06-27

什么会营卫不和?【即问即答】

你好!理学术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般指表证自汗的机而言.包括①卫弱营强,因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见身不发热而有时自汗.②卫强营弱,因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治疗均以桂枝汤调和营卫.

2个回复 2017/7/5 20:09:15

恶心,但吐不出来【即问即答】

您好,您的情况不排除受凉的可能,注意保暖,同时少食多餐,适当服用帮助消化的药物,健胃消食片或保和丸再观察一下.

5个回复 2017/7/6 23:10:19

什么会发烧【即问即答】

可能是你对消炎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要试多两种才可能有效

5个回复 2024/1/31 21:41:31

四逆汤抑郁症【即问即答】

可以,但是必须煎煮的时间长些。附子8克先细辛3克甘草15克其它按你书上量。先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有挡之。不必担心,现在药物不比从前了,四川那边有人可以把附子当成食物吃。另外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乳香没药各12克效果估计会更好。等你好消息。

4个回复 2024/1/31 20:22:53

心悸、全身无力伴头沉半年如何应对?【即问即答】

你好,心悸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简称悸.其重症为怔忡.多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所致.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而后悸,脉大无力,治宜温益气;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心悸者,兼见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若兼虚火,则五心烦热;水饮内停,水气凌心而心悸者,兼见胸脘痞满,头晕恶心,小便短少,苔白,脉弦,治宜通化饮;痰郁心悸者...

4个回复 2025/1/26 9:40:26

太阳病提纲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资讯】

太阳之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们把它作为整个太阳病提纲。因为这三个症状同时出现,既是太阳肌表受邪所表现的临床特征,也是太阳病主要是表证。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太阳病提纲。太阳病提纲的症状:太阳病提纲的症状应当包括“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个临床症状。太阳病的有几种类型:1、太阳中风。由于人体的体质有所不同,感受的邪气的性质有所差异,所以对于太阳病来说,就会出现不同的类型。前人提到过“太阳病...

中医频道2015-07-27

春季农忙时出冷汗发冷全身乏力咋回事【即问即答】

治疗治疗伤寒应掌握辨证治原则.伤寒六经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三多属表证,热证,实证,以祛邪为主,三阴多属里虚寒证,治法应以扶正为主.但伤寒的诊治较为复杂,倘若误治,可致变证迭现.如太阳病虽有表邪,但不能发汗过,否则津液耗伤,甚则汗多亡太阳病表邪未解,不可误行攻下,否则可成痞证或结胸;少邪在半表半里,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肠胃燥热,故禁发汗及利小便,以免重伤津液...

2个回复 2024/12/12 12:54:34

伤寒伤寒【即问即答】

这个情况一般不会感染伤寒伤寒不是消化道传染,属于呼吸道传染,而且仅仅吃一片,不可能传染疾

5个回复 2017/7/8 5:15:10

太阳病?[太阳病]【即问即答】

可能是受凉感冒,感冒可以服氨咖黄敏胶囊,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阿莫西林,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针。咳嗽可以服复方甘草片,盐酸二氧丙嗪片等治疗。

3个回复 2017/7/10 11:52:32

太阳病食疗的方法有哪些【资讯】

对于太阳病的预防,许多的患者和家属都不是特别的清楚,在饮食上如果不注意的话,将来对身体的恢复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患者在生活中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俗话说从口入,下面大家都看看太阳病食疗的方法有哪些吧!1、豆腐白面外敷额部。取豆腐一块,加豆腐量1/5的面粉,捣匀后敷于额头,2-3小时更换一次。适用于流感高烧,可帮助退烧。2、姜糖饮。生姜15g,葱白3根,红糖20g。用500mL水加姜丝、葱丝煮沸...

药膳养生2017-05-24

揭秘太阳病:跟太阳没关系的小秘密【资讯】

记得去年夏天,我的表哥小张一脸困惑地来找我,说他被诊断出得了“太阳病”。我当时就愣住了,难道是因为太阳晒多了?结果小张解释道,这太阳其实没多大关系。嘿,这不是逗我玩儿吗?于是,我决定深入了解这个有趣的“太阳病”。太阳病怎么回事?太阳病,并不是因为太阳晒得多而导致的。在中医的理里,是因为身体受到了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体内的平衡被打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症状。太阳病的缓解方法?1、多喝热水...

