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病知识介绍什么是太阳病【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中医频道2024-11-12
太阳病怎么治疗好【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那么太阳病应该怎么治疗好呢?1、太阳经证治法(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
中医频道2015-06-27
太阳病欲解时是什么意思【资讯】
太阳病欲解时?这个是什么意思?不太清楚?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病欲解时,就是从“巳”至“未”的时辰上,发病了,就叫作太阳病。如《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此条中的“已”字当为“巳”字。若为“已”字,则“未”发热,没有发热,那么“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等,就变得与医理不符,与临床实际也不符。我们来看看太阳病在中医上的属性:先辨病...
中医频道2015-07-19
中医疾病介绍伤寒论太阳病是什么【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中医频道2024-09-11
什么是太阳病[太阳病]【即问即答】
-
太阳病的病位在体表,在表的根据是脉浮、发热恶寒;病性为阳性,阳性病在根据为脉浮、发热。太阳病的病理趋势向外,病势外趋的根据为表病的阳性抗御反应,亦即脉浮、发热恶寒。所以太阳病脉必浮,证必发热恶寒,否则非太阳病;太阳病势外趋之自汗病势,如桂枝汤证:脉浮、发热汗出恶风,虽时时排汗而不能祛邪外出,所以用桂枝汤解肌法取微汗。太阳病势外趋之无汗病势,如麻黄汤证:脉浮发热,无汗恶风而喘,因汗不得出不能祛邪于外...
4个回复 2017/7/10 12:46:00
太阳病提纲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资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们把它作为整个太阳病提纲。因为这三个症状同时出现,既是太阳肌表受邪所表现的临床特征,也是太阳病主要是表证。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太阳病提纲。太阳病提纲的症状:太阳病提纲的症状应当包括“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个临床症状。太阳病的有几种类型:1、太阳中风。由于人体的体质有所不同,感受的邪气的性质有所差异,所以对于太阳病来说,就会出现不同的类型。前人提到过“太阳病...
中医频道2015-07-27
六经病之太阳病的病机是什么【资讯】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太阳病的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
中医频道2015-06-27
太阳病食疗的方法有哪些【资讯】
对于太阳病的预防,许多的患者和家属都不是特别的清楚,在饮食上如果不注意的话,将来对身体的恢复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患者在生活中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俗话说病从口入,下面大家都看看太阳病食疗的方法有哪些吧!1、豆腐白面外敷额部。取豆腐一块,加豆腐量1/5的面粉,捣匀后敷于额头,2-3小时更换一次。适用于流感高烧,可帮助退烧。2、姜糖饮。生姜15g,葱白3根,红糖20g。用500mL水加姜丝、葱丝煮沸...
药膳养生2017-05-24
揭秘太阳病:跟太阳没关系的小秘密【资讯】
记得去年夏天,我的表哥小张一脸困惑地来找我,说他被诊断出得了“太阳病”。我当时就愣住了,难道是因为太阳晒多了?结果小张解释道,这病跟太阳其实没多大关系。嘿,这不是逗我玩儿吗?于是,我决定深入了解这个有趣的“太阳病”。太阳病怎么回事?太阳病,并不是因为太阳晒得太多而导致的。在中医的理论里,是因为身体受到了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体内的平衡被打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症状。太阳病的缓解方法?1、多喝热水...
健康笔记2024-03-16
女子患太阳表虚症夏天还怕冷什么是太阳表虚症?【资讯】
时值三伏,大家热得吹空调,来自四川宜宾的陈世英却冷得裹棉袄烤“小太阳”。据了解,陈世英得了一种怪病,7年前一场感冒后就开始怕冷。怕冷到什么程度?一年四季都要穿羽绒服。她辗转多家医院查不出原因,近日经新桥医院中医科诊断,她患了太阳表虚症。经过治疗,陈世英怕冷的症状已有明显好转。下面我们看看什么是太阳表虚症?病名。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
健康新闻2016-08-10
什么是太阳病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即问即答】
-
太阳病是中医六经辨证中的一种病症,主要由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体表引起。其成因包括:风寒侵袭、正气不足、起居失常、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 1.风寒侵袭:外界风寒邪气强盛,人体卫气不固,邪气乘虚而入。 2.正气不足:自身正气虚弱,抵御外邪能力下降,易受风寒之邪侵犯。 3.起居失常:作息不规律,如熬夜、睡眠不足,导致身体机能失调。 4.劳累过度:长期过度劳累,使身体疲惫,抵抗力降低。 5.情志失调:情绪波动...
1个回复 2024/10/8 14:04:47
太阳病的显著症状有哪些【资讯】
太阳病是中医六经辨证中的一种,其明显症状通常包括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无汗或有汗等。1.发热:患者体温升高,多因外邪侵袭,卫气奋起抗邪,导致阳气浮盛于外而发热。2.恶寒:自觉怕冷,甚至添衣加被仍不能缓解,这是由于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肌表所致。3.头项强痛:头部和颈项部疼痛且僵硬不舒,多因太阳经脉循行部位受邪,经气不利。4.脉浮:脉搏轻取即得,反映病邪在表。5.无汗或有汗:无汗多为风寒束表,腠理...
中医频道2025-02-19
太阳病:中医里的奥秘解读!【资讯】
上个月,有一位患者急匆匆的来到我的门诊,经患者叙述,自己持续一周出现了头痛和发热症状,感觉特别困扰。在了解到患者的症状之后,我诊断是太阳病。在经过中医调理之后,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接下来就为大家科普一下有关太阳病的问题。太阳病是什么意思呢?太阳病简单来说是类似感冒的一种疾病,可能与外邪侵袭或者是湿病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寒、关节疼痛、头痛、小便不利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进行检查诊断。太阳病的治...
健康笔记2024-03-19
气上沖心怎么办?【即问即答】
-
患者之前感觉身体僵硬,运动不能,而且常带有疼痛感的发生。你好,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并治疗,患者在不久前感觉到身体不适,而且伴有疼痛感,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情况不是很乐观。
5个回复 2017/7/5 10:43:54
足太阳病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0个回复 2018/8/16 13:41:21
太阳病是什么以及如何治疗【即问即答】
-
太阳病是中医六经辨证中的一种病症,多因外感风寒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等。常见的中药有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等。 1.病因:太阳病通常由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引起。 2.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 3.诊断:依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综合判断。 4.中药治疗:麻黄汤用于风寒表实证,桂枝汤用于风寒表虚证,葛根汤用于太阳经气不利。 5...
1个回复 2024/10/8 14:24:31
太阳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即问即答】
-
太阳病是中医六经辨证中的一种,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1.发热:多为外感风寒所致,体温升高,患者自觉发热。2.恶寒:怕冷明显,添加衣物或处于温暖环境仍不能缓解。3.头项强痛:头部及颈项部疼痛、拘紧不舒。4.脉浮:脉搏轻取即得,多为表证的表现。5.身体酸痛:四肢、肌肉可能出现酸痛不适。太阳病的症状表现多样,如...
1个回复 2024/7/26 9:56:40
五苓散主治什么病【资讯】
五苓散是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组合而成的散剂药物。五苓散总体性温,属于温益补阳类的药物。那么,五苓散主治什么病?接下来共同详细了解下吧!五苓散主治什么病?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1、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汤主之。2、及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
用药指南2014-07-22
得了副伤寒怎么办【即问即答】
-
您好;建议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大作中,必要时积极住院正规治疗,平时注意休息,欢迎您的咨询祝您早日康复
3个回复 2017/7/7 13:59:51
太阳病食疗的方法有哪些【资讯】
太阳病食疗的方法有哪些1、豆腐白面外敷额部,取豆腐一块,加豆腐量1/5的面粉,捣匀后敷于额头,2-3小时更换一次。适用于流感高烧,可帮助退烧。2、姜糖饮,生姜15g,葱白3根,红糖20g。用500mL水加姜丝、葱丝煮沸后加入红糖,趁热一次饮完,卧床盖被,以出微汗为度。适用于高烧无汗的流感。3、薄荷饮,银花30g,罗汉果3g,鲜芦根60g,大枣10枚,薄荷10g。先将前四味药煮沸15分钟,再加薄荷煮...
药膳养生2017-06-06
太阳病患者怎样进行保健护理【即问即答】
-
太阳病患者的保健护理,应从饮食调理、生活起居、适度运动、情绪管理、预防外感等方面着手。 1.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果,如青菜、苹果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2.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勤通风。 3.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劳累。 4.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
1个回复 2024/11/5 14:32:23
怀疑得了太阳病应去哪个科室就诊?能看外科吗?【即问即答】
-
太阳病是中医的病症名称,在现代医学中没有对应的科室。一般来说,中医会通过辨证论治来进行治疗。若从症状表现来看,可能需要去不同科室进一步诊断。 1.症状:太阳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等。如果发热明显,可先去发热门诊。 2.头痛:若头痛剧烈,可前往神经内科。 3.恶寒:如果恶寒伴咳嗽、咳痰,呼吸内科可能更适合。 4.脉象:脉象异常时,心血管内科也可能需要参与诊断。 5.整体状况:若整体症状复杂,...
1个回复 2024/10/8 14:14:36
太阳病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即问即答】
-
太阳病的诊断检查主要依据症状表现、脉象、舌象、体温以及过往病史等。 1.症状表现:患者常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发热多为外感风寒所致,恶寒表明卫气被遏,头项强痛是太阳经脉循行部位受阻,脉浮反映病邪在表。 2.脉象:太阳病常见浮脉,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3.舌象:舌苔薄白,舌质淡红。 4.体温:测量体温有助于判断发热的程度。 5.过往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病症发作,以及治...
1个回复 2024/11/6 13:26:41
有性病精液在裤子上然后是室外有太阳病毒精【即问即答】
-
根据你的描述,你感染疾病的几率是很小的你是不用担心的建议,你只需要用84消毒液进行清洗衣服用阳光暴晒就可以了,禁忌辛辣食物祝你早日康复
3个回复 2017/7/6 7:13:23
太阳病治疗[太阳病]【即问即答】
-
3.太阳病兼证治法(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
4个回复 2017/7/8 3:13:25
太阳病的相关知识有哪些?【即问即答】
-
太阳病是中医六经辨证中的一种病证,多因外感风寒所致,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其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都值得了解。 1.发病机制:太阳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相对不足,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侵袭体表,导致卫气与邪气抗争。 2.症状表现:常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 3.诊断方法:依据患者的症状、脉象,结合舌象等综合判断。 4.治疗原则:以解表散寒为主...
1个回复 2024/10/8 13:47:08
洗头后前额发凉,针灸、按摩两三天了,效....【即问即答】
-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我们分析这可能是太阳病了,可吃些麻黄汤或桂枝汤
2个回复 2017/7/7 4:12:19
关于头总疼【即问即答】
-
您好,根据你的描述。你应该是神经性头痛,建议你平时解除思想压力。尽量放松自己。不要想得太多。可以在痛时按摩太阳穴。适当的热敷下。吃点西比灵,正天丸。镇脑宁。
5个回复 2017/7/10 9:35:22
春季农忙时出冷汗发冷全身乏力咋回事【即问即答】
-
治疗治疗伤寒应掌握辨证论治原则.伤寒六经病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三阳病多属表证,热证,实证,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多属里虚寒证,治法应以扶正为主.但伤寒病的诊治较为复杂,倘若误治,可致变证迭现.如太阳病虽有表邪,但不能发汗太过,否则津液耗伤,甚则汗多亡阳;太阳病表邪未解,不可误行攻下,否则可成痞证或结胸;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阳明病肠胃燥热,故禁发汗及利小便,以免重伤津液...
2个回复 2024/12/12 12:54:34
持续头疼头晕【即问即答】
-
太阳病化热,伏邪于少阳分(头侧为少阳皮部)这个病理我理解到外感风寒,太阳受邪,传至阳明分化热(鼻血)传至少阳分止传,伏邪于少阳分(估计是打吊水用的寒凉类抗生素)“久病不愈即使痨”经病必及腑,腑病则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则动则头晕。开药大致方向是小柴胡加减。(需要看到病人才能说。)针灸取穴:风池2穴,大泄。外关2穴大泄。公孙2刺。留针40分钟,预后也就三五次就好了
4个回复 2017/7/7 6:56:48