健康笔记2024-03-16

太阳病的显著症状有哪些【资讯】

太阳病是中医六经辨证中的一种,其明显症状通常包括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无汗或有汗等。1.发热:患者体温升高,多因外邪侵袭,卫气奋起抗邪,导致气浮盛于外而发热。2.恶寒:自觉怕冷,甚至添衣加被仍不能缓解,这是由于卫被遏,不能温煦肌表所致。3.头项强痛:头部和颈项部疼痛且僵硬不舒,多因太阳经脉循行部位受邪,经气不利。4.脉浮:脉搏轻取即得,反映邪在表。5.无汗或有汗:无汗多为风寒束表,腠理...

中医频道2025-02-19

太阳病的病因_症状_治疗方式_保健饮食【疾病症状】

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是六经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疾病症状库

太阳病是什么以及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太阳病是中医六经辨证中的一种症,多因外感风寒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等。常见的中药有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等。 1.因:太阳病通常由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引起。 2.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 3.诊断:依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综合判断。 4.中药治疗:麻黄汤用于风寒表实证,桂枝汤用于风寒表虚证,葛根汤用于太阳经气不利。 5...

1个回复 2024/10/8 14:24:31

喉咙里痒跟胃有关系吗?【即问即答】

你是否干咳或喘气?如果再后背心怕凉,那便是小青龙汤证。西医所谓慢性气管炎,或呼吸道感染。我下面说的都是妖言,切莫真的!自然与胃有关联。像这种情况大多都是伤寒太阳表证,太阳表水循环遇阻。肺气不可舒布。胃里的水汽不能去生金,就局限在附近三焦网里倒流回胃里沿着食管,随着吸气蒸发刺激着咽喉。伤寒论里讲,辨有何逆,随证治之。提议自学点中医,老祖先的东西已有数千年文明传承且不灭,当然有他的道理。推荐伤寒论,黄...

1个回复 2022/12/24 16:21:28

太阳病:中医里的奥秘解读!【资讯】

上个月,有一位患者急匆匆的来到我的门诊,经患者叙述,自己持续一周出现了头痛和发热症状,感觉特别困扰。在了解到患者的症状之后,我诊断是太阳病。在经过中医调理之后,患者的情有所改善。接下来就为大家科普一下有关太阳病的问题。太阳病是什么意思呢?太阳病简单来说是类似感冒的一种疾,可能与外邪侵袭或者是湿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寒、关节疼痛、头痛、小便不利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进行检查诊断。太阳病的治...

健康笔记2024-03-19

气上沖心怎么办?【即问即答】

患者之前感觉身体僵硬,运动不能,而且常带有疼痛感的发生。你好,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并治疗,患者在不久前感觉到身体不适,而且伴有疼痛感,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情况不是很乐观。

5个回复 2017/7/5 10:43:54

太阳病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太阳病的诊断检查主要依据症状表现、脉象、舌象、体温以及过往史等。 1.症状表现:患者常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发热多为外感风寒所致,恶寒表明卫气被遏,头项强痛是太阳经脉循行部位受阻,脉浮反映邪在表。 2.脉象:太阳病常见浮脉,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3.舌象:舌苔薄白,舌质淡红。 4.体温:测量体温有助于判断发热的程度。 5.过往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症发作,以及治...

1个回复 2024/11/6 13:26:41

嗳腐的是什么你知道吗【资讯】

嗳腐是指嗳气兼有腐臭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乾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引起嗳腐的原因:一是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弱致使嗳腐。二是饮食失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

其它疾病2014-05-31

长时间发烧怎么办?【即问即答】

">你的这种情况和体虚内热引起的因素有关/一般,你可服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冲剂和午时茶治疗就可以了/医生询问:一般,你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和避免吃辛辣食物就可以了/

5个回复 2017/7/10 19:02:42